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线性回归ppt课件.ppt
《多元线性回归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线性回归ppt课件.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2章 多元线性回归,第12章 多元线性回归,1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12.2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12.3 显著性检验12.4 多重共线性12.5 利用回归方程进行估计和预测(删去)12.6 变量选择与逐步回归(删去)12.7 虚拟自变量的回归,1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2.1.1 多元回归模型与回归方程12.1.2 估计的多元回归方程12.1.3 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1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一个因变量与两个及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回归问题就是多元回归。12.1.1 多元回归模型与回归方程设因变量y,k个自变量分别为x1,x2,xk,描述因变量y如何依赖自变量x1,x2,xk和误差项
2、的方程,称为多元回归模型(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多元回归模型一般形式为:,其中,b0 ,b1,b2 ,bk是参数 是被称为误差项的随机变量y 是x1,,x2 , ,xk 的线性函数加上误差项 包含在y里面但不能被k个自变量的线性关系所解释的变异性,12.1.1 多元回归模型与回归方程,(1).误差项是一个期望值为0的随机变量,即E()=0。即:(2).对于自变量x1,x2,xk的所有值,的方差2都相同(3).误差项是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即N(0,2),且相互独立。独立性意味着对于自变量x1,x2,xk的一组特定值所对应的与x1,x2,xk任意一组其他值所
3、对应的不相关。正态性意味着对于给定的x1,x2,xk的值,因变量y也是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12.1.1 多元回归模型与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模型的假定有E(y)=0+1x1+2x2+ k xk,上式称为多元回归方程(multiple regression equation),它描述了因变量y的期望值与自变量x1,x2,.,xk之间的关系。,12.1.1 多元回归模型与回归方程,12.1.2 估计的多元回归方程,12.1.3 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2.求解各回归参数的标准方程如下,1.使因变量的观察值与估计值之间的离差平方和达到最小来求得 。即,12.1.3 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例12.1
4、】继续沿用第11章中例11.6。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在多个地区设有分行,其业务主要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等项目的贷款。近年来,该银行的贷款额平稳增长,但不良贷款额也有较大比例的提高,这给银行业务的发展带来较大压力。为弄清楚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抽取了该银行所属的25家分行2002年的有关业务数据。试建立不良贷款(y)与贷款余额(x1)、累计应收贷款(x2)、贷款项目个数(x3)和固定资产投资额(x4)的线性回归方程,并解释各回归系数的含义 用Excel进行回归,12.1.3 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12.2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12.2.1 多重判定系数12.2.2 估计标准
5、误差,12.2 多重判定系数,多元回归中因变量离差平方和的分解: SST=SSR+SSE,多重判定系数(multipl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是多元回归中的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它是度量多元回归方程拟合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反映了在因变量y的变差中被估计的回归方程所解释的比例。计算公式为,12.2 多重判定系数,注:由于自变量个数的增加,将影响到因变量中被估计回归方程中所解释的变差数量。当增加自变量时,会使预测误差变得比较小,从而减少残差平方和SSE,由于回归平方和SSR=SST-SSE,当SSE变小时,SSR会变大,从而R2也会变大。如果模型中增加一个
6、自变量,即使这个自变量在统计上并不显著,R2也会变大,为避免这种情况,提出调整的多重判定系数(adjusted multipl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计算公式为,12.2 多重判定系数,调整的多重判定系数 的解释与R2类似,不同的是:(1). 同时考虑了样本量和模型中的自变量的个数的影响,这就使得 的值永远小于R2,而且 的值不会由于模型中自变量个数的增加而越来越接近1。因此,在多元回归分析中,通常用调整的多重判定系数。(2).R2的平方根称为多重相关系数,也称为复相关系数,它度量了因变量同k个自变量的相关程度。,12.2.2 估计标准误差,多元回归分析
7、中的估计标准误差也是对误差项的标准差的一个估计值,它是衡量多元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计算公式为多元回归中对se的解释:由于se所估计的是预测误差的标准差,其含义是根据自变量x1,x2,xk来预测因变量y时的平均预测误差。,12.3 显著性检验,12.3.1 线性关系检验12.3.2 回归系数检验和推断,12.3.1 线性关系检验,1.检验因变量与所有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显著,也被称为总体显著性检验。2.检验方法是将回归平方和(SSR)同残差平方和(SSE)加以比较,应用F检验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别是否显著。 如果是显著的,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如果不显著,因变量与自变量
8、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12.3.1 线性关系检验,第1步:提出假设H0:12k=0 线性关系不显著H1:1,2,k至少有一个不等于0,第2步:计算检验统计量F,第3步:作出统计决策。给定显著性水平和分子自由度k、分母自由度n-k-1找出临界值F,若FF,拒绝H0;若FF,则不拒绝H0。也可利用P值来判断。,12.3.1 线性关系检验,【例12.2】根据例12.1建立的回归方程,对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显著性进行检验(a=0.05)解:提出假设 H0:1=2=3=4=0 H1:1,2,3,4至少有一个不等于0,计算检验统计量F,作出统计决策。给定显著性水平=0.05和分子自由度4、分母自由度25-4-
9、1=20找出临界值F=2.87,则FF,所以拒绝H0,这意味着不良贷款与贷款余额、累计应收贷款、贷款项目个数和固定资产投资额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12.3.2 回归系数检验和推断,1.在回归方程通过线性关系检验后,就可以对各个回归系数有选择地进行一次或多次检验。但究竟要对哪几个回归系数进行检验,通常需要在建立模型之前作出决定。对回归系数检验的个数进行限制,以避免犯过多的第一类错误(弃真错误) 2.对每一个自变量都要单独进行检验3.应用 t 检验统计量,12.3.2 回归系数检验和推断,4.回归系数检验的具体步骤:提出假设H0: bi = 0 (自变量 xi 与 因变量 y 没有线性关系)
10、H1: bi 0 (自变量 xi 与 因变量 y有线性关系) 计算检验的统计量 t,作出统计决策。给定显著性水平,并进行决策 tt,拒绝H0; tt,不拒绝H0,12.3.2 回归系数检验和推断,【例12.3】根据例12.1建立的回归方程,对回归方程各系数的显著性进行检验(a=0.05)解:提出假设H0:i=0 (i=1,2,3,4) H1:i0,计算检验统计量 ,由excel可知,t1=3.84,t2=1.88,t3=0.17,t4=1.88,作出统计决策。给定显著性水平=0.05和自由度25-4-1=20找出临界值t/2=2.1,则只有b1通过了检验。,12.3.2 回归系数检验和推断,5
11、.回归系数在(1-)%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回归系数的抽样标准差,12.4 多重共线性,12.4.1 多重共线性及其所产生的问题12.4.2 多重共线性的判别12.4.3 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处理,12.4 多重共线性,当回归模型中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时,这些自变量之间往往会提供多余的信息。也就是说,这些变量之间彼此相关。例如,在例12.1所建立的回归方程中,使用了4个变量,即贷款余额、累计应收贷款、贷款项目个数和固定资产投资额。虽然对预测不良贷款都有作用,但由于4个自变量之间本身存在相关关系,在预测中所用的信息就是重复的。从直观上看,贷款余额与累计应收贷款之间就有较高的相关关系,这两个变
12、量所提供的信息就是重复的,或许只用一个自变量就可以了。,12.4.1多重共线性及其所产生的问题,1.多重共线性(multicollinearity)是指在回归模型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彼此相关。2.多重共线性带来的问题有(1).变量之间高度相关时,可能会使回归的结果造成混乱,甚至会把分析引入歧途(2).多重共线性可能对参数估计值的正负号产生影响,特别是各回归系数的正负号有可能同我们预期的正负号相反所以,当存在多重共线性时,对回归系数的解释将是危险的。,12.4.2 多重共线性的判别,1.检测多重共线性的最简单的一种办法是计算模型中各对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并对各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如
13、果有一个或多个相关系数是显著的,就表示模型中所用的自变量之间相关,因而存在着多重共线性问题2.如果出现下列情况,暗示存在多重共线性(1).模型中各对自变量之间显著相关。(2).当模型的线性关系检验(F检验)显著时,几乎所有回归系数的t 检验却不显著。(3).回归系数的正负号与预期的相反。,12.4.2 多重共线性的判别,【例12.4】利用例12.1的数据,按上述方法判别所建立的回归方程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贷款余额,应收贷款,贷款项目个数,固定资产投资额之间的相关矩阵,12.4.2 多重共线性的判别,计算出相关系数统计量:,1.t(25-2)=2.07,所有统计量tt(25-2)=2.07,所
14、以均拒绝原假设,说明这4个自变量两两之间都有显著的相关关系,12.4.2 多重共线性的判别,2.由表Excel输出的结果可知,回归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Significance-F1.03539E-06=0.05) 。这也暗示了模型中存在多重共线性3.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回归系数为负号(-0.029),与预期的不一致由以上三点可以判断回归模型中存在多重共线性。,12.4.3 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处理,多重共线性问题的解决办法:(1).将一个或多个相关的自变量从模型中剔除,使保留的自变量尽可能不相关(2).如果要在模型中保留所有的自变量,则应该:避免根据t统计量对单个参数进行检验;对因变量y值的推断(估计
15、或预测)限定在自变量样本值的范围内。,12.4.3 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处理,【例12.5】利用例12.1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对多重共线性问题进行处理。解:首先,考虑将一些相关的自变量从模型中剔除。从前表可以看出,贷款余额与贷款项目个数的相关系数最高,而且从定性角度看,贷款余额与应收贷款之间也有很强的相关关系。因此将贷款项目个数和累积应收贷款这两个自变量剔除,建立不良贷款与贷款余额和固定资产投资额的线性模型。从结果可以看出,线性关系和各回归系数在0.05的显著水平下是显著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不存在了。,12.4.3 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处理,多重共线性问题带来的主要麻烦是对单个回归系数的解释和检验。在求因
16、变量的置信区间和预测区间时一般不会受其影响,但必须保证用于估计或预测的自变量的值是在样本数据的范围之内。因此,如果仅仅是为了估计或预测,可以将所有自变量都保留在模型中。在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时,不要试图引入更多的自变量,除非有必要。特别是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由于所使用的大多数数据都是非试验性质的,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得到的结果往往并不令人满意,但这不一定是选择的模型不适合,而是数据的质量不好,或者是由于引入的自变量不合适。,12.7 虚拟自变量的回归,12.7.1 在模型中引进虚拟变量12.7.2 含有一个虚拟自变量的回归,12.7.1 在模型中引进虚拟变量,1.虚拟变量(dummy var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元 线性 回归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27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