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课件.ppt
《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1,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1,大肠解剖,1大体解剖大肠由盲肠、结肠及直肠组成。盲肠附有阑尾;结肠分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它在腹腔内的位置与走行是沿腹腔四周从右下腹至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盆腔中央部,其下连结直肠和肛门,形状似问号(?)。大肠全长约1.5m。管径5-8cm,盲肠最粗,结肠从升结肠逐渐变细,至直肠-乙状结肠移行部最细,而直肠壶腹部又变为粗大。各肠段的长度与管径可因肠内容物、充气量多少、肠管收缩与松弛而变异。,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2,大肠解剖 1大体解剖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2,正常大肠粘膜,正常大肠粘膜呈橘红色,光滑湿
2、润,有明显光泽。因粘膜层较薄,粘膜下层的血管能清楚地显示,称血管纹理。其特征为鲜红色树枝状分枝,主干较粗分枝逐渐变纤细,终末细如丝状与另一支血管终末分枝相吻合,相互交错形成网状,且边缘光滑,粗细匀称。,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3,正常大肠粘膜 正常大肠粘膜呈橘红色,光滑湿润,有明显光,不同肠段内镜下特征,(1)直肠 全长1215cm, 两端细,中间膨大形成直肠 壶腹。可见三条半月形的隆 起皱襞,呈新月形,围绕壶 腹约1/2周径。,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4,不同肠段内镜下特征(1)直肠 全长1215cm,大,(2)乙状结肠及乙降移行部 肠腔 管径最细。因环行肌较不发 达,致半月襞隆起较低,如充 气过多
3、可能看不清,结肠袋相 对较浅。,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5,(2)乙状结肠及乙降移行部 肠腔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5,(3)降结肠及脾曲 降结肠肠 腔形态较恒定,呈等边三角 形。三角形的顶角在视野上 方,肠管周径略较乙状结肠 粗,较横结肠、升结肠细。 至结肠脾曲,右侧粘膜呈青 蓝色,为脾脏压迹。,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6,(3)降结肠及脾曲 降结肠肠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6,(4)横结肠及肝曲 横结肠较 长,常有不同程度下垂, 半月襞呈等边三角形,三 角形顶角向下,当镜头抵 达肝曲时,常不见肠腔, 贴近肝脏、胆囊部分呈青 蓝色。,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7,(4)横结肠及肝曲 横结肠较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7,(5
4、)升结肠 肠管短直,周径 较粗,可见顶角向上的等 边三角形的半月襞,向腔 内明显突人,使肠腔呈三 角形,结肠袋深陷,即使 大量注人气体,半月襞仍 很明显。,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8,(5)升结肠 肠管短直,周径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8,(6)盲肠 为短而粗的圆形盲 袋。可见不规则走向稍微隆 起的粘膜皱褶,多呈“V”、 “Y”形排列。于盲袋顶部稍 左或左下方可见阑尾口,多 位于V,Y形皱褶的夹角附 近。与阑尾口同一平面相距 2-4cm的盲肠、升结肠移 行部可见隆起的回盲瓣。,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9,(6)盲肠 为短而粗的圆形盲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9,基 本 概 念,大肠息肉(Colorectal pol
5、yp)广义:任何突出于大肠管腔内的隆起性病变。狭义:来源于粘膜上皮的局限性隆起。,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10,基 本 概 念大肠息肉(Colorectal polyp)大,组织学类型很多;外形多种多样、千奇百怪;大小不等,从半透明的、难以辨认的小突起直至直径3-5cm甚至10-20cm不等;可单发亦可多发。单从息肉外观难以准确判定组织学类型,通常需要内镜活检明确诊断。,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11,组织学类型很多;外形多种多样、千奇百怪;大小不等,从半透明的,临床表现:,息肉多无症状,往往是在内镜或X线检查偶尔被发现。较大的息肉可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如腹部不适、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但多因症状轻微
6、和不典型而被人忽视。直肠的长蒂息肉在排便时可见肿物自肛门脱出。部分息肉可引起大便带血、粘液血便。体检常无阳性发现。息肉综合征者常有胃肠外疾病的相应表现,如口唇粘膜、口周皮肤、手脚掌面有黑褐色色素斑者,提示有Peutz-Jeghers综合征的可能。,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12,临床表现:息肉多无症状,往往是在内镜或X线检查偶尔被发现。较,诊断方法,X线检查:钡餐及灌肠检查可见息肉呈单个或多个类圆形的充盈缺损,带蒂者可活动。绒毛状腺瘤呈一大簇葡萄状或不规则类圆形充盈缺损,排钡后呈条纹状、网格状外观具有诊断意义。,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13,诊断方法X线检查:钡餐及灌肠检查可见息肉呈单个或多个类圆形的,
7、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示结肠表现不规则,可见一带蒂结节影,表面附着钡剂,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示结肠表面不规则,出现分叶状软组织肿块,粘膜中断破坏,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14,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示结肠表现不规则,可见一带蒂结节影,表面附着,二、息肉的形态学分类,按山田分类法,息肉分为4型,即:型:丘状隆起,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15,二、息肉的形态学分类按山田分类法,息肉分为4型,即:大肠息肉,型:半球状隆起,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16,型:半球状隆起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16,型:亚蒂状隆起,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17,型:亚蒂状隆起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17,型:有蒂状隆起,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18,型:有蒂状隆起大肠
8、息肉的微创治疗18,检查方法,内镜检查:息肉以直肠、乙状结肠多见,表现为粘膜隆起性肿物或表面结节颗粒状隆起,根据蒂部情况可分为有蒂、无蒂、亚蒂息肉。,腺瘤表现为有蒂、无蒂或亚蒂,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19,检查方法内镜检查:息肉以直肠、乙状结肠多见,表现为粘膜隆起性,内镜下有一些形态特征:如腺瘤外观呈淡红色,增生性息肉呈灰白色露滴状; 绒毛状腺瘤体积较大,常呈绒球状、花坛状或菜花状,表面有细长绒毛或结节状突起,颜色苍白或发黄,质软而脆易出血,表面常伴糜烂或附有大量粘液; 幼年性息肉多有细长蒂,表面常伴有糜烂和浅溃疡,明显充血呈暗红色,易出血; 炎症性息肉形态不规则,多似豆芽状、蠕虫样或索条状,有
9、些呈粘膜桥状。,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20,内镜下有一些形态特征:如腺瘤外观呈淡红色,增生性息肉呈灰白色,内镜色素染色法即在内镜下喷洒色素溶液于粘膜,常用的色素有0.1%1.0%的靛胭脂溶液和0.5%1.0%的美蓝溶液。前者粘膜上皮不能吸收,色素贮留在凹陷部,使病灶凹凸明显,显示隆起、平坦、凹陷的微小病灶边界; 后者为粘膜上皮吸收而着色,而腺管开口不染色,这样可清楚显示腺管开口的形态,根据其开口形态变化帮助判断病变性质。,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21,内镜色素染色法即在内镜下喷洒色素溶液于粘膜,常用的色素有0.,一、腺瘤性息肉(Adenoma),组织学分型:根据腺瘤中绒毛成分所占比例不同分为腺管状、
10、绒毛状和混合性以细胞不典型增生为特征,是癌前病变。75, 绒毛状腺瘤。,大肠有蒂腺瘤,大肠无蒂腺瘤,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22,一、腺瘤性息肉(Adenoma)组织学分型:根据腺瘤中绒毛成,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癌变,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23,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23,绒毛状腺瘤癌变,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24,绒毛状腺瘤癌变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24,腺瘤不典型增生的三级分类法(Morson等 ),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25,腺瘤不典型增生的三级分类法(Morson等 )分 级组织学特,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
11、,26,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大肠,三、大肠息肉的组织学分类 单发 多发肿瘤性 管状腺瘤 家族性腺瘤病 绒毛状腺瘤 Gardner综合征 混合性腺瘤 Turcot综合征 散发性腺瘤病(多发性腺瘤病)错构瘤性 Peutz-Jegher息肉 Peutz-Jegher综合征 幼年性息肉 幼年性息肉病化生性 化生性息肉 化生性息肉病炎症性 炎症性息肉 炎症性息肉病 血吸虫卵性息肉 血吸虫卵性息肉病免疫性 良性淋巴样息肉 良性淋巴样息肉病其他 粘膜肥大性赘生物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27,三、大肠息肉的组织学分类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2
12、7,四、肿瘤性息肉,(一)腺瘤 1. 大肠腺瘤是由腺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当腺上皮细胞更新平衡失调,腺上皮出现异型性,构成腺瘤,是大肠息肉中最为常见的。2. 总患病率30-50%,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达30%,70岁达50-65%。3. 腺瘤的好发部位以直肠、乙状结肠为主,占全结肠的70-80%。但随年龄的增长,右半结肠的比例升高。,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28,四、肿瘤性息肉(一)腺瘤 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28,4. 多发腺瘤比较常见。5. 腺瘤的大小一般为0.5-2.0cm,少数大于2cm,最大 可达10-20cm。小于0.5cm的称小腺瘤。有些肉眼难 以辨认,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数个腺体(10
13、个)的腺 瘤,称微小腺瘤。6. 小腺瘤多半球形,或扁平型,随着息肉增大可表现为有 蒂或无蒂。并由表面光滑逐渐发生分叶。,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29,4. 多发腺瘤比较常见。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29,1)管状腺瘤 最常见,占腺瘤的80%。多为有蒂型,常多 发。0.5cm以下的小腺瘤由正常粘膜覆盖,少数表面粘 膜发红,一般无蒂。多数管状腺瘤为1-2cm直径大小, 少数可大于3cm,常有蒂,呈球状或梨状,表面光滑, 可有浅裂沟或分叶现象,色泽发红或正常,质地软。,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30,1)管状腺瘤 最常见,占腺瘤的80%。多为有蒂型,常多大,2) 绒毛状腺瘤 又称乳头状腺瘤。较少见,占腺瘤的10左右
14、。多无蒂或亚蒂。体积大,一般直径2-3cm,最大可达10-20cm。常呈绒球状、花坛状或菜花状,表面有细长绒毛或结节状突起,颜色苍白发黄,质软而脆,易出血,常伴糜烂,表面常附有大量黏液。,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31,2) 绒毛状腺瘤 又称乳头状腺瘤。较少见,占腺瘤的10左,3)混合性腺瘤 又称管状绒毛腺瘤为以上两种的中间型。 中等大小,多为厚柄的蒂。表面部分呈绒毛或结节状,质软。组织学呈腺管结构,部分呈绒毛结构,绒毛结构占腺瘤表面的1/5至4/5之间。,大肠息肉的微创治疗,32,3)混合性腺瘤 又称管状绒毛腺瘤为以上两种的中间型。 中,4) 腺瘤癌变 腺瘤属癌前病变已被公认。其癌变潜能与腺瘤的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肠 息肉 治疗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36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