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版胸痛中心建设标准ppt课件.ppt
《基层版胸痛中心建设标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版胸痛中心建设标准ppt课件.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胸痛中心建设流程/标准(基层版),咸阳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秦黎明主任医师2018年11月14日,目录,建设流程认证标准五要素,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流程,中国胸痛中心总部网站(www.chinacpc.org)注册成为机构会员,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流程,CPC任命文件,120合作协议,全院培训,质量分析会,合作医院培训,质量分析会,联合例会,质量分析会,支持与承诺函,总部网站注册,与5家合作医院签署协议并制定培训计划,典型病例讨论会,流程图及标识,质量改进计划和措施,申请认证,红头文件,开始录入急性胸痛患者数据,录入数据1个月,报名参加基础培训会,录入数据3个月,报名参加强化培训会,录入数据6个月,报名参
2、加认证培训会,本院胸痛中心成立,同时,1个月,3个月,6个月,建设过程中 同步上传认证材料,五大要素及其主要目的,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标准,医院领导层理解胸痛中心建设的意义,明确承诺支持胸痛中心建设,为胸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人力、资金、流程优化、院内外协调等方面的行政支持。,成立了胸痛中心的组织机构,包括医院层面的胸痛中心委员会以及任命了总监和协调员。,制订了胸痛中心管理制度:至少包括数据库管理制度、联合例会制度、质量分析会制度、典型病例讨论会制度、培训制度、奖惩制度等。,1,2,3,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标准,心血管内科专业基本条件要求(基层胸痛中心):(核心科室-后)一般条件设有开放床位不小于20
3、张的心脏专科病房或心脏病患者专用床位应配有不少于2张的心脏重症监护室(CCU、ICU或EICU)或心脏重症专用床位每年接诊/转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少于30例选择PCI策略导管室基本条件:与PCI医院相同 导管室从启动到开放(最后一名介入人员到达导管室)月平均时间小于等于30分钟选择溶栓策略有专用的溶栓场所,具备抢救能力,常备溶栓药物,最好备用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训练有素的溶栓团队,应由急诊和心血管内科/ICU专业人员组成,能熟练掌握STEMI的诊断、溶栓适应症、禁忌症、溶栓药物使用方法、溶栓注意事项、溶栓结果判定标准、各种并发症的处理以及心肺复苏能力,急诊科基本要求(核心科室-前):急诊科主
4、任愿意承担胸痛中心建设任务;设置了胸痛中心的功能分区:包括分诊台、急性胸痛诊室、抢救室、急性胸痛观察室等区域;建立了指导急性胸痛快速分诊、快速诊疗以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规范诊疗的流程图,并已经开始执行上述流程图;对于急性胸痛患者,能够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0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开展了床旁快速检测肌钙蛋白。,4,5,认证标准:要素一-五解读,要素一 基本条件与资质,权重最大,占40%,是必须满足的条件,胸痛中心的组织机构医院对胸痛中心的支持与承诺胸痛急救的配套功能区域设置及标识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胸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基本支持条件时钟统一方案及管理数据库的填报和管理,组织机构,胸痛中心成立并实际运
5、作至少6个月以上才能申请认证,承诺函,单项扣分,每缺1项扣1分,医院对胸痛中心的支持与承诺(6分)全力支持建设与认证对工作流程及管理制度进行调整签署联合救治协议与基层及社区机构签署协议实施培训计划对救护车救治能力进行改造(非必须条件),功能区域设置及标识,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20分),人员资质(基层胸痛中心)至少有2名取得中级职称资格且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3年以上的心血管内科专业医师若基层医院胸痛中心具备行急诊PCI的能力,则要求至少有一名以上具备急诊PCI能力的介入医师,要求接受过规范的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年手术量不低于75例(若基层医院胸痛中心不具备急诊PCI能力,则此条款不做要求),
6、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20分),心血管专科条件(基层胸痛中心)一般条件设有开放床位不小于20张的心脏专科病房或心脏病患者专用床位应配有不少于2张的心脏重症监护室(CCU、ICU或EICU)或心脏重症专用床位每年接诊/转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少于30例,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20分),心血管专科条件(基层胸痛中心)选择溶栓策略有专用的溶栓场所,具备抢救能力,常备溶栓药物,最好备用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训练有素的溶栓团队,应由急诊和心血管内科/ICU专业人员组成,能熟练掌握STEMI的诊断、溶栓适应症、禁忌症、溶栓药物使用方法、溶栓注意事项、溶栓结果判定标准、各种并发症的处理以及心肺复苏能力,人
7、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20分),心血管专科条件(基层胸痛中心)选择PCI策略导管室基本条件:与PCI医院相同 导管室从启动到开放(最后一名介入人员到达导管室)月平均时间小于等于30分钟,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20分),基层胸痛中心,具有急诊PCI能力导管室全天候开放STEMI患者在120分钟内完成转运PCI,与至少1家以上具有急诊PCI能力且导管室全天候开放的医院建立常规转诊机制具备全天候转运STEMI患者的救护车STEMI患者能在首次医疗接触后30分钟内转出,胸痛中心,转运,心血管专科条件(基层胸痛中心)选择转运策略,诊断及鉴别诊断,胸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基本支持条件(10分)远程传输能力及
8、信息共享平台,至少与5家非PCI基层医院形成有效的联络机制急诊科医师应具备对急性胸痛的鉴别诊断能力,在对急性胸痛进行鉴别诊断时,能得到其它相关学科的支持(急会诊)随时进行超声诊断的能力,包括心脏超声及主动脉超声,从启动超声到实施检查的时间在30分钟以内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并能开展急诊主动脉、肺动脉CTA检查,从启动CT室到接受患者进行检查的时间在30分钟以内(基层不做要求)运动心电图应在正常工作时间内随时可用于对低危胸痛患者的评估 (基层不做要求),时钟统一,时钟统一方案及管理(15分)已建立时钟统一方案,以确保各关键诊疗环节的时间节点记录的准确性已制订了时钟统一管理制度,确保关键时间节点所
9、涉及的各类时钟、诊疗设备内置系统时间、各类医疗文书记录时间的高度统一能提供落实时钟统一管理制度的客观记录,如时钟校对记录等(落实),数据库填报与管理,数据库的填报和管理(20分)已开始启用认证云平台数据库,并至少提供6个月的数据供认证时评估 制定了数据库的管理规范、使用细则及监督管理制度,并有数据的审核制度,确保数据库的真实、客观、准确应有专职或兼职的数据管理员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数据库使用方法和相关制度的培训及时在数据库中建档,从首次医疗接触时开始进行时间节点的前瞻性记录,尽可能避免回顾性记录,以提高记录的准确性,数据库填报与管理,数据库的完整性,应满足以下全部条件:所有进入医院的急性胸痛(明确
10、的创伤性胸痛除外)患者的登记比例应不低于75%,应包括各类因急性胸痛就诊于门、急诊或入院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最后诊断 ACS患者的登记比例应达到100% STEMI患者的录入必须达到100%,且各项关键时间节点的填报应齐全,关键时间节点的缺失率不能高于10%,其中院内时间节点记录的有效率应达到100%。(STEMI患者的关键时间节点详见数据库填报平台),数据库填报与管理,数据资料的溯源性:确保STEMI患者的上述关键时间节点可以溯源,其中发病时间、呼叫120、到达医院、知情同意等时间应能从急诊病历(电子病历或复印件)、入院病历、首次病程记录、心电图纸、检验报告、病情告知或知情同意书等原始记录中溯源
11、,并要求尽可能精确到分钟。,要素二 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及救治,急性胸痛早期快速甄别对明确诊断为STEMI患者的再灌注流程对初步诊断为NSTEMI/UA患者的危险分层及治疗对低危患者的评估和处理院内发生ACS的救治主动脉夹层及肺动脉栓塞的评估,占20%权重,对急性胸痛的早期甄别,急性胸痛患者的早期快速甄别(25分)制定了急性胸痛分诊流程图所有负责分诊的人员及其他首次接诊急性胸痛患者的医护人员均熟悉上述分诊流程图制订了急性胸痛鉴别诊断流程图所有负责急性胸痛患者接诊的急诊医师熟悉上述诊疗流程图所有急性胸痛患者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0分钟内完成12/18导联心电图检查确保在首份心电图完成后10分钟内由具
12、备诊断能力的医师解读,若急诊医师不具备心电图诊断能力,心血管内科医师或心电图专职人员应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确认,或通过远程12导联心电图监护系统或微信传输等方式远程确认心电图诊断,对急性胸痛的早期甄别,所有急性高危胸痛患者应在首次医疗接触(分诊台或挂号)后10分钟内由首诊医师接诊急诊科护士或医师或其它急诊检验人员熟练掌握了床旁快速检测肌钙蛋白的方法,确保能在20分钟内获得检测结果制订了ACS诊治总流程图,当心电图提示为ACS时,该流程图能指引一线医师进行后续的诊疗过程所有急性胸痛患者均应录入胸痛中心填报平台数据库,STEMI患者的再灌注流程(29分),具有PPCI能力的医院应以PPCI为主
13、要再灌注策略(第1-12项及第17项为必须全部满足的条件,若本院开展了溶栓治疗,则13-16项亦为必须满足条件)以最新的STEMI诊治指南为依据,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订STEMI再灌注治疗策略的总流程图制订各种不同来院途径的STEMI再灌注治疗的关系流程图,以明确参与救治过程的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时间限定制订本院STEMI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发病后早期用药及长期二级预防方案制订明确的PPCI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制订了绕行的相应的流程,使经本地120救护车入院的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直达导管室使自行来院STEMI患者绕行CCU从急诊科直达导管室,急诊科及心内科相关人员必须熟悉流程和联
14、络机制使从非PCI医院首诊、实施转运PCI(包括直接转运PPCI和补救性PCI)的STEMI患者能在到达医院前确认诊断、启动导管室,并实施绕行急诊和CCU直达导管室。并至少与5家以上的非PCI医院实施了上述流程,STEMI患者的再灌注流程,建立并落实了PPCI手术的先救治后收费机制有标准版本的急诊PCI知情同意书,有开始知情同意时间及签署知情同意时间,其中签字时间应精确到分钟 建立了旨在缩短知情同意时间的有效方法 建立了导管室激活机制,包括备用导管室激活流程以及值班人员不能及时到位 时应急机制,确保在启动后30分钟内接纳STEMI患者制订了将STEMI患者从急诊科转送到导管室的转运流图,在确保
15、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到达导管室有规范的溶栓筛查表,其中包括STEMI的确诊条件、溶栓适应症、禁忌症有规范、制式的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医患双方签字时间应精确到分钟制订溶栓治疗方案,包括溶栓前准备、溶栓药物选择及剂量、用法、监测指标及时机、结果判断、并发症处理预案、溶栓后抗凝治疗方案等制订了溶栓治疗标准操作流程图,指引一线医师进行溶栓治疗建立流程优化机制,确保自行来院或经120入院的STEMI患者能在首次医疗接触到开始溶栓时间 (FMC-to-N)30分钟,基层胸痛中心STEMI流程,请申请单位根据本单位目前实际开展的再灌注治疗方法进行下列选项 (单选或多选,已经开展的必须选择): ,30分钟,基
16、层胸痛中心STEMI流程,溶栓有规范的溶栓筛查表,其中包括STEMI的确诊条件、溶栓适应症、禁忌症有规范、制式的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医患双方签字时间应精确到分钟制订了溶栓治疗方案,包括溶栓前准备、溶栓药物选择及剂量、用法、监测指标及时机、结果判断、并发症处理预案、溶栓后抗凝治疗方案等制订了溶栓治疗标准操作流程图,指引一线医师进行溶栓治疗建立流程优化机制,确保从自行来院或经120入院的STEMI患者能在首次医疗接触后30分钟内开始溶栓治疗(FMC-to-N)制订了溶栓后转运方案和转运机制,其中包括转运时机、与PCI医院的联络机制、转运流程、转运途中病情变化时的应急预案等安全保障措施,基层胸痛中心
17、STEMI流程,转运根据最快到达的原则与附近至少一家以上已经建立胸痛中心的PPCI医院建立转诊关系,并需签署联合救治协议,原则上应建立双向转诊机制,该协议应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若与两家以上接受转诊医院建立了转诊关系,应根据转运时间优先并结合导管室是否可用确定优选和次选转诊的医院,并制订流程图指导一线医护人员使用与接收转诊医院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心电图远程传输和远程会诊机制,申请认证时需提交流程图及实际应用证据与接收转诊医院建立了联络及转诊机制,包括转运救护车的派遣、转运途中病情变化时应急预案以及达到接受医院的目标科室,其中应包括绕行PPCI医院急诊科和CCU 直达导管室的机制,申请认证时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层 胸痛 中心 建设 标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25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