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中药ppt课件.pptx
《厨房里的中药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厨房里的中药ppt课件.pptx(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厨房里的中药,健康与护理系主讲:陈秋铃,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1页,一、中药基础知识,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2页,中药: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以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药物。西药: 相对于中药而言,指西医用的药物,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包括阿司匹林、青霉素、止痛片等。简而言之,西药即为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3页,中药的品质,1.中药的产地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之处,往往
2、是蕴育优秀人才的摇篮,同样也培育出了优秀的中药材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指的是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质优良、疗效突出的药材。神农本草经:“土有所出,真为新陈,并各有法。”,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4页,“东北三宝”-人参、鹿茸、熊胆;,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5页,河南怀庆府四大怀药:地黄、山药、牛膝、菊花;内蒙古:甘草、黄芪;安徽:滁白菊;云南:三七、茯苓;山东:阿胶;四川:大黄、黄连、川芎;河北:枣仁等;广东:陈皮,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6页,三七,大黄,2.中药的采集 原则:在
3、药物有效成分含量最多时采集。如:鹿茸以36年健壮的梅花鹿于清明前后锯的头茬茸质量最高。 全草类:多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花初开时采收,如夏枯草。 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盛开的时候采集,如枇杷叶。 花、花粉类:一般在含苞未放时采摘花蕾,如金银花。果实、种子类:大多要在成熟时采摘,如瓜蒌、莲子。,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7页,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8页,根及根茎类: 以秋末春初时采收为佳,如天麻、苍术等。 树皮、根皮类药材: 通常在春夏时节植物生长旺盛,植物体内浆液充沛时采集,如黄柏、杜仲等。动物昆虫类药材:
4、 根据其生长活动季节捕捉采集。矿物类药材全年皆可采收,只要注意方法,择优选采即可。,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9页,3.中药的炮制炮制方法(1)修治:纯净、粉碎、切制三道工序(2)水制:水、液体辅料(3)火制:炒、炙、烫、煅、煨等(4)水火并制:煮、蒸、炖、淬等(5)其他制法:发酵(神曲)、发芽(麦芽)、制霜(巴豆霜、西瓜霜)等,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10页,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11页,中药的性能,概念: 是药物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性质和功能。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
5、沉、毒性等内容。,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12页,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性能,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药的性状: 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中药的性能: 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13页,四气,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主要反映药物作用对人体寒热变化的影响。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是相对立的两类药性。,202
6、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14页,四气的确定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产生的不同调节效应总结出来的,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大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其药性属于寒凉,如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大凡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其药性属于温热,如温里药,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等作用。,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15页,四气的作用意义 一般来讲: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寒者热之、热者
7、寒之。”素问 至真要大论 “疗寒以热,疗热以寒。”神农本草经 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这是临床用药应遵循的基本用药原则。,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16页,五味,含义: 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最基本的滋味。 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淡附于甘”;“涩乃酸之变味”。,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17页,五味的确定: 确定味的主要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二是药物的作用。 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 后来由于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2022/11/8,中山
8、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18页, 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 例如,葛根、皂角刺并无辛味,但前者有解表散邪作用,常用于治疗表证;后者有消痈散结作用,常用于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之证。二者的作用皆与“辛能散、能行”有关,故皆标以辛味。,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19页,辛:能散发散解表(麻黄、桂枝、细辛、薄荷) 能行行气行血(香附、木香、桃仁、红花)甘:能补补脾益气和中 (人参、黄芪、甘草) 能和和中,调和药性(甘草) 能缓缓急止痛(白芍)酸:能收收敛止汗(五味
9、子) 能涩涩肠止泻(乌梅、诃子) 涩精止带(金樱子),甘草,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20页,苦:能泄通泄降泄(大黄、杏仁、黄连) 能燥燥湿(芩、连、柏、苍术) 能坚清热泻火保津液(黄柏、知母)咸: 能软软坚散结,瘿瘤肿物(昆布) 能下泻下通便(芒硝)淡:能渗能利:渗湿利水(猪苓、泽泻),泽泻,知母,大黄,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21页,毒性,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22页,对中药的毒性概念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1.药物的偏性 在本草书籍中记载的药物,标明“有毒”或“无毒”字样,其
10、含义是指该药的药性有无偏性。有偏性就是有毒,含义是指该种药物能够攻病愈疾,使用后有强烈的医疗作用。无毒指该药药性平和,可以久服补虚。 所以,古代毒药的含义是广义的,说明了药物的毒性是药物的基本性能之一,即古语的凡药三分毒的意思。,2.指有毒物对机体的伤害性 “大”“小”指的是毒性的强弱。使用注意:防止两个误区:不能将有毒与无毒绝对化严格控制剂量:采取“小量渐增”的方法采取防范措施,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23页,中药的用法,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24页,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2
11、5页,1.剂量中药大多数来源于生药饮片中药剂量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以克计算,常用量510g;较大量15-30g;新鲜药物常用量30-60g。,现在我国对中药生药剂量采用公制,以克为单位,即1kg=1000g。为了处方和调剂计算方便,规定可按1市两(16进位制)=30克,1钱=3克,1分=0.3克,1厘=0.03克的近似值进行换算。,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26页,确定中药剂量的依据:(1)药物方面 凡有毒的,峻烈的药物用量宜小,如乌头、雄黄之类;质重的药物用量要大,如代赭石、牡蛎类;质轻的用量宜轻,如蝉蜕;芳香类药物用量宜轻,如丁香、檀香。(2)应用方面
12、入汤剂入丸散剂;单味药复方药;主要药物辅助药物,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27页,(3)患者方面 妇女、老年、体弱、儿童用量宜轻,男子、体壮、年轻用量宜重;病情轻或慢性病,用量宜轻;病情深重顽固用量宜大,还有些药轻用、重用作用不同,如柴胡轻用升阳,重用疏肝。,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28页,(4)季节变化 夏季苦寒降火药用量宜重;冬季苦寒降火药用量则宜轻。,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29页,各类药物用量大致规律如下: 花叶、芳香走窜之品3-9g;根茎类9-15g; 矿石贝壳类15-30
13、g; 特殊药物例外:细辛一般不超过3g,沉香、麝香一般用1-1.5g;一般常用内服剂量:5-10g;部分常用量为15-30g;新鲜药物常用量30-60g。,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30页,2.配伍定义:是按照病情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按照一定原则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七情”单行: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如独参汤;相须:性能和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疗效(石膏配知母、大黄配芒硝);相使: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可增强 主药疗效(黄芪与益母草);,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31页,相
14、畏: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半夏畏生姜);相杀:一种药物能消除或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绿豆杀巴豆的毒);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或降低另一种药物的某些功效(人参恶莱菔子);相反: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甘草反甘遂)。,2022/11/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健康与护理系 陈秋铃,第32页,用药禁忌,1.配伍禁忌:主要指相反药物的禁忌应用。如人参不能与五灵脂相配。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十九畏 硫磺畏芒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芒硝畏荆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厨房 中药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19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