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赏析ppt课件.ppt
《沧浪亭赏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沧浪亭赏析ppt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沧浪亭,目录,历史由来,简介,总体布局,我以我眼看沧浪,造景特色,造园艺术,景点欣赏,景观分析,简介,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沧浪亭街,占地面积约16.5亩,是现存苏州最古的园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原为五代吴越广陵王的花园,始建于北宋,为诗人苏舜钦的私家花园,其在水旁筑亭,取渔父“沧浪之水”词,名沧浪亭。,历史由来,开始的开始,五代十国晚期,吴越王钱俶妻弟孙承佑,于宋开宝二年(969年)任中吴军节度使,曾于沧浪亭营建别墅(一说广陵王钱元璙池馆)。明杨循吉吴邑志载:此处“既积土为山,因以潴水弥数十亩,旁有小山,高下曲折,与水相萦带,或云池古王璙所凿”。百年后渐废。,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集贤
2、院校理苏舜钦在汴京遭贬谪,翌年流寓吴中,见孙氏弃地约六十寻,三面借水,旁无民居,崇阜茂木,不类城市,遂以四万钱得之。在北碕筑亭,因感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歌,故命名“沧浪亭”。,历史由来,沧浪之浊,我身自清,历史由来,苏氏之后,沧浪亭几度荒废。南宋初年(12世纪初)一度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邸。清康熙35年(公元1696年)巡抚宋荦重建此园,把傍水的亭子移建于山之巅,形成今天沧浪亭的布局基础,并以文征明隶书“沧浪亭”为匾额。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再次重建,遂成今天之貌。沧浪亭虽因历代更迭有兴废,已非宋时初貌,但其古木苍老郁森,还一直保持旧时的风采,部
3、分地反映出宋代园林的风格。,历久弥新,质朴动人,沧浪亭的布局特点是面水而筑,以山为主。大有“未主园林先成景,一泓清水绕门前”之感。隔水相望,廊阁隐现,古木参天。,整体布局,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环园南去清晨夕暮,烟水弥漫,极富山岛水乡诗意。而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土石相间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机勃勃,翠竹摇影于其间,藤蔓垂挂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建筑亦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但山无水则缺媚,水无山则少刚,遂沿池筑一复廊,蜿蜒曲折,既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不使孤单,又可通过复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两面观景,使园外之水与园内
4、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为一体,此可谓借景的典范,全园规划,沧浪亭的造园巧于因借,精在休宜,园外借葑溪清流形成水迎客的独特风貌,园内古木参天,山幽林茂,野趣十足。建筑造型别致,环山而造,复廊依山傍水,堂轩简朴无华,园内108个漏窗图案精美生动,精巧变化,无一雷同,为园中一胜。沧浪亭以城市山林的风格独树一帜。,景观分析,精美漏窗,造景特色,园以清幽古朴见长,富有山林野趣,池水萦回,古亭翼然,轩榭复廊,古树名木,内外融为一体,在苏州众多园林中独树一帜。,山林野趣,园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茏,箬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朴素自然,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池水萦回,“山无水则缺媚,水无山则少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沧浪亭 赏析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47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