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探究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ppt
《梳理探究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梳理探究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梳理探究之,文言文词类活用,2022/11/10,2,语法词汇,任何语言的表达都有一定习惯,后人总结规律,便形成语法。文言中所谓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翻译成的现代汉语而言。,2022/11/10,3,词的分类,实词,虚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2022/11/10,4,一、思考在现代汉语中,1、名词能否做谓语?一般是由动词、形容词充当。2、名词能否做状语?一般是由副词、介宾短语充当3、形容词动词能否做主语、宾语?一般是由名词充当4、不及物动词能否带宾语?一般是由及物动词充当请看例句:二月草已()请分析成分。空处应是谓语,必由动词充当。空处是“芽”,今
2、天看,是名词,此处活用为动词,发芽。(明确:处在这个位置上,得有这个词性。语言环境决定词性。),2022/11/10,5,二、如何判别词类活用?,1、划分句子成份,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形容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介宾短语充当2、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语法规则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如:左右欲刃相如 名词占住了谓语的位置,可断定它活用为动词,2022/11/10,6,何谓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指一部分实词(也有少量数词、代词)在一定的条件下
3、临时改变原来所属那类词的语法功能而作另一类词用的现象。特点: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2022/11/10,7,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活用为状语,名词活用,形容词活用,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数词活用,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 数词的意动用法,2022/11/10,8,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五十者衣帛食肉 寡人之于国也
4、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尊贤礼士,规律一: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名+名),2022/11/10,9,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动词,2、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寡人之于国也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规律二: 名词后面紧跟代词,该名词便活用为动词。(名代),2022/11/10,10,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动词,3、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论语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 ) 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 左右欲刃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云青青
5、兮欲雨。(梦游天吟留别) 狼不敢前。 (狼),规律三: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能愿动词+名词),2022/11/10,11,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表示可能、必要或意愿的动词叫能愿动词。文言文中常见的有:可、能、愿、应、宜、当、敢、欲。,2022/11/10,12,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动词,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鸿门宴)君子不齿。(师说)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接名词,该名词活用作动词。(副名),2022/11/10,13,一、名词的活
6、用:(一)名词作动词,5、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谁令骑马客(于)京华。(临安春雨初霁)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赤壁赋)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烛之武退秦师) 沛公军(于)霸上 (鸿门宴) 一狼洞(于)其中。 (狼),规律五: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这个名词便活用为动词。(名+介词结构),2022/11/10,14,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动词,6、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规律六:“所”字后面接了名词,该名词活用作动词。(所名),2022/11/10,15,一、名词的活用:(
7、一)名词作动词,7、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规律七:名词由连词“而”连接,活用为动词。(动而名、名而动),2022/11/10,16,1填然鼓之。 (寡人之于国也) (鼓击鼓)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树木种植)3五十者可以衣帛。 (寡人之于国也) (衣服穿上),2022/11/10,17,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王称王)5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 (罪恶归罪;归咎)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河水游泳)7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南面南飞)8奚
8、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南面南行),2022/11/10,18,9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逍遥游) (南面南行)10过秦论(过秦论) (过失指出过失) 11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帝王称帝称王)12会盟而谋弱秦。 ( 过秦论) (盟约订立盟约)13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序列排列)14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册造册登记),2022/11/10,19,15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路取道)16沛公欲王关中。 (鸿门宴) (王称王)17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鸿门宴) (道义合乎道义)18沛公奉卮酒为寿。(鸿门宴) (寿辰祝寿)19沛公军霸上。(鸿门宴)(军队驻
9、扎)20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 (王称王),2022/11/10,20,判别“公式”下列几种情形中的名词常用作动词 a.用在代词前的名词。 b.用在介宾短语前的名词 c.用在兼词前的名词 d.用在副词后的名词 e.用在能愿动词后的名词 f. 用在所字后的名词 g.用在疑问代词后的名词 h.两个名词连用时的后一个名词 i. 两个重叠使用的后一个名词,2022/11/10,21,(二)、名词活用作状语,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而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2022/11/10,22,现代汉语: 时
10、间名词、 方位名词作状语,普通名词很少作状语。,名词活用为状语(比较),古代汉语: 时间名词、方位名词、普通名词等名词常常作状语。,主语,+,【名词】,+,谓语,活用为状语,2022/11/10,23,相如廷叱之,吾得兄事之,其一犬坐于前,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名词活用为状语,主语,谓语,2022/11/10,24,第一,表示比喻。,这是拿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行动特征,来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例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谈笑
11、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雄州雾列,俊采星驰。滕王阁序,2022/11/10,25,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这是把动词宾语所代表的人,当作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可译为“像那样”、“把当作”。例如: 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鸿门宴(兄长以对待兄长之礼),2022/11/10,26,第三,表示方式、处所或工具。,可译为“用(拿、当成)”。例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家门。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2022/11/10,27,1群臣
12、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脸当面)2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小路抄小路) 3群聚而笑之。 (师说) (人群成群地),第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2022/11/10,28,第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1内立法度。(过秦论) (国内在国内) 2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游褒禅山记) (旁边从旁边),2022/11/10,29,第六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秦论) (瓮以瓮)(绳子以绳子),2022/11/10,30,第七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上面向上)(下面向下)2南取汉中。(过秦论) (南向南) 3西举巴蜀。(过秦论
13、) (西向西) 4东割膏腴之地。( 过秦论 ) (东向东)5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北向北),2022/11/10,31,第八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1席卷天下。(过秦论) (席子像席子) 2包举宇内。(过秦论) (包裹像包裹) 3囊括四海。(过秦论) (口袋像口袋),2022/11/10,32,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云像云)(回声像回声) (影子像影子) 5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翅膀像翅膀一样)6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滕王阁序) (孔鲤像孔鲤一样),2022/11/10,33,第九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 (劝学) (天每天),2022/11/10,34,第十.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译义可在时间名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例如: 岁赋其二。(捕蛇者说),2022/11/10,35,第十一、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主要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需注意以下两点:,2022/11/10,36,1古代汉语时间名词用作状语,往往用连词“而”或“以”把它和谓语中心词相连接。这是现代汉语里所没有的。例如: 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2022/11/10,37,2古代汉语里“日”、“月”、“岁”等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它们平时的意义有所不同,已经不是单纯的时间
15、修饰。有“每一”的意思。例如: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捕蛇者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鸡鸣入机织,夜夜达五更。孔雀东南飞,2022/11/10,38,第十二、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方位名词也可以直接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例如: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核舟记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2022/11/10,39,名词作状语规律小结,名词用在动词前,而句中已经另有主语(即该名词不充当主语而用来修饰动词)时,该名词活用作状语。(主语+名词+动词),2022
16、/11/10,40,1、常以身翼蔽沛公。2、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乘船)(黔之驴 ),规律: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鸿门宴),2022/11/10,41,3、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史记鸿门宴)4、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名作状,像兄弟一样。,名作状,用箕畚。,名词作状语规律:前面已有主语,名词+动词, 名词与其后的动词不构成主谓关系。,2022/11/10,42,练习: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两项是( )。 A.人皆得以隶使之 B.沛公欲王关中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17、D、俊才星驰E、籍吏民,封府库,答案:1、BE(A、隶:像对待奴隶一样,C、面:当面,D、星:像流星一样,BE、王:称王; 籍:登记,名作动),注:名词活用作动词或状语的区别:看名词后是否+动词,有动词就作状语,没有就作动词,2022/11/10,43,形容词的活用,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1.活用为名词。2.用作一般动词。3.使动用法。4.意动用法。5.为动用法,2022/11/10,44,三、形容词活用为名
18、词(比较),现代汉语:,主语+宾语,主语+ +宾语,古代汉语,名词或代词,名词或代词,(形容词),(形容词),2022/11/10,45,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例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将军身披坚执锐,以小易大,作宾语,作宾语,作主语,聪明的人愚蠢的人,坚硬的铠甲锐利的兵器,小的东西大的东西,2022/11/10,4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语句中,形容词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及判断句谓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意义,它就活用为名词。有时前面有“其”、“之”或数词。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如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越
19、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岳阳楼记,2022/11/10,47,1、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遥远远地)2、供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缺少缺少的东西。困窘 : 困乏的东西)3、乘天地之正,而御六合之辩。(逍遥游)(正:不偏本所应有、本性),2022/11/10,48,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兰亭集序) (德才兼备德才兼备之人)(年轻的年龄小的人)(年长的年长的人)5、曾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年老年老之境)6、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归去来兮辞) (幼小幼儿),2022/11/10,49,7、宾主尽东南之美。(滕王阁序)(美好美好的人才;俊杰)8、雁阵惊寒。(滕王阁序) (凉、冷寒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梳理 探究 文言文 词类 活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33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