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碧霞祠导游词.doc
《泰山碧霞祠导游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山碧霞祠导游词.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泰山碧霞祠导游词 “碧霞祠”创建于宋真宗东封泰山的时候,后世有过多次重修。碧霞祠最开始的时候是叫昭真祠,金代叫昭真观,明代扩建以后改称碧霞灵佑宫,碧霞祠的名字,很可能是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后改称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碧霞祠导游词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泰山碧霞祠导游词1“碧霞祠”创建于宋真宗东封泰山的时候,后世有过多次重修。碧霞祠最开始的时候是叫昭真祠,金代叫昭真观,明代扩建以后改称碧霞灵佑宫,碧霞祠的名字,很可能是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后改称的。碧霞祠现在有二进院落,五间正殿。它在建筑上最大的特点是殿顶有瓦垄360条, 象征着全年360天。碧霞祠主祀碧霞元君,道教尊称
2、为“天仙圣母碧霞元君”,传说为玉皇大帝的女儿。在清代张尔吱的篙庵闲话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说汉时仁圣帝时,泰山上曾经有一对石刻的金童玉女,五代的时候大殿塌了石像也坏了,小童不知道散落到了哪里,而玉女则沦于泰山顶的“玉女池”中。宋真宗东封泰山,在玉女池中洗手的时候,一尊石人浮出水面,洗干净之后,原来就是曾经跌落玉女池的玉女石像也。于是宋真宗命有司为玉女建立祠堂,号为圣帝之女,封号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民间则俗称“泰山老母”,相传是保护妇女、儿童的神仙。我们来祠院中碧霞元君的大殿,殿堂五楹,重檐八角,飞檐画栋,宏伟壮丽。碧霞祠的五间正殿由于山顶上狂风暴雨较多,加以冬季特别寒冷,陶瓦很易破裂。因此
3、正殿的盖瓦,檐铃都是铜的。左右各三间配殿和五间山门的盖瓦,都是铁的。殿前有香亭一座,亭内神像、摆设也都是铜质的。铆固瓦当的是水兽,用来防止火灾。正殿外的匾额由乾隆皇帝题字:“赞化东皇”、内匾由雍正皇帝题字:“福绥海宁”,殿内供奉的就是碧霞元君。东西配殿供奉的分别眼光奶奶和送生娘娘,据说,这碧霞元君、阳光奶奶和送生娘娘是姊妹仨。她们姊妹三人在老年妇女中特别有威望,而这也正是很多老年妇女执着登山的重要的原因。就好象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做领导的有没有威信,关键就看他是否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一样,这神威不威,看来也主要是看干的事能不能干到百姓的心坎上。好,继续参观碧霞祠。在大殿的前面是“香亭”,里面供奉着
4、元君的小铜像,大概是泰山奶奶为香客“开小灶”的地方。亭的两侧是两块巨大的铜碑,这两块东西对峙的巨大铜铸大碑俗称“金碑”,东面的一块是明万历年间敕建泰山天仙金阙碑记;西面的呢是天启年间敕建泰山灵佑宫碑记。亭前的是明代嘉靖和万历年间铜铸千斤鼎和万岁楼。南边的大山门,门的里面分别列有四尊铜像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位门神。左右两边是两座钟鼓楼。南楼的门上曾设有歌舞楼,看来啊,元君奶奶也是爱听歌看舞的。大门的外面是金藏库,俗称“火池”,是元君奶奶收集善款的地方,整日香烟缭绕,纸火升腾。考试大收集我们知道道教是以泰山为“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地之神,神灵之府” ,故碧霞祠的声望远播海内外,香火非常旺
5、盛。1982年,碧霞祠被定为道教的全国重点宫观之一。好,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参观完了这座“天上宫殿”,现在我们继续前行,到别的观光点继续游览泰山。碧霞祠导游词2各位朋友,现在我们顺着天街向东走,在天街的东首,我将带您去游览一座白云缭绕的“天上宫殿”,这座大殿布局周密,结构严谨,殿里有很多精巧的铜、铁小铸件,而且这天上宫殿还是是泰山上最大的古代高山建筑群。我相信大家在看了它以后,都会感叹我们的祖先是如此的勤劳和智慧。哎,这天上宫殿就是泰山碧霞元君的上庙“碧霞祠”。在古诗中啊,曾有诗人用天门遥指碧霞祠,云雾衣裳日月旗、巍巍金殿插云边等句子来赞颂它。碧霞祠位于泰山天街东边,距岱宗坊约6.5公里,是祭祀
6、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的上庙。他背负天柱峰,面对五华峰,耸立于岱顶之中,突兀云霞之上,也是泰山上最雄伟、最有特色的高山建筑。碧霞祠是道教圣地,建于北宋,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宋真宗登封泰山时,因疏通山顶泉池,发现了一尊被毁坏的石雕少女神像,便命人更换为玉石像,并建“昭真祠”,用于祭祀,赐名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号为“圣地之女”,其源泉被称为“玉女池”。由于帝王的发现与加封,一尊普通的石像一跃成为泰山女神。金代,此庙称“昭真观”,明朝称“碧霞元君庙”、“碧霞灵佑宫”,清代乾隆年间改为碧霞祠。明清两代经数次重修,形成现在的规模。碧霞祠的建筑也是很有特色的。泰山固然雄伟阔大,但要在山顶之上,建一处与元
7、君娘娘身份相配的祠庙,却并不是件容易事。但是古代人做到了,巴掌大的地方,有山门,有正殿,有配殿,有3座神门,有钟楼、鼓楼、香亭、万岁楼、 千斤鼎、火池,还有照壁、歌舞楼、御碑亭?而且为御高山疾风,殿为铜瓦、碑为铜铸,金光闪闪,俨然天上宫阙。人们到这里来进香不感其小反觉其大,古人用心实谓精妙。碧霞祠最早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始称“昭真祠”,金代称“昭真观”,明代改名“灵佑宫”,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重修,改今名。祠分前后两院,正殿5间,在北院,面阔24.7米,进深15.1米,通高13.7米,四柱七架梁,重梁起架,十一檩前后廊式,九脊歇山顶,四角施角柱,檐柱施斗拱,柱
8、头科,单抄双下昂六踩,斗拱上承挑尖梁头,平身科,正间、次间、梢间分别为6、5、4个。斗拱上承托蚂蚱头,角科单翘重昂七踩,转角斗拱上承托宝瓶,歇山檐下及后檐下亦施斗拱,形状与前面相同。屋面瓦垄360条,象征周天之数,为防高山大风,明时盖瓦均为铁铸,清初易为铜瓦。大脊上饰双凤缠枝花纹,戗脊有六走兽和一个仙人,檐上瓦钉处饰立体走龙,均为铜铸。殿内槽柱上施四柁隔架斗拱,柱上施井字形天花板,正间内间和两次间均设石雕仰复莲纹须弥座神台,供奉碧霞元君神象。大殿建筑雄伟华丽,是泰山仅次于岱庙天贶殿的第二大建筑。纵观碧霞祠整个建筑群,由于地形限制,南北长70米,东西宽仅36米,总面积不过2500余平方米,但它设
9、计精到,选址巧妙,全然不显局促。碧霞祠位于天街东端地势徒然抬起之处,前院设有东、西、南3座高大的神门。游人一般自天街东来,由西神门进祠,而西神门下是峭拔如十八盘的百余级连续的台阶,由此进得祠来,忽见楼台严整,气氛肃穆,同天街风情迥然不同,人们首先感到了碧霞祠的赫赫气势。东神门与西神门相通,通往玉皇顶的盘道就在前院之中,且往南又开有南神门,人在此视野并未被封闭,因此小的空间便产生了大的空间的感觉。北面,碧霞祠山门高高屹立,不进山门仍不知祠内复有何物,使人更生神秘之感,犹觉此祠非同小可。及至进到北院,大殿之前有九脊重檐、黄琉璃盖瓦的香亭居中,亭两侧又有铜铸“金碑”,亭前又有千斤鼎、万岁楼,令人目不
10、暇接,愈加感到了这里的不同寻常。而如果不如此布置,假若祠内空无一物,一览无余,区区300余平方米的天井,又怎能有此等韵味与效果呢?泰山碧霞祠建筑群以其高超的建筑艺术受到了建筑学界的高度称赞,被认为是我国古代高山建筑的典范,是同类建筑中独具一格的神品。碧霞祠为前后两进院落,建筑面积3900多平方米,共有十二座大型建筑,整个建筑群以中轴线贯穿南北。左右对称,布局紧凑、严谨、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每当云雾升腾时,周围仙云缭绕,富丽堂皇的碧霞祠就像天上宫阙,威严神圣。后人有诗赞叹:“岱顶寻金阙,碧霞铁瓦红。”【神门山门】碧霞祠建筑布局以山门为界,划分前后两院,前院大门叫南神门,上有歌舞楼。大门内两个门洞
11、为东西神门,上筑卷棚歇山式三间阁楼,与两座神门并列的是东西钟鼓楼。现在我们来到的这座门叫山门,也是正门,这座山门把前后两院联为一体。一进山门门厅,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道教中镇守四方的四尊凶神猛将,左青龙,右白虎,还有朱雀、玄武,都是生铁铸造的,威风凛凛。山门有五间,全部是铜瓦盖顶。【御碑亭】走过山门,有两座重檐歇山式方亭,东亭内竖有乾隆六年“重建泰山神庙”御制碑;西亭内立有乾隆皇帝的登泰山诗韵碑。【香亭】在大殿的前面是“香亭”,是乾隆年间建,亭重檐八角,黄琉璃瓦盖顶。厅内供奉着元君的小铜像,大概是泰山奶奶为香客“开小灶”的地方。亭的两侧是两块巨大的铜碑,这两块东西对峙的巨大铜铸大碑俗称“金碑”,东
12、面的一块是“敕建泰山天仙金阙铜牌”,是万历三十四年神宗所立。神宗皇帝的母亲慈生太后患眼疾,求过泰山老奶奶后眼疾痊愈,皇帝特地更换元君像为镀金像还愿,并铸造铜钟,亭子叫“金阙”。碑上刻有方从哲撰写的“金阙记”,记述了仿武当山建造金阙的经过,金阙后移山下岱庙,再次处现是香亭。香亭西面的是“泰山灵佑宫铜碑”,立于明代天启五年。碑上记载了重修玉皇庙、东岳庙、御香亭等的经过和碧霞祠的历史。这两座碑均为红铜冶铸,在形式、装饰方面基本一样。高都是3.72米,宽1米,厚0.4米,碑庄重浑厚,铸造精细。这么高大的铜碑,竟找不到任何麻眼和空洞,细腻程度几乎让人认为这是木头做的。亭前的是明代嘉靖和万历年间铜铸千斤鼎
13、和万岁楼。南边的大山门,门的里面分别列有四尊铜像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位门神。左右两边是两座钟鼓楼。南楼的门上曾设有歌舞楼,看来啊,元君奶奶也是爱听歌看舞的。大门的外面是金藏库,俗称“火池”,是元君奶奶收集善款的地方,整日香烟缭绕,纸火升腾。【东西配殿】东配殿供奉的是眼光奶奶,西配殿供奉的是送子娘娘。【正殿】这里正殿有五间,都为重檐八角形。彩画、斗拱,光彩夺目。正殿采用的是金属和土木砖石相结合的材料,主要为了放置山顶雷电的轰击和狂风云雾的侵蚀。造价极高,仅明代洪武年间的一次维修就耗费了黄金4950两。殿上的瓦、龙头、鸱吻、檐铃均为童铸,殿上的瓦垄数是360,象征着周天之数。瓦当上有一排似
14、龙非龙,似蛟非蛟的动物,叫蛟龙水兽。古代人为了防火灾,常用水兽辟邪镇火,而且,这些水兽可以铆住瓦当,起到兼顾作用。同时还有装饰、点缀、美化作用。正殿内供奉的是泰山上最有声望的女神碧霞元君。坐像为铜铸,凤冠霞帔,神态慈祥,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在夫权统治下的封建社会,五岳之尊的泰山上供奉的却是女神呢?泰山是阴阳交替之所,古代有“乾道有男,坤道有女”的说法。泰山既代表高高在上的天,又代表孕育万物的地。明太祖朱元璋罢去泰山东岳大帝的封号,也不再封禅之后,无形之中禅化了碧霞元君。明清以后,经道家附会,碧霞元君的身份越来越高,最初是东岳的侍女,后来成了东岳大帝的女儿,最后又成了玉帝任命
15、的天仙,势力超过了东岳神,成为“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的泰山女皇。泰山上下共有三座元君庙,象征天上、人间、阴间无不在女神的掌握中。其庙宇也遍及全国。民间亲切地称碧霞元君为泰山老奶奶。泰山老奶奶被宣扬为赐福人间的神,能为众生造福,消病免灾。穷人要衣食温饱,庄稼人要五谷丰登,有钱人要长命百岁,家族要传宗接代,都离不开这位女神,所以善男信女纷纷前来烧香礼拜。这种朝拜活动经久不衰,形成了独特的泰山民俗。碧霞祠的游览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得到泰山老奶奶的保佑,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碧霞祠考试注意考试的内容:1、中国五岳分别是哪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2、碧霞祠在北宋、金代、明朝
16、和清代分别叫什么名字:北宋昭真祠,金代叫昭真观,明朝是碧霞元君庙,清代叫碧霞祠。3、道教中镇守四方的四尊凶神猛将是哪四方神:左青龙、右白虎、朱雀(火)、玄武(水)。碧霞祠导游词3各位朋友,现在我们顺着天街向东走,在天街的东首,我将带您去游览一座白云缭绕的“天上宫殿”,这座大殿布局周密,结构严谨,殿里有很多精巧的铜、铁小铸件,而且这天上宫殿还是是泰山上最大的古代高山建筑群。我相信大家在看了它以后,都会感叹我们的祖先是如此的勤劳和智慧。哎,这天上宫殿就是泰山碧霞元君的上庙“碧霞祠”。在古诗中啊,曾有诗人用天门遥指碧霞祠,云雾衣裳日月旗、巍巍金殿插云边等句子来赞颂它。“碧霞祠”创建于宋真宗东封泰山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泰山 碧霞祠 导游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