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循环和有机氮矿化很好的课件.ppt
《氮素循环和有机氮矿化很好的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氮素循环和有机氮矿化很好的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氮素循环和有机氮矿化,第六章 氮素循环和有机氮矿化,第一节 氮素循环,一、氮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及其生物循环,1、存在形式,气态N:N2,N2O无机态N:NO3-、NO2-(氧化态)、NH4+(还原态)有机态N:各种含氮有机物,如蛋白质、氨基酸、含N碱基、氨基糖聚物等。,第一节 氮素循环一、氮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及其生物循环1、,2、生物循环,反硝化作用,生物固氮作用,硝酸盐还原作用,亚硝化作用,硝化作用,2、生物循环反硝化作用生物固氮作用硝酸盐还原作用亚硝化作用硝,二、氮在地球上的分布与转化,岩石圈中的氮大气中的氮水圈中的氮(以海洋为例),主要存在于地壳、地幔的火层岩中,N含量占地球
2、总N量的97.8,主要成分是NH4,因其存在于岩石的晶格中,不能被植物利用。,N2,构成大气体积的78,占地球总N量的1.9;大气中吸附在尘土上的氮化物有NH4、NO3以及颗粒状的有机氮化物,含量很小。,二、氮在地球上的分布与转化岩石圈中的氮主要存在于地壳、地幔的,岩石圈中的氮大气中的氮水圈中的氮(以海洋为例),水圈中N的平衡:,海洋中N的来源:大气和陆地每年海洋中新形成的N量:7.81010kg支出,有机含氮物沉到海底 8.6109kg反硝化作用 7.01010kg,N2,NH4,NO3,有机氮化物; 以N2为主,占水域中总N量的97。,岩石圈中的氮水圈中N的平衡:海洋中N的来源:大气和陆地
3、有机含,生物圈中的氮(以土壤为例),以有机态N为主(3.01014kg),其次是被粘土颗粒吸附的NH4(1.61013kg)不同类型的土壤中含氮量差异较大。一般含有机质多的粘土、壤土含N量较多;砂性土壤含N量较低。在土壤中进行年循环转化的N中约95是在土壤微生物植物体系之内进行,N在土壤中平均滞留时间为175年,在腐殖质中N平均滞留1000年左右。,生物圈中的氮(以土壤为例)以有机态N为主(3.01014k,土壤中N的得失,生物圈中的氮(以土壤为例),吸入土壤中N的主要来源是大气(生物固氮形成NH4进入土壤,,第二节 有机氮的矿化,一、有机氮矿化及生物固结作用,有机氮矿化:有机态N经微生物分解
4、,形成无机态N(NH4,NO3)的过程。生物固结作用:微生物将有机N矿化后的产物吸入体内,形成细胞的各种含N有机物的过程。,第二节 有机氮的矿化一、有机氮矿化及生物固结作用有机氮矿化,二、土壤中有机N种类和含量,种类含量,蛋白质N:蛋白质,多肽,氨基酸非蛋白质N:尿素,尿酸,氨基糖聚合物(如肽聚糖,几丁质),有机氮中以蛋白质为主,含量为2050,二、土壤中有机N种类和含量种类蛋白质N:蛋白质,多肽,氨基酸,三、有机质氮的分解氨化作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NH4+(NH3)的过程。氨化微生物:分解蛋白质能力强的并释放出NH3的微生物。,氨化作用,酸性到中性有水环境中, NH4+形式存在;碱性环境
5、中NH3释放到空气中,NH2CONH2+H2O 2NH3+CO2,尿素酶,尿素,三、有机质氮的分解氨化作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NH4+(,蛋白质的氨化,参与蛋白质氨化的微生物有细菌、放线菌、真菌。,将蛋白质氨化释放NH4+的细菌称为氨化细菌。种类:,好气霉状、枯草芽孢杆菌兼性荧光假单胞菌,节杆菌,色杆菌,蜡状、肠膜芽孢杆菌厌气芽孢梭菌(以腐败芽孢梭菌为主),参与蛋白质氨化的放线菌:1517,以小氮孢菌,诺卡氏菌为主。,参与蛋白质氨化的真菌:青霉、曲霉、毛霉、根霉、木霉、交链孢霉,是酸性土壤中进行氨化作用的优势属种。,蛋白质的氨化参与蛋白质氨化的微生物有细菌、放线菌、真菌。将蛋,蛋白质的氨化,蛋
6、白质氨化的生化途径,好气,厌气,胨:蛋白部分水解生成的各种衍生物,蛋白质的氨化蛋白质氨化的生化途径好气厌气氨基脱羧酶蛋白质多肽,氨基糖及其多聚体的氨化,氨基糖大量为多聚体,如肽聚糖、胞壁酸、几丁质等。,以几丁质为例,几丁质的结构单体:N-乙酰葡萄糖胺通过-1,4糖苷键相连的含N多聚体。分解几丁质的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以放线菌为主(9099)。,放线菌:链霉菌,诺卡氏菌,小单孢菌,孢囊链霉菌属中的种。真菌:木霉,轮枝孢霉细菌:,好气:嗜几丁质杆菌,几丁质色杆菌,枯草杆菌兼厌气:大肠杆菌,链球菌厌气:芽孢梭菌,阴沟气杆菌,氨基糖及其多聚体的氨化氨基糖大量为多聚体,如肽聚糖、胞壁酸、,分解几
7、丁质的生化过程,分解几丁质的生化过程几丁质几丁质酶寡聚糖几丁二糖酶N乙酰葡,NH4很容易被植物和微生物同化,合成氨基酸和含氮化合物 谷氨酸合成酶/谷胺酰胺合成酶作用下,把氨气加入到有机物上(铵离子浓度低,水生细菌参与) 或在-酮-羧酸分子上直接氨基化形成氨基酸,NH4很容易被植物和微生物同化,合成氨基酸和含氮化合物,环境条件对氨化作用的影响,水分温度pHC/N的影响,土壤持水量5070,有利于氨化作用的进行。,氨化作用适宜温度为2532,中性条件的氨化作用大于酸性条件最适pH7.27.4碱性条件下形成的NH3易挥发(pH8),环境条件对氨化作用的影响水分土壤持水量5070,有利于氨,第三节 硝
8、化作用,微生物将氨氧化为硝酸的生物学过程,一、硝化作用的底物和产物,1. 硝化作用的底物是NH4+,但NH3的离子化高度依赖环境中的pH,第三节 硝化作用微生物将氨氧化为硝酸的生物学过程一、硝化作,2. 硝化作用的产物,NO2- NO3- N2O,2. 硝化作用的产物 NO2-NH4+O2NO2-硝化作用第,二、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学,1. 化能自养硝化菌,种类硝化细菌的生理,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具有强自养性;对能量利用率低,细胞增殖速度很慢;代时:人工培养1014h,自然2024h,二、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学1. 化能自养硝化菌种类亚硝酸细菌:亚,二、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学,2. 异养硝化菌,种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氮素 循环 有机 氮矿化 很好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39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