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轮复习)ppt课件.ppt
《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轮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轮复习)ppt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3、分离定律的实质,明确目标:,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孟德尔, 孟德尔生平,孟德尔(18221884)奥国人,天主教父,遗传学的奠基人。所做的主要是1856年1864年经过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于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实验的论文。 (1)、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上确定为基因);(2)、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范围:以染色体为载体的细胞核的遗传 。,(2)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遗传。,(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范围和条件
2、,遗传的基本概念及符号,1.基本概念,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植物指自花授粉和同株异花授粉。,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指的是不同品种间的 交配。,测交:杂种子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正交和反交: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交配,交互父本、母本。,(1)几种交配类型,(2)与性状有关的概念,性状: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显、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种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遗传的基本概念及符号,1.基本概念,性状分离:杂种后代同时表现出显形和隐性
3、性状的现象。,遗传的基本概念及符号,等位基因:是指杂合体内,在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与d;A与a。,非等位基因:是指存在于异源染色体(不同对的染色体)上或者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基因。,(3)与基因有关的概念,显性基因:控制显性形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显性形状的基因。,1.基本概念,遗传的基本概念及符号,(4)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区别,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dd,杂合子:基因组成不相同的个体。如D d,1.基本概念,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的类型。,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的类型, 是肉眼看不到的,通常用各种符号来表示。,(5)表现型
4、和基因型的关系,遗传的基本概念及符号,2.符号,遗传图谱中的符号: P,F1,F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高茎的花,矮茎的花,正交,高茎的花,矮茎的花,反交,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高茎,矮茎,P,(杂交),高茎,F1,(子一代),(亲本),显性性状:在杂种F1代显现出来的性状。(高茎)隐性性状:在杂种F1代中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矮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高茎,F1,(自交),高茎,矮茎,F2,(子二代),在F1代中,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是永远消失了还是暂时隐藏起来了呢?,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高茎,F1,(自交),高茎,矮茎,F2,(子二代),3 1,性状分离,这种
5、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如高茎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如矮茎用小写字母表示,高茎,矮茎,P,F1,(减数分裂),配子,配子形成时,成对的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受精),高茎,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对杂交实验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如高茎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如矮茎用小写字母表示,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F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因 分离 定律 一轮 复习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25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