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饮用水卫生课件.ppt
《环境卫生学:饮用水卫生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卫生学:饮用水卫生课件.ppt(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学:,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学:,第一节 饮用水的卫生学意义,水为生命所必需,成人每日的生理需水量约为2.5L3L;我国水质性缺水和水源性缺水并存;对人体健康有毒有害的物质可通过饮水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保证饮水安全对促进人体健康、提高人民生活卫生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饮用水的卫生学意义水为生命所必需,成人每日的生理需水,第二节 饮用水与健康,一、饮用水污染与疾病介水传染病化学性污染中毒二、饮用水的其他健康问题饮水消毒副产物与健康危害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饮水内分泌干扰物与健康危害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第二节 饮用水与健康一、饮用水污染与疾病,1. 介水
2、传染病,介水传染病(water-borne communicable diseases)指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用被这种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 又称水性传染病;大致有40多种传染病通过介水传播;常见的介水传染病有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隐孢子虫病等)。,1. 介水传染病介水传染病(water-borne comm,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原因(1)水源受病原体污染后,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饮用;(2)处理后的饮用水在输配水和贮水过程中,由于管道渗漏、出现负压等原因,重新被病原体污染。,1. 介水传染病,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原因1. 介水传
3、染病,介水传染病的病原体(1)细菌:如伤寒与副伤寒杆菌、霍乱与副霍乱弧菌、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2)病毒: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轮状病毒等;(3)原虫:如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溶组织阿米巴原虫、血吸虫等。,1. 介水传染病,介水传染病的病原体1. 介水传染病,介水传染病病原体的来源(1)人畜粪便;(2)生活污水;(3)医院以及畜牧屠宰、皮革和食品工业等废水。,1. 介水传染病,介水传染病病原体的来源1. 介水传染病,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1)水源一次严重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短期内突然出现大量病人,且多数患者发病日期集中在同一潜伏期内。若水源经常受污染,则
4、发病者可终年不断,病例呈散发流行;(2)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或接触同一水源的历史;(3)一旦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并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1. 介水传染病,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1. 介水传染病,介水传染病的危害特点危险性大(地面水和浅井水极易受病原体污染)影响时间长(病原体在环境中可生存数日至数月)影响面广(饮用同一水源人数很多),1. 介水传染病,介水传染病的危害特点1. 介水传染病,2. 化学性污染中毒,氰化物(1)污染来源 主要来自炼焦、电镀、选矿、化工及合成纤维等工业排放的废水。 (2)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缺氧症状
5、和体征,严重者可突然昏迷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运动肌的酸痛和活动障碍等,长期饮用含高氰化物的水,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等神经细胞退行性变的症状。(3)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水中氰化物的含量应低于0.05mg/L。,2. 化学性污染中毒氰化物,硝酸盐 (1)污染来源: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施肥后的地表径流和渗透、大气中的硝酸盐沉降以及土壤中含氮有机物的生物降解等。(2)危害:硝酸盐本身相对无毒,硝酸盐进入机体后可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造成机体缺氧。婴幼儿对硝酸盐敏感,摄入过量硝酸盐时易患高铁血红蛋白血症(methemoglob
6、inemia),也称蓝婴综合征(blue baby syndrome)。硝酸盐在自然界中或在机体内可转化为亚硝胺,后者是一种在动物实验中已经确认的致癌物质。 (3)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应低于10mg/L。,2. 化学性污染中毒,硝酸盐2. 化学性污染中毒,3. 饮水消毒副产物与健康危害,(1)氯化消毒副产物(2)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 (3)臭氧消毒副产物,3. 饮水消毒副产物与健康危害(1)氯化消毒副产物,氯化消毒副产物,氯化消毒副产物(chlorinated disinfection by-products)指在氯化消毒过程中氯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所产生的卤代烃类化合物
7、。分类:通常分为两大类挥发性卤代有机物:主要有三卤甲烷(trihalomethanes,THMs),包括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和三溴甲烷;非挥发性卤代有机物:主要有卤代乙酸(haloacetic acids,HAAs),如二氯乙酸、三氯乙酸、溴乙酸、二溴乙酸等;此外还有卤代醛、卤代酚、卤代腈,卤代酮、卤代羟基呋喃酮(如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氢)呋喃,简称MX)等。,3. 饮水消毒副产物与健康危害,氯化消毒副产物氯化消毒副产物(chlorinated dis,影响氯化消毒副产物形成的因素 有机前体物(organic precursor):指水中能与氯形成消毒副产物的
8、有机物,主要有腐殖酸、富里酸、藻类及其代谢物、蛋白质等,排入水中的污染物也是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重要来源。水中有机前体物的浓度和类型对氯化消毒副产物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加氯量、溴离子浓度、温度、pH等,投加到水中的氯量越大,接触时间越长,则生成的三卤甲烷类物质越多。,3. 饮水消毒副产物与健康危害,影响氯化消毒副产物形成的因素3. 饮水消毒副产物与健康危害,氯化消毒副产物对健康的影响 许多氯化消毒副产物在动物实验中证明具有致突变性和或致癌性,有的还有致畸性和或神经毒性作用。氯化饮用水对生殖和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3. 饮水消毒副产物与健康危害,氯化消毒副产物对健康的影响3. 饮水消毒副产物与
9、健康危害,氯化消毒副产物有关标准美国环保局规定饮用水中总三卤甲烷的标准为0.1mg/L。WHO在饮用水水质准则中推荐三氯甲烷在饮用水中的建议值为0.03mg/L。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作为常规指标,三氯甲烷不得超过0.06mg/L;在非常规检验项目中还规定了三溴甲烷 、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卤甲烷、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限值。,3. 饮水消毒副产物与健康危害,氯化消毒副产物有关标准3. 饮水消毒副产物与健康危害,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二氧化氯作为饮水消毒剂可直接氧化水中的腐殖质等三卤甲烷的前体物,因而几乎不产生三卤甲烷等氯化消毒副产物,但可产生无机副产物,包括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动物实
10、验证明,亚氯酸盐能影响血红细胞,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氯酸盐对动物和人的影响方面尚无足够的数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中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含量均不得超过0.7mg/L。,3. 饮水消毒副产物与健康危害,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二氧化氯作为饮水消毒剂可直接氧化水中的腐殖,臭氧消毒副产物,臭氧作为饮水消毒剂不会生成氯化消毒副产物,但能生成甲醛、溴酸盐等具有潜在毒性的消毒副产物。吸入甲醛对人类是致癌的,但很少有证据表明甲醛可经口致癌;体内和体外实验均表明,溴酸盐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溴酸盐对实验动物的致癌性已有充足证据,国际癌症研究所将溴酸盐列为对人可能的致癌物(2B类);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
11、定,饮用水中溴酸盐含量不得超过0.01mg/L;甲醛含量不得超过0.9mg/L。,3. 饮水消毒副产物与健康危害,臭氧消毒副产物臭氧作为饮水消毒剂不会生成氯化消毒副产物,但能,4.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藻类在代谢过程中,产生藻毒素,蓝藻可产生40多种毒素,其中尤以铜绿微囊藻产生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 MC)存在最普遍;藻类及其代谢产物是氯化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质,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可与氯作用生成三氯甲烷等多种有害副产物,增加水的致突变活性。,4.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藻类在代谢过程中,产生藻毒素,微囊藻毒素是有毒蓝藻释放的肝毒性代谢物,能破环肝细胞结构,同时也是一种
12、促癌剂;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某些地区肝癌的发生与水中受微囊藻毒素污染有密切关系;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微囊藻毒素在生活饮用水中的限值为0.001 mg/L 。,4.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微囊藻毒素是有毒蓝藻释放的肝毒性代谢物,能破环肝细胞结构,同,5. 饮水内分泌干扰物与健康危害,内分泌干扰物:指存在于环境中,对人类和动物体内的激素产生影响,干扰机体正常内分泌物质的合成与代谢,激活或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外源性化学物质;在我国很多地区的地表水和饮水中都能检测到一些内分泌干扰物,如邻苯二甲酸酯类、壬基酚、双酚A、有机氯农药六六六等;我国制定了生活饮用水中某些内分泌干扰物的限值,生活饮用水
13、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含量不得超过0.008 mg/L。,5. 饮水内分泌干扰物与健康危害内分泌干扰物:指存在于环境中,6.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二次供水的定义二次供水(secondary water supply)又称高层建筑二次加压供水;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二次供水的定义是:集中式供水在入户之前经再度储存、加压和消毒或深度处理,通过管道或容器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6.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二次供水的定义,二次供水水质污染的原因 贮水箱(池)设计不当,形成死水,致使微生物繁殖; 水箱、管道壁的腐蚀、结垢、沉积物沉积造成对水质污染; 管
14、道内壁防腐涂料等不符合要求,致使某些元素含量升高,水质恶化,有的甚至含有有毒成分和致癌性成分; 上下管道配置不合理;管网系统渗漏等,使水质受到外来物质二次污染; 卫生管理不善,水箱无定期清洗消毒制度、无盖、无排孔口等。,6.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二次供水水质污染的原因6.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二次供水水质污染的危害二次供水水质污染的直接结果是使饮用者感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严重的甚至发病,危害人体健康;二次供水水质生物性污染通常引起介水肠道传染病,如腹泻,痢疾等;二次供水的输配水设备和防护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如铅、砷、汞、镉等)含量过高,可导致慢性危害。,6. 高层建
15、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二次供水水质污染的危害6.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第三节 生活饮用水标准,1. 饮用水水质标准定义 保证饮用水安全,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一项标准,是卫生部门开展饮水卫生工作,监测和评价饮用水水质的依据。,第三节 生活饮用水标准1. 饮用水水质标准定义,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适用于城乡各类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也适用于分散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生活饮用水(drinking water) 由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集中式供水(central water supply) 由水源集中取水,通过输配水管网送到用户或者公共取水点的供水方式。分散式供
16、水(non-central water supply) 用户直接从水源取水,未经任何设施或仅有简易设施的供水方式。,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适,3.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原则,水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无害;确保水的感官性状良好;在选择指标和确定标准限量值时要考虑经济技术上的可行性。,3.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原则水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内容,常规指标(42项)非常规指标(64项),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内容常规指标(42项),水质常规指标(1)微生物指标保证水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2)毒理学指标保证水质对人
17、体健康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3)感官性状指标保证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4)放射性指标保证水质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 (5)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内容,水质常规指标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内容,水质非常规指标根据地区、时间或特殊情况需要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共64项,除10项无机物外皆为有毒有害的有机物,如氯乙烯、苯化合物、藻毒素、农药、氯化消毒副产物等;参照WHO饮用水水质准则的建议值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制订。,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内容,水质非常规指标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内容,集中式给水(central water supply) 指由水源集中取水,经
18、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通过输水管送到用户的供水方式。 分类(按供水方式): 城建部门建设的各级自来水厂 各单位自建的集中式供水,第四节 集中式供水,集中式给水(central water supply),集中式给水特点,优点:有利于水源的选择和防护; 易于采取改善水质措施,保证水质良好; 用水方便; 便于卫生监督和管理。缺点:水质一旦被污染,危害面广。,第四节 集中式供水,集中式给水特点优点:有利于水源的选择和防护;第四节 集中式,一、水源选择和卫生防护二、取水点和取水设备三、水的净化和消毒 四、配水管网的卫生要求 五、供管水人员的卫生要求,第四节 集中式供水,一、水源选择和卫生防护第四节 集
19、中式供水,一、水源选择和卫生防护,(一)水源选择的原则 1. 水量充足 2. 水质良好 3. 便于防护 4. 技术经济合理,一、水源选择和卫生防护(一)水源选择的原则,(二)水源卫生防护1.地表水水源卫生防护 取水点周围100m水域:严禁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水域: 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不得堆放废渣; 不得设立有毒、有害化学物品仓库、堆栈; 不得设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的码头;不得使用废水或污水灌溉及施用难降解或剧毒的农药;不得排放有毒气体、放射性物质;不得从事放牧等有可能污染该水域水质的活动。,环境卫生学:饮用水卫生课
20、件,河流取水点上游1000m以外的一定范围河段划为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上游污染物排放量。受潮汐影响的河流,其生活饮用水取水点水源保护区范围应相应扩大。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库和湖泊,可将取水点周围部分或整个水域及其沿岸划为水源保护区。对生活饮用水水源的输水明渠、暗渠,应重点保护,严防污染和水量流失。,1.地表水水源卫生防护,河流取水点上游1000m以外的一定范围河段划为水源保护区,严,2.地下水水源卫生防护,应根据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供水数量、开采方式和污染分布确定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保护区、构筑物的防护范围及影响半径的范围。,2.地下水水源卫生防护应根据生活饮用水水
21、源地所处的地理位置、,2.地下水水源卫生防护,在单井或井群的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难降解或剧毒的农药,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严禁排入渗坑或渗井;人工回灌的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2.地下水水源卫生防护在单井或井群的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得使用,二、取水点和取水设备,(一)地表水的取水点和取水设备 1.取水点的位置 位于城镇和工业企业的上游; 避开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出; 取水点的最低水深应有2.53m; 2.取水设备的类型 岸边式 河床式 缆车式,二、取水点和取水设备 (一)地表水
22、的取水点和取水设备,(二)地下水的取水点和取水设备,1.取水点的位置 地下水埋藏愈深,在卫生上愈宜作取水点; 当深层地下水的覆盖层为裂隙地层,或以浅层地下水为水源时,取水点应设在污染源上游; 在不影响水量、水质的前提下,应考虑技术上方便的地点。2.取水设备的类型 管井;大口井,(二)地下水的取水点和取水设备1.取水点的位置,三、水的净化和消毒,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处理 常规净化 深度净化 特殊净化,三、水的净化和消毒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处理混凝沉淀(澄清)过滤消,(一)混凝沉淀(coagulation precipitation process) 天然水体中的细小悬浮物,特别是胶体颗粒,难以用自然沉淀
23、的方法加以去除,需加入混凝剂才能将细微颗粒凝聚成大颗粒而沉降的过程。,三、水的净化和消毒,(一)混凝沉淀三、水的净化和消毒,1.原理压缩双电层作用,粘土胶团结构,(一)混凝沉淀(coagulation precipitation process),1.原理粘土胶团结构(一)混凝沉淀(coagulation,压缩双电层作用 水中粘土胶团的双电子层中正离子浓度由内向外逐渐降低,最后与水中的正离子浓度大致相等,如向水中加入大量电解质,则其正离子就会挤入扩散层,进而进入吸附层,使胶体表面的电位降低,因而使双电层变薄,这种作用称压缩双电层作用。,(一)混凝沉淀,压缩双电层作用(一)混凝沉淀,电中和作用
24、投入水中的混凝剂,经水解后形成带正电荷的胶体,能和水中带负电荷的胶体相互吸引达到电荷中和而凝聚。吸附架桥作用 一些高分子混凝剂和金属盐类混凝剂在水中能形成线型高聚物,强烈吸附胶体颗粒,形成网状结构,起到架桥作用。,(一)混凝沉淀(coagulation precipitation process),电中和作用(一)混凝沉淀(coagulation preci,2.混凝剂的种类和特征,混凝剂的种类 铝盐 金属盐类混凝剂 铁盐 聚合氯化铝 高分子混凝剂 聚丙烯酰胺,(一)混凝沉淀(coagulation precipitation process),2.混凝剂的种类和特征混凝剂的种类(一)混凝沉淀
25、(coagu,助凝剂的作用: 调节或改善混凝条件 改善絮凝体结构,(一)混凝沉淀(coagulation precipitation process),助凝剂的作用:(一)混凝沉淀(coagulation pre,3.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水中微粒的性质和含量;水温;水的pH值和碱度;水中有机物和溶解性盐类;混凝剂的种类和数量;混凝剂的投加方法、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等。,(一)混凝沉淀(coagulation precipitation process),3.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一)混凝沉淀(coagulation,4.混凝设备混凝剂投加方式 混凝剂投加的关键: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 常用混凝剂投加的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卫生学 饮用水 卫生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41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