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pptx
《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pptx(2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讲 认知过程,主讲:张艳萍,1,第二讲 认知过程 主讲:张艳萍1,01,02,03,感知觉,记忆,思维过程与问题解决,04,注意与想象,2,010203感知觉记忆思维过程与问题解决04注意与想象2,01,PART ONE,感觉,3,01PART ONE感觉3,“感觉”是什么吗?“跟着感觉走”“我对你没感觉”“感觉真没意思”,感 觉 sensation,“感觉”是什么吗?感 觉 sensation,?,我们如何认识世界?我们如何获得知识?,始于感知觉!,感 觉 sensation,?我们如何认识世界?始于感知觉!感 觉 sensation,一、感 觉 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2、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要点:感觉是脑的机能,大脑、神经系统和各个感觉器官是感觉的生物基础;感觉是客观的,它以客观事物为对象,但带有主观色彩。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感觉是对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一、感 觉 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二、感 觉 分类,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及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感觉,外部感觉:,内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80%-90%,95%,二、感 觉 分类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及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感觉,三、感 觉 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
3、限的定义感受性:一种心理量,即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适宜刺激:某种感觉器官最敏感的那种刺激。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三、感 觉 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三、感 觉 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感觉阈限:一种物理量,即人要想感觉到刺激的存在或变化,刺激本身的强度和强度的变化需达到一个起码的量值,这个临界值就叫感觉阈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反之亦然。,三、感 觉 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三、感 觉 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
4、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三、感 觉 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三、感 觉 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剌激量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而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剌激量就叫做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三、感 觉 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三、感 觉 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区别出同类剌激最小差异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刚刚能使我们产生差异感觉的最小剌激量,叫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也成反比的关系,三、感 觉 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感受性可以通过训练提高例
5、:印染工人可以分辨出3040种黑色色度,而一般人只能分辩出34种 盲人:以耳代目、以鼻代目,三、感 觉 一般规律,感受性可以通过训练提高三、感 觉 一般规律,韦伯定律(布格尔韦伯定律),韦伯:19世纪的德国生理学家公式:I/ I=K举例:对于100克重的物体,要增加2克才能感觉到重量的变化,而对200克的物体,要增加4克才能感觉到重量的改变。K=?,三、感 觉 一般规律,韦伯定律(布格尔韦伯定律)韦伯:19世纪的德国生理学家三、,视觉(亮度)1/60动觉(重量)1/60痛觉(皮肤灼痛)1/30听觉(音调)1/10触觉(皮肤压力)1/7嗅觉(天然橡胶气味)1/4味觉(盐咸味)1/3,不同感觉的韦
6、伯系数,三、感 觉 一般规律,制作雪糕或饮料该增加多少糖才能改善口感又能节约成本?,视觉(亮度)1/60不同感觉的韦伯系数三、感 觉 一,三、感 觉 一般规律,闪光融合 应用:电影电视片感觉适应 应用:警匪大战的闪光弹利:有利于减少身心负担;对于我们感知外界事物、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弊:使人丧失警觉性,温水煮青蛙,三、感 觉 一般规律闪光融合 应用:电影电视片,三、感 觉 一般规律,感觉对比课件制作:颜色?背景?,三、感 觉 一般规律感觉对比,三、感 觉 一般规律,感觉后象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是保留一个短暂时间,随后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就叫后
7、像。,三、感 觉 一般规律感觉后象,你看见上帝了么?,你看见上帝了么?,三、感 觉 一般规律,感觉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补偿联觉,三、感 觉 一般规律感觉间的相互作用,三、感 觉 一般规律,联觉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通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例如:红、橙、黄色使人觉得温暖“暖色”; 蓝、青、紫色使人觉得冷“冷色”,三、感 觉 一般规律联觉,文献阅读-联觉,文献阅读-联觉,1957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家电影院中正在播放一部电影,但是电影的胶片被处理过,加入了“请喝可口可乐”,“请吃爆米花”的广告语,只是这两条广告信息播放的时间是3/1000秒,非常快以至于人们根本就没有觉察到,但
8、是比较试验前后电影院周围的可乐和爆米花销量,人们惊奇地发现:爆米花销售上升了58%,可口可乐销量上升了18%。,资料,1957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家电影院中正在播,思考,1.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音量越大效果越好?2.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开始就应该放大音量讲课,这样效果会很好?3. 由于婴幼儿很脆弱,所以要尽可能减少声音、颜色、陌生的人和环境等对他(她)的剌激?,思考1.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音量越大效果越好?,02,PART TWO,知觉,26,02PART TWO知觉26,知觉的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它是比感觉更复杂的反映形式A 事物的整体(知道它“是什么”)B
9、 直接作用C 不完全依赖感官,一、什么是 知觉,知觉的定义一、什么是 知觉,知觉和感觉的联系和区别知觉是大脑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联系:知觉来源于感觉,两者都反映的是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区别:反映的对象特性不同 借助的器官不同 对经验和知识的依赖不同,一、什么是 知觉,知觉和感觉的联系和区别一、什么是 知觉,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形状颜色大小,滋味,气味,质地重量温度,感官,眼,舌,鼻,皮肤,脑,视觉,味觉,嗅觉,肤觉,知觉,整体属性,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形状滋味气味质地感官眼舌鼻 皮肤脑视觉味觉,这是一个斑点图,正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理解作用,使我们填补了画面信息的不足,把
10、对象知觉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一、什么是 知觉,素锦和素素,这是一个斑点图,正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理解作用,使我们填补,判断下面哪些是知觉?红色、红花、声音、歌声、火车、柔软、上面动物的感觉能力一定比人类弱吗?知觉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吗?,判断下面哪些是知觉?,二、知觉的基本特征,四大特征:1、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二、知觉的基本特征四大特征:,二、知觉的基本特征,1、选择性个体在知觉过程中,并不是对所有的信息都做出反映,而是把其中的一些当作知觉对象,把另一些作为知觉背景。,二、知觉的基本特征1、选择性,二、知觉的基本特征,1、选择性两可图形(对象和背景的变化),二、知觉的基本特
11、征1、选择性,二、知觉的基本特征,影响知觉选择性因素客观因素对象背景差异强度大、明亮的、轮廓清晰的物体容易成为选择对象。对象组合空间和时间接近的比较容易成为知觉对象。对象的运动运动的刺激物容易被区分出来。主观因素:如需要、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以及是否明确目的任务有关。,例:黑板上的白粉笔;书中的黑体字;用有色笔改作业、书中标重点、讲课声音大小有变化,二、知觉的基本特征影响知觉选择性因素例:黑板上的白粉笔;书中,视觉大师艾舍尔作品,视觉大师艾舍尔作品,不可能图形,不可能图形,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二、知觉的基本特征,2、整体性知觉对象具有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组成;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格式
12、塔学派的贡献,二、知觉的基本特征2、整体性格式塔学派的贡献,2、整体性知觉对象具有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组成;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二、知觉的基本特征,2、整体性二、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整体性的基本规律接近律相似律连续律封闭律,二、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整体性的基本规律二、知觉的基本特征,二、知觉的基本特征,(1)接近性: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二、知觉的基本特征(1)接近性: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二、知觉的基本特征,(2)相似性: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二、知觉的基本特征(
13、2)相似性: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3)连续性 :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二、知觉的基本特征,(3)连续性 :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4)封闭性 :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二、知觉的基本特征,(4)封闭性 :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二、知觉的基本特征,3、理解性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语词来标志它。,二、知觉的基本特征3、理解性,二、知觉的基本特征,3、理解性,二、知觉的基本特征3、理解性,二、知觉的基本特征,3、理解性,二、知觉的基本特征3、理解
14、性,二、知觉的基本特征,4、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印象仍然相对地保持不变,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二、知觉的基本特征4、恒常性,大小恒常,大小恒常,形 状 恒 常 性,形 状 恒 常 性,颜 色 恒 常 性,魔术师的声东击西,颜 色 恒 常 性魔术师的声东击西,练习,1. 辨别物体大小方向远近的知觉属于 A运动知觉 B空间知觉 C时间知觉 2.一个人衣着胖瘦变化,熟悉的人仍能认出来这是知觉的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练习 1. 辨别物体大小方向远近的知觉属于,3.影响选择性的客观因素是A对象的活动性 B
15、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 C刺激物的新颖程度 D 以上都是 4.声东击西是利用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错觉,3.影响选择性的客观因素是,三、知觉的种类,一、物质知觉,(一)时间知觉:人脑对客观现象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形式:,1、对时间的分辨;,2、对时间的确认;,3、对持续时间的估计;,4、对时间的预测。,三、知觉的种类一、物质知觉(一)时间知觉:人脑对客观现象顺序,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感觉的类型差异:听觉估计准确性最高、视觉最低活动内容的意义:内容丰富容易低估,枯燥容易高估时间的持续性长短:长时间容易估计短,短时间容易估计长本人的态度和情绪:漂亮姑娘 vs. 火炉,三
16、、知觉的种类,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三、知觉的种类,1、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3、距离知觉4、方位知觉,一、物质知觉,(二)空间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空间特性的反映。,三、知觉的种类,1、形状知觉一、物质知觉(二)空间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空间特,大小知觉,由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大小、物体与观察者的距离、周围参照物等因素决定。动觉和触觉也起着作用。,大小知觉由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大小、物体与观察者的距离、,形状知觉,脑对物体形状特征的反映,由视觉、触摸觉、动觉来完成。 由于生活经验,一个信息都能引起物体形状的反映。,形状知觉脑对物体形状特征的反映,由视觉、触摸觉、动觉来完成。,方位知觉,对空间方
17、向、位置等属性的反映。 1、视觉定位 人靠视觉从环境中捕捉各种参照信息,确定客体及自身的位置关系,判断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等。 2、听觉定位 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听觉定位能力源于两耳听觉的差别。,方位知觉对空间方向、位置等属性的反映。,距离知觉,判断物体远近距离的知觉,也称深度知觉。,距离知觉判断物体远近距离的知觉,也称深度知觉。,距离知觉,距离知觉,距离知觉,距离知觉,三、知觉的种类,一、物质知觉,(三)运动知觉: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置移动或位移速度的反映。,三、知觉的种类一、物质知觉(三)运动知觉:人,运动知觉的相对性:,1、似动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对实际静止的物体感知为运动的现象。,
18、2、诱动现象:,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三、知觉的种类,运动知觉的相对性:1、似动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对实际静止2、,诱导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火车开动(错觉),三、知觉的种类,诱导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一)概念 错觉: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即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知觉) 错觉的特点:1. 是一种歪曲的知觉 2. 只要条件具备,就会产生错觉 3.是带有固定的倾向性 总之,绝大多数人在同样的认知环境下都产生同样的错觉。 从某种意
19、义上说,错觉是正常的。,错觉(一)概念,(二)错觉类型 1.线条 (长短、方向)错觉 2.面积大小错觉 3.不同感觉道相互作用造成的错觉(形重错觉、视听错觉) 4.倒飞错觉 5.运动错觉(似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三)意义 尽管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反映,但许多错觉对我们是有益处的。 有些错觉严重歪曲事实,有消极作用,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二)错觉类型,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编索错觉,编索错觉,二、社会知觉,(一)他人知觉,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
20、的外在特征,(穿戴、表情、语言、姿势、行为等)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情绪、态度、品质、能力、性格等)的过程。,三、知觉的种类,二、社会知觉(一)他人知觉 个体通过人际交往,与他人第一次接触所形成的对他人的最初印象。,主要依据:,外部特征,间接信息的影响,(1)第一印象:,二、社会知觉,(一)他人知觉,三、知觉的种类,他人知觉偏差,与他人第一次接触所形成的对他人的最初印象。 主要依据:,(2)光环效应:对一个人的某些特征形成某 种印象之后,倾向于据此推 论这个人的其它方面特征。,(3)近因效应:最近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的 印象较为深刻。,(4)刻板印象:对社会上某一类人所持有的 固定看法。,(5)
21、投射效应:认知者将自己的特性投射 到其他人身上。,(2)光环效应:对一个人的某些特征形成某 (3)近因效应:最,有研究表明,人们认为有娃娃脸的成年男人比有成熟面孔的成年男子更天真、诚实、仁慈、热情,即更具有孩子式的心理特征。,有研究表明,人们认为有娃娃脸的成年男人比有成熟面孔的成年男子,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二)自我知觉,1、定义: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及心理活动的知觉。,2、正确自我知觉形成的主要条件:,(1)以人为镜,(2)自我反思,(3)对应比较,二、社会知觉,三、知觉的种类,(二)自我知觉1、定义: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及心理活动的知觉。,(三)人际知觉,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彼此作用的知觉
22、。1.对自己与他人相互关系和作用的知觉;2.对他人的相互关系与作用的知觉。,二、社会知觉,三、知觉的种类,(三)人际知觉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彼此作用的知觉。二、社会,二、知觉的应用,讲话:喋喋不休与言简意赅课件:有很多炫酷的图片或花哨的背景板书需要强调的内容应该怎么突出?,二、知觉的应用讲话:喋喋不休与言简意赅,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03,PART THREE,记忆,87,03PART THREE记忆87,神奇的记忆,加利福尼亚有一位41岁的女行政助理AJ,从11岁起生命中的每一天她几乎全都记得。AJ说:“我的记忆就像放电影从不停止,无法控制。”她记得1986年
23、8月3日是个星期天,那天中午12点34分,她暗恋的一个青年给她打过电话。她记得1988年12月12日的电视剧风云女郎讲的是什么事。她还记得1992年3月28日,她和父亲在贝弗利山饭店吃午餐。AJ所表现出的无穷无尽的自传性细节记忆是那样史无前例、难以索解,以至于以她为研究对象的三位神经科学家不得不新造一个医学术语来描述她的情况:超常记忆综合症。,神奇的记忆加利福尼亚有一位41岁的女行政助理AJ,从11岁起,最健忘男子 记忆只有20秒,亨利古斯塔夫莫莱森记忆研究历史上著名的H.M.手术后过目就忘每一天都是新的2008年12月2日逝世,享年82岁大脑留下做研究,最健忘男子 记忆只有20秒亨利古斯塔夫
24、莫莱森,思 考 ?,回想一下,自己童年的记忆从何时开始的?是否有一些往事感觉仍然清晰地在眼前浮现?对于同一件事情,你和别人的记忆是否完全相同?,想象一下:如果你突然失去了过去所有的记忆,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再假设:如果你失去了记忆任何新事物的能力,这又将出现什么情况?,思 考 ?回想一下,自己童年的记忆从何时开始的,一、什么是记忆,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个体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过的动作并不是把所有的经验都记住,只记住了其中一部分,一、什么是记忆一、什么是记忆,92,记: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
25、的印象, 这个就是 记 的过程;忆: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需要这些储存在头脑中的印象又可以被唤起,参与当前的活动,得到再次应用,这就是忆的过程。记忆是在个体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一、什么是记忆,92记: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从事过,记忆心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回忆,记忆心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回忆,二、记忆内容的储存形式,(一)记忆表象1、直观形象性2、概括性(二)词语1、词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2、词语可以起信号作用,二、记忆内容的储存形式(一)记忆表象,三、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分为: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语词逻辑记忆,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心理学 认知 过程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29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