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第2章第4节《海陆变迁》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
《湘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第2章第4节《海陆变迁》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第2章第4节《海陆变迁》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形海陆变迁,1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沧海桑田”,传说我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就以这种沧海桑田的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其实这个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陆的变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地表形态变化,一、缓慢的地表形态变化,喜马拉雅山,海洋生物化石,上面信息说明了什么?,我国东海海域的海底,发现有古地质时期的三角洲,还发现有人类活动的遗迹。,这些信息又说明了什么?,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荷兰的填海造陆工程,小结!,现代科学研
2、究表明,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地震,火山,二、激烈的地表 形态变化,你能用板块理论解释下列地震现象的发生吗?,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魏格纳的故事,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身体欠佳,躺在病床上。百无聊赖中,他的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他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相对应,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凹入大陆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自此往南,巴西海岸每一个突出部分,恰好对应非洲西岸同样形状的海湾;相反,巴西海岸每一个海湾,在非洲西岸就有一个突出部分与之对
3、应。这难道是偶然的巧合?这位青年学家的脑海里突然掠过这样一个念头: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是不是曾经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从前它们之间没有大西洋,是由于地球自转的分力使原始大陆分裂、漂移,才形成如今的海陆分布情况的? 以后,魏格纳通过调查研究,从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等方面找到了一些大西洋两岸相同或相吻合的证据。对此,魏格纳作了一个简单的比喻:这就好比一张被撕破的报纸,不仅能把它拼合起来,而且拼合后的印刷文字和行列也恰好吻合。于是他在1912年系统的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观点: 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海洋所包围。 大约两
4、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 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漂移的大陆形成现在海陆的基本轮廓。,大陆拼合图,证据一:大陆轮廓相吻合,搜寻证据,我不会飞,为什么南美洲和非洲都有我的存在呢?,我只能生活在热带浅海,为什么南美洲和非洲都有我的存在呢?,证据二:生物演化的相似性,这好比撕碎了的一张报纸,拼合以后的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证据三:地质构造的相似性,思考:寸草不生的南极洲,根本不可能生长出高大的树木,为什么南极洲地底下会埋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呢?,板块构造学说,一、六大板块,通过观察,说一说,六大板块分别包括哪些陆地和海洋?,二、说出下列板块的名称,亚欧板
5、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 极 洲 板 块,图中“”表示什么?“”表示什么?,板块张裂,板块挤压,板块运动(运动方向不同),使地表发生断裂 (裂谷或海洋),使地表隆起抬升 (山脉),板块挤压,地表会产生隆起抬升现象,形成山脉(如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等),板块1,板块2,板块张烈,使地表发生断裂,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等),板块1,板块2,1红海面积将会如何变化?2地中海面积将会如何变化?3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将如何变化?4.太平洋的面积将会怎样变化?5.大西洋的面积会怎样变化?6.阿尔卑斯山的高度会怎样变化?,活动,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原理,预测或解释下列地理现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陆变迁 湘教版 地理 年级 上册 海陆 变迁 公开 一等奖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41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