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动物疾病课件.ppt
《水生动物疾病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生动物疾病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水产动物疾病学,.,2,制约当前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有哪三大因素?,病 害苗 种饵 料,.,3,前 言,一、课程的性质二、课程的主要内容,.,4,综合性应用学科1. 与水产动物本身的生物学知识有关:如各种水产养殖动物形态学、分类学、生态学等;2. 与病原体的生物学知识有关:如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等;3. 与养殖水体环境化学知识有关:如水化学和环境与水质监测技术等;4. 与病害监测技术有关:如生物制片技术、PCR技术和电镜技术等;5. 与病害防治研究与应用知识有关:如病理学、药物学、药理学和免疫学等。,一、课程的性质,.,5,二、课程的主要内容,上篇:水产动物病害学基本原理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2、 水产动物病原学第三章 免疫学基础第四章 药物学基础第五章 病理学基础第六章 水产动物病原的检测技术下篇:水产动物病害各论第七章 鱼类的病害第八章 虾蟹类的病害第九章 贝类的病害第十章 特种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第十一章 水产动物病害与人类健康的关系,.,6,第一节 水产动物病害学及其发展简史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第三节 疾病的控制第四节 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管理,第一章 绪 论,.,7,一、定义疾病为正常的健康状态的任何改变。水产动物病害学是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病害发生的病因、致病机理、流行规律以及诊断技术、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第一节 水产动物病害学及其发展简史,.,8,二、水产动物病害研究的发
3、展简史(一)我国淡水鱼病研究的发展概况1. 公元前1142年:我国已开始了淡水鱼类的养殖;2. 公元前460年:范蠡著养鱼经强调养殖环境需与鱼类习性相适应;如:“以六亩地为池,池中有九洲,多蓄菱荇水草,迭折为之(鱼)在池中围绕九洲无穷,自谓江湖也”。,第一节 水产动物病害学及其发展简史,.,9,3. 公元1073年:宋朝苏轼著物类相感志首次对鱼病进行了记载: “鱼瘦而生白点者名虱,以枫树皮投入水中则愈”根据倪达书论证,认为这是我国发现小瓜虫的论载。记录了劳动人民的治疗经验。,.,10,4.明代1628年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记载:“凡凿池养鱼必以二,有三善焉,可以蓄水,鬻时可去大而存小,可以解讯”。
4、“不可以沤麻,一日即汛”,“池中不可着碱水石灰”,“凡鱼遭毒反白,急疏去毒水,别引新水”,“鱼之自粪多而返复食之则汛,亦以圊粪解之”,这里所讲的“汛”就是池鱼浮头或泛池。说明当时养鱼业己很兴盛,放养密度大,一到夏季,常因池水缺氧而发生浮头,以致死亡,遭受损失。,.,11,农政全书科学总结分析池塘水质肥瘦与池鱼健康和寄生虫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池瘦伤鱼,令生虱”,最早记录了鱼虱形态和检治方法:“鱼虱如小豆大,似团鱼,凡取鱼见鱼瘦,宜细检视之,有,则以松毛遍池中浮之则除”徐光启有“鱼食杨花则病”的记述,倪达书推测肠炎病。江浙一带鱼农至今还有“草鱼吃了杨花就生病”的说法,经解剖镜检,实际上是肠炎病。
5、杨花无致病的毒素,也没有带病原体,据当地春季是草鱼肠炎病流行季节,称“桑尖瘟”,正是杨花凋谢脱落的时候,所以有“鱼食杨花则病”的说法是很自然的。,.,12,4. 我国近代的鱼病研究: 1)20世纪初至50年代:着重寄生虫病研究; 2)20世纪60年代:并强调细菌性疾病研究; 3)20世纪70-80年代:开始病毒性鱼病和暴发性鱼病的研究; 4)20世纪90年代至今:逐渐强调疾病与水域环境的综合作用。,.,13,(二)海水养殖动物病害的发展概况我国:1. 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海水鱼类寄生虫病的研究;2. 20世纪70年代:初步开展海水鱼类细菌性病的研究;3. 20世纪90年代:中科院南海
6、海洋研究所建立我国首个“海水养殖动物病害与防治研究中心”,开始系统进行海水病害研究;4. 20世纪90年代至今:海水病害研究发展迅速,为水产病害研究的热点。国外:1. 在20世纪初已有海水病害研究报告发表;2. 在20世纪60年代:有大量的海水病害研究文献发表;3. 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开始出现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综述和专著。,第一节 水产动物病害学及其发展简史,.,14,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一、病因的类别(一)病原的侵害1. 病原:又称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 发生的致病微生物和 寄生虫的统称。2. 病原的种类1)致病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单细胞藻类等2)寄生虫:包括原生动物、吸虫
7、、绦虫、线虫、棘头虫、 寄生蛭类、寄生甲壳类等。,.,15,病毒:如WSSV、LCDV 致病微生物 细菌:如 鳗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等 真菌:如 水霉、绵霉等 单细胞藻类 :如 赤潮藻类病原 原生动物:包括鞭毛虫、纤毛虫、孢子虫 等 吸虫:包括单殖吸虫和复殖吸虫 绦虫:如日本四吻绦虫 线虫:如鰤 鱼的嗜子宫线虫 寄 生 虫 棘头虫:如真鲷的长吻棘头虫 寄生蛭类:如鱼蛭 寄生甲壳类:如鱼虱、锚头蚤等,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16,(二)非正常的环境因素 水温、盐度、溶解氧、酸碱度、透明度、 H2S、NH3-N、余氯等(三) 营养不良(四) 动物本身先天或遗传的缺陷(五) 机械损伤,第二节 疾病
8、发生的原因,.,17,微生物性病原 生物性病因 (病原侵害) 寄生虫性病原病因 非正常的环境因素 营养不良 非生物性病因 动物本身先天或遗传性缺陷 机械损伤,发病原因( 小结),.,18,二、病原、宿主和环境的关系(一) 病原1. 决定病原体致病的因素: 1) 病原体的毒力大小 2) 存在状态 3) 数量多少,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19,2. 病原体的来源: 1) 原发性来源:疾病来自于发病的的动物或其尸体 如:感染白斑病的病虾或其尸体 预防:及时捞出或隔离患病的个体 2) 次(继)发性来源:疾病来自于带有病原的水体、饵料和工具等 预防:四消 鱼种消毒、饵料消毒、食场消毒和工具消毒,第二
9、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20,病,.,21,3. 病原对宿主的危害: 1)夺取营养 2)机械损伤 3) 分泌有害物质 有些病原有严格的“专一性”,如鰤本尼登虫,就专门寄生在鰤鱼的皮肤;也有对宿主非专一性,如刺激隐核虫可以寄生在数十种海水鱼,小瓜虫可寄生多种淡水鱼。,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22,寄生宿主的部位,一般有一定的器官或组织,有专寄消化道,有专寄胆囊,有的专寄在鳃上,有专寄在肌肉,有必须在血液如血液锥体虫。有内寄生物,寄生在体内组织器官内,外寄生物,寄生在皮肤和鳃如指环虫。,.,23,(二)宿主疾病的发生与: 与宿主的大小与性别有关 与宿主的遗传因素有关 与宿主的营养状况有关 与宿
10、主的免疫能力有关,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24,(三)环境因素 鱼要生活,一方面要求有好的环境 ,另一方面则一定要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如果生活环境发生了不利于鱼的变化或者鱼体机能因其他原因引起变化而不能适应环境条件时,就会引起鱼类发生疾病。因此,鱼类患病是机体和外界因素双方作用的结果。前者时致病的内因,后者是外因。,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25,水温: 水温与病害发生直接相关:鱼是冷血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水温的急剧升降,鱼体不易适应而发生病理变化,影响抵抗力,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鱼类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 1) T水过低:生物体抵抗力下降; 2) T
11、水过高:易发生缺氧; 3) T水的骤变:引起休克、痉挛乃至死亡,.,26,2. 水质变化:1) 透明度:浮游生物、泥沙、其他悬浮物质 2) H2S、NH3-N等物质超标:易发生中毒; H2S:使神经系统中毒,抑制某些生理功能。硫化氢为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水体中硫化氢主要来源于含硫有机化合物的分解,包括动、植物残骸和其他蛋白质的分解,有的则是通过硫酸盐还原作用,还有工业废水的硫化氢。,.,27,NH3-N: NH3 (游离态):毒性大;NH4 +(离子态):毒性小。水产养殖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饵料、水产动物排泄物、肥料及动植物尸体的分解,一般鱼类的含氮排泄物80-90为氨氮。,.,2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生 动物 疾病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45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