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导论ppt课件.pptx
《教育社会学导论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社会学导论ppt课件.pptx(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社会学,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教育社会学,获得一种独特的视角(与哲学、心理学相比较而言)获得一种独特的理论关怀,促进教育发展透过寻常的“教育事实”发现事实背后的原因:超越常识社会急剧转型时期把握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解释各种教育问题,合理构建一种理想的教育。,参考资料 (1)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第2讲 教育社会学导论,第一节 什么是教
2、育社会学,任何一门独立学科在科学体系中都占有特定位置。这一位置主要因四方面因素而异,即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范式、学科研究的历史,因此在对教育社会学进行界定之前,首先要说明这四个方面的问题。,一、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理论界中关于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认识社会化过程说美国教育社会学之父的佩恩认为:教育社会学是描述与解释个人如何透过社会关系以获得并组织经验的一门科学。布朗也认为:教育社会学研究整个文化环境对个人影响的进程,个人经由此种过程获得并组织其经验。”迪尔凯姆的“社会化说” :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 。得出结论: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2.
3、 相互关系说,第一,教育制度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英国社会学家米切尔主编的新社会学词典对研究对象有这样的界说:“教育社会学通常是研究教育同社会其他大型制度(经济、政治、宗教和亲属)之间的功能关系。”第二,教育活动(过程)与社会关系说; 苏联的应用社会学辞典对教育社会学有这样的界说: “一方面要研究各种社会条件和因素对教育过程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要研究教育过程对其他社会过程的影响。”,第三,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台湾学者林清江认为:“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交互关系的学科”,它“探讨有关社会过程、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并研究学校的社会结构、社会环境、及教学社会学等课题。” 厉以贤
4、认为:“教育社会学的对象”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基本关系 ,这种基本关系具体说来分为四个方面:教育制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总的来说,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是特殊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即具有社会学意味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或者说是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又可以说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是特殊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即教育领域中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第一,以社会学范畴为基干的分类;第二,以教育领域为基干的分类;第三,以教育的社会性为基干的分类。精髓在于承认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一 是教育的社
5、会特性或者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育,包括教育及教育结构的意识形态、制度、过程、人际关系等;二 是教育的社会规定性或者从社会到教育,即社会的各种因素对于课程与人的形成的影响;三 是教育的社会功能或者从教育到社会,即教育对于社会的的延续、统一和发展的影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教育行动: 所有的学校的教育现象,都源于师生的行动与行为。一个完整的教育行动至少包括:行动主体(教师和学生);行动客体(教育目标);行动中介(教育与教学途径、手段与内容)以及行动者之间的互动。教育行动首先表现为“行为”,因此学校成员的行为应当成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起点。教育活动: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教育组织
6、:如学校、班级教育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事实,1、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社会现象”。所谓“教育社会现象”是指学者们以一种把教育与社会联系起来的眼光所看到的现象,从概括的意思上讲,它包括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与教育相连的社会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小结: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2、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1)教育系统中教育社会现象的研究 (2)社会系统中教育社会现象的研究 (3)教育与社会之关系的研究(4)教育社会学学科自身的研究,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一)历史上关于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争论规范性学科,将教育社会学看成是直接为教育实践服务的一门学科
7、。事实性学科,将教育社会学视为以示明教育中的社会事实为己任的一门学科。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论,将教育社会学视为肩负示明事实与阐述规范二任于一身的学科。,案例:学生自杀现象分析,据中国社会调查所一项调查显示,26%受访大学生有过自杀想法。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宗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北京、上海各有23宗。2009年,学生自杀趋势有增无减,仅上半年,北京就有14名大学生自杀身亡,广东一高校2月份接连发生3宗跳楼自杀事件,3月到4月湖北多所高校也连发5宗,死者包括博士、硕士、本科及专科生。据上海教科院一项调查发现,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活着不如死了好”的闪念,当中15.23%的人认真考
8、虑过自杀,5.85%更有过计划,其中未遂者达1.71%,但绝大多数的父母、学校一无所知。,坚持规范学科论的学者:学生自杀是一规范性问题。教育社会学应该给与学生自杀行为一价值评判生命是宝贵的,学生自杀是教育中的“恶”,是反生命、反教育的,应该避免学生自杀现象的出现,让学生珍惜生命;同时,教育社会学应提出解决学生自杀的措施。坚持事实学科论的学者:教育社会学只能将学生自杀视为教育事实,进而真实记述自杀现象,客观分析自杀的原因,揭示自杀的规律。至于学生是否应该自杀,究竟如何解决自杀,好的教育应该是怎样,这不属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坚持规范和事实兼有的学者:教育社会学不仅要如实记述和分析学生自杀这一事
9、实,而且还要倡导生命珍贵,并提出避免自杀的教育措施。,(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整体性:社会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学校是社会的缩影(杜威);学校与社会结构的对应性综合性:最广义上的教育(人的社会化);研究视角的综合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现实性:直面本国本地的教育现象与事实实证性:来源于具体的经验研究,强调观察、访谈、实验等手段获得第一手资料,(三)学科性质分析 吴康宁的观点:1.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2.教育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3.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 说明: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式
10、,(一)教育与生活常识 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是人们所熟知的现象。所以常常存在许多似是而非的论断与理由。 如成绩是靠逼出来的;小学阶段女生比男生聪敏,到了初中以后男生要比女生优秀;,(二)教育社会学的基本假设 1.教育系统中的个体行为不仅由特定的教育环境所塑造,而且还由其他的社会和社会环境所塑造; 2.社会环境发生了改变,个体行为也随之发生变化; 3.个体对学校生活的创造性适应。,(三)教育社会学的解释方法 1. 教育社会学主要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解释教育事实。 2. 社会学家试图从社会现象中而不是从心理的或生理的现象中了解社会现象的原因,每一种社会背景都被视为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的网络。,
11、第二节 教育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社会学产生的社会条件 1. 工业化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生产日趋社会化,由此带来了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使得学校必须打破与社会分离的状况,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许多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在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的探讨。 2.许多学校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的反映,因此许多学者开始借助于社会学的理论来探讨教育问题。 3.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互渗透,学科间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一些学者开始在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交叉领域探讨问题。,教育社会学产生的理论条件,1. 教育学视野的拓宽:从关注个人到关注社会。赫尔巴特于18世纪初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教育学理论体系,由
12、于该理论体系基本上只是在“个体范围”内认识教育的本质,将教育的目标规定为个体完善,因此常常被称为“个人主义教育学”。(教育要服务人的完善) 2.社会学兴趣的扩展:从社会到教育。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营养主要来自于社会学而不是教育学。正是由于一些早期社会学家对教育问题发生兴趣,并作出开拓性的探究,才使得教育社会学在作为一门科学成立之时便已拥有一些宝贵的理论资源。比如英国的斯宾塞、法国的迪尔凯姆、美国的沃德、库利等等。而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沃德与迪尔凯姆。,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从传统教育社会学到新兴教育社会学(20c中叶以后),5060年代:教育社会学是理论社会学的分支,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对其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社会学 导论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34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