流体输配管网第3章冷、热水循环管路ppt课件.ppt
《流体输配管网第3章冷、热水循环管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体输配管网第3章冷、热水循环管路ppt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冷、热水循环管路,3.1水的自然循环,3.1.1自然(重力)管流水力特征,图3-1自然循环管路系统示意图,左管段路的能量方程,右管段路的能量方程,结论:自然(重力)循环管路系统中流体的流动动力取决于竖管段内的密度差和竖管段的垂直高度。,两式相加得:,重力循环热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图3-2 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工作原理图1散热器;2热水锅炉;3供水管路;4回水管路;5膨胀水箱,A-A断面左右两侧的水柱压力分别为,因此系统的循环作用压力为,自然循环作用的大小与供、回水的密度差和散热中心和锅炉中心的垂直距离有关,例如:供水温度为95,回水温度70,则每米高差可产生的作用压力为,注意:自然循环的
2、作用压力不大,系统中若积有空气,会形成气塞,阻碍循环,因此管路排气是非常重要。,膨胀水箱,散热器,自然循环热水系统的形式和特点,图3-3 自然循环单管上供下回式系统1总立管;2供水干管;3供水立管;4供水支管;5回水支管;6回水立管;7回水干管;8连接管;9充水管;10泄水管;11止回阀,供水干管必须设顺水流方向下降坡度,坡度值为0.0050.01 散热器支管也应沿水流方向设下降坡度,坡度值为0.01 回水干管有向锅炉方向的向下坡度,坡度值为0.0050.01,坡度设置,双管上供下回式系统的作用压力,图3-4 双管上供下回式系统,上层散热器,下两层散热器,系统垂直失调(各层作用压力的不同 ),
3、单管上供下回式系统的作用压力,图3-5 单管系统作用压力计算,当循环环路中有N组串联的冷却中心(散热器)时,其自然循环作用压力可用下述通式表示,垂直失调现象(各层散热器的传热热系数 ),各层水温确定,第i层的负荷,附加作用压力,由于自然循环系统的作用压力不大,因此水在管路冷却产生的附加压力不应忽略,计算自然循环系统的综合作用压力时,应首先在假设条件下确定只考虑水在散热器内冷却产生的作用压力,再增加一项考虑水沿途冷却产生的附加压力,即,附加作用压力的大小可根据管路布置状况、楼层高度、所计算的散热器与锅炉之间的水平距离查表3-1确定。,【例3-1】如图3-6所示为三层楼房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明装
4、立管不保温,总立管距散热器立管之间的距离为15m,,散热器的热负荷分别为,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图3-6 例3-1附图,1.双管系统自然循环的综合作用压力,【解】,2、求单管系统各层之间立管的水温,3.求单管系统的自然循环综合作用压力,(1)水在散热器内冷却产生的作用压力,第1层:,第2层:,第3层:,(2)水在管路中冷却产生的附加压力,根据已知条件:三层楼房明装立管不保温,总立管距计算立管间的距离在10m20m范围,三层散热器中心距锅炉中心垂直高度皆小于15m,查表3-1,水在三层散热器环路中冷却产生的附加压力皆为,。,表3-1注: 1.在下供下回式系统中,不计算水在管路中冷却而产生的附
5、加作用压力值。 2.在单管式系统中,附加值采用本表所示的相应值的50%。,3)双管系统自然循环的综合作用压力,第1层:(498.8250)Pa748.8Pa第2层:(966.5250)Pa1216.5Pa第3层:(1434.1250)Pa1684.1Pa第3层与底层循环环路的作用压力差值为由此可见,楼层数越多,底层与最顶层循环环路的作用压力差越大。,2、求单管系统各层之间立管的水温,3.求单管系统的自然循环综合作用压力,(2)水在管路中冷却产生的附加压力,单管系统中,附加压力为双管系统附加压力的50,即,。,(3)单管系统自然循环的综合作用压力,(1009.7125)Pa1134.7Pa,3.
6、2 水的机械循环,机械循环流动的能量方程与自然循环流动的能量方程的区别在于循环作用压力增加了水泵扬程,即,机械循环与自然循环系统主要区别一是循环动力不同;二是膨胀水箱的连接点和作用不同;三是排气方式不同。,机械循环系统中水流速度较大,一般都超过水中分离出的空气泡的浮升速度,易将空气泡带入立管引起气塞。所以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式系统水平敷设的供水干管应沿水流设上升坡度,坡度值不小于0.002,一般为0.003。在供水干管末端最高点处设置集气罐,以便空气能顺利地和水流同方向流动,集中到集气罐处排出。回水干管也应采用沿水流方向下降的坡度,坡度值不小于0.002,一般为0.003,以便于集中泄水,机械循环
7、水系统型式,图3-8 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式热水系统1热水锅炉;2循环水泵;3集气罐;4膨胀水箱,分类一,图3-17 开式与闭式系统(AHU: Air Handle Unit)(a)开式系统; (b)闭式系统,开式与闭式系统(工作介质是否与空气接触 ),分类二,同程系统和异程系统(按系统中的各并联环路中水的流程),热水同程式系统1-热水锅炉;2-循环水泵;3-集气罐;4-膨胀水箱,异程式热水系统1-锅炉;2循环水泵;3集气罐4膨胀水箱,异程式冷冻水系统,分类三,定流量系统和变流量系统,分类四,双管制系统、三管制和四管制系统,(按系统中冷热水管道的布置方式),图3-16 两管制与四管制(a)两管制系
8、统; (b)四管制系统,图3-9 机械循环下供下回式热水供暖系统1热水锅炉;2循环水泵;3集气罐;4膨胀水箱;5空气管;6放气阀,图3-10 机械循环中供式热水系统,图3-11 机械循环下供上回(倒流)式热水系统1热水锅炉;2循环水泵;3膨胀水箱,单管系统双管系统,循环管路水力计算的原理,1、沿程压力损失,R为比摩阻(Pa/m)l是直管段长度(m)是沿程阻力系数 v是水速度(m/s)d是管道直径(m) 是水密度(kg/m3),图3-32 水管路比摩阻计算图(1mmH2O9.807Pa),当流体通过管道的一些附件如阀门、弯头、三通、散热器、盘管等时,由于流体速度的大小或方向改变,发生局部旋涡和撞
9、击,产生能量损失,称为局部损失。常用局部水头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表示。计算管段的局部压力损失表示为,2.局部压力损失,3.总压力损失,任何一个冷热水循环系统都是由很多串联、并联的管段组成,通常将流量和管径不变的一段管路称为一个计算管段。各个计算管段的总压力损失应等于该管段沿程压力损失与该管段局部压力损失之和,即,当量局部阻力法,当量长度法,当量长度法一般多用在室外热力网路的水力计算上,供暖系统水力计算的方法,等温降法不等温降法,水力计算的主要任务,已知各管段的流量和系统的循环作用压力,确定各管段的管径。这是实际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已知各管段的流量和各管段的管径,确定系统所必需的循环作用压力。常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体 管网 热水 循环 管路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47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