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的临床应用培训课件.ppt
《浮针的临床应用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针的临床应用培训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浮针的临床应用,浮针的临床应用,五.针刺常见并发症,六.浮针疗法注意事项,2,浮针的临床应用,2浮针的临床应用,一.浮针疗法概论,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的浮针等针具在局限性病痛的周围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的针刺疗法是传统针灸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在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宝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尤其是现代针刺研究的成果 。 浮针疗法是在古代文献的挖掘中获取营养成长起来的,是对传统针灸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其源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3,浮针的临床应用,一.浮针疗法概论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的浮针等针具在局限性病痛的,相关文献 (1)皮部理论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
2、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浮针疗法在皮下进针,不深入肌层,进针点在病痛周围,力专效宏,理固当然。 (2)以痛为输理论 灵枢经筋所载十二经筋的各种痹症,如仲春痹、孟春痹、仲秋痹等等,其治疗原则全部是治在播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由此可知,对于软组织的感觉异常,尤其是四肢躯干部的痛症,内经选穴以以痛为输为基本治疗法则,在 内经的其他篇章中也有很多记载,如:灵枢五邪: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素问刺腰痛论:循之累累然,乃刺之、素问缕刺论: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素问骨空论: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等,举不胜举。 以痛为输应被视为阿是穴方法的最早记载。,4,浮针的临床应用,相关文献4浮针的临
3、床应用,浮针的临床应用培训课件,二、浮针疗法的特点,一、操作特点 浮针疗法与目前针灸临床常用的疗法比较,在操作方法上不同,有其特点 (1)针尖必须直对病灶 (2)针体在水平运动 (3)均匀柔和反复的扫散动作 (4)留针时间长 (5)在操作时,必须聚精会神,,6,浮针的临床应用,二、浮针疗法的特点一、操作特点6浮针的临床应用,二、疗效特点 (1)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痛症;同时对感觉麻木、胀满等感觉异常的病症也有较好的疗效 (2)取效快捷,治疗疼痛时,在进针完毕即可收效。 (3)留针时能保持这种疗效,留针达到一定的时间,起针后疗效也能维持; (4)安全无副作用,不但没有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甚
4、至因为是针体仅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原因,传统针灸引起的断针、弯针、滞针现象不复存在,晕针现象也比传统针刺疗法更少发生。 (5)对软组织伤痛等疾病,有较好的远期疗效;但对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 (副癌综合症),远期疗效不是很理想,然而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止痛方法; (6)因为留针期间病人可以自由活动,可以回家,不需要象传统针灸疗法那样在治疗床或椅上留针,所以治疗场所的空间利用率较高; (7)费用低,因为采用浮针疗法治疗次数较少,虽然一次的治疗费用耍比传统针灸疗法多, (8)因为操作时间短,浮针疗法的操作对室内的温度要求较低,在寒冷的天气里比传统针灸有优势。,7,浮针的临床应用,二、疗效特点 7浮针的临
5、床应用,三、针刺前的准备,一、选择体位 如体位选择不当,在施术过程中病人紧张,医生进针、行针不便,给病人造成痛苦。因此,治疗时必须根据治疗所选进针点的具体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便病人放松,同时便于施术操作。临床上常用的体位,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进针点和上下肢部分进针点。 (2)侧卧位:适宜于在身体侧面和上下肢部分部位治疗。,8,浮针的临床应用,三、针刺前的准备一、选择体位8浮针的临床应用,(3)俯卧位:适宜于在头、项、脊背、腰臀部和下肢背侧及上肢的一部分进针。(4)俯伏坐位:适宜于项、背部的进针。 对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应尽量采取卧位。
6、二、明确病痛点 病痛点在软组织伤痛的临床上,指的是筋膜扳击点,不仅仅是病痛的所在,多数情况下也是病痛的原因。三、确定进针点 进针点的选择关系到迸针顺利与否,关系到疗效的好坏。在选择进针点的过程中,要明确以下五点原则: (1)小范围病痛进针点近,大范围、多痛点的远 (2)多数情况下,选择在病痛部位上、下、左、右处特殊的如在肋间,不必拘泥上下左右,可以斜取进针点。 (3)避开皮肤上的斑痕、结节、破损、凹陷、突起等处,尽量避开浅表血管,以免针刺时出血, (4)进针点与病痛处之间不要有关节,否则,效果相对地差 (5)针刺前必须做好消毒工作,其中包括进针部位的消毒和医者手指的消毒。,9,浮针的临床应用,
7、(3)俯卧位:适宜于在头、项、脊背、腰臀部和下肢背侧及上肢的,四、针刺操作,一、进针 运针 操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进针,第二步运针。 第一步 进针时局部皮肤要松紧适度。 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挟持针柄,状如斜持毛笔。初学者可以用左手拇指、食指挟持辅助针身,采用类似毫针刺法申的挟持进针法。熟练者可以直接斜刺入皮。进针发力时针尖搁置于皮肤上,不要离开皮肤。进针时针体与皮肤呈15一25角刺入,用力要适中,透皮速度要快,不要刺入太深,略达肌层即可,然后松开左手,右手轻轻提拉,便针身离开肌层,退于皮下,再放倒针身,做好运针准备。,10,浮针的临床应用,四、针刺操作一、进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应用 培训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41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