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基础知识和操作培训精要课件.ppt
《测量基础知识和操作培训精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基础知识和操作培训精要课件.ppt(1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龚俊庆,测量基础知识和操作,-龚俊庆测量基础知识和操作,一、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二、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特性,主要内容,三、测量的五大原则,四、测量方法的选择,五、量具的正确使用,六、长度检测、角度检测、轴径测量、轴孔测量、表面粗造度测量及形位误差测量检测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一、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 二、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特性 主要内,测量误差,1、测量误差的定义(JJF1011-2011 5.3) 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第一章 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测量误差1、测量误差的定义(JJF1011-2011 5.3,测量不确定度,1、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JJF1059.1-2012) 根据
2、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2、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环境、设备、人员、方法,第一章 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1、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JJF1059.1-20,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区别,第一章 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区别序号测量误差测,如何测量如图所示工件?,、能不能测?需考虑工件特性(尺寸、精度、批量等)设备条件如何?测量环境、效率、成本、怎样测?、测量结果如何?、测量结果应用,第二章 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特性,如何测量如图所示工件?、能不能测?第二章 测量的基本原则,几何量测量的五大原则,为了保证正确可靠的测量,人们在测量实践
3、中总结出了五条基本原则,即:阿贝原则封闭原则最小变形原则最短测量链原则基准统一原则 这些基本原则在拟定测量方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侧重选择,尽量遵守。,第二章 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特性,几何量测量的五大原则 为了保证正确可靠的测量,人们在测,待检尺,标准尺,第二章 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特性,阿贝原则 长度测量中,测量过程就是被测工件的尺寸与作为,并联布线(不符合阿贝原则:被测线与测量线相距时引起的测量误差约为: =Stan S 可见,测量误差与S、成正比, 与倾角成一次关系,习惯上称一次误差。,阿贝误差,并联测量,例 设 S=100mm, =0.0001rad 则得: =10um 这说明当不遵守阿贝原则测
4、量时,由于工作台移动时直线度误差所引起的测量误差为一次大误差。,第二章 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特性,并联布线(不符合阿贝原则:阿贝误差并联测量例 设 S=1,串联布线 (符合阿贝原则):,测量误差为:=L(1-cos) =2L(sin/2)当很小时 : L/2 可见测量误差与L 成正比,因为与倾角成二次方关系,所以习惯上称二次误差。,串联测 量,例 设 L=1000mm, =0.0001rad ,则得: =0.005um 可见,当遵守阿贝原则测量时,即使测量时导轨的直线度有误差, 所引起的测量误差为二次微小误差,也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第二章 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特性,阿贝误差,串联布线 (符合阿贝原
5、则):测量误差为:=L(1-c,阿贝原则的意义就在于它避免了因导轨有误差而引起测量的一 次大误差。 A.在量仪设计中,遵守阿贝原则可相应降低仪器导轨的精 度,而测量精度却比较高。 B.在测量中,遵守阿贝原则可提高测量精度。当使用不符合阿贝原则的测量仪器时,应尽量减小测量一次大 误差,以提高仪器的使用精度。以下哪些仪器是符合阿贝原则的?,第二章 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特性,阿贝原则的意义就在于它避免了因导轨有误差而引起测量的一采用阿,第二章 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特性,换句话说:将被测物与标准尺沿测量轴线成直线排列测量”。测量精度最高,测量误差仅为:=5um,这就是阿贝原则。如条件许可,应尽可能遵循阿贝原则
6、。比如千分尺、百分表的使用。“将被测物与标准尺沿着测量轴线平行排列测量”,不符合阿贝原则,测量精度略差,测量误差为=10um,比如游标卡尺和高度尺的使用。,基本原则和,第二章 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特性换句话说:基本原则和,原则:在测量中如能满足封闭条件,则圆周分度间隔误差的总和必然为零。它由圆周分度的自然封闭特性得到。应用-自测:不需高一级的标准量就可实现本身的高精度测量。,第二章 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特性,原则:封闭原则第二章 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特性,例 下面两种方形角尺垂直度误差测量方法。,(2)用自准直仪自测,(1)用直角尺比较,第二章 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特性,例 下面两种方形角尺垂直度误差测量方法
7、。(2)用自准直仪自,第二章 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特性,例:利用封闭原则测量四方体的四个角,相对于面的读数偏差分别为5、3、-1、+1,求四个角的实测偏差。,答案:四个角的实际值为3、1、-3、-1,第二章 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特性封闭原则例:利用封闭原则测量四,原则:为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在测量过程中应使各种原因引起的变形 为最小。变形原因:接触变形、自重变形、热变形减少变形的方法:接触变形:根据接触体的材料和形状正确选择测量力、接触形式 和适当的测量方法。测力:可依被测件的标准公差、材料来规定其大小。接触形式:点接触、线接触、面接触。测量方法:如用相对测量法或两次读数法,以减小或抵消变形的影响。,
8、最小形变原则,第二章 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特性,原则:为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在测量过程中应使各种原因引起的变,自重变形:大小与零件的支承方式和支承点位置有关。如一长形工件,若支承点为:l=0.2203L ,白塞尔点-杆的长度变化最小;一般线纹尺测量时采用.l=0.2113L ,艾利点-杆的两端面平行度变化最小。 测大尺寸量块量时采用。 l= 0.2232L -杆的中间和两端变形(下降)量相等,杆的全长弯曲变形最小。测大尺寸的平面度、直线度时采用。l =0.2386L -中间弯曲量为零。换句话说:为了减少长形工件测量时的形变,架起工件二端支承点位置,平均为长形工件总长度的22%。热变形:等温、避免局
9、部受热,最小形变原则,第二章 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特性,自重变形:大小与零件的支承方式和支承点位置有关。如一长形工件,在精密测量中,从感受到被测量到指示装置显示出被测量,其中经过的转换链有:测量链、指示链、辅助链。在测量链各个环节不可避免地引入误差,环节越多,误差因素就越多。为了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测量链应最短,这便是测量链最短原则。如:在立式光学计中测量块的变动量.在万能工具显微镜上用影像法测量小于半圆的圆弧半径 。,最短测量链原则,第二章 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特性,在精密测量中,从感受到被测量到指示装置显示出被测量,其中经过,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加工基准、装配基准与测量基准相一致,称为五基准统一原
10、则。在工艺设计和加工中力求达到与设计、装配基准相统一,测量时也是如此。在设计基准难以与工艺、加工基准相统一的条件下,测量基准首选与设计基准相统一。,基准统一原则,第二章 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特性,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加工基准、装配基准与测量基准相一致,称为,基准统一原则,第二章 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特性,基准统一原则第二章 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特性,测量方法,JJF1001-2011中给出的定义: 4.5、测量方法:对测量过程中使用的操作所给出的逻辑性 安排的一般性描述。广义的理解:完成测量任务所用的方法、量具或器具,及 测量条件(含标准器、接触方式、定位方法、环境条件 等)的总和。对几何量的测量而言,则
11、是根据被测参数的特点,如公差 值、大小、轻重、材质、数量等,并分析研究该参数与其 他参数的关系,最后确定对该参数如何进行测量的操作方 法。,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测量方法JJF1001-2011中给出的定义:第四章 测,测量方法,基本的测量方法直接测量&间接测量 绝对测量&相对测量 接触测量&非接触测量 单项测量&综合测量工序测量&终结测量 主动测量&被动测量零位法 偏位法 替代法 累积法,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测量方法 基本的测量方法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测量方法,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零位法:利用惠斯登电桥测量电阻(或电容、电感)是这种方 法的一个典型例子 。天平、检流计等偏位法:
12、在测量过程中,用仪器表指针的位移(即偏差)来表示 被测量的测量方法。 累积法: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用累积的方 法,将小量变大量,不仅便于测量,而且还可以提高 测量准确度。如小样品的质量。,测量方法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零位法:利用惠斯登电桥测量电,测量方法的正确选择,1、测量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 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选择最经济的方法。2、选择计量器具准确度的方法:选择计量器具准确度取决于测量方法的准确度系数K,K值一般取1/31/10。测量准确度较高、测量对象的公差值小,K值可等于或接近1/3;测量准确度较低、测量对象的公差值大,K值可以小一些,最小为1/10;一般情况下取1/
13、5。 K=/T =KT式中:测量方法的极限误差; T被测对象的公差值。按照国家标准 GB/T3177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中规定选择计量器具。所选计量器具的测量不确定度u小于或等于测量不确定度的允许值u1。,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测量方法的正确选择1、测量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第四章 测量,(接上页)计量器具的测量不确定度允许值u1按测量不确定度与工件公差的比值分档,IT6IT11分为,三档,IT12IT18分为,两档,对应比值分别是1/10,1/6,1/4。计量器具的测量不确定度允许值u1约占测量不确定度的1/9。详见GB/T3199-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14、GPS)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测量器具选择还需根据工件外形、大小、重量、材料、刚性和表 面粗糙度等;3、测量方法选择的经济原则: 测量时间短、效率高,测量器具简单、可靠、易维护、操作方便,测量人员少、技术要求低。,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接上页)计量器具的测量不确定度允许值u1按测量不确定度与工,测量方法的正确选择,4、常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精度(最大允许误差)150机械(数显)游标卡尺精度0.02mm300机械(数显)游标卡尺精度 0.04mm500机械(数显)游标卡尺精度0.05mm数显千分尺 精度 0.002mm机械千分尺 精度 0.004mm5、举例根据图纸工件公差值选择量具例1、某圆棒
15、的设计尺寸为200-0.025mm,如何选择计量器具? 1/5*0.025=0.005 即只能选用千分尺测量工件外圆尺寸。例2、某钣金件的设计尺寸为70 0.2mm,如何选择计量器具? 1/5*0.2=0.04 即选用150卡尺测量工件尺寸。,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测量方法的正确选择4、常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精度(最大允许误差,其 它,1标准件的选择: 标准件的形状和大小应尽量与被测件一致;其精度等级要比被测件高,满足(1/31/10)原则;材料的性能稳定,耐磨性好,与工件近似或一致。,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其 它1标准件的选择: 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其 它,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2、
16、测量基面的选择:测量时用作被测量值的起始所依据的面、线、点统称为测量基面;选择测量基面时应遵守基面统一原则:即测量基面应和设计基面、 工艺基面、装配基面相一致。辅助基面的选择:精度较高、稳定性好;与各被测量之间关系密切。,其 它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2、测量基面的选择:,其 它,3、定位基面的选择常见两种情况:一是测量基面直接作为定位基面,另一种是测量 基面不能作定位基面。在选择定位方法时,一般只需约束影响被测量轴线与标准量轴线 相对位置的自由度即可。定位基面处于正确位置,并在整个测量 过程中保持不变。最典型的四种定位方法: 面定位:平面定位 外圆柱面定位(如V形体定位) 内圆柱面定位(如心轴
17、定位), 线定位:主要为顶尖定位。,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其 它3、定位基面的选择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其 它,4. 测量环境的选择(温度、湿度、震动等)测量环境始终影响着测量,测量准确度要求越高,对测量环境的 要求也越高。影响测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温度、湿度、腐蚀性气体、振动和灰尘等; 其中温度对测量的影响最大,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其 它4. 测量环境的选择(温度、湿度、震动等)第四章,其 它,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1) 温度标准温度: 我国规定以20为标准温度。我们现在所指的测量长度,一般都是在标准温度下的长度。温度误差:由于测量条件的温度对标准温度有偏差,这样就引起测 量误
18、差,也可叫做温度误差。其所以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是: 被测工件与计量器具的温度各不相同; 被测工件与计量器具的线膨胀系数不同。温度误差的计算:,式中: L 被测长度 ; 2、t2分别为被测工件线膨胀系数和温度 1 、t1分别为计量器具线膨胀系数和温度;,其 它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1) 温度式中: L ,其 它,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例1:用相对法测量量块,已知标准量块和被检量块的温度分别 为21.8C和20.8C,量块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为 =11.610-6/C,测得被检量块相对标准量块的偏差为0.33um,由检定证书知标准量块的长度为100.00025mm,求被检量块在20C时的长度L是多
19、少?例2:在测长机上用绝对法测量一尺寸为L=8000.02mm的工 件。设测长机的机身材料为铸铁 (1=10.410-6/C)。 工件材料为钢(2=11.610-6/C),上午测量时的温度: 工件为22C,测长机为21 C;下午测量时,工件为23C, 测长机为20 C。求上、下午测量值的差别。(-11),其 它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例1:用相对法测量量块,已知,其 它,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消除温度误差的途径: 正确选择量具和仪器标准刻线尺的线膨胀系数,应尽可能使1 = 2 = ,则上式可写成:LC2 = L(t2-t1) 定温的方法:既尽可能使t1=t2。所谓定温,是指被测工件和量具或仪器
20、置于同一温度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使二者温度与周围温度一致。,其 它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消除温度误差的途径:, 测量条件的温度恒定计量室不仅应根据要求控制对标准温度的偏差,还要求其温度恒定,允许它有变化,但只允许缓慢的变化,不许突变。通常是通过计量室中的恒温装置来实现的。温度不恒定,定温也无法实现。对温度的控制还应注意局部辐射热的影响。,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 测量条件的温度恒定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其 它,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2) 湿度 如以光的波长作标准进行直接测量,湿度将直接影响测量精度如果采用比较测量时,湿度对测量无直接影响。但是湿度超过60% 时,仪器容易生锈,光学镜头会
21、发霉等。(3) 振动 不仅直接影响测量的精度(如破坏光学成象、破坏已调整好的工件和仪器相对位置等),而且还对仪器精度、寿命都有影响。(4) 灰尘 导致仪器磨损,对光学仪器成象的清晰度也有影响;工件上的灰尘,将对测量产生直接的影响。(5) 腐蚀性气体,其 它第四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2) 湿度,游标的使用方法 测量外尺寸时,应先把量爪张开得比被测尺寸稍大,再把固定测量爪与被测表面靠上,然后慢慢推动尺框,如图所示,使活动测量爪轻轻地接触被测表面,并稍微游动一下活动测量爪,以便找出最小尺寸部位,可获得正确的测量结果。卡尺的两个测量爪应垂直于被测表面。同样道理,读数之后要先把活动测量爪移开,再从被测件上
22、取下卡尺;在活动测量爪还没松开之前,不允许猛力拉下卡尺。 测量内孔直径时,应先把测量爪张开的比被测尺寸稍小,再把固定测量爪靠在孔壁上,然后慢慢拉动尺框,如图所示,使活动测量爪沿着直径方向轻轻接触孔壁,再把测量爪在孔壁上稍微游动一下,以便找出最大尺寸部位。注意测量爪应放在孔的直径方向。,一、卡尺的使用与维护,第五章 量具的正确使用,游标的使用方法 测量外尺寸时,应先把量爪张开得比被测尺寸稍,测量沟槽宽度时,卡尺的操作方法与测量孔径相似,测量爪的位置也应摆正,要垂直于槽壁, 测量深度时,应使游标卡尺的尺身下端面与被测件的顶面贴合,向下推动深度尺,使之轻轻接触被测底面, 测量的注意事项: (1)测量
23、力要适当,可使用带有微动装置(同时还能控制测量力)的卡尺。 (2)选用测量爪适当的部位,测量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刀口形测量面而使用靠近尺身的平测量面。 (3)测量温度要适宜,当卡尺和被测件的温度相同时,测量温度与标准温度的允许偏差可适当放宽。 (4)适当增加测量次数,取平均值。,一、卡尺的使用与维护,第五章 量具的正确使用,测量沟槽宽度时,卡尺的操作方法与测量孔径相似,测量爪的位置,游标卡尺的维护保养 使用游标卡尺,除了要遵守测量器具维护保养的一般事项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允许把卡尺的两个测量爪当做螺钉扳手用,或把测量爪的尖端用作划线工具、圆规等。 (2)不准把卡尺代替卡钳、卡板等,在被
24、测件上来回推拉。 (3)移动卡尺的尺框和微动装置时,不要忘记松开紧固螺钉;但也不要松得过量,以免螺钉脱落丢失。 (4)测量结束要把卡尺平放,尤其是大尺寸的卡尺更应注意,否则尺身会弯曲变形。 (5)带深度尺的游标卡尺,用完后,要把测量爪合拢,否则较细的深度尺露在外边,容易变形甚至折断。 (6)卡尺使用完毕,要擦净上油,放到卡尺盒内,注意不要锈蚀或弄脏。,一、卡尺的使用与维护,第五章 量具的正确使用,游标卡尺的维护保养 使用游标卡尺,除了要遵守测量器具维护保,1、使用前的注意事项:(1)使用前先用软布或干净棉丝擦净两个测量面,然后转动微分筒和棘轮,使这两个测量面轻轻地接触并使棘轮发出“咔咔”的声音
25、。这时看两测量面间有没有间隙(漏光),以检查测量面的平行性。再看“0”位是否对准,如果“0”位不对应重新调整。0-25毫米的千分尺可直接校对“0”位,大于25毫米的千分尺用校对杆校对。(2)旋转微分筒时,微分筒应能够自由灵活并谐调地沿固定套筒移动,而不应有磨卡和任何不灵活的现象。(3)被测工件表面,必须经拭揩干净,以免脏物损坏测量面或影响测量精度,如发现测量面有毛刺,可用天然油石轻轻地将毛刺抛去。,二、千分尺的使用与维护,第五章 量具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的注意事项:二、千分尺的使用与维护第五章 量具,2、千分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时左手握住尺架,右手转动微分筒,当测量面快要与零件表面接触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量 基础知识 操作 培训 精要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46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