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课件.ppt
《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1,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MG),视神经脊髓炎(ONM),进行播散性脑脊髓炎,弥漫性硬化,脑白质营养不良,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2,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进行播散性弥漫性,简史,19世纪初Ollivier和Cruveilhier分别描述了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1868年Charcot首先提出这是一种临床和病理之间联系,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3,简史19世纪初Ollivier和Cruveilhier分
2、别描,定义,一种常见的以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征,遗传易感个体与环境作用发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是病灶部位的多发性以及时间上的多发性。,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4,定义一种常见的以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征,,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5,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5,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6,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6,发病率,发病率因区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别:北欧的北纬45-65度之间,于北美洲(美国北部、加拿大南部)、澳大利亚南部和新西兰为多发性硬化高发病区,为30-80/10万或100/10万;美国南部和南欧为6-14/10万;亚洲为低发病区,为5/10万
3、;热带,则仅为1/10万;非洲的Bantu则根本没听说过有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7,发病率发病率因区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别: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8,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8,病因和发病机制,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反应麻疹病毒?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I型(HTLV-I)?,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9,病因和发病机制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反应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病因和发病机制,经典实验髓鞘素碱性蛋白(MBP)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10,病因和发病机制经典实验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10,病因和发病机制,自身免疫攻击的靶髓鞘碱性蛋白
4、(Myelin Basic Protein, MBP)蛋白脂蛋白(Proteolipid Protein, PLP)髓鞘相伴糖蛋白(Myelin Associated Glycoprotein, MAG )髓鞘少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MOG),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11,病因和发病机制自身免疫攻击的靶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11,病因和发病机制,遗传因素MS有明显家族倾向。一级亲属患病风险较一般人群大12-15倍遗传因素在易感性方面起作用MS患者与第6对染色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HLA-DR位点相关,表达最强的是HLA-DR2
5、,其次为-DR3、-B7和-A3,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12,病因和发病机制遗传因素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12,病因和发病机制,环境因素患病率随所处纬度而增加。15岁以前与某种外界环境因素接触可能在M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13,病因和发病机制环境因素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13,病理,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有多发性脱髓鞘斑块。侧脑室周围、视神经、脊髓白质、小脑和脑干等处。,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14,病理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有多发性脱髓鞘斑块。多发性硬化中枢神,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15,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15,临床表现,发病年龄:20-40岁之间起病的高峰年龄:女为
6、22-23岁,男为25岁。平均年龄为29-30岁。性别男女之比为1:1.9。,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16,临床表现发病年龄:20-40岁之间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急性发作,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常由局部开始而后加重,于几小时或几天内达高峰。病程中复发-缓解是本病的重要特点,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17,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17,首发症状多为一个或多个肢体无力或/和麻木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或失明痉挛性或共济失调性下肢轻瘫Lhermitte 征,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18,首发症状多为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18,伦敦1000例多发性硬化病人首发症状,多发性硬化中枢
7、神经系统,19,伦敦1000例多发性硬化病人首发症状项 目%项 目%,体征多于症状肢体瘫痪视力障碍眼球震颤和眼肌麻痹其它颅神经受累共济失调,Charcot 三主征(眼球震颤、意向性震颤、吟诗样断续言语)感觉障碍发作性症状精神症状(欣快、抑郁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20,体征多于症状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20,临床表现-发作性症状,病人常把Lhermitte综合征描述如下:象一种电流顺脊柱而下,有时可达下肢,臂(一侧罕见),偶可上升达背和颈部。典型的是当低头时引起,反复多次则减轻。某些病例过度换气可促发痛性痉挛和其它发作。体育锻炼、情绪波动和发热可使原有症状加重或引起一次新
8、的短暂发作。于此种情况下短暂的视觉丧失称之为Uhthoff症状。,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21,临床表现-发作性症状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21,临床表现-发作性症状,其它发作性症状包括单眼闪光幻觉(photopsia),这可能是一种与Lhermitte氏综合征相似的视觉症状。感觉异常、构音不良、无力、复视、共济失调,这些可单独或合并存在,很象暂时性大脑或脑干缺血发作。有时短暂的强直痉挛可累及臂或一侧肢体而被误诊为Jackson氏癫痫发作。,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22,临床表现-发作性症状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22,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体位性低血压出汗障碍不随意呼吸控制的改变手足发绀,皮肤毛细血
9、管的血流缓慢低体温,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2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体位性低血压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23,按病变部位一般分为以下五型,脊髓型 视神经脊髓型 脑干小脑型 大脑型 混合型,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24,按病变部位一般分为以下五型 脊髓型 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Devic病(视神经脊髓炎)*病变限于视神经和脊髓(双眼视力障碍和 横贯性脊髓损害)。*眼部症状通常为一眼首先受累,然后另一 眼亦发病。视力下降一般发展迅速且严重 ,有中心暗点。*脊髓病变部位以胸段最多见,颈段次之; 首发症状多为背痛或肩痛,随后出现部分 性或完全性脊髓横贯性损害的表现。,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25,Dev
10、ic病(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25,MS与治疗决策有关的病程分类,复发-缓解(R-R)型继发进展 (SP)型原发进展型进展复发型良性型,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26,MS与治疗决策有关的病程分类复发-缓解(R-R)型多发性硬化,复发的诱发因素,感冒发烧感染外伤手术妊娠过度劳累药物过敏,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27,复发的诱发因素感冒发烧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27,复发症状特征,常是单独症状症状的发生常在几小时至几天才完全症状持续24到48小时;如果是阵发性症状,必須持续数星期才合乎诊断标准。96%患者在第一次发作常完全缓解,其中25%一年內会复发;40%五年內会复发。,多发性硬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发性 硬化 中枢神经系统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29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