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功能培训课件.ppt
《呼吸系统功能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系统功能培训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呼吸系统功能,呼吸系统功能,呼吸(respiration):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过程:. 外呼吸(肺呼吸): 肺通气、肺换气. 气体的运输:血液. 内呼吸(细胞呼吸):组织换气、氧化,呼吸系统功能,2,呼吸(respiration):呼吸系统功能2,呼吸的过程,呼吸系统功能,3,呼吸的过程呼吸系统功能3,第一节肺通气,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肺 泡:肺换气的主要场所 胸 廓:其节律性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肺通气的结构,呼吸道: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加温、加湿、 过滤、清洁、防御反射等,呼吸系统功能,4,第一节肺通气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一、肺通气的原理,
2、(一)肺通气的动力 动力克服阻力 肺通气直接动力:肺泡气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差原动力: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节律性 呼吸运动,呼吸系统功能,5,一、肺通气的原理(一)肺通气的动力呼吸系统功能5,(1)呼吸运动的过程,平静呼吸: 吸气运动吸气肌收缩 呼气运动吸气肌舒张用力呼吸: 吸气:胸锁乳突肌、胸肌、背肌也参与 呼气:吸气肌舒张外,辅助呼气肌主动收缩 (肋间内肌+腹壁肌),.呼吸运动(respiratory movement),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呼吸系统功能,6,(1)呼吸运动的过程平静呼吸: 吸气运动吸气肌收缩,膈肌收缩: 膈顶下移, 胸廓上下
3、径肋间外肌收缩:肋、胸骨上提,肋下缘向外,胸廓前后、左右径,胸廓扩大,肺容积,肺内压大气压,气体经呼吸道入肺,吸 气,呼吸系统功能,7,膈肌收缩: 膈顶下移,胸廓扩大,肺容积 肺内压大气,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胸廓上下、前后、左右径,肺回缩,胸廓被牵引缩小,胸腔、肺容积,肺内压大气压,气体经呼吸道出肺,呼 气,呼吸系统功能,8,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 肺回缩, 肺内压大气压,呼,(2)呼吸运动的形式,平静呼吸:安静状态下,吸主,呼被 肋间外肌膈肌 成人12-18 次/分,儿童 60-70 用力呼吸:加深加快,活动、呼吸困难时 腹式呼吸:婴儿、胸膜炎、胸腔积液 胸式呼吸:妊娠、肥胖、严重腹水、 腹腔
4、巨大肿块、外伤等 混合呼吸:正常成人,按深度,按参与呼吸肌,呼吸系统功能,9,(2)呼吸运动的形式 平静呼,.肺内压 (intrapulmonary pressure),指肺泡内气体的压力。 随呼吸运动呈周期性变化,造成肺内压、 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推动气体进出肺。,平静吸气初: 肺内压 大气压气出肺 平静呼气末: 肺内压 = 大气压气流停,呼吸系统功能,10,.肺内压 (intrapulmonary pressure,人工呼吸基本原理: 人为改变肺内压,建立肺内压与外界 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以维持肺通气。正压通气:呼吸机、口对口负压通气:挤压胸廓、节律性地举臂等。 必须在保证呼吸道畅通的前提
5、下进行。,呼吸系统功能,11,人工呼吸基本原理:呼吸系统功能11,心肺复苏术 呼吸、心跳停顿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 、 心外按摩的一种急救技术。 a.心前区捶击(在心搏骤停1分30秒内) 右手松握空心拳,小鱼际肌朝向病人胸壁, 以距胸壁2030cm高度,垂直向下捶击心前 区,即胸骨下段。捶击12次,每次12秒, 力量中等。,呼吸系统功能,12,心肺复苏术 呼吸系统功能12,b.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1)胸外心脏按压 使患者头后仰。两手平行重叠,按压胸骨下13段,使胸廓下陷3.55cm,迅即放松,80100次分。2)同时进行口对口吹气 拇、食指捏紧病人鼻孔,深吸口气,双唇紧贴包严患者口部,吹毕,
6、立即离开,松开鼻孔,胸部下降后重吹。吹气量不宜过大,量8001000ml,胸廓稍起伏即可。频率1216次/分。吹气时间11.5秒,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3)吹气和按压比例 一人时吹2按15;二人时吹1次按5次,吹气须在按压间歇。,呼吸系统功能,13,b.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1)胸外心脏按压 使患,*.胸膜腔内压 (intrapleural pressure),胸腔内压测定方法:,间接法: 气囊测定食管内压直接法: 检压计相连的针头刺入胸腔,胸膜腔:肺和胸廓间 密闭的腔隙浆液的作用: 润滑作用 两层胸膜贴附 肺随胸廓运动,呼吸系统功能,14,*.胸膜腔内压 (intrapleu
7、ral pressu,成 因,平静呼吸过程中,胸膜腔内压始终是负压。,肺内压(使肺泡扩张),肺回缩压(肺回缩产生的压力,使肺泡缩小),胸内压是两种方向相反的力的代数和,即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压大气压肺回缩压胸内压0肺回缩压,呼吸系统功能,15,成 因平静呼吸过程中,胸膜腔内压始终是负压。肺内压肺回缩压,平吸末:10 5 mmHg ,平呼末:5 3 mmHg; 用力吸气:可降至90 mmHg,呼气:可升至110mmHg。,呼吸系统功能,16,平吸末:10 5 mmHg ,平呼末:5 ,*胸腔负压的意义,1. 维持肺泡扩张状态,并随胸廓运动而张缩,保证 肺通气和肺换气2. 降低中心静脉压,促进胸腔淋
8、巴液和静脉血回流气胸 (pneumothorax): 胸膜腔与大气相通,肺塌陷- 肺通气功能受限 血液、淋巴回流受阻,呼吸系统功能,17,*胸腔负压的意义1. 维持肺泡扩张状态,并随胸廓运动而张缩,,(二)肺通气的阻力,肺通气的阻力,弹性阻力70%,非弹性阻力30%,肺弹性阻力:肺弹性回缩力1/3 肺泡表面张力2/3胸廓弹性阻力:胸廓所处位置有关,气道阻力:8090%。气体分子间及气 体分子与气道壁摩擦产生惯性阻力组织粘滞阻力,可忽略不计,呼吸系统功能,18,(二)肺通气的阻力肺通气的阻力弹性阻力70%非弹性阻力30%,肺弹性阻力弹性阻力:是指弹性组织受外力作用变形时对抗 变形的力。用顺应性度
9、量。 顺应性(compliance): 是指外力作用下弹性组 织可扩张性, 容易扩张顺应性大, 不易 扩张顺应性小。 C= 1/R ,顺应性越大,弹性阻力越小,呼吸系统功能,19,肺弹性阻力呼吸系统功能19,1. 肺弹性阻力: 肺扩张时产生弹性回缩力,方向 与肺扩张方向相反,是吸气的阻力 肺顺应性肺容积的变化V / 跨肺压的变化P 正常成人 0.2L/cmH2O 与肺总量有关,肺总量大,顺应性大。 比顺应性:单位肺容量的顺应性 = 肺顺应性 / 肺总量 肺组织本身的弹性回缩力(弹性f、胶原f) 肺泡内液体分子层气-液平面产生的表面张力,阻力来源,呼吸系统功能,20,1. 肺弹性阻力: 肺扩张时
10、产生弹性回缩力,方向阻力来源呼吸,P2 = 2T/ r,Laplace定律:P = 2T / RP是肺泡内压力T是表面张力R是肺泡半径,P1 = 2T/R,肺泡表面张力:肺泡内壁表面液体分子的内聚力, 指向球心。,呼吸系统功能,21,P2 = 2T/ rLaplace定律:P = 2T / R,*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肺泡型细胞合成、释放,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主要成分是二软脂酰卵磷脂、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作用: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使肺泡回缩力变小。,意义. 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 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的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 降低弹性阻力,降
11、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呼吸系统功能,22,*肺表面活性物质肺泡型细胞合成、释放,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早产儿、肺炎、肺血栓等,呼吸系统功能,23,早产儿、肺炎、肺血栓等呼吸系统功能23,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指标,(一)肺容积、肺容量、肺活量,呼吸系统功能,24,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指标(一)肺容积、肺容量、肺活量呼吸系统,肺活量(VC):尽力吸气后,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3500、2500ml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 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一次通气最大能力用力呼气量(FEV): 尽力最大吸气后尽快呼气时, 一定时间内能呼出气体量,也称时间肺
12、活量。 通常以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数表示。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呼出的气体量1,2,3秒用力呼气量: 83%、 96%、 99%,呼吸系统功能,25,肺活量(VC):尽力吸气后,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呼吸系统功能2,(二)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1.肺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等于 潮气量乘以呼吸频率。平静时6-9L2.最大随意通气量:在尽力做深快呼吸时,每分钟 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70120L -运动量的重要指标,通气贮量百分比,最大通气量每分平静通气量,最大通气量,100%,正常值93%,呼吸系统功能,26,(二)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1.肺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
13、气,解剖无效腔: 每次吸入的气体中留在鼻或口与 终末细支气管之间的呼吸道内,不参与肺泡 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的空腔。 150ml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解剖无效腔。每分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新鲜空气量 (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3.无效腔、肺通气量,呼吸系统功能,27,解剖无效腔: 每次吸入的气体中留在鼻或口与3.无效腔、肺通气,不同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时的通气量,肺泡无效腔:每次进入肺泡的气体中未能发生交 换的肺泡容量。生理无效腔:肺泡无效腔解剖无效腔 正常时, 肺泡无效腔=解剖无效腔,呼吸系统功能,28,不同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时的通气量,(三)呼吸功 一次呼吸中呼吸肌为实现肺通气所做的功。用于
14、克服肺和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 平静呼吸:占总耗能的35%。0.25 J / 次 剧烈运动:2550倍,呼吸系统功能,29,(三)呼吸功呼吸系统功能29,第二节肺换气和组织换气一、肺换气、组织换气的基本原理,(一)气体扩散: 气体分子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发生净转移。 扩散方向取决于两个区域该气体的分压差,不受其它气体及其分压的影响。,呼吸系统功能,30,第二节肺换气和组织换气一、肺换气、组织换气的基本原理(一,CO2的运输,组织换气中CO2的扩散,肺换气中O2的扩散,呼吸系统功能,31,CO2的运输组织换气中CO2的扩散肺换气中呼吸系统功能31,扩散速率(D) 扩散系数 扩散系数大,扩散
15、速率快。 血浆中 CO2 :O2 = 7.8 :0.38 20 :1,扩散距离分子量,分压差温度气体溶解度扩散面积,=,(二)气体扩散速率及影响因素: 单位时间内气体扩散的容积称 。,呼吸系统功能,32,扩散速率(D) 扩散距离分子量分压差温度气,二、肺换气与组织换气(一)气体交换过程,换气动力: 分压差换气方向: 分压高分压低换气结果: 肺血 组织血 血 血,呼吸系统功能,33,二、肺换气与组织换气换气动力:呼吸系统功能33,(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 呼吸膜的厚度 2.呼吸膜的面积 3.通气/血流比值,呼吸系统功能,34,(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呼吸系统功能34,1)厚度: 薄,6层1m。
16、 肺纤维化,肺水肿等厚度 气体交换量2)面积:大, 70m2 。 储备大,安静时40m2, 运动时 肺不张,肺实变,肺气肿,血管阻塞等,面积,1. 呼吸膜,CO2,O2,呼吸系统功能,35,1)厚度: 薄,6层1m。1. 呼吸膜CO2O2呼吸,2. 通气/血流比值: 成人0.84 每分肺通气量(VA)/每分肺血流量(Q) 1)VA/Q:通气不足,血流过剩(功能性A-V短路) 换气效率(支哮、肺气肿、支气管栓塞、窒息) 2)VA/Q:肺通气或肺血流生理无效腔 换气效率(心衰、肺动脉栓塞),呼吸系统功能,36,2. 通气/血流比值: 成人0.84呼吸系统功能36,(二) 肺扩散容量(DL) 概 念
17、:气体在1mmHg单位分压差作用下,每分钟 通过呼吸膜扩散的体积。 意 义:测定呼吸气通过呼吸膜能力的一种指标。 正常值:O2的DL = 21 ml / minmmHg,CO2的DL = 400450 ml / minmmHg,运动时DL,因为参与肺换气的呼吸膜面积 和肺毛细血管血流量的增加,以及通气、血流的分布得到改善。,呼吸系统功能,37,(二) 肺扩散容量(DL) CO,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一、O2 和CO2 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 (一)物理溶解: 气体直接溶解于血浆中 特征: 量小; 与分压和溶解度呈正比,温度成反比(二)化学结合: 气体分子转化为其它化合物 特征: 量大,主要运输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呼吸系统 功能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28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