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水浒传ppt人教版课件.ppt
《名著导读水浒传ppt人教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著导读水浒传ppt人教版课件.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浒传,四大名著之一四大奇书 之一英雄传奇代表作,金圣叹三国演义序:,余尝集才子书者六,其目曰:庄也、骚也、马之史记也、杜之律诗也、水浒也、西厢也,已谬加评定,海内君子皆许余以为知言。近又取三国志读之,见其掘实指陈,非属臆造,堪与经史相表里。由是观之,奇又莫奇于三国矣。,第一节 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水浒传是作家自己的创作吗?水浒传在成书过程中依据了哪些现实素材?水浒传和史实中的宋江起义有无联系?从历史上宋江36人太行山起义到梁山泊大规模的水上军事对抗,难道是作家的虚构?民间流传的水浒故事成型于何时?大宋宣和遗事和元杂剧水浒戏对水浒传的贡献在哪里?水浒传中为何会出现地理位置混乱现象?历史上的宋江
2、起义活动于太行山脉与水不曾有任何联系,那么水浒传中的“水”从何而来?洞庭湖钟相、杨幺大起义给了水浒作者以什么启发?水浒传的描写接近钟相、杨幺大起义而远离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其依据是什么?其中哪些因素被作者吸收进了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这几部书有的学者称之为累积型的作品。它前边应该有一个作家群,进行了关于水浒传故事的前期的创作,提供了水浒传故事的一个大致的框架,提供了大量的、初级的水浒故事,最后施耐庵、罗贯中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加工、再创作,完成这部大书。,一、史书素材:1、 宋史中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均有简略记载;2、南宋王偁东都事略等。,宋史徽宗本纪载:,宣和三年(1121)二月,
3、甲戌,降诏招抚方腊。癸巳,是月方腊陷处州。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宋史张叔夜传载:,(叔夜)以徽酋阁待制再知海州。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缨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滨,劫巨舟十余,载掳获。(叔夜)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近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宋史侯蒙传载:,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清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
4、。,南宋王偁东都事略载,宣和三年四月童贯擒获方腊之后,“五月丙申,宋江就擒”。徐直之忠义彦通方公传载,宣和三年“八月丙辰”方腊被“腰斩于市”之后,宋江等“未几亦就擒”。,宋洪迈夷坚志:,宣和七年,有梁山泺贼五百人受降,既而悉诛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据此认为宋江等人的结局是“杀降”。,二、民间流传:1、罗烨醉翁谈录录说话名目;2、南宋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录36人姓名、绰号;3、南宋末元初大宋宣和遗事“梁山泊聚义本末”。,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全书76000余言,按年编述历史故事,分子目293条。叙事到宣和年间则有了水浒故事,如“杨志等押花石纲违限配卫州”、“孙立等夺杨志往太行山落草”、“宋江因杀阎婆
5、惜往寻晁盖”、“宋江得天书三十六将名”、“宋江三十六将共反”、“张叔夜招宋江三十六将降”等。,大宋宣和遗事:,孙立、李进义“兄弟十一人往黄河岸上。等待杨志过来,将防送军人杀了,同往太行山落草为寇去也”。“晁盖八人,劫了蔡太师生日礼物,不是寻常小可公事,不免邀约杨志等十二人,结为兄弟,前往太行山梁山泊落草为寇。”“忽一日宋江回家,见了吴伟两个,正在偎依,便一条忿气,怒发冲冠,将起一柄刀,把阎婆惜、吴伟两个杀了, 及到梁山泊时分,晁盖已死。 吴加亮等那几个弟兄,共推让宋江做强人首领。,三、元代“水浒戏”今存剧目33种,剧本全存6种。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康进之的黑旋风负荆;李文尉的燕青薄鱼;李志远
6、的还牢陌;征豹恩、黄花玉、五虎大劫牢、七虎闹同台、王矮虎大闹东平府、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双献功武松大报仇,折担儿武松打虎。,四、各种材料的拼凑、组装,1、王伦之事;2、方腊、田虎、王庆起义的故事;3、南宋初年的洞庭湖钟相、杨幺大起 义。,总之,水浒传这部书是以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作为一个框架,宋江作为一个符号存在,那么具体的内容吸收了大量的农民战争、民族战争史料。在创作过程当中,洞庭湖起义的史料和传说给水浒传作者以极大的启发。深入研究洞庭湖起义的素材,是解开水浒传成书之谜的一把钥匙。,第二节 水浒传的作者和版本,一、关于作者,明代说法有四:“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间高儒百川书志、郎英
7、七修类稿)罗贯中作(见于万历间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王圻稗史汇编)施耐庵作(见于万历间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施作罗续(见于明末清初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目前一般从说:施耐庵作,门人罗贯中在施“的本”(即真本)基础上,又作一定加工。,二、水浒传的版本,施耐庵编撰的水浒传祖本,早已不存。明清以来出现的多种水浒传版本,一般可分为繁本和简本两个系统。繁、简之分,不在情节、人物本身而是指叙述、描写的文字有粗略和细腻之不同。,繁本系统,(一)、百回本:1、明正德、嘉靖年间坊刻残页本;2、嘉靖年间刊印的忠义水浒传残本(8回)3、万历十七年乙丑(1589)刊印的忠义水浒传一百卷一百回,因卷首有署名“天都外臣”(
8、汪道昆)的一篇序文,故称之为“天都外臣本”;4、万历三十八年(1610)容与堂刊印的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分为有序本和无序本两种。这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百回繁本;5、明芥子园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李玄伯藏明刻本忠义水浒传、钟敬伯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等。,(二)百二十回本:明袁无涯刊本新镌李氏藏本忠义水浒传,增加了百回本所没有的宋江征讨田虎、王庆的情节。(三)七十回本:金圣叹腰斩水浒传,砍掉七十二回以后的内容,又把第一回改为“楔子”,形成新的版本,即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简本:万历年间双峰堂刊印全像增添田虎王庆忠义水浒传。,第三节水浒传的内容和思想,一、水浒传的内容: 小说主要描
9、写梁山起义全过程。120回本可分六部分:一(171回),起义的发生和发展。二(7282回),义军同官军对抗、受招安。三(8390回),奉命征辽。四(91100回),征田虎。五(101110回),征王庆。六(111120回),征方腊及凄惨结局。,二、水浒传的思想,1、“忠义”说 A、忠义的赞歌B、忠义的悲剧,A、忠义的赞歌,李贽忠义水浒传序:谓水浒之众,皆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可也。然未有忠义如宋公明者也。今观一百单八人者,同功同过,同死同生,其忠义之心,犹之乎宋公明也。独宋公明者,身居水浒之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专图报国,卒至于犯大难,成大功,服毒自缢,同死而不辞,则忠义之烈也!,B、忠义
10、的悲剧,参袁行霈本中国文学史第四册第49页,金圣叹水浒传序不同意 “忠义“说,观物者审名,论人者辨志。施耐庵传宋江,而题其书曰水浒,恶之至,迸之至。而后世不知何等好乱之徒,乃谬加以“忠义”之目。王土之滨则有水,又在水外则曰浒,远之也。远之也者,天下之凶物,天下之所共击也;天下之恶物,天下之所共弃也。若使忠义而在水浒,忠义为天下之凶物、恶物乎哉?宋江等一百八人,其幼,皆豺狼虎豹之姿也;其壮,皆杀人夺货之行也;其后,皆敲朴劓刖之余也;其卒,皆揭竿斩木之贼也。有王者作,比而诛之,则千人亦快,万人亦快者也!,2、“发愤”说,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盖自宋室不竞,冠履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驯致夷狄处
11、上,中原处下,一是君相犹然处堂燕鹊,纳币称臣,甘心屈膝于犬羊已矣。施、罗二公身在元,心在宋;虽生元日,实愤宋事。(李贽忠义水浒传序),3、“诲盗”说,李青山诸贼啸聚梁山,破城焚漕,咽喉梗塞,其说始于水浒传一书(是书)不但邪说乱世,以做贼为无伤,而如何聚众树旗,如何破城劫狱,如何杀人放火,如何讲招安,明明开载,且预为逆贼策算矣。臣故曰:此贼书也。 水浒传一书,贻害人心,岂不可恨哉!(崇祯十五年四月十七日刑科给事中左懋第为陈情焚毁题本,引自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4、农民起义说,解放后一直到现在,杨绍萱、王利器、冯雪峰、等学者先后提出“农民起义”说或“农民运动”、“农民革命”说。称水浒传是“
12、农民起义的教科书”;是“无数次农民起义的经验、教训,以文学形象为手段所作出的一个总结”;“雄伟的农民战争史诗”;“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小说”等等。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郭豫衡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等采纳了这种观点。但也有人不同意“农民起义”说。,5、“投降主义”说,毛泽东: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0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鲁迅论水浒,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
13、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隶。(三闲集流氓的变迁),6、“为市井细民写心”说,理由之一:水浒中的主人公是大批非农民化的人物,起义军没有农民的生活方式,没有对土地的要求,作品中没有一处真正的农村景象。理由之二:梁山英雄的价值观和个性,更多的反映着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例如“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盘分金银”,“图个一世快活”,“疏财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该出手时就出手”等等,都表现出市井细民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人生观,是小说蒙上了一层特殊的江湖豪侠气息。,7、“忠奸斗争说”,金圣叹:开书未写一百八人,而先写高俅者,则是乱自上作也。官逼民反,
14、奸逼民反;真正的忠臣义士在“水浒”,而权奸却在“中央”,把持朝政,为所欲为;宋江是忠义的代表,高俅是奸佞的代表,以宋江为代表的梁山英雄与以高俅为代表的四大奸臣的斗争,贯串全书,是全书的主线;写农民起义意在借助钟馗打鬼,目的是揭露赃官奸臣害国误民,从而劝谕皇帝开张圣听,亲贤臣,远小人。,小说主题出现多元融合,与几种基本事实有关:北宋末年宋江起义是农民起义,作品揭示了它的基本规律和客观意义。水浒故事长期在都市流传,既有对市民生活的描写,又有市民阶层感情的渗透。小说成书时经过封建文人加工改造,成书后又有不少修饰评点,所以儒家忠义思想贯穿全书并不奇怪。,第四节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一、人物形象刻画金圣叹
15、读第五才子书法:“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金圣叹水浒传序三:“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水浒传只是写人粗鲁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鲁是性急,史进粗鲁是少年任气,李逵粗鲁是蛮,武松粗鲁是豪杰不受羁绊,阮小七粗鲁是悲愤无处说,焦庭粗鲁是气质不好。,明批评家叶昼说:“水浒传文字,绝妙千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辩。如鲁智深、李逵、武松、阮小七、石秀、呼延灼、刘唐等众人,都是性急的,渠
16、形容刻画来,各有派头,各有身份,各有家数,各有光景,一毫不差,半些不混,读去自有分辨,不必见其姓名,一睹事实,就知某人某人也。”(容与堂本第3回评),林冲、杨志和鲁达,相同:军官身份;被逼造反经历。不同:林冲“保官”,表现为软弱性;杨志“求官”,表现为奴才性;鲁达既不保也不求,表现为彻底反抗性。,李逵与鲁达,李逵与鲁达相同:粗中有细。不同:李逵粗中有野气,是“粗野”。鲁达粗中有豪气,是“粗豪”。,同是打虎“写武松打虎,纯是精细;写李逵杀虎,纯是大胆。” 同是杀嫂武松杀潘金莲,“全是为兄报仇,而己不曾与焉”,表现为义烈;石秀杀潘巧云,“不过为己明冤而已,并与杨雄无与也”,显示出狠毒。,一、宋江形
17、象分析,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一直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他是阴险奸诈,还是忠义两全?是道貌岸然,还是江湖好汉?,宋江杀惜,宋江的绰号,水浒传里边的每一个英雄好汉,基本上只有一个绰号。宋江却有四个绰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而他每一个绰号,都表现了他在这个方面的特点,也表现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水浒传第18回,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
18、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住,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如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 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作及时雨。,呼保义,第四个绰号就是“呼保义”。呼保义这个词,一直到今天,大家都无法把它解释清楚。有一种解释说,保义是南宋时候武官的一个称呼,叫保义郎。另外一种解释,说“保”,就是保持的保;“义”就是忠义的义,“保义”即保持忠义,呼的意思,就是大家都那样叫他。大体上说,呼保义这个词实际上讲的是宋江对待国家的态度,对待朝廷的态度,对待皇帝的态度。,对宋江的第一个角度的理
19、解,水浒传第18回宋江刚出场的时候,就对他有一个全面的介绍。他是世代务农,世世代代种地,守一些田园过活。自幼攻读经史,受到传统的文化教养。更主要的一点,就是他所从事的职业。他在县衙里边当一个押司。所以从他的家境出身以及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职业,我们可以判断,他的家境出身使他有一定的正义感,他的职业养成他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的习惯,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这是我们对宋江的第一个角度的理解。,对宋江的第二个角度的理解,第二,宋江到底是仗义的英雄?还是国家的忠臣?我们可以从他上梁山之前和上梁山之后的几件事来分析一下。上梁山之前,他为了自己的心腹兄弟,私放晁盖。并且为了怕事情暴露,杀死阎婆
20、惜。从这些事情上来说,我们可以说宋江是一个仗义的英雄。那么上梁山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义军的首领,他领导梁山兄弟的几次战役,都充分显示了他的指挥和组织才能。而在受招安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忠臣。他把梁山的堂名由原来的“替天行道”改为“顺天护国”,这是一个国家的忠臣才有的行为。所以说无论我们以怎样的主观情感对宋江或褒或贬,或爱或恨,都不能否认他是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二、林冲,水浒传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生活的依据,而且能够随着生活矛盾的发展,他的性格要产生变化。水浒传写林冲的性格转变,写得非常出色,有根有据。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候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著 导读 水浒传 ppt 人教版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21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