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临床技能操作ppt课件.ppt
《三基临床技能操作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基临床技能操作ppt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基临床技能操作,aaaa医院普外科,现场心肺复苏术,适应证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禁忌证1 、胸壁开放性损伤。2、 肋骨骨折。3 、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4 、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现场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心肺复苏(CPR)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密结合不间断地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1、证实:迅速用各种方法刺激病人,确定是否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主要采取“一看”:看形态、面色、瞳孔;“二摸”:摸股动脉、颈动脉搏动;“三听”:听心音。证实病人心跳停止后应立即进行抢救。
2、2、体位:一般要去枕平卧,将病人安置在平硬的地面上或在病人的背后垫一块硬板,尽量减少搬动病人3、畅通呼吸道:其操作方法是仰额举颌法: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示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额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颏(颌)。有假牙托者应取出。,现场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4、人工呼吸:一般采用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口对口鼻呼吸(婴幼儿)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进行;用按于前额之手的拇指和示指,捏住病人的鼻翼下端;术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深而快地向病人口内用力吹气,直至病人胸廓向上抬起为止;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病人胸部,吸人新鲜空气,
3、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病人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应放松,以便病人从鼻孔通气,观察病人胸廓向下恢复,并有气流从病人口内排出;吹气频率:1220次min,但应与心脏按压成比例。单人操作,心脏按压15次,吹气2次(15:2)。双人操作按5:1进行。吹气时应停止胸外按压;吹气量:一般正常人的潮气量500600mL。目前公认以8001200mL/次为宜,绝对不能超过1200mL/次,以免引起肺泡破裂。,现场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5 胸外心脏按压: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2)按压方法:抢救者一手的掌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另
4、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cm(513岁3cm,婴幼儿2cm。)。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按压频率:传统惯用 80100次min。小儿90100次min,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以0.6:0.4为恰当。与呼吸的比例同上述。,现场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5 胸外心脏按压: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
5、行人工心脏按压。(3)按压有效的主要指标: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0kPa;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出现自主呼吸;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4)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现场心肺复苏术,问答1、 胸外心脏按压的机制是什么?按压主要是引起胸内压力普遍性增高,胸内动脉、静脉,以及胸腔外的动脉压亦相应增高。但周围静脉压力仍然是低的,从而形成周围的动静脉的压力梯度,使血液自动脉(高压)流向静脉(低压)
6、、放松时,胸腔内压力下降,静脉血回流至右心,而动脉血因主动脉瓣关闭,反流量甚少。实验室及临床观察证明,按压时胸腔内压力升高与血压和颈动脉搏动强度呈正相关。此称之为胸腔泵的机制。,现场心肺复苏术,问答2、试述8岁以下儿童胸外心脏按压应注意的事项。(1)婴儿颈动脉不易触及,可检查肱动脉。(2)婴儿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交点下一横指处(儿童应在胸骨中部)。(3) 按压方法:用示指和中指两个手指头按压,或采用环抱法及双拇指重叠下压。(4)下压深度:婴儿2cm左右;儿童3cm左右。(5)频率;婴儿100次min;儿童80100次min。(6)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5:1。,现场心肺复苏术,问答3
7、 、胸外心脏按压常见的错误有哪些?(1)按压除掌根部贴近胸骨外,手指也压在胸壁上,易引起肋骨骨折。(2)定位不当;若按压部位偏下,易使剑突受压折断而致肝破裂。(3)按压用力不垂直,尤其是摇摆式按压不仅无效,更易出现肋软骨骨折等严重并发症。(4)按压时,抢救者肘部弯曲用力不当,致使按压深度不够。(5)放松时如手掌根离开胸骨定位点未能充分松弛,胸部仍承受足够的压力,致使血液难以回到心脏。,换药术,目的检查伤口清除伤口分泌物,去除伤口内异物和坏死组织通畅引流,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换药术,适应证1、手术后无菌的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如切口情况良好,张力不大,可酌情拆除部分或全部
8、缝线;张力大的伤口,一般在术后79天拆线。2 、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应每天换药1次。3 、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其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5 、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12次,并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井适时拔除引流。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48小时内拔除。6、橡皮管引流伤口术后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换药术,准备工作1、换药前半小时内不要扫地,避免室内尘土飞扬;了解病人的伤口情况,穿工作服;洗净双手。2、 物品准备:无菌治疗碗两个,盛无菌敷料;弯盘1个(放污染敷料);镊子2把;剪刀1把;备乙醇棉球、干棉球、纱布、引流条、盐
9、水,攸锁或氯亚明棉球,胶布等。3、让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利于暴露创口,冬天应注意保暖。,换药术,操作方法1、 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浸湿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2、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用乙醇棉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用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清洗时由内向外,棉球的一面用过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3、分泌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坏死组织较多,可用攸锁或其他消毒溶液冲洗。4、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银棒腐蚀,再用生理盐水中和
10、;或先用纯石炭酸腐蚀,再用75乙醇中和。肉芽组织有较明显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5、一般创面可用消毒凡士林纱布覆盖,必要时用引流物,上面加盖纱布或棉垫,包扎固定。,换药术,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外科技术,换药者如已接触伤口的绷带和敷料,不应再接触换药车或无茵的换药碗。需要物件时可由护士供给或洗手后再取。各种无菌棉球、敷料从容器取出后,不得放回原容器内。污染的敷料须立即放人污物盘或敷料桶内。(2)换药者应先换清洁的伤口,如拆线等,然后再换感染伤口,最后为严重感染的伤口换药。(3)换药时应注意取去伤口内的异物,如线头、死骨、弹片、腐肉等,并核对引流物的数目是否正确。(4)换药动作应轻柔,保护
11、健康组织。(5)每次换药完毕,须将一切用具放回指定的位置,认真洗净双手后方可给另一患者换药。,换药术,问答病室换药的最佳时间是什么?病室换药应在晨间护理或清洁工作完毕后半小时进行。,戴无菌手套,戴无菌手套方法(1)穿好手术衣后,取出手套包(或盒)内的无菌滑石粉小纸包,将滑石粉撒在手心,然后均匀地抹在手指、手掌和手背上,再取无菌手套一副。(2)取手套时只能捏住手套口的翻折部,不能用手接触手套外面。(3)对好两只手套,使两只手套的拇指对向前方并靠拢。右手提起手套,左手插人手套内,并使各手指尽量深地插人相应指筒末端。再将已戴手套的左手指插人右侧手套口翻折部之下,将右侧手套拿稳,然后再将右手插人右侧手
12、套内,最后将手套套口翻折部翻转包盖于手木衣的袖口上。(4)用消毒外用生理盐水洗净手套外面的滑石粉。,戴无菌手套,戴无菌手套必须注意哪些事项?(1)手术人员应根据自己手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手套。(2)一定要掌握戴无菌手套的原则,即未戴手套的手,只允许接触手套内面,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己戴手套的手则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内面。(3)手套破损须及时更换,更换时应以手套完整的手脱去应更换的手套,但勿触及该手的皮肤。,穿、脱隔离衣,适用范围1、进人严格隔离病区时,需穿隔离衣;2、检查、护理需特殊隔离患者,工作服可能受分泌物、排泄物、血液、体液沾染时,需穿隔离衣;3、进入易引起院内播散的感染性疾病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技能 操作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23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