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讲稿第四章课件.ppt
《电子讲稿第四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讲稿第四章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空气湿度和围护结构防潮,室内空气湿度材料的吸湿外围护结构中的水分迁移防止和控制冷凝的措施,舒适的热环境要求空气中必需有适量的水蒸汽,但当蒸汽在围护结构中凝结时,会对建筑产生不利影响。在建筑中需尽量避免在围护结构的内表面产生结露,同时更应防止在围护结构内部因蒸汽渗透而产生凝结受潮。,1,第四章 空气湿度和围护结构防潮室内空气湿度 舒,第一节 室内空气湿度,随着室内外空气的对流,室外空气的含湿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湿度。冬季采暖房间室内温度增高,使空气的饱和水蒸汽分压力大大高于室外,虽然室内的一些设备和人的活动会散发水蒸汽,增加室内湿度,使室内实际水蒸汽分压力高于室外,但由于冬季室内、外空气
2、温度相差较大,二者的饱和水蒸汽分压力有很大差距,从而使室内相对湿度往往偏低。,2,第一节 室内空气湿度随着室内外空气的对流,室外空气的含湿量,一般是换气次数愈多,室内外温差愈大,室内的相对湿度会愈低;甚至需要另外加湿才能满足正常的舒适要求。维持正常相对湿度所需湿量可按如下方法进行估算。,【例41】已知室外温度一10,室内温度20,房间体积40m3,每小时换气1次。室外相对湿度80。求维持室内相对湿度50所需的增湿率。(假设不考虑室内人和设备的产湿),3,一般是换气次数愈多,室内外温差愈大,室内的相对湿度会,【解】计算每小时交换的空气重量: 按照房间体积为40m3,每小时换气1次,室内外平均温度
3、为5,并查表得5的干空气密度为1.26kgm3,则每小时交换的空气重量为: 1401.2650.4 kgh计算室外空气含湿量(de) 室外实际水蒸汽分压力(P) ,用公式PPs100,计算并查附录2,得知一10空气的饱和水蒸汽分压力Ps值为 260.3Pa代入,得:,4,【解】计算每小时交换的空气重量:4,P0.8260.3208.24Pa。 室外空气含湿量(de),用公式de0.622 P/(Pa-P)计算 de0.622208.24(101300208.24)0.00128kgkg干空气 (标准大气压为Pa 1.013105Pa)计算维持相对湿度50室内空气应有含湿量di: 室内应有水蒸汽
4、分压力Pi。查附录2,得知20的空气饱和水蒸汽分压力为2337.1Pa,得: Pi0.52337.11168.55Pa,5,P0.8260.3208.24Pa。5,室内应有的空气含湿量di应为: di0622Xll68.55(1013001168.55)0.00726kgkg干空气 计算需要的增湿率d d(0.007260.00128)50.40.301kgh 即为了维持室内 50相对湿度约需补充水蒸汽量 0.301kgh 以上计算中未考虑室内自然产湿量。室内的自然产湿量按实际使用情况有很大差别,如人体产湿就随室内温度、人数和人的活动状态不同而异。,6,室内应有的空气含湿量di应为: 6,第二
5、节 材料的吸湿,把一块干的材料试件置于湿空气之中,材料试件会从空气中逐步吸收水蒸汽而受潮,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吸湿。 材料的吸湿特性,可用材料的等温吸湿曲线表征,如图41所示,该曲线是根据不同的空气相对湿度(气温固定为某一值)下测得的平衡吸湿湿度绘制而成。,7,第二节 材料的吸湿 把一块干的材料试件置于湿空气,1,8,18,当材料试件与某一状态(一定的气温和一定的相对湿度)的空气处于热湿平衡时,亦即材料的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一致(热平衡),试件的重量不再发生变化(湿平衡),这时的材料湿度称为平衡湿度。 图中的100、80、60等等,分别表示在相对湿度为100、80、60等条件下的平衡湿度,100条
6、件下的平衡湿度叫做最大吸湿湿度。,9,当材料试件与某一状态(一定的气温和一定的相对湿度,等温吸湿曲线的形状呈“S”形,显示材料的吸湿机理分三种状态,(1)在低湿度时为单分子吸湿;(2)在中等湿度时为多分子吸湿;(3)在高湿度时为毛细吸湿。 可见,在材料中的水分主要以液态形式存在。表41列举了若干种材料在020时不同相对湿度下的平衡湿度的平均值。材料的吸湿湿度在相对湿度相同的条件下,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10,等温吸湿曲线的形状呈“S”形,显示材料的吸湿机理,11,11,第三节 外围护结构中的水分迁移,一、表面冷凝的检验 冬季,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度经常低于室内空气温度,当内表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露
7、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汽就会在内表面凝结。因此,检验内表面是否会有结露主要依据其温度是否低于露点温度。,12,第三节 外围护结构中的水分迁移一、表面冷凝的检验12,【例42】某外墙构造如图42,请判断它在室内温度18、相对湿度60、室外温度一12时,内表面是否可能结露?,【解】计算内表面温度i :应用第二章公式热阻得,内表面温度,13,【例42】某外墙构造如图42,请判断它在室内温度18、,计算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td :查附录2得18时的饱和蒸汽分压力Ps2062.5Pa,按公式PPs得室内实际水蒸汽分压力。 P2062.50.61237.5Pa以 1237.5Pa查附录 2得室内露点温度td
8、为 10.1比较i与td i15.48,td为10.1。显然itd,因此可以判断这种围护结构的内表面不会结露。,14,计算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td :14,防止墙和屋顶内表面产生结露是建筑热工设计的基本要求。防止和控制的措施可归纳为: 1.使围护结构具有足够的保温能力,总热阻值至少应在规定的最小总热阻以上,并注意防止冷桥。 2如室内空气湿度过大,可利用通风降温。 3.普通房间的围护结构内表面最好用具有一定吸湿性的材料,使由于温度波动而只在一天中温度低的一段时间内产生的少量凝结水可以被结构内表面吸收。在室内温度高而相对湿度低时又返回室内空气。 4.对室内湿度大、内表面不可避免有结露的房间,如公共浴
9、室、纺织及印染车间等,采用光滑不易吸水的材料作内表面,同时加设导水设施,将凝结水导出。,15,防止墙和屋顶内表面产生结露是建筑热工设计的基本要求,二、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当室内外空气中的含湿量不等,也就是围护结构的两侧存在着水蒸汽分压力差时,水蒸汽分子就会从分压力高的一侧通过围护结构向分压力低的一侧渗透扩散,这种传湿现象叫蒸汽渗透。蒸汽渗透过程是物质即水蒸汽分子的转移过程。,16,二、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 当室内外空气中的含湿量不等,认真分析围护结构的传湿,不仅有由蒸汽分压力差引起的蒸汽渗透,还有由于温度差引起的水蒸汽迁移,在冷凝区还存在饱和水蒸汽及液态水的迁移问题,其计算十分复杂,所以目前在建
10、筑中考虑围护结构的湿状况是按粗略分析法,即按稳定条件下单纯的水蒸汽渗透考虑。,17,认真分析围护结构的传湿,不仅有由蒸汽分压力差引起,在计算中,室内外蒸汽分压力都取为定值,不随时间而变,且忽略热湿交换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也不考虑围护结构内部液态水分的转移。 稳态下蒸汽渗透过程的计算与稳定传热的计算方法相似,即在稳态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量与室内外水蒸汽分压力差成正比,与渗透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成反比。其计算公式如下(图43):,18,在计算中,室内外蒸汽分压力都取为定值,不随时间而,1 2 3Pi Pif P2 P3 e Pe 图43 围护结构的蒸 汽渗透过程,(41),1
11、9,1 2,式中: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水蒸汽渗透量,又称蒸汽渗透强度,g/(m2h); H0围护结构的水蒸汽渗透阻,(m2hPa)g; Pi室内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Pa; Pe室外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Pa。,20,式中: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水蒸汽,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阻(H0)是指当围护结构两侧水蒸汽分压力差为1Pa时,通过1m2面积渗透1g水份所需要的时间(h)。 对由多层材料作成的围护结构其蒸汽渗透阻是各层材料的蒸汽渗透阻之和,即:,(42),21,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阻(H0)是指当围护结构两侧水,式中;dn围护结构内一种材料层的厚度,m; 材料的蒸汽渗透系数,g/(
12、mhPa)。 材料的蒸汽渗透系数(),表明材料的透过蒸汽能力。其定义为:1m厚物体,两侧水蒸汽分压力差为1Pa,单位时间(l小时)内通过lm2面积渗透的水蒸汽量(g/(mhPa))。,22,式中;dn围护结构内一种材料层的厚度,m;22,材料的渗透系数值与材料的密实程度有关。材料的孔隙率越大,蒸汽渗透系数就越大。常用材料的蒸汽渗透系数值可查附录1。严格地说,材料蒸汽渗透系数尚与其所处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关,附录中采用的是一般正常情况下的实验值。 在计算围护结构蒸汽渗透阻时,一般不考虑围护结构内、外表面附近空气边界层的蒸汽渗透阻,因为它与结构材料本身的蒸汽渗透阻相比影响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围
13、护结构内、外表面的水蒸汽分压力可近似认为分别与室内、外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相等,即分别为Pi和Pe。,23,材料的渗透系数值与材料的密实程度有关。材料的孔隙,围护结构内任一层界面上的水蒸汽分压力计算可参照稳定传热计算中内部温度的计算方法,各层水蒸汽分压力的计算式为:,式中: 一从室内一侧算起,由第一层至第 m1层的蒸汽渗透阻之和。,(43),24,围护结构内任一层界面上的水蒸汽分压力计算可参照稳定传,三、内部冷凝和冷凝量的计算,1.内部冷凝的检验 若设计不当,当水蒸汽通过围护结构的过程中遇到蒸汽渗透阻大的材料层,水蒸汽不易通过,就会出现冷凝现象。判别围护结构的内部是否会出现冷凝,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 讲稿 第四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46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