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徐春祥主编10配位化合物ppt课件.ppt
《基础化学徐春祥主编10配位化合物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化学徐春祥主编10配位化合物ppt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概述第二节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第三节 螯合物第四节 配位平衡,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概述,一、配位化合物的定义二、配位化合物的组成三、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原则四、配位化合物的命名,一、配位化合物的定义,配位化合物与简单化合物的本质区别是分子中含有配位键。通常把一定数目的阴离子或中性分子与阳离子或原子以配位键所形成的复杂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位个体,含有配位个体的化合物称为配合物。配位个体可以是中性分子,也可以是带电荷的离子。不带电荷的配位个体也称配位分子,配位分子本身就是配合物。带电荷的配位个体称为配离子,其中带正电荷的配离子称为配阳离子,带负电荷的配位个
2、体称为配阴离子。配位分子和含有配离子的化合物统称为配合物。,二、配位化合物的组成,(一)内界和外界 配位个体是配合物的特征部分,也称配合物的内界,通常把内界写在方括号之内。配合物中除了内界以外的其他离子称为配合物的外界。配位分子只有内界,而没有外界。,在配位个体中,接受孤对电子的的阳离子或原子称为中心原子。中心原子位于配位个体的中心位置,是配位个体的核心部分。中心原子一般是金属离子,特别是副族元素的离子;此外,某些副族元素的原子和高氧化值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也是比较常见的中心原子。,(二)中心原子,(三)配体和配位原子 在配位个体中,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的阴离子或分子称为配体,配体中提供孤对电子
3、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配位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中都含有孤对电子,一般常见的配位原子是电负性较大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或离子。 根据配体中所含的配位原子数目,可将配体分为单齿配体和多齿配体。只含有一个配位原子的配体称为单齿配体,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原子的配体称为多齿配体。,配位个体中直接与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的配位原子的数目称为中心原子的配位数。如果配体均为单齿配体,则配体的数目与中心原子的配位数相等。 如果配体中有多齿配体,则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与配体的数目不相等。 影响中心原子配位数的主要因素:,(四)配位数,(1)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第二周期元素的价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 4对电子,其配位数最大为 4
4、,第三周期及以后的元素,其配位数常为4,6 。 (2)空间效应:中心原子的体积越大,配体的体积越小时,中心原子能结合的配体越多,配位数也就越大。 (3)静电作用:中心原子的电荷越多,对配体的吸引力越强,配位数就越大。配体所带电荷越多,配体间的排斥力越大,不利于配体与中心原子的结合,则配位数变小。,带电荷的代数和。由于配合物是电中性的,可根据外界离子的电荷来确定配离子的电荷。,(五)配位个体的电荷,配位个体的电荷,等于中心原子和配体所,三、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原则,书写配位个体的化学式时,首先列出中心原子 的符号,再列出配体,将整个配位个体的化学式括 在方括号 中。 在配位个体中,配体列出的
5、顺序按如下规定: (1) 在配位个体中如既有无机配体又有有机配 体,则无机配体在前,有机配体在后。 (2) 在无机配体或有机配体中,先列出阴离子, 后列出中性分子。 (3) 在同类配体中,按配位原子的元素符号的 英文字母顺序排列。,(4)在同类配体中,若配位原子相同,则将含较少原子数的配体排在前面,较多原子数的配体列后。 (5)在同类配体中,若配位原子相同,配体中含原子的数目也相同,则按在结构式中与配位原子相连的原子的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6)配体的化学式相同,但配位原子不同时,则按配位原子的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若配位原子尚不清楚,则以配位个体的化学式所列的顺序为准。,四、配
6、位化合物的命名,对配位个体命名时,配体名称列在中心原子名称之前,不同配体的名称之间用中圆点()分开,在最后一个配体名称之后缀以“合”字,在中心原子的元素名称之后加一圆括号,在括号内用罗马数字表示中心原子的氧化值。若配合物为配离子化合物,则命名时阴离子在前,阳离子在后,与无机盐的命名一样。若为配阴离子的化合物,则在配阴离子与外界阳离子之间用“酸”字连接,若外界为氢离子,则在配阴离子之后缀以“酸”字。,物的化学式时配体列出的顺序相同,配体个数用倍数词头二,三,四等数字表示。对于复杂的配体名称,倍数词头所标的配体则写在括号中,以避免混淆,读时在数词后加“个”字。 同组分配体的不同配位原子也可以用不同
7、名称来表示。,在配位个体中,配体名称列出顺序与书写配合,第二节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一、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二、配位化合物的晶体场理论,一、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配位化合物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如下: (1)在配位个体中,中心原子与配体通过配位键相结合。 (2)为了形成配位键,配体的配位原子必须至少含有一对孤对电子,而中心原子的外层必须有空轨道,以接受配位原子提供的孤对电子。,(一)配位化合物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3)为提高成键能力,中心原子提供的空轨道必须首先进行杂化,形成数目相等、能量相同、具有一定方向性的杂化轨道。这些杂化轨道分别与配位原子的孤对电子在一定方向上互相接近,发生最大程度的重
8、叠,形成配位键。 (4)配位个体的空间构型、中心原子的配位数和配位个体的稳定性等主要取决于中心原子提供的杂化轨道的数目和类型。,(二)外轨配合物和内轨配合物 1. 外轨配合物 中心原子全部用最外层的空轨道(如 ns, np,nd)进行杂化,并与配体结合而形成的配 合物称为外轨配合物。中心原子采用sp, sp3, sp3d2 杂化与配体结合生成配位数为 2,4,6 的配合物都是外轨配合物。 基态 Fe3+ 的 3d 能级上有5 个电子,分占 5 个 3d 轨道:,在H2O的影响下,Fe3+的1个4s空轨道,3个4p空轨道,2 个4d空轨道进行杂化,分别与 6个含孤对电子的H2O形成6个配位键,形
9、成Fe(H2O)6 3+。,2. 内轨配合物,中心原子的次外层 空轨道参与杂化,并与配体所形成的配合物称为内轨配合物。中心原子采取 dsp2,d2sp3杂化,与配体生成配位 数为 4,6 的配合物是内轨配合物。,当 Fe3+ 与 接近时,在 的影响下, Fe3+ 的5 个 3d 电子挤到3个 3d 轨道中,空出 2 个3d 轨道, Fe3+ 分别与6 个含孤对电子的 中的 C 原子形成6个配位键,生成 。,(三) 配合物的磁矩,如何判断一种化合物是内轨配合物还是外轨配合物呢?通常可利用配合物的中心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进行判断。 配合物磁矩与未成对电子数的关系为:,未成对电子数为15时配位个体的磁
10、矩,如下表所示。 未成对电子数与磁矩的理论值,2 3 4 5,形成内轨配合物或外轨配合物, 取决于中心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配体的性质: (1) 当中心原子的 轨道全充满 时,没有可利用的 空轨道,只能形成外轨配合物。 (2) 当中心原子的 电子数不超过3 个时,至少有2个 空轨道,所以总是形成内轨配合物。,(3)当中心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既可以形成内轨 配合物,又可以形成外轨配合物时,配体就成为 决定配合物类型的主要因素。若配体中的配位原 子的电负性较大时,不易给出孤对电子,则倾向 于占据中心原子的最外层轨道形成外轨配合物。若配位原子的电负性较小,容易给出孤对电子,使中心原子 d 电子发生重排,空
11、出 轨道形成内轨配合物。,二、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晶体场理论的基本要点如下: (1)在配位个体中,中心原子处于带负电荷的配体(阴离子或极性分子)形成的静电场中,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完全靠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这是配位个体稳定的主要因素。 (2)配体所形成的负电场对中心原子的电子,特别是价电子层的 d 电子产生排斥作用,使中心原子原来能量相同的5 个简并d轨道的能级发生分裂,有的 d 轨道能量升高较多,有的能量升高较少。,(一)晶体场理论的基本要点,(3)由于 d 轨道能级发生分裂,中心原子价 电子层的 d 电子将重新分布,往往使系统的总能 量有所降低,在中心原子和配体之间产生附加成 键效应。,自由
12、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层的 5 个 d 轨道的能 量完全相同,称为简并轨道。如果将中心原子放 在球形对称的负电场中,由于负电场对 5 个简并 d 轨道的静电排斥力是相同的,d 轨道的能量升 高,但能级不会发生分裂。,(二)中心原子 d 轨道能级的分裂,在配位数为 6 的正八面体配位个体中,6 个配体位于正八面体的 6 个顶点:,由于 和 轨道的极大值正好指向配体,配体的负电荷对 和 轨道中的电子的排斥作用比较大,使这两个轨道的能量升高较多;而 dxy,dxz ,dyz轨道插入配体的空隙之间,轨道中的电子受配体排斥作用相对较小,轨道的能量升高较小。在八面体场中,中心原子原来能量相等的5个简并d轨道分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化学 徐春祥 主编 10 化合物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25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