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汴河怀古》《题乌江亭》ppt课件.ppt
《古诗两首:《汴河怀古》《题乌江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两首:《汴河怀古》《题乌江亭》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6.古诗两首,汴(b i n)河怀古 唐 皮日休尽道隋(s i)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作者简介,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今湖北天门人。一位道、儒兼修的学者。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晚唐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
2、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注释:禹:传说中治水的大英雄。汴河:在今河南开封,是隋朝时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水殿龙舟事:隋炀帝下扬州调动了不计其数的人力财力,加速了隋朝的灭亡。水殿龙舟指隋炀帝乘坐的大船,船身广大,船上极尽奢华。共禹论功:作者在这里肯定了京杭运河的积极意义,是可以和大禹治水的功绩相比的。 历史上对隋炀帝的评价众口一词,都说他荒淫无道。诗人没有人云亦云,而是独树一帜,对隋炀帝的功过做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隋炀帝,龙舟模型,古运河,古运河,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解说: 胜败是兵家的常事难以预料, 能
3、忍辱负重才算是堂堂的男子汉. 江东子弟中多有人才俊杰, 说不定还能在整旗鼓卷土重来。,题 乌 江 亭,杜 牧,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4、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卷土重来 成语“卷土重来”不难理解,常以其比喻在失败之后,并不灰心,重整旗鼓,重新再干。这来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注释:乌江亭:地名,楚汉战争时,项 羽逃到乌江自刎。期:预料。包羞忍耻:能忍受失败、挫折等羞辱。江东:指江南,项羽起兵的地方,写作背景: 那是楚汉相争之时,最后刘邦取得了胜利,他包围了项羽,虽楚霸王后来突围,但只剩下了二十八名残兵败将,逃到了乌江(即现在安徽省乌江镇)。汉军的数千追兵仍在穷追不舍。此时乌江亭长驾着一条小船来接应项羽说:“江东虽小,但是亦有千里土地,数十万人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汴河怀古 题乌江亭 古诗 怀古 乌江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20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