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学4章纯碱ppt课件.ppt
《化工工艺学4章纯碱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工艺学4章纯碱ppt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工工艺学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nics,第4章 纯碱Industry of making soda,第一节 氨碱法制纯碱 第二节 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和氯化铵,纯碱和烧碱广泛应用玻璃、制皂、纺织、造纸、石油化工、化肥、冶金、医药等工业。,用 途,第一节 氨碱法制纯碱,一、概述,【物理性质】纯碱又称苏打,白色细粒结晶粉末,分子式Na2CO3。密度2533kg/m-3,熔点851,热容1.04kJ/kg。【生产方法】氨碱法(索尔维制碱法)氨碱法原料:食盐、氨、石灰石、焦炭联碱法(侯氏制碱法)联碱法原料:食盐、氨、CO2,二、 氨碱法制碱的生产原理1、主要原料食盐、氨、石
2、灰石、焦炭2、 主要化学反应 P143-144【氨盐水碳酸化】NaCl + NH3 + CO2 + H2O = NaHCO3 (s)+ NH4Cl【重碱煅烧】 2NaHCO3 (s) = Na2CO3 (s)+ CO2 (g) + H2O【氨的回收】NH4Cl + Ca(OH)2 = 2NH3 + CaCl2 + 2H2O CO2的来源:大部分由煅烧石灰石得到; 一部分由重碱煅烧而来。【石灰石煅烧】 CaCO3 = CaO+ CO2 石灰窑中煅烧来的CaO供“氨回收”反应用:【石灰乳制备】CaO + H2O = Ca(OH)2,三、 氨碱法制碱的生产流程,NH3,NH4Cl及未用NaCl,CO
3、2,含CaCl2废液,P148,(1)饱和盐水的制备和精制 P149,【原料】海盐、池盐、岩盐、井水盐、盐湖水【制备及精制过程】将原盐在化盐桶中制备得粗盐水,再精制粗盐将其中Ca盐和Mg盐等杂质除去。【精制原因】在吸氨和碳酸化过程中,可能生成Mg(OH)2和CaCO3沉淀,使管道堵塞或影响产品质量。【精制目标】需除去99%以上的钙、镁杂质。,四、氨碱法制碱的主要过程和设备,原盐,粗盐水,一次盐水,二次盐水,去吸氨,化盐桶,除镁,除钙塔除钙,澄清,一次泥,二次泥,回收盐,沉泥制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精制反应】除镁Mg2+ + Ca(OH)2(s) = Mg(OH)2(s) + Ca2+ (一次盐
4、)除钙(可用下列两法之一)石灰-碳酸铵法Ca2+ 2NH3 + CO2 + H2O = CaCO3(s) + 2NH4+ 石灰纯碱法Ca2+ Na2CO3 = CaCO3(s) + 2Na+ (二次盐),【两种除钙法比较】石灰-碳酸铵法 可用尾气中的氨,省原料,但生成的氯化铵对碳酸化过程不利,使其转化率降低。石灰纯碱法 用产品碱除钙虽损耗了部分产品,但没有氯化铵生成,对后续工序碳酸化有利。,【设备】 石灰-碳酸铵法除钙塔,图 4.5,CO2、NH3,【吸氨目的】制备适合碳酸化所需浓度的氨盐水;同时可进一步除去盐水中钙镁杂质。【气氨来源】蒸氨塔回收的母液中的氨,气氨中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5、【吸氨反应】 NH3 + H2O = NH4OH +Q 2NH3 +CO2 +H2O = (NH4)2CO3 +Q副反应有与钙镁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的反应。,(2)盐水吸氨制氨盐水 P150,【热力学分析】 T (低温有利吸氨)反应放热较多,需及时移热。温度, 氨平衡分压,氨溶解度 不利吸氨;【解决办法】 导出盐水并用多个塔外水冷器冷却;【操作温度】 但温度过低会使生成碳酸铵、碳酸氢铵等结晶析出,堵塞管道;一般控制塔中部温度不超过60-65 ,底部为30 。, CO2存在有利吸氨若溶液中CO2浓度增大, CO2与氨反应右移可使氨平衡分压下降,从而有利吸氨。如图4.6所示。,图 4.6,由碳酸化过程
6、看,理论游离NH3与NaCl的摩尔比应为1。 当n(NH3/NaCl)1,则会有多余NH4HCO3 、(NH4)2CO3等析出,降低氨的利用率; 当n(NH3/NaCl)1,则又会降低钠的利用率,增加食盐消耗。 生产中,一般取 n(游离NH3): n(NaCl)= 1.08 1.12 氨略过量,以补偿碳酸化过程中的氨损失。, 游离NH3与NaCl摩尔比(1.08 1.12:1),【设备】吸氨塔特点:塔上中下部分别设置冷却排管。澄清桶:用于除去少量钙镁盐沉淀,最终杂质含量0.1kg/m3。操作压力: 塔顶稍减压,以减少氨损失。,图 4.7,35-40,50,上部洗涤段(洗涤尾气回收氨),中部吸氨
7、段(加强移热),下部循环澄清段(循环和澄清氨盐水),【反应机理】氨盐水先与CO2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然后水解生成碳酸氢铵;再与钠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化反应】总反应: NaCl + NH3 + CO2 + H2O = NaHCO3 + NH4Cl,(3)氨盐水的碳酸化 P151, 氨基甲酸铵的生成CO2 + 2NH3 = NH4+ + NH2COO(反应速率中等)水化反应 CO2 + H2O = H2CO3 ;CO2 +OH = HCO3(反应速度慢) 吸收的CO2主要生成氨基甲酸铵。, 氨基甲酸铵的水解(慢) 2NH2COONH4 = NH4HCO3 + 2NH3生成的氨可继续进行碳酸
8、化过程: CO2 + 2NH3 = NH4+ + NH2COO碳酸氢盐也存在下述反应: NH3+HCO3 = NH4+ + CO32PH值为810.5时主要形成HCO3 ,碱性更强时主要生成CO32 。, 析出碳酸氢钠 NaCl + NH4HCO3 = NaHCO3 (s) + NH4Cl控制步骤:氨基甲酸铵的水解,因此塔中要保持足够的溶液量使充分反应。反应机理来看,碳酸化为液膜控制,CO2在液膜上的吸收速率决定了碳酸化的速率。,【 碳酸化度R】 通常生产中保持R=180190%.当R100时,溶液中有效氨浓度很低,需靠氨基甲酸铵水解的氨继续碳酸化,故“水解”是碳酸化的控制步骤。碳酸化反应是放
9、热反应,需注意冷却。 【总结】氨盐比略过量(一般取1.08-1.12),原料利用率高;碳酸化速率随R而;温度越低越有利于结晶。,游离 已结合成氨盐,总氨浓度,注意点:,补充知识,钠利用率:在碳酸化过程中, NaCl转化为NaHCO3固体的转化率,以UNa表示。氨利用率:NH4HCO3转化为NH4Cl的转化率,以UNH3表示。如果UNa,则生产每吨纯碱所消耗的氨盐水量,盐水的制备,精制,吸氨及氨盐水的冷却都可以在低负荷下工作。碳酸化母液量 ,蒸馏母液用的蒸汽、石灰乳及冷却水用量 。相应地生产石灰所需的石灰石及焦炭用量 。氨的循环量 ,因之氨的损耗量 。由此可见,钠利用率不仅关系到氯化钠的消耗定额
10、,而且也关系到纯碱产量和各种原料的消耗定额。,【碳酸化塔结构】 P153,图 4.8,塔底引入的CO2压力 为0.28MPa时,最终碳酸化度能达190%左右。温度 进塔T:3050; 塔中部T升到60 左右,中部不冷却,有利晶粒长大; 塔底T:30 以下,保证结晶析出。清洗 设置1个清洗塔,4个制碱塔。采用新鲜氨盐水和稀CO2使碳酸氢盐生成碳酸盐从而溶解除去。氨盐水停留时间 1.52h(有充分水解时间)钠利用率 75%;氨利用率 72%73%;晶浆含NaHCO345%50%,吸收段,冷却段(析出结晶),含CO240%的窑气,含CO290%的重碱煅烧炉气,当氨盐比为1:1且原盐水饱和时,碳酸化度
11、与CO2平衡分压的关系如图4.9。,图 4.9,1.9,0.28MPa,R一定,T所需P;R ,PCO2 ,所需T,在塔内碳酸化过程进行情况及碳酸化度沿塔高分布如图4.10。,图 4.10,【重碱过滤】碳化塔底晶浆含NaHCO345%50%,煅烧分离前需过滤。【滤饼洗涤】洗涤重碱中残留母液,降低成品纯碱中氯化钠的含量。用软水洗,以免带入Ca+、Mg+形成沉淀堵塞滤布。 杂质分解反应 NH4HCO3 = NH3+ CO2+ H2O NH4Cl + NaHCO3 = NH3+CO2+NaCl+H2O,(4)碳酸氢钠的过滤及煅烧 P156,真空过滤机,【煅烧反应】 2NaHCO3(s) = Na2C
12、O3(s) + CO2(g) + H2O(g)【煅烧的生产要求】 纯碱含盐少;不含未分解的重碱;煅烧炉气中CO2浓度高;尽量降低煅烧能耗。【煅烧的工艺条件】 温度( 160190 ) 平衡CO2分压表温度/ 30 50 70 90 100 110 120 pCO2/kPa 0.83 4.0 16.0 55.2 97.4 167 170,实际操作温度较高:160190左右。煅烧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重碱煅烧中各物料随时间变化如图4.12。, 湿滤饼含水量( 8%以下 )返碱:炉内水分含量高时,煅烧时容易结疤。煅烧时需将煅烧过的纯碱与湿滤饼混合,调解滤饼水分到8%以下(该循环用碱叫返碱)。【煅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 工艺学 纯碱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17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