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主要思想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的主要思想ppt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孔子的主要思想,孔子的学说,涉及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思想等为政治国、立身处世的一切方面, 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孔子天命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孔子思想的主要精华有: “仁”的思想; “孝”的思想; “礼”的思想; 中庸思想; 天命思想; 教育思想。,一、“仁”的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涵义十分广泛,所谓仁者,即“爱人”,就是爱别人,但最重要的是爱父母。 故其爱是一种有等级的爱,和墨家打破宗法礼教的兼爱是对立的。,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为仁的愿望, 因此,他说“仁者,人也”; 但要达到“仁”的境界比较困难,不仅必须做到“出
2、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仁者运用“恕”来行道。 孔子均答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 这种以“恕”行道比较容易做到; 至于孔子所说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这就对以“恕”来行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人要想“自己想建树的也帮助别人建树,自己想要做到的也帮助别人做到”难度更大,甚至尧舜都难以做到。,孔子还认为“仁”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准则,并希望把这种主张推及当政者。,孔子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认为仁比生命还重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为了达到崇
3、高的“仁”的境界,绝不能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二、“孝”的思想 “孝”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与“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孝”指尊敬顺从父母,“悌”指尊重兄长,是中国古代处理家族内部两大关系的基本要求,孝悌与政治相通, 因此当有人问孔子“子奚不为政”时,孔子回答道:“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 意思是,孝敬父母,尊重兄长,以这种风气影响当政者,就是从政了,并非只有当官才算从政。,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之“本” 不孝就是不仁。,那么,如何做到孝呢? 一是合礼。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
4、政)生前死后都能以礼待之,便是孝。 二是真情实感。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同上)就是说,赡养父母要有敬重的感情,不然,与对待犬马就没有分别了。,三、“礼”的思想 “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孔子对“周礼”十分崇敬。 他以“仁”释“礼”,提出“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把“不仁”视为礼崩乐坏的主要原因。他将“仁者,爱人”的精神融入“礼”之中,将“爱而无私,上下有章”称为“知礼”; 他提出用爱亲人之心推及他人就是“仁”,把礼推到了社会各阶层。,孔子认为“治国以礼”既要注重形式,又要注重精神实质
5、。 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他认为玉帛、钟鼓是礼乐所不可少的,但只是限于形式上是不够的,要注重礼的精神。,礼的精神主要体现为“仁”、“恭”、“敬”等方面。 “仁”是礼的最根本的精神内容。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意谓不仁的人,怎么能谈得上礼乐呢? “恭”是对人的庄重和顺。 孔子主张“居处恭”(子路),“貌思恭”(季氏),但反对过分做作的恭顺:“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 因此,要做到恭,必须依礼而行。,“敬”是对人严肃、真诚,以礼相待。 孔子主张敬父母,在孝养父母的同时要有敬,只养不敬不是真正的孝,并
6、且对亲人的生、死、葬、祭都必须用礼(为政); 敬友。 他自己也在行为上表现了依礼而行的恭敬,如“人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乡党)。,另外,孔子主张以礼义来规范人欲, 一方面,孔子承认人欲的存在与满足的合理性。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里仁),“贫而无怨难”(宪问); 他主张统治者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民众的物质欲求,使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颜渊),孔子还主张先富而后教:“既富矣”,再“教之”(子路),这表明他看到了民众基本物质利益的满足对教化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他承认对人欲的合理满足是“求仁”的前提。另一方面,孔子强调以礼节欲,克制欲望的膨胀,以
7、达到“仁”的道德境界。,孔子主张节俭, 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乐亦在其中矣”(述而)。孔子:“俭,吾从众。”,孔子还提出了“君子有三戒”:少时戒“色”、壮时戒“斗”、老时戒“得”(季氏)。 孔子认为,人之患在于欲望太多,欲多则无刚,,孔子反对奢华,“礼,与其奢也,宁俭”(八佾)。,四、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 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这里,孔子主张哀乐中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儒家中庸思想的一种体现。 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
8、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 中庸又称为“中行”,意思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 中庸是一种调和配合的思想。“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中庸思想主张在实际应用中时常变通,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中庸思想的变通和稳定是孔子儒家思想与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本质区别。,中庸思想在实际运用中,注意避免“过”与“不及”。 “过”与“不及”是事物趋于极端的表现,必须通过“执中”来维持事物的平衡。 因此,孔子提出要避免“过”与“不及”。“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公冶长)三思未免太
9、过,一思未免不及,再思就合中庸。太繁固然不好,太简也是不好。(雍也) 在政治行为上,更要避免“过”与“不及”。,中庸思想在实际运用中强调不可则止。 处理事情要注意分寸,不要使行动突破质的规定性。 为此,孔子提出不可则止。 如孔子主张进谏,但认为不必强谏,谏而不听,臣应适可而止或退以洁身。他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中庸思想在实际运用中倡导无可无不可。 孔子主张“无可无不可”。 朱注云:“孟子曰: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所谓无可无不可也。”,要注意不要把中庸思想庸俗化了,中庸思想不是指中间道路,老好人,泥守居中; 孔子反对不讲原则,“同乎流俗,
10、合乎污世”。,五、天命思想 孔子认为天道无形无状,然而四季的运行与万物的长成,都在天的法则之中,天无言而有作为,人看不见天的作为,而能见天的事功。 人唯一能做的是以行为来契会天道。,孔子强调天人合一,主张畏天命。他认为人的一切全在天的掌控中。人须禀持天道而行,不可胡为妄作。孔子自称“五十而知天命”(为政)。 孔子“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所以他认为大概只有天才了解他。(宪问),孔子天命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乐观,将天道应用于人道,承担起社会责任。 他一生屡屡不得志,却不怨天,不改变其志向与乐观态度。 孔子说:我履行的是天地正道,能够走通是命,倘若走不通,文化命脉真要断绝
11、,也是命。人之祸福,行事之成败,历史之演进,皆有一定的自然理则,此即所谓的“命也,天也”。,他认为治道能实行,是命运;不能实行,也是命运,这体现了孔子信命的思想。,另外,孔子赞成敬鬼神。但他对待鬼神的态度还是理智的,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他对鬼神既不盲目肯定,也不盲目否定,而是主张把“务民”之事放在首位,这是他对待鬼神思想的积极意义所在。,六、教育思想 孔子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很有意义、很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获得知识的方法。,孔子把教育作为“安邦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以文教来感化百姓。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 孔子认为只有拯救人心,才能拯救世
12、界。 孔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君子儒”,他认为要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就需要提高个体的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以达到“仁”的境界。,关于教育对象,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 它提倡要扩大教育面,使受教育的人不仅仅限于奴隶主贵族。,孔子比较强调人们的知识来源于学习。 认为不仅人的知识来源于学习,人的道德品德也是通过学习才能得到。,孔子对教育内容进行了重要改革, 孔子施教的首要内容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 四教之中,文是文化历史知识的学习,行、忠、信都是思想品德的修养。,孔子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主要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从属的
13、, 他要求弟子首先培养自己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行有余力”,然后才学文化知识。,但孔子主要是注重观察而不大注重实践,特别是他非常轻视生产实践。 有一次他的学生樊迟向他请教种庄稼和种菜,他说自己不如老农民和老菜民,还说统治者要是重视礼、义、信,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前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子路),孔子讲美育,包括音乐和审美等方面的内容。 在审美方面,孔子认为外表美与内在美同样重要。,孔子对某些学习的规律作了概括,得出一些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并以此作为他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他提出反复的学习可以使人们的认识更加深入,从而获得新的知识,他说:“温故而知新”(为政),“学而时习之”(学而)
14、等,就是这个意思。,孔子还总结出“学”和“思”的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虽然也重视“思”,但他却更重视“学”,他认为“学”是“思”的基础, 所以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孔子重视启发式教育,注意因材施教,强调循序渐进,教学相长。 孔子特别善于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引导,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孔子鼓励学生要勇于思考问题,将思考问题看做学习的一部分,强调学生不要死读书,贵在触类旁通。 孔子总是对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鼓励年轻人要积极向上。,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
15、语上也。”(雍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 这里讲的是因材施教。,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注意循序渐进。,孔子注意切磋讨论、教学相长。,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 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
16、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英国作家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法奇(法国科学家)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麦考利英国作家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伯克美国想思家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华盛顿(美国政治家)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
17、颠颠。-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英国诗人)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富兰克林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明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28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