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房建基础知识ppt课件.pptx
《培训房建基础知识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房建基础知识ppt课件.pptx(1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五公司房建施工管理培训,施工技术篇,让 世 界 更 畅 通,目 录,第二章 建筑构造,一般民用建筑是由基础、柱、墙、楼板、楼梯、屋顶、门窗等主要构件组成,如图所示为一幢住宅的构造组成。,第二章 建筑构造,一 基础,基础是房屋最底部的部分,它承受上部房屋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下面的持力土层。(区分地基和基础),基础分类:按使用的材料: 灰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按埋置深度:浅基础(埋置深度不大于5m) 深基础(埋置深度大于5m);按受力性能: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按构造形式:独立基础(含杯形基础)、条形基础、满堂基础 和桩基础。 满堂基础又分为筏形基础和箱形基
2、础两类。,第二章 建筑构造,一 基础,独立基础,包括阶形基础、锥形(坡形)基础、杯形基础3种。,第二章 建筑构造,一 基础,条形基础,按上部结构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 基础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倍基础的宽度。 条形基础的横向配筋为主要受力钢筋,纵向配筋为次要受力钢筋或者是分布钢筋。主要受力钢筋布置在下面。,条形基础是指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第二章 建筑构造,一 基础,筏板基础,筏板基础亦称片筏基础、筏形基础。当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而地基承载能力又比较弱时,用简单的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已不能适应地基变形的需要,这时常将墙或柱下基础连成一片,使整个建筑物的荷载承受在一块整板上,
3、这种满堂式的板式基础称筏板基础。筏板基础由于其底面积大,故可减小基底压力,同时也可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并能更有效地增强基础的整体性,调整不均匀沉降。,筏板基础根据形式不同又分板式、梁板式两种。,第二章 建筑构造,一 基础,筏板基础,第二章 建筑构造,一 基础,箱形基础,箱形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的底板、顶板和若干纵横墙组成的,形成中空箱体的整体结构,共同来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箱形基础整体空间刚度大,对抵抗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有利,一般适用于高层建筑或在软弱地基上造的上部荷载较大的建筑物。当基础的中空部分尺寸较大时,可用作地下室。,第二章 建筑构造,一 基础,桩基础,桩基础简称桩基,主要用于地质条件较差
4、或者建筑要求较高的情况。按照受力原理可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摩擦桩:是通过桩侧表面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来承载上部荷载,并可分为压力桩及拉力桩,主要用于地层无坚硬承载层或承载层较深。端承桩:是基桩坐落于承载层上(岩盘上),荷载通过桩端传给承载层。,第二章 建筑构造,一 基础,桩基础,按照施工方式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预制桩:是通过打桩机将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桩打入地下。优点是材料省,强度高,适用于较高要求的建筑,缺点是施工难度高,受机械数量限制施工时间长。灌注桩:是先在施工场地上钻孔,当达到所需深度后将钢筋放入浇灌混凝土。优点是施工难度低,尤其是人工挖孔桩,可以不受机械数量的限制,所有桩基同时进行施工,
5、大大节省时间,缺点是承载力低,费材料。,第二章 建筑构造,二 柱,柱是房屋的垂直承重构件,它承受梁板和屋面传递下来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基础。,柱是结构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柱的破坏将导致整个结构的损坏与倒坍。 柱的分类 按截面形式分:方柱、圆柱、矩形柱、异形柱; 按所用材料分:石柱、砖柱、木柱、钢柱、钢筋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和各种组合柱; 按柱的破坏特征或长细比分为:短柱、长柱、中长柱; 按结构形式分为:框架柱、框支柱、暗柱、构造柱等。,第二章 建筑构造,二 柱,构造柱,构造柱是指夹在墙体中沿高度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小柱。砌体结构设置构造柱后,可增强房屋的整体性,提高墙体抵抗变形的能力,使墙体
6、在受到地震作用后可以出现裂缝但不至于倒塌。构造柱常做成马牙槎状,先退后进,宽度一般同墙厚。每一槎的高度一般为300mm,标准砖约为5皮砖厚度。,第二章 建筑构造,三 墙,墙在建筑结构中起承重、围护、分隔建筑空间的作用。按受力状况分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承重墙主要出现在多层砖混结构和别墅建筑中,非承重墙主要是指填充墙、内隔墙和幕墙等。按所在位置分外墙、内墙、窗间墙、女儿墙;按墙体方向分纵墙(沿建筑长轴方向)和横墙(沿建筑短轴方向);按材料分:砖墙、石墙、砌块墙、混凝土墙、板材墙等。,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
7、切破坏。,第二章 建筑构造,四 梁、板,梁板是分隔建筑空间的水平承重构件。承受楼板上的全部荷载,并合理有序的传给柱或墙;对柱或墙起水平支撑作用,减少风力或地震产生的水平力对柱或墙的影响,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按施工方式不同分为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梁的分类:按结构工程属性分框架梁、非框架梁、剪力墙连梁、剪力墙暗梁、砌体过梁、圈梁;按所在部位分基础梁、地下框架梁、楼面梁、屋面梁;按梁与板的相对位置分(正)梁、反梁(上翻梁);按梁与梁之间的搁置与支撑关系分主梁和次梁。,第二章 建筑构造,四 梁、板,圈梁,圈梁是在砌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混凝土梁,以提高房屋空间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
8、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或其他较大振动荷载对房屋引起的破坏。,第二章 建筑构造,四 梁、板,过梁,当墙体上开设门窗洞口且墙体洞口大于300mm时,为了支撑洞口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门窗等洞口两边的墙,常在门窗洞口上设置横梁,该梁称为过梁。过梁的种类有现浇和预制两种。,第二章 建筑构造,五 楼梯,楼梯是建筑物中联系上下各楼层间的垂直交通设施。,在设有电梯、自动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手段的多层和高层建筑中也要设置楼梯。高层建筑尽管采用电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但仍然要保留楼梯供火灾时逃生之用。,楼梯由连续梯级的梯段(又称梯跑)、平台和围护构件等组成。,
9、按结构形式分为板式、梁板式;按施工工艺分为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按梯段数量分为单跑、双跑、多跑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住宅内楼梯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第二章 建筑构造,五 楼梯,第二章 建筑构造,六 屋顶,屋顶是房屋最上部起承重和覆盖作用的构件。主要作用防御外界影响,承受自重及上部荷载,同时对建筑形象的美观起重要作用。,按屋顶坡度和外形一般分为平屋顶、坡屋顶、其他形式的屋顶。平屋顶:坡度小于5%的屋顶,常用排水坡度结构找坡不小于3%,材料找坡宜为2%;坡屋顶:坡度一般大于10%
10、,常见形式有单坡、双坡,硬山及悬山屋顶,四坡歇山屋顶,圆形或多角形攒尖屋顶等;坡度5%10%之间的屋顶既不能用瓦作构造防水,也不能作上人屋面,更不能作运动场和蓄水池,是介于两种屋面形式的过渡带。其他形式的屋顶: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结构的屋顶,如拱屋顶、折板屋顶、薄壳屋顶、悬索屋顶、网架屋顶等。,第二章 建筑构造,六 屋顶,第二章 建筑构造,六 屋顶,平屋顶常见平屋顶的构成包括:结构层、找坡层、保温层、找平层、结合层、防水层、保护层。在北纬40以北地区,室内湿度大于75%或其他地区室内空气湿度常年大于80%时,保温屋面还应设隔汽层。,1.结构层:即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或钢筋混凝土预
11、制板。2.隔汽层:卷材屋面的基层必须干燥,否则其所含水分在太阳辐射热的作用下将汽化膨胀,会使卷材形成鼓泡,严重时将导致卷材破裂。3.找坡层:分结构找坡、材料找坡。结构找坡,是在结构施工时按照屋顶坡度支设屋面板的模板,使屋面板本身形成一定坡度,达到屋顶找坡的目的。,第二章 建筑构造,六 屋顶,材料找坡,是在水平的屋面板上利用轻质材料做成不同的厚度以形成一定的坡度。找坡材料目前多采用发泡混凝土。4.保温层:常设置在承重结构层与防水层之间。常用的材料有膨胀珍珠岩、炉渣、聚苯乙烯泡沫板、加气混凝土板、泡沫塑料板等。5.找平层:常设置在结构层或保温层上面,常用1530厚的1:2.51:3水泥砂浆做找平层
12、,或用C15的细石混凝土。6.结合层:当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做找平层时,为了保证防水层与找平层能更好地粘结,当采用沥青为基材的防水材料时,在施工前应先在找平层上涂刷冷底子油做基层处理,当采用高分子防水材料时,应用专用基层处理剂。7.防水层:分刚性防水层、柔性防水层和涂料防水层三种。,第二章 建筑构造,六 屋顶,刚性防水层:是用防水砂浆抹面或用细石混凝土现浇而成的整体防水层。为防止刚性防水层产生不规则裂缝,在刚性防水层中应设置分格缝,分格缝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6m。柔性防水层:又称卷材防水层,是用防水卷材与粘接剂结合,形成连续的大面积的构造层来防水的屋顶。常用防水卷材有高聚物改性沥青类的SBS
13、改性沥青卷材(北方)、APP改性沥青卷材(南方),和合成高分子类的防水卷材等。涂料类防水层:是用可塑性和粘结力较强的高分子防水涂料直接涂刷在基层上,形成不透水的薄膜层来达到防水的目的。防水涂料有多种,做法是在平整干燥的基层上分多次涂刷,直至厚度达到1.2mm以上,成膜后在表面洒细砂增大与保护层的粘结性。,第二章 建筑构造,六 屋顶,8.保护层:上人屋面可采用块体材料、细石混凝土等材料;不上人屋面可采用浅色涂料、铝箔、水泥砂浆等材料。采用块体材料时,宜设分格缝,纵横间距不宜大于10m,缝宽宜为20mm,缝内嵌填密封材料;采用水泥砂浆时,表面应抹平压光,并设分格缝,分隔面积宜为1。采用细石混凝土时
14、,表面应抹平压光,并设分格缝,纵横间距不应大于6m,缝宽宜为10-20,缝内嵌填密封材料;采用浅色涂料时,应与防水层粘结牢固,厚薄均匀,不得漏涂。,第二章 建筑构造,七 门窗,房屋除上述基本组成外,还有台阶、散水、雨篷、雨水管、通风道、烟道等,八 其他组成部分,九 变形缝,房屋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变形、开裂,甚至导致破坏。为了防止房屋破坏,常将房屋分成几个独立变形的部分,使各部分能够独立变形,互不影响,各部分之间的缝隙就称为变形缝。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伸缩缝:是防止房屋因温度影响产生破坏的变形缝,也称温度缝,一般从基础顶面开始设置,伸缩缝间距与结构类型和对结构的约束有关
15、,宽度一般为2040mm;,第二章 建筑构造,九 变形缝,沉降缝:是防止房屋因荷载差异、结构类型差异、地基承载力差异等原因导致不均匀沉降而发生破坏的变形缝。沉降缝包括基础在内,从屋顶到基础全部构件都要分开。沉降缝可以兼起伸缩缝的作用,但伸缩缝不能代替沉降缝。沉降缝的宽度随地基情况和建筑物的高度而不同,地基越软弱,建筑越高,缝宽越大;防震缝:是防止房屋因地震作用导致破坏的变形缝。防震缝沿房屋基础顶面以上全部结构设置,缝的两侧均应设置墙体,基础因埋在土中可不设缝。防震缝宽度根据设防烈度和建筑高度确定,多层砌体结构可采用70100mm,框架、框剪结构不小于100mm。地震设防地区房屋的伸缩缝和沉降缝
16、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目 录,第三章 结构类型,一、按建筑物使用性质的分类分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四大类。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通常统称为民用建筑。居住建筑可分为住宅和集体宿舍两类。公共建筑是指办公楼、商店、旅馆、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医院等。工业建筑是指工业厂房、仓库等。农业建筑是指种子库、拖拉机站、饲养牲畜用房等。,第三章 结构类型,二、按房屋层数或建筑总高度的分类房屋层数是指房屋的自然层数,一般按室内地坪0.00以上计算。住宅按层数分为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其中,13层的住宅为低层住宅,46层的住宅为多层住宅,79层的住宅为中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的住
17、宅为高层住宅。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的为高层,但不包括总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建筑。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的,不论是住宅还是公共建筑、综合性建筑,均称为超高层建筑。,第三章 结构类型,三、按建筑结构的分类建筑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由承重构件组成的体系。一般分为砖木结构建筑、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其他结构建筑。,1.砖木结构用砖、砖柱、木屋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像大多数农村的房屋、庙宇等。这种结构建造简单,材料容易准备,费用较低。,第三章 结构类型,2.砖混结构:砖墙或砖柱、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屋顶承重构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这是以前在住宅建设中建造量最大、采
18、用最普遍的结构类型。,第三章 结构类型,3. 钢筋混凝土结构即主要承重构件包括梁、板、柱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此类结构类型主要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高层住宅。钢筋混凝土多层、高层房屋的结构体系可分为四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第三章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向框架,承受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的结构。按施工方法可分为全现浇、半现浇、装配式和半装配式4种。,框架结构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建筑立面处理也比较方便。主要缺点是侧向刚度较小,当层数过多时,会产生过大的侧移,易引起非结构性构件(如隔墙、装饰等)破坏,影响使用要求。,
19、框架间的填充墙多采用轻质砌体墙。这些轻质墙体材料种类较多,如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钢龙骨石膏板、石膏空心墙板及多种复合轻质隔墙板。这些轻质墙体起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装修时可以开洞或拆除。,第三章 结构类型,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这种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剪力墙能承受竖向和水平力,它的刚度很大,空间整体性好,房间内不外露梁、柱棱角,便于室内布置,方便使用。这种结构是高层住宅采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剪力墙墙在其墙身平面内的抗侧移刚度很大,而其墙身平面外刚度却很
20、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建筑物上大部分的水平作用或水平剪力通常被分配到结构墙上,这也是剪力墙名称的由来。,第三章 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适当的剪力墙的结构。它具有框架结构平面的布置灵活,有较大空间的优点,又具有侧向刚度较大的优点。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荷载,竖向荷载由框架承担。该结构一般适宜用于10-20层的建筑。,第三章 结构类型,筒体结构筒体结构由框架-剪力墙结构与全剪力墙结构综合演变和发展而来。筒体结构是将剪力墙或密柱框架集中到房屋的内部和外围而形成的空间封闭式的筒体。其特点是剪力墙集中而获得较大的自由分割空间,多用于写字楼建筑。
21、,筒体结构又可分为框架核心筒结构,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多筒结构等。框架核心筒结构由内筒与外框架组成,这种结构受力很接近框架剪力墙结构,适用于1030层的房屋。框筒及筒中筒结构,有内筒和外筒两种,内筒一般由电梯间楼梯间组成,外筒一般为密排柱与窗裙梁组成,可视为开窗洞的筒体。内筒与外筒用楼盖连接成一个整体,共同抵抗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这种结构体系的刚度和承载力都很大,适用于3050层的房屋。,第三章 结构类型,钢结构钢结构指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制作,它自重轻,能建超高摩天大楼;又能制成大跨度、高净高的空间,特别适合大型公共建筑(如体育馆、会展中心等)。,但钢结构建筑价格昂贵,装配施工组织要求
22、高,一般只在高档写字楼宾馆采用(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或在工业建筑上采用(工业厂房)。,目 录,第三章 施工技术,根据2014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最新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每个单位工程共划分为10个分部工程,99个子分部。,土建部分包括5个分部工程,分别为:1.地基与基础分部;2.主体结构分部;3.建筑装饰装修分部;4.屋面分部;5.建筑节能分部。安装部分包括5个分部工程,分别为:1.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分部;2.通风与空调分部;3.建筑电气分部;4.智能建筑分部;5.电梯分部。,第三章 施工技术,第三章 施工技术,第三章 施工技术,第三章 施工技术,第
23、三章 施工技术,第一节 地下水控制,基坑工程施工中为避免产生流砂、管涌、坑底突涌,防止坑壁土体坍塌,减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便于土方开挖和地下结构施工作业,当基坑开挖深度内存在饱和软土层和含水层,坑底以下存在承压含水层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地下水进行控制。,一、地下水控制的主要方法,第三章 施工技术,第一节 地下水控制,地下水控制是基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方法包括集水明排、井点降水、隔水和回灌,其适用条件大致如下表所示,选择时应根据土层情况、降水深度、周围环境、支护结构类型等综合考虑后优选一种或多种进行组合。,一、地下水控制的主要方法,第三章 施工技术,第一节 地下水控制,在软土地区开
24、挖深度较浅时,可边开挖边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含水丰富的土层中开挖大面积基坑时,采用一般的明沟排水方法已很难满足施工需要和保证施工安全,常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3m,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常用的井点类型主要包括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和真空井点。当因降水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一、地下水控制的主要方法,第三章 施工技术,第一节 地下水控制,降水工程必须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的规定执行。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
25、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降水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施工单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降水工程以及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安全的基坑(槽)的降水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施工单位除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外,还应组织专家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施工单位按照论证结果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后组织实施。,一、地下水控制的主要方法,第三章 施工技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一、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训 基础知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26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