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课件.ppt
《电子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课件.ppt(1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子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电子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电子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电子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电子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电子系统,一、从“墨菲定理”所引出的思维问题,什么是墨菲定理? 最简单的表达形式就是“有可能出错的事情,就会出错” 。 墨菲定理的原句是这样的: , a , .(如果有两种或以上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定义,一、从“墨菲定理”所引出的思维问题 什么是墨菲定理?定,根据“墨菲定理”,人们作出了以下四个推断: 任何事情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
2、可能发生。,根据“墨菲定理”,人们作出了以下四个推断:,墨菲定理告诉我们: 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因为人类到目前为止还制造不出永远不出故障的设备。 所以,我们在事前应该是尽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发生了故障或者损失,就笑着应对吧,关键在于要不断总结所犯的错误,而不是企图掩盖它。,墨菲定理告诉我们:,墨菲定理并不是一种强调人为错误的概率性定理,而是阐述了一种偶然中的必然性,我们先举个例子:,你兜里装着一枚金币,生怕别人知道也生怕丢失,所以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用手摸兜,去查看金币是不是还在,于是你的规
3、律性动作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终被小偷偷走了。即便没有被小偷偷走,那个总被你摸来摸去的兜最后终于被磨破了,金币掉了出去丢失了。,这就说明了,越害怕发生的事情就越会发生的原因,为什么?就因为害怕发生,所以会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错误。,墨菲定理并不是一种强调人为错误的概率性定理,而是阐述了,学习后可以深刻认识和有效解决如下问题: 质量管理问题 危机管理问题 风险控制问题 犯错问题 对待失败问题 纠错问题 止损问题,学习后可以深刻认识和有效解决如下问题:,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1、什么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用以确定设(装)备预防性维修
4、需求、优化维修制度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按国家军用标准1378-92装备预防性维修大纲的制定要求与方法,定义为:“按照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保持装备固有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原则,应用逻辑决断的方法确定装备预防性维修要求的过程或方法”。,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1、什么是以可靠性为中心,对系统进行功能与故障分析,明确系统内各故障后果; 用规范化的逻辑决断程序,确定各故障后果的预防性对策; 通过现场故障数据统计、专家评估、定量化建模等手段在保证安全性和完好性的前提下,以最小的维修停机损失和最小的维修资源消耗为目标,优化系统的维修策略。,它的基本思路是:,对系统进行功能与故障分析,明确系统内各故障后果;它
5、,2、基本观点: 设(装)备的固有可靠性与安全性是由设计制造赋予的特性,有效的维修只能保持而不能提高它们。特别注重设(装)备可靠性、安全性的先天性。,如果设(装)备的固有可靠性与安全性水平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那么只有修改设计和提高制造水平。因此,想通过增加维修频数来提高这一固有水平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维修次数越多,不一定会使设(装)备越可靠、越安全。,2、基本观点: 如果设(装)备的固有可靠性与安全性水平,产品(项目)故障有不同的影响或后果,应采取不同的对策。故障后果的严重性是确定是否做预防性维修工作的出发点。在设(装)备使用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但后果不尽相同,重要的是预防有严重后果的故障。故障后
6、果是由产品的设计特性所决定的,是由设计制造而赋予的固有特性。对于复杂装备,应当对会有安全性(含对环境危害)、任务性和严重经济性后果的重要产品,才做预防性维修工作。对于采用了余度技术的产品,其故障的安全性和任务性影响一般已明显降低,因此可以从经济性方面加以权衡,确定是否需要做预防性维修工作。,产品(项目)故障有不同的影响或后果,应采取不同的对策,产品的故障规律是不同的,应采取不同方式控制维修工作时机。有耗损性故障规律的产品适宜定时拆修或更换,以预防功能故障或引起多重故障;对于无耗损性故障规律的产品,定时拆修或更换常常是有害无益,更适宜于通过检查、监控,视情进行维修。 对产品(项目)采用不同的预防
7、性维修工作类型,其消耗资源、费用、难度与深度是不相同的,可加以排序。 对不同产品(项目),应根据需要选择适用而有效的工作类型,从而在保证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节省维修资源与费用。,产品的故障规律是不同的,应采取不同方式控制维修工作时机。有,对于民用设备,分析的结果给出的是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工作项目、具体的维修间隔期、维修工作类型(或方法)和实施维修的机构。,3、分析的输出是什么,对于军用装备而言,分析的结果是针对于该装备的预防性维修大纲。装备预防性维修的大纲是规定装备预防性维修要求的汇总文件,是关于该装备预防性维修要求的总的安排。,对于民用设备,分析的结果给出的是设备的预防性,其主要内容包括:
8、 需要进行预防性维修的产品或项目(); 实施的维修工作类型或“方式”(); 维修工作的时机即维修期(); 实施维修工作的维修级别()。,其主要内容包括:,装备预防性维修大纲对于我们的维修管理来说是一个新的术语,它是设(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维修管理的产物。按照现代维修工程的要求,设(装)备在研制过程中就要规划其维修保障系统,而维修大纲是规划维修保障系统的顶层文件,是纲目性的资料。因为只有搞清了设(装)备的维修工作需求才能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设计和优化维修保障系统。 4、的产生与发展背景 的产生与设(装)备维修方式的多样化与人们对维修实践的不断认识有直接的关系。二十世纪50年代末以前,在各国设(装)备
9、维修中普遍的做法是对设(装)备实行定时翻修。,装备预防性维修大纲对于我们的维修管理来说是一个新的术,这种做法来自早期对机械事故的认识,机件只要工作就必有磨损,磨损则会引发故障,而故障影响安全。所以,设(装)备的安全性取决于其可靠性,而设(装)备可靠性是随时间增长而下降的,必须经常检查并定时翻修才能恢复其可靠性。基于这种认识,人们认为:预防性维修工作做得越多、翻修周期越短、翻修深度越大,设(装)备就越可靠。但是,对于复杂设(装)备或产品来说,传统的作法常常会遇到两个重大问题,一是随着装备的复杂化,无论机件大小都进行定时翻修其维修费用不堪重负;二是有些产品或项目,不论其翻修期缩到多短、翻修深度增到
10、多大,其故障率仍然不能有效控制。,这种做法来自早期对机械事故的认识,机件只要工作就必有,60年代初,美国联合航空公司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并进行分析,发现航空机件的故障率曲线有六种基本形式,符合典型的“浴盆曲线”的仅占4%,且具有明显耗损期的情况也并不普遍,没有耗损期的机件约占89%。通过分析他们得到两个重要结论,即:对于复杂设(装)备,除非具有某种支配性故障模式,否则定时翻修无助于提高其可靠性;对许多项目,没有一种预防性维修方式是十分有效的。在其后近10年的维修改革探索中,通过应用可靠性大纲、针对性维修、按需要检查和更换等一系列试验和总结,形成了一种普遍适用的新的维修理论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6
11、0年代初,美国联合航空公司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并进行分,1968年,美国空运协会颁发了体现这种理论的飞机维修大纲制订文件1手册:维修的鉴定与大纲的制订(的最初版本),该文件由领导制订波音747飞机初始维修大纲的维修指导小组( )起草的,在波音747飞机上运用后获得了成功。按照理论制订的波音747飞机初始维修大纲,在达到20000h以前的大的结构检查仅用6.6万工时;而按照传统维修思想,对于较小且不复杂的8飞机,在同一周期内需用400万工时。对于任何用户这种大幅度的减少维修工时、费用,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重要的这是在不降低设(装)备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的。,1968年,美国空运协会颁发了体现这种理论的
12、飞机维修,5、的用途及效益 的在军用装备上的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现役装备;二是新装备。在现役装备上应用,系统地分析出装备的故障模式、原因与影响,有针对性地确定装备预防性维修工作的类型,优化维修任务分工,以有限的维修费用保持装备的可靠性,提高战备完好性,可以实现装备维修管理的科学化。在新装备上通过应用制订预防性维修大纲,提供建立维修保障系统的基础性文件与数据,及时规划维修保障系统,促使新装备尽早形成战斗力。,5、的用途及效益,对于民用企业来讲,通过分析将产生如下四项具体的成果:供维修部门执行的维修计划; 供操作人员使用的改进了的设备使用程序; 对不能实现期望功能的设备,列表指出了哪些地方需改进设
13、计或改变操作程序。 完整的分析记录文件为以后设备维修制度的改进提供了可追综的历史信息和数据,也为企业内维修人员的配备、备件备品的储备、生产与维修的时间预计提供基础数据。,对于民用企业来讲,通过分析将产生如下四项具体的成果:,通过分析所得到的维修计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避免了“多维修、多保养、多多益善”和“故障后再维修”的传统维修思想的影响,使维修工作更具科学性。实践证明:如果被正确运用到现行的维修中,在保证生产安全性和设备可靠性的条件下,可将日常维修工作量降低40%至70%,大大地提高了资产的使用率。 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维修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据统计,现代企业中,故障维修和
14、停机损失费用已占其生产成本的30%40%。,通过分析所得到的维修计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避免了“多,有些行业,维修费用已跃居生产总成本的第二位,甚至更高。另外,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业的立法越来越严格,故障控制与预防必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而正是解决这一课题的关键手段之一。所以,进入90年代后,在西方工业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例如:仅英国维修咨询有限公司,从90年代开始就为40多个国家的1200多家大中型企业成功地进行过的咨询、培训和推广应用工作。,有些行业,维修费用已跃居生产总成本的第二位,甚至更高。另外,,6、与传统维修观念的差异 由于历史和政治原因,我国的工业长期以来未能与西方发达
15、国家的工业进行宏观和微观的接触、效仿和比较,加之在产品竞争机制上没有纳入“世贸组织”体系,造成我国企业的各种机制和体制未能真正与国际接轨。尽管各级部门都在积极的跟踪世界的各种研究动态,维修体制也随着大环境处于维持和探索阶段,但长期以来形成的维修观念并未改变。的概念和原理展现了系统的、科学的、适应现代化企业设备维修的新概念。与传统维修观念的差异如下表。,6、与传统维修观念的差异,与传统维修观念的差异,与传统维修观念的差异,电子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课件,7、的目标 的目标是达到总体成本的平衡点,使得可靠性投资所得到的回报为最高,他通过一组系统工作过程来达到这个目标。 的指导原则为: 是面向设备功
16、能或性能的; 是关注整个系统的; 承认设计上的限制,追求不断改善设计; 定义缺陷为任何不如意的条件,例如:未达到某些性能或为实现某些功能;,7、的目标, 任务必须是有效的; . 任务必须是可适用的; . 关注四种类型缺陷处理:事后缺陷处理、定期维修、状态监测、缺陷探测 / 事先维修; . 是一个闭环系统。 从维修工程的发展来看,维修的观念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先进的制造系统而在不断更新和充实,一些陈旧的观念逐渐被淘汰。, 任务必须是有效的;,三、基于风险的维修;设备考核指标讨论,(一)、关于“基于风险的维修 ” 英文为: 简称 ,是一种旨在提高维修管理系统、规划和实践效果的系统方法。与传统的维修方法
17、相比,其基于风险的决策是在维修决策过程中进行的。,三、基于风险的维修;设备考核指标讨论 (一)、关于“基于,西方国家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开始研究和采用预防维修策略; 80 年代开始研究和应用预测维修策略; 90 年代初研究和应用基于可靠性的维修; 90 年代中期研究和应用全员生产维修( ); 21世纪,着手研究和应用基于风险的不同技术组合的维修策略。 反映出维修在设备与环境的要求下,不断地从粗线条管理到细致化管理、从定性定量 定量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西方国家自,采用基于风险的决策工具,如 过程,可以顺利地结合其它维修工具的优点和先进技术,如下图所示:,采用基于风险的决策工具,如 过程
18、,可以顺利地结合其它维,1、 能解决哪些问题? 合理地提高维修决策水平; 在决策过程中整合风险信息; 解决导致系统失效的高风险设备故障所需的备件筹措;通过以下途径减少维修费用: 系统的决策, 优化计划的维修作业, 以及确定关键备件和优化维修资源库存量; 为评估维修检查方案和测试策略提供较为客观的手段;,1、 能解决哪些问题?,为规划维修作业次序提供一种较为客观的方法; 为收集和分析失效诱因信息和失效数据(如 )建立一套系统; 确定高风险维修任务,并依此确定培训的重点。 主要以量化的方式来决策,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风险的维修(),费用有效的维修(),补充,维修策略,为规划维修作业次序提供一种
19、较为客观的方法; 可靠性为中,2、实施 的前提条件 有关设备管理和维修系统的计算机软件应含有设备的基本情况、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及其故障模式、故障后果、故障发生概率、维修活动成本费用等信息。同时维修资源和维修活动都要标准化、代码化。,一是建立在 的分析基础上;二是设备管理和维修计算机信息化。,2、实施 的前提条件 一是建立在 的分析基础上;,3、实施 的程序 1) 什么会导致设备发生故障; 2) 故障可能会怎么发生; 3) 故障发生的后果是什么; 4) 系统地、直接地、定量地考虑风险, 风险=故障发生概率故障后果 5) 把风险排序,根据风险安排维修方案(活动) 6) 评价现行维修方案,从效益/费
20、用和潜在故障的 概括比例来评价。,3、实施 的程序,优点: 的好处在于为每一台设备的维修活动进行确认并分清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检查、维修等,使维修部门把注意力和资源集中到最有意义的维修活动上,使维修活动得到有力的保证。,最终,降低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优点:最终降低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4、 对 的支持,关心的是设备系统的可靠度的保持与恢复,通过对故障后果的分析,系统可靠度的逻辑决断以及重要部件的界定,确定维修模式和方式的选择。,关心的是设备系统的故障后果发生概率有多大,直接或定量按排序研究、安排维修活动,从而在系统可靠度与费用决策中判断维修模式和方式。,相互
21、支持与补充,安全的、环境的、系统运行的经济性、非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损失和风险的决断,4、 对 的支持 关心的是设备系统的可靠度的保持,是一种用于确定某设施在其运行环境下维修需求的方法,即 是一种用于确定为确保任一设施在现行使用环境下保持实现其设计功能的状态所必需的活动方法。 从逻辑关系上对故障、性能、功能标准、故障模式、故障后果进行了定性分析,是对传统的维修方式和维修行为的挑战,即预定大修对复杂设备的整体可靠性影响很小,除非该设备具有一种支配性故障模式。 更多地对传统维修理论进行了挑战, 在 的支持下更多地进行高层次、多视角的后果风险的判断。,是一种用于确定某设施在其运行环境下维修需求的方法,,
22、的主要观点是: (1) 只有损耗性故障才与时间有关,而随机性故障是与时间无关的,再多的定期维修也无济于事; (2) 对于复杂设备和系统,除某些主导性损耗故障外,多属于随机性,浴盆曲线对此类产品不适用; (3) 在采用冗余技术进行可靠性设计的情况下,一个元器件、零部件、设备成分系统的故障不一定造成整个系统的故障; (4) 定期维修是不能预防早期故障和随机故障的,应该采用保护、监测和自诊断等方法,来消除或减弱故障后果; (5) 定期维修并不是“预防维修”的唯一方式。,的主要观点是:,实施设备维修活动及对故障预防进行审查时,通常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在使用环境下,功能及其性能标准是什么? 什么情况下设
23、施无法实现其功能? 引起各功能故障的原因是什么? 各故障发生会出现什么情况? 什么情况下各故障至关重要? 做什么工作才能预防各故障? 找不到适当的预防性措施怎么办? 它在做风险测定与分析的基础工作,也是系统可靠性分析的必要。,实施设备维修活动及对故障预防进行审查时,通常考虑以,(二)、设备管理考核指标的讨论 为了理清思路,现在人们通常将考核评估指标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设备性能维护和发挥类指标; 第二类为设备维护成本及生产损失类指标; 第三类为维修组织管理类指标; 第四类为综合评价类指标。下面我们就上述四类指标分别进行讨论:,(二)、设备管理考核指标的讨论,1设备性能维护和发挥类指标 (1)设备
24、完好率=设备完好台数设备总台数 (2)可动率:在满足精度要求下,机器设备可开动起来的概率。 (3)设备利用率类,主要有: 日历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 设备日历台时利用率=实际使用台时日历台时 设备能力利用率=(报告期产量x单位产量所需定额台时)(报告期产量x单位产量所需实际台时)=生产产品所需定额台时总数生产产品实际消耗台时总数 设备利用率=全年设备实际开动时间全年日历开动时间,1设备性能维护和发挥类指标 (1,(4)设备精度指数类,主要有: 单台设备综合精度指数: 式中 设备实测第i项单项精度值,标准规定的第i项单项精度值 ,n实测项数。 精度劣化速度: 式中 , T 单台设备实测
25、精度指数标准精度指数,t 设备使用时间,()2n,()t,(4)设备精度指数类,主要有: 单台设备,(5)设备新度系数类: 设备役龄新度=1役龄规定寿命年限 设备净新度=设备净值设备原值 (6)设备有用系数=(全部设备原值用全部维修费)设备原值 2设备维护成本及生产损失类指标 (1)费用率,主要用: 单位产品费用率: 式中 V单位时间内设备维修总费用, K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数量 万元产值费用率: 式中 H单位时间内生产总产值,(5)设备新度系数类: 设备役龄新度=1,(2)设备维修费用率=设备维修费用总产值 (3)千元产值设备事故损失费=设备事故损失费(元)企业总产值(千元) (4)设备事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 系统故障 诊断 维修 技术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46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