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模具总体结构设计与标准课件.ppt
《注射模具总体结构设计与标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射模具总体结构设计与标准课件.ppt(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注射模具总体结构设计和标准,注射模具总体结构设计和标准,2. 塑料模具,2.1 注射成型模具2.1.3 注射模具的结构设计2.2 压塑/传递成型模具 2.3塑料中空成型、真空成型模具2.4 挤出成型模具,2. 塑料模具2.1 注射成型模具,5 模具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5.1 模具温度调节的意义 5.2 模具的加热与冷却分析 5.3 模具冷却系统的计算 5.4 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5.5 冷却系统的结构形式 5.6 模具的加热,5 模具温度调节系统设计,注射模具总体结构设计与标准课件,5.1 模具温度调节的意义 (1) 模温对塑件质量的影响 1)成形性能 每种塑料在成形加工中若能始终维持适宜的
2、模温,则可使其成形性能得到改善。模温过低,会降低熔体流动性,可能发生欠注;模温过高,会使熔 体发生分解,制品收缩率增大,影响尺寸精度。 2)塑件变形 模温稳定,冷却均衡,可以减小塑件变形。模具温差过大,会使塑件冷却不均匀,收缩不一致,由此产生应力而引起塑件变形,尤其壁厚不均和形状 复杂的塑件更为突出。合理的温度调节,可消除塑件变形。,5.1 模具温度调节的意义,3)尺寸稳定性 模温恒定,可减少成型收缩率的波动,提高尺寸稳定性。结晶性塑料, 模温高些有利于结晶过程的进行,充分结晶的塑件,在存放或使用中不 会发生尺寸变化;但结晶度高收缩大。对较柔软的塑料,成形中宜用低 模温,有利于其尺寸稳定。任何
3、一种材料,模温恒定,收缩一致,均有 利于提高尺寸精度。 4)力学性能 模温低,会使塑件熔接痕明显,降低强度;结晶型塑料,结晶度越高, 塑件应力开裂倾向越大,从减小应力考虑,模温不宜过高。 但对PC一类高粘度的非结晶型塑料,其应力开裂与塑件的内应力大小 有关,升高模温有利于减小内应力,也就减小了应力开裂倾向。 5)外观质量 一般塑件,适当提高模温能有效改善塑件外观质量,使塑件表观光 泽,轮廓清晰,降低粗糙度。,3)尺寸稳定性,(2) 模温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模具工作时的温度是周期性变化的,如图所示。注射熔体时,模温高,脱模时模温低。其热量的传递要靠对流、辐射和传导等方式完成。因此,注射成型中的模具
4、可看成为一个热交换器。塑料熔体以200左右的温度注入模具,冷却到制品脱模时约60左右的温度。其间所释放的 热量约有5%左右以辐射、对流的方式散发到大气中,其余95%左右将由冷却介质带走。因此,模具的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冷却介质的热交换效果。,注射成形中的模具温度变化,(2) 模温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最高模溫最低模溫平均模溫,一般冷却时间约占整个注射成型周期的2/34/5,由此可见,缩短冷却时间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成形周期中冷却时间所占的比例如图所示。,成形周期中的时间比例,一般冷却时间约占整个注射成型周期的2/34/5,由,若要缩短冷却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提高模板对冷
5、却介质的传热系数ha 与冷却介质溫度有关的系数; 冷却介质在该溫度下的密度 g/ ; v 冷却介质的流速m/s; d 冷却管路的直径mm。 传热系数与冷却介质在模具冷却通道内的流动速度有关。研究表明紊流状态下的传热系数可比层流高1020倍。层流是流体在层与层之间仅以热传导方式传热;紊流时水道管壁和中心的流体发生无规则的快速对流,使传热效果大大增加。如图所示。,层流与紊流示意图,若要缩短冷却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冷却介质在通道中是否产生湍流,可用雷诺数(Re)来判断。即 Re d 圆形水道直径或非圆形通道的当量直径,m; 水的流速,m/s; 水的运动粘度,/s. 雷诺数达到4
6、000以上时,一般可视为紊流,为使冷却介质处于稳定紊流状态,希望雷诺数达到600010000以上。冷却剂流动型态与雷诺数的关系如表8-1。,表8-1 冷却剂流动型态与对应的雷诺数范围,冷却介质在通道中是否产生湍流,可用雷诺数(Re)来判,2)提高模具与冷却介质之间的温度差 注射模具一般采用常温水进行冷却,若改用低温水,便可提高模具与冷却介质之间的温度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但温差过大,会使大气中的水分在型腔表面凝聚,影响成形质量。 3)增大冷却介质的传热面积 增大冷却介质的传热面积,需在模具中开设尺寸尽可能大和数量尽可能多的冷却通道。但由于模具中推杆、型芯和镶块等结构的影响,冷却水道的尺寸和数量
7、会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在考虑模具总体结构时,应先考虑冷却水道的布置,而不是等结构确定之后再进行冷却系统设计。 传热面积: AM = n d L L模具上一根冷却水管的長度(mm) d 冷却水管直徑 n 模具上冷却水管的数量 但是,水管的直径不能过大;过大的直径会使流速减慢,雷诺数降 低,传热系数降低。,2)提高模具与冷却介质之间的温度差,5.2 模具的加热与冷却分析 1)对粘度低,流动性好的塑料(PE、PP、PA、PS等),成型工艺条件要求的模具温度一般不高(60左右),通常可对模具进行冷却,通过调节冷却水的流量大小控制模温。如果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可采用降低冷却水温度(常温以下)的方法来达到。
8、 2)对于粘度高,流动性差的塑料(PC、PPO、PSF等),为降低塑料熔体粘度,改善充模流动性,成形时需要较高的模具温度(80120),此时需对模具进行加热。 3)对于高粘流温度的塑料,一般需采用温水控制模温,这不仅可对制品发挥冷却作用,而且比常温水和冷水更有利于促使模温分布趋于均匀。常用材料的模具温度如表8-2。 4)对热固性塑料,模具温度一般要求在120220,需对模具进行加热。常用电加热方式。 5)由于制品几何形状的影响,制品在模具内各处的温度不一定相等,因此常因温度分布不均导致成型质量出问题。 为此,可对模具采用局部加热或局部冷却的方法,以改善模具温度分布,达到均匀冷却的效果。,5.2
9、 模具的加热与冷却分析,表5-2 常用塑料材料的注射温度和模具温度,表5-2 常用塑料材料的注射温度和模具温度塑料品种 注射温,6)对于流程长,壁厚较大的制品,或者用粘流温度不高的材料,成型面积比较大的制品时,为保证塑料熔体在充模过程中不因温度下降而产生流动困难,亦可对模具进行加热来控制模温。 7)对于某些工作温度要求高于室温的大型模具,可在模内设置加热装置,以保证生产之前能使模具迅速达到工作温度要求。 8)为了准确实时地调节与控制模具温度,可在模具内同时设置加热和冷却装置。 9)对于小型薄壁制品,且成型工艺要求的模温不太高时,模内可不设冷却装置,直接靠自然冷却。 模具温度调节系统设计时,还应
10、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当采用冷水调节与控制模温时,由于水与模壁间温差大,大气中的水分容易凝聚在模腔表面,从而影响制品表面质量。 二是当采用加热措施控制模温时,模温升高后,会使原来采用间隙配合的滑动零件的配合间隙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滑动零件的运动产生故障。,6)对于流程长,壁厚较大的制品,或者用粘流温度不高,5.3 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模具冷却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对塑件的成形质量与生产效率至关重要,除通过上述计算确定相关参数以外,对于冷却回路的布局及结构设计还应考虑如下原则: (1)冷却水路的布局应先于推出机构设计,以便得到合理的冷却水路布局和模具温度的均匀分布,确保塑件成形质量。如图8-10所
11、示。,图8- 10 冷却水路与推出机构布局,5.3 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图8- 10 冷却水,(2) 冷却水道数量应尽量多、截面尺寸应尽量大。模腔表壁的温度与水道数量、截面大小及冷却水温度有关。水道数量多,分布的越密,冷却越均匀,制品各处温差小,变形与应力也小,尺寸精度提高。水路布置与温度分布如图所示。同时也提高冷却效率(传热效率)。,模具水路布局与温度分布,传热路径,温度分布,(2) 冷却水道数量应尽量多、截面尺寸应尽量大。模腔表壁的温,(3) 冷却水道与型腔表面各处距离应尽量相等,水道的排列尽量与型腔形状一致,否则,冷却不均,塑件产生应力变形。如图所示。通常,这一距离越小,即模壁温度越低
12、。但这一距离也不能过小,距离太小,有可能影响模腔的强度与刚度,或因温度过低而影响熔体成型流动。一般这一距离不应小于10,通常为1215。,冷却水路流动路径,围绕塑件的冷却水道布局,(3) 冷却水道与型腔表面型腔冷却水路型芯冷却水路冷却,d冷却水管直径1014mmD冷却水管距型腔距离d2dP冷却水管间距35d,冷却水管距型腔壁及水管之间的距离应合理,常用尺寸数据如图所示。,冷却水管直径与塑件壁厚的经验数据如表8-6所示。,表8- 6 冷却水管直径与塑件壁厚的参考值,冷却水道距型腔壁 及水道之间的距离,塑 件,d冷却水管直径1014mm 冷却水管距型腔壁及水,水道布局不合理,导致模具温度不均,致使
13、塑件产生翘曲变形。如图所示。不合理的水道布局,还导致较长的冷却时间。,冷却水道布局对制品冷却的影响比较,水道布局不合理,导致模具温度不均,致使塑件产生翘曲变,(4) 对塑件壁厚不均匀者,在厚壁处应加强冷却。可使水道离模腔壁距离近些,水道数量亦可增加。薄壁部位水道之间距离可稍大些。如图所示。,(5) 大型或薄壁塑件成型时,熔料的流程长,熔体温度越流越低,若要使塑件冷却速度相同,可改变冷却水道的排列密度。即在料流末端水道可以稀疏些。,不均匀塑件的模具冷却水道布局,(4) 对塑件壁厚不均匀者,在厚壁处应加强冷却。,(6) 冷却水道的出、入口水的温差应尽量小。冷却水路 总长较长时,则水流在出、入口的温
14、差会比较大,易造成 模具温度分布不均,制品在冷定型过程中各处的收缩会产 生较大差异,脱模后塑件容易发生翘曲变形。设计时应尽 量采取有效措施减小水道出、入口水的温差,以使模温分 布均匀。如图所示。,水路长,温差大,水路短,温差小,水道长度对模具温度的影响,(6) 冷却水道的出、入口水的温差应尽量小。冷却水路,模具进出、口处水的温差往往是根据制品成形要求来设定的。在许多情况下,温差为35时是最理想的,但有时也需要温差在12。温差越小,意味着把同样的热量带出去,需要的冷却水流量就越大,反之需要的流量就小。比如:温差为5时,流量需要60L,而温差为2时,流量则需要150L。 一副模具所需的冷却水流量直
15、接与模具要带走的热量和冷却水进、出模具的温差有关。例如:要将6480 kcalh的热量从模具上带走,若温差为3,那么至少需要冷却水的流量为 Q=6480 3 60=36(Lmin)。 一般注塑成型模具冷却水的压力选择在0.10.2MPa即可满足要求。 普通模具冷却水进出、口的温差,一般应控制在5以内。 精密模具因一般不多于四腔,各模腔可单独设计冷却水道, 各型腔冷却水的出、入口温差不应超过1。,模具进出、口处水的温差往往是根据制品成形要求来设定,( 7) 冷却水道要避免接近熔接痕的部位,以免熔接不牢,降低塑件强度。 (8) 冷却水道应尽量设在与塑料熔体接触的模具零件中,不应设在相邻的模板中。若
16、为镶块或镶芯结构,应注意镶块与模板间水道的密封,不允许有渗漏。 (9) 模具定模和动模的冷却水道应分别自成循环回路,且应保持动、定模的温度分布均匀,两半模的温差不应过大,以免引起导向、定位件的过度磨损。 (10)局部热量集中部位,如直浇道(主流道)部位,可单独加强冷却。如图所示。,( 7) 冷却水道要避免接近熔接痕的部位,以免熔接不,水路入口,水路出口,水路出口,水路入口,浇口,浇口部位热量大,应加强冷却。,单侧浇口附近的冷却水道布局,水路入口水路出口水路出口水路入口浇口浇口部位热量大,应加强冷,薄膜式浇口附近的冷却水道布局,水路出口水路出口水路入口水路入口薄膜浇口薄膜式浇口附近的冷却,多点浇
17、口模具,浇口附近加强冷却。,多点浇口附近的冷却水道布局,多点浇口模具,浇口附近加强冷却。多点浇口附近的冷却水道布局,(11)冷却水道不宜太长,转弯不宜太多。总长度一般不宜超过12001500mm,否则压力损失增大,影响冷却效果。转弯过多,水流动阻力增大,降低流速,影响传热效率。如图所示。,一进一出,水路较长,三进三出,水路较短,较长水道布局的改进,(11)冷却水道不宜太长,转弯不宜太多。总长度一般不,(12)冷却水进出模具的水嘴,应设在模具同一侧为好,最好设在操作者的对面,不影响成型操作。如图8-24所示。,水管接头应设在模具的一侧,(12)冷却水进出模具的水嘴,应设在模具同一侧为好,最好设在
18、,5.5 冷却系统的结构形式 (1)并联水路设置 并联水路中,水是从单一的水源或分流板进入到多个平行分支的。这种分流板可能在模外,也可装在模内。理想的情况就是水以相同的温度和速度分配到各分支中去。其主要优点是这种布置方式的水路流动长度较短,管路中的压力降较小。从系统流出的水流速可以得到充分保证,流率较高。其水温也比串联的更均匀。 并联水路的主要问题是: 各分支的流速不均匀,水流优先向阻力小的管路流动。 各分支的冷却效率较低,支管的流动速率只是整个流量的一部分,使紊流程度降低,冷却效率下降。 水路容易积垢。水中的矿物质和生锈产生。矿物质的传热能力约为模具钢的2%,1 mm厚的矿物质沉淀层其传热阻
19、力和50 mm的模具钢相同。采用不锈钢可以减少积垢,尽管其热传导性低,但却可长时间保持冷却性能。,5.5 冷却系统的结构形式,(2)串联水路设置 串联水路只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中间没有分 支。特点是 1)在系统压力范围内,通过模具的水冷却速率比并联水路高。水的 紊流增加,冷却效率增高。 2)串联管路的出、入口数量较少,易于模具安装,很少出现水的滞 流现象。 3)水路没有分支,整个管路长度上水的流动速率为恒定值。 4)若管路中发生堵塞,很容易被查出。 串联水路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管路相对较长,因而其水流动的压力降较大,水的温升也较高。 压力降超过系统压力极限时,会使流动速率下降而影响冷却效果
20、。若不超过系统压力极限,流过模具的高流动速率会使较长管路中的水温上升减少。水温上升过高,使冷却不均,易产生应力变形。 许多中小型模具宜设计成串联水路冷却方式。 模具的并联和串联水道设计如图所示。,(2)串联水路设置,并 联 串 联,冷却水路的并联与串联设计,模具的并联和串连水路,并 联,(5)细小型芯冷却,小直径的圆柱状制品及制品上的凸起、圆角等区域,采用通常的冷却方式,会因这些区域的空间限制而无法设置冷却水路,致使冷却效率低下。常见的小型塑件如图所示。,对注射成型模具的热分析结果显示,冷却通道总是存在于空间允许的地方,而从物理角度看,需要冷却通道的地方却常常无法设置它们。结果,一些形同虚设的
21、冷却系统增加了模具成本而无冷却作用。通常,冷却系统的小型化受到下述限制水路压力损失、有堵塞的危险,以及冷却效率不能令人满意等。,常见小型塑件,(5)细小型芯冷却 小直径的圆柱状制品及制品上的凸起、,如果直径小于3mm, 如果直径有5mm,只能用冷风吹 可用铍铜合金导热,风,铍铜,细小型芯的冷却,如果直径小于3mm, 如果直径有,5.6 模具的加热 注射模具在成型加工中,若要求模具温度超过80时,模具即须具有加热功能。加热方法常用热水、热油、蒸汽及电热装置。电加热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温度调节范围大和加热清洁无污染等特点,应用较为普遍。 电加热的几种形式 1)电阻丝直接加热; 2)电热套式,有方形、
22、圆形等; 3)电热棒式,使用方便,常用。,电加热棒,电加热套,5.6 模具的加热电加热棒电加热套,思考题 1 为什么要对模具进行温度调节?通常采用哪些方法调节模具温度? 2 模具中的热量来源于何处?成形中能够散发模具热量的途径有哪些? 3 冷却时间占整个成形周期的比例是多少?如何缩短注射成形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4 模具设计时,哪些情况下需考虑模具加热?哪些情况需要冷却? 5 塑料熔体传给模具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计算? 6 冷却系统设计时应遵循哪些原则?熟悉冷却系统计算的方法。 7 冷却水道中的水流怎样才能达到湍流状态?湍流的传热效果为什么高于层流? 8 型腔和型芯冷却设计时的水流量应如
23、何分配?为什么? 9 冷却水道距型腔的距离一般取多少?为什么不能太远或太近?,思考题,6. 脱模机构的设计,6.1 脱模机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6.2 脱模机构的类型 6.3 推杆、推管推出机构设计 6.4 推板推出机构 6.5 脱模力计算及推出零件尺寸的确定,6. 脱模机构的设计,6.1 脱模机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注射充模完成后,塑件经一定的冷却定型时间后,需将模具打开,使塑件从模具中脱出。完成塑件从模具中平稳可靠地脱出的装置,称脱模机构或推出机构,它是注射模具的主要功能结构之一。脱模机构应合理设计,并遵守相关原则。 1 塑件留于动模一侧 模具推出机构的运动,是通过注射机上的推出油缸实现的,而推出
24、油缸通常设在注射机的移动模板一侧,因此模具打开后,希望塑件包紧在动模型芯上,然后通过开模行程与推出油缸的动作,可使模具的推出机构将塑件从型芯上脱出。 2 防止塑件变形与损伤 塑件在模具中经冷却固化后包紧在型芯上,会对型芯产生很大的包紧力,塑件脱模时主要是克服这一阻力。为使塑件在推出过程中不发生变形,必须确定合理的推出力作用位置,推出力应分布均匀,作用面积尽量大一些,以免塑件变形或损伤。,6.1 脱模机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注射充模完成后,塑,3 推出零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硬度 塑件脱模时,推出零件承受着来自塑件对模具零件很大的摩擦力。因此要求推出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和硬度。推出零件的长度
25、应尽量短些,以保证其本身具有较好的抗压失稳能力。推杆材料常用优质碳素工具钢(等)。 推出机构应尽量简单可靠 对生产批量不大的制品,应尽量选择结构比较简单的脱模机构,这可降低模具成本。 对生产批量大的制品,应尽量提高生产率。为此可用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高的推出机构,但须保证推出机构动作灵活、运动可靠,零部件配换方便。 顶出脱模行程应合理设计推出机构时,应保证推出零件运动的初始和终止位置恰当合理,以确保塑件可靠地脱模。推出零件达到最大行程时,塑件(含主流道凝料)前端和定模分型面的距离不小于mm。,3 推出零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硬度,6.2 脱模机构的类型,脱模机构的类型有多种,如按推出零件的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注射 模具 总体 结构设计 标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34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