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徐春祥主编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ppt课件.ppt
《基础化学徐春祥主编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化学徐春祥主编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ppt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原电池 第三节 电极电势和原电池的电动势第四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 第五节 直接电势法测定溶液的,第七章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pH,四、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三、氧化还原电对,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二、氧化剂和还原剂,一、氧化值,一、氧化值,氧化值定义为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荷电数, 这种荷电数由假设把每个化学键中的电子指定 给电负性较大的原子而求得。 确定氧化值的方法如下: (1) 在单质中,元素的氧化值为零。 (2) O元素的氧化值,在正常氧化物中皆为 -2;但在过氧化物中为 -1;而在超氧化物中为 -1/2;在OF2中为+2。,(3) H 元素
2、在一般化合物中的氧化值为+1;但在金属氢化物中为-1。 (4) 在简单离子中,元素的氧化值等于该元素离子的电荷数;在复杂离子中,元素的氧化值代数和等于离子的电荷数。 (5) 在中性分子中,所有元素的氧化值代数和等于零。,例题,在 Na2S2O3 中,S 元素的氧化值为 +2。,例7-1 计算 Na2S2O3 中 S 元素的氧化值。,解:在Na2S2O3中,O元素的氧化值为-2,Na元素的氧化值为 +1。设 S 元素的氧化值为 x,则有:,元素的氧化值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氧化值升高的过程称为氧化;氧化值降低的过程称为还原。 使别的物质氧化 (元素的氧化值升高)
3、 而本 身被还原 (元素的氧化值降低) 的物质称为氧化剂;使别的物质还原 (元素的氧化值降低) 而本身被氧化 (元素的氧化值升高) 的物质称为还原剂。,二、氧化剂和还原剂,判断一种物质是做氧化剂还是做还原剂,通常可以依据以下原则: (1) 当元素的氧化值为最高值时,它的氧化 值不能再增大,只能做氧化剂。 (2) 当元素的氧化值为最低值时,它的氧化 值不能再减小,只能做还原剂。 (3) 处于中间氧化值的元素,它既可以做氧 化剂,也可以做还原剂。,氧化剂与它的还原产物及还原剂与它的氧化产物称为氧化还原电对,简称为电对。其中,氧化值较高的物质称为氧化型物质,用符号 Ox 表示;氧化值较低的物质称为还
4、原型物质,用符号Red 表示。书写电对时,氧化型物质在左侧,还原型物质在右侧,中间用斜线“”隔开,即把电对写成 OxRed。 在氧化还原电对中,氧化型物质得电子,在反应中做氧化剂;还原型物质失电子,在反应中做还原剂。氧化型物质的氧化能力越强,其对应的还原型物质的还原能力就越弱;氧化型物质的氧化能力越弱,其对应的还原型物质的还原能力就越强。,三、氧化还原电对,先将两个半反应配平, 再将两个半反应合并 为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称为离子-电子法。 离子- 电子法的配平步骤如下: (1) 将反应物和产物以离子形式写出,例如:,四、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2) 将氧化还原反应分为两个半反应,一个 发生氧
5、化反应,另一个发生还原反应:,(3) 分别配平两个半反应:,(4) 确定两个半反应得、失电子数的最小公倍数,将两个半反应分别乘以相应系数,使其得、失电子数相等,再将两个半反应合并为一个配平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最后,在配平的离子方程式中添加不参与反应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写出相应的化学式,就可以得到配平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例题,例7-2 用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解:先写成离子反应式:将离子反应式分成两个半反应:,分别配平两个半反应:,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的原则,将两个半反应合并,写出配平的离子方程式:,最后写出配平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第二节 原 电 池,一、原电池的组成
6、 二、原电池符号,一、原电池的组成,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从理论上讲,任何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原电池中的盐桥是一支倒置的型管,管中填满了用饱和 KCl(或NH4NO3) 溶液和琼脂调制成的胶冻,这样 KCl 溶液不致流出,而阴、阳离子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盐桥的作用是构成原电池的通路和维持溶液的电中性。 原电池由两个半电池组成。半电池又称电极,每一个电极都是由电极导体和电解质溶液组成。,分别在两个半电池中发生的氧化反应或还 原反应,称为半电池反应或电极反应。原电池 的两极所发生的总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电池反 应。 在原电池中,流出电子的电极称为
7、负极,流入电子的电极称为正极。原电池的正极发生 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二、原电池符号,为简便起见,原电池常用符号表示。书写原 电池符号的方法如下: (1) 在半电池中用“ ”表示电极导体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界面。 (2) 原电池的负极写在左侧,正极写在右侧并用“”、“”标明正、负极,把正极与负极用盐桥连接,盐桥用“ ”表示,盐桥两侧是两个电极的电解质溶液。,=,,,(3) 溶液要注明浓度,气体要注明分压力 (4) 如果电极中没有电极导体,必须外加一惰性电极导体,惰性电极导体通常是不活泼的金属(如铂)或石墨。,例题,。,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因此组成原电池时,电对 为
8、正极,电对 为负极。故原电池符号为:,第三节电极电势和原电池的电动势,一、电极电势的产生二、原电池的电动势 三、标准电极电势 四、原电池的电动势与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的关系 五、Nernst 方程,一、电极电势的产生,把金属插入含有该金属离子的盐溶液中,金属表面的金属离子有溶解到溶液中成为水合离子的趋势,溶液中的水合金属离子也有从金属表面获得电子,沉积在金属表面上的趋势。当金属的溶解速率与金属离子的沉积速率相等时,建立了如下平衡:,溶解,沉淀,当达到平衡时,如果金属溶解的趋势大于金属离子沉积的趋势,金属表面带负电,而金属表面附近的溶液带正电;反之,若金属离子沉积的趋势大于金属溶解的趋势,金属表面带
9、正电,而金属表面附近的溶液带负电。这种产生于金属表面与含有该金属离子的溶液之间的电势差称为电对 的电极电势。,二、原电池的电动势,在没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正、负两极的电极电势之差称之为原电池的电动势。,三、标准电极电势,至今还没有办法能够准确测量单个电极的电极电势的绝对值。但可以选定一个电极作为比较标准,确定各个电极对此比较电极 (称为参比电极) 的相对电极电势。 IUPAC建议采用标准氢电极作为标准电极这个建议已被接受,并成为正式的约定。根据这个规定,电极的电极电势就是给定电极与同温度下标准氢电极所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一) 标准氢电极 吸附在铂片上的 H2 与溶液中的 H+ 建立了
10、如下动态平衡:,这种产生在100 kPa H2饱和了的铂片与 H+活度为的酸溶液之间的电势差,称为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标准氢电极 待测标准电极 (+),测量某给定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时,可将待测标准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下列原电池:,(二) 标准电极电势的测量,测量出这个原电池的电动势,就是待测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测定铜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四、原电池的电动势与摩尔吉布斯函数变 的关系,在等温、等压条件下,系统的吉布斯函数变等于系统所做的最大非体积功。对于电池反应来说,最大非体积功就是最大电功。,上式除以反应进度得:,如果电池反应是在标准状态下进行,又可
11、改写为:,例题,例7-4 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反应为:计算 298.15 K 时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和电池的标准电动势。,解:298.15 K 时,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为:,298.15 K 时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某给定电极的电极反应为:,五、Nernst 方程,电池反应为:,=,(-)标准氢电极 待测电极 (+),把该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按规定, 和 分别是给定电极的电极电势 和标准电极电势。上式可改写为: 上式称为 Nernst 方程。,例题,整理得:,电池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为:,例7-5 写出下列电极反应的 Nernst 方程式:,解:上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化学 徐春祥 主编 第七 氧化 还原 反应 电极 电势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25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