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类中药鉴定ppt课件.ppt
《动物类中药鉴定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类中药鉴定ppt课件.ppt(1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动物类中药,概论动物类中药(animal drags)在我国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4千年前甲骨文就记载麝、犀、牛、蛇等40余种药用动物。3千多年前我国就开始了对蜜蜂的利用。,2千多年前就有对珍珠、牡蛎养殖的记载。从本草著作的记载来看:神农本草经已收载动物药65种。其中如鹿茸、麝香、牛黄等至今仍为常用品种。唐代新修本草记载有128种。,明代本草纲目收载461种,并将其分为虫、鳞、介、禽、兽、人各部。清代本草纲目拾遗又收载160种。就全世界范围看,已研究和使用的动物药超过3000种。,分类按药用部位常将动物类中药分类如下:(一)全动物类水蛭、地龙、全蝎、蜈蚣、土鳖虫、斑蝥、红娘子、青娘子、海龙、海
2、马、金钱白花蛇、蕲蛇、乌梢蛇、蛤蚧等。,(二)角骨类鹿茸、鹿角、羚羊角、水牛角、龟甲、鳖甲、豹骨、穿山甲等。(三)贝壳类牡蛎、石决明、蛤壳、珍珠母、瓦楞子、海螵蛸等。(四)脏器类哈蟆油、熊胆、鸡内金、紫河车、桑螵蛸、海狗肾、鹿鞭、鹿胎等。,(五)生理病理产物珍珠、蟾酥、牛黄、麝香、僵蚕、五灵脂、夜明砂、白丁香、蝉蜕、蛇蜕、蜂房、蜂蜜、马宝、狗宝等。(六)加工品阿胶、鹿角胶、鹿角霜、鳖甲胶、龟甲胶、水牛角浓缩粉、血余炭、人工牛黄等。,活性成分(一)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类(二)甾体类(三)生物碱类毒素(四)萜类,常见动物类中药,水 蛭,来源 水蛭科动物蚂蟥、水蛭或柳叶蚂蟥的干燥体。产地 全国大部分
3、地区均产采制 夏秋两季捕捉,用沸水烫死或石灰、草木灰闷死,洗净,晒干或微火烘干。,蚂蟥,形态 扁平纺锤形,由多数环节组成,长2-12cm,宽0.1- 2cm;背部稍隆起,腹面平坦;前端略尖,后端钝圆;两端各具一吸盘,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较大。表面 背部黑褐色或黑棕色,用水浸后可见黑色斑点排成5条纵纹;两侧及腹面为棕黄色。质地 质脆,易折断。断面 断面胶质状,有光泽。气味 气微腥。,习惯认为:水蛭以条整齐、黑褐色、 无杂质者为佳。,伪品 掺假的水蛭为水蛭腹部灌入水泥浆等以增重与正品水蛭的主要不同点:质地沉重,药材饱满鼓 起,敲断可见异物露出,全蝎,来源 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产地 全国大部
4、分地区有产。采制 野生蝎仲春至初秋捕捉,以清明至谷雨前后捕捉者称春蝎,夏较多称“伏蝎”。 饲养者秋季捕捉,捕捉后浸清水中,待其腹内泥土吐出,死后捞出,沸水煮至身挺腹硬,脊背抽沟,捞出洗净,晾干或微火炕干,即 “清水蝎”;“盐水蝎”加工基本同上,但浸煮时加食盐。煮时搅拌宜轻,以免碎断。,形态 头胸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前面有1对短小螯肢及1对较长大钳状螯夹,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后腹部(蝎尾)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表面 头胸部呈绿褐色,背面绿褐色,
5、后腹部(蝎尾)棕黄色。质地 质脆,易折断。气味 气微腥,味咸。,全蝎,蝎尾,头胸部,伪品:掺假的全蝎来源为在全蝎腹部注入各种增加重量的物质,常有稀泥浆、鸡蛋清等,蒸后晾干;或加入过量的盐。与正品全蝎的主要不同点:全蝎腹部饱满鼓起,质地沉重,折断可见异物露出;或见表面盐粒较多。,习惯认为:以完整、色黄褐、腹中无杂物、盐霜少者为佳,全蝎的性状鉴别歌诀,头胸前腹扁长圆,前腹七节紧相连。腹尾六节钩刺尖,一对脚须蟹螯般。背面覆有头胸甲,主体绿褐腹黄淡。步肢四对胸两边,嗅之微腥而味咸。,蜈 蚣,来源 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产地 主产于湖北、浙江、江苏等省。采制 春夏两季捕捉。先用沸水烫死,再用竹片
6、插入头尾,绷直,干燥。或再用竹板扎成板状,10条或50条为1板。,少棘巨蜈蚣,形态 扁长条形,长9-17cm,宽0.5-1cm,全体由22个环节组成,最后一节略细小;头部有头板覆盖,头板近圆形,前端稍突出,有触角及毒钩各1对;躯干部第4-20背板常有纵棱2条;腹部皱缩;自第二节起每体节有脚1对,生于两侧,作钩形,最后一对脚尾状,易脱落。表面 头部两节暗红或红褐色;躯干部第一背板与头板同色,其余20个背板棕绿或墨绿色,有光泽;腹部淡黄或棕黄色;脚黄或红褐色,偶有黄白色。质地 质脆,易折断。断面 断面有裂隙。气味 气微腥,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而微咸。,习惯认为:蜈蚣以条长、头红、身墨绿色、头足全
7、者为佳,蜈蚣的性状鉴别歌诀,全虫扁平长条形,背部黑绿头褐红。背生两条突棱线,腹部皱缩色黄棕。 全体环节二十二,每节对足两侧生。触角毒钩各一对,味辛微咸有臭腥。,土鳖虫,来源 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产地 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北等省采制 夏秋两季捕捉,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雌 雄,金边地鳖,地鳖,地鳖形态 呈扁平卵形。前端较窄,后端较宽,背部无翅;前胸背板较发达,盖住头部;腹背板9节,呈覆瓦状排列;头部较小,有丝状触角1对,常已脱落;胸部有足3对,具细毛和刺;腹部有横环节。表面 背部紫褐色,有光泽,腹面红棕色。断面 质松脆,易碎。气味 气腥臭,味微咸。,冀地鳖特征 长2.2-3
8、.7 cm,宽1.4-2.5cm;背部黑棕色,通常在边缘带有淡黄褐色斑块,每个斑块上有一小点。,冀地鳖,冀地鳖,斑 蝥,来源 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体。产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采制 7-9月,清晨露未干,斑蝥翅湿不能起飞时,带手套捕捉(避免刺激皮肤)或用蝇拍打落,用竹筷夹入容器中,放入沸水中烫死,取出晒干。,形态 呈长圆形,长1-2.5cm,宽0.5-1cm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和触角各1对,触角多已脱落。表面 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其上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腹部呈环节状,有黑色绒毛。气味 气特异
9、而臭,刺激性强,不宜口尝。,僵 蚕,来源 蚕蛾科昆虫家蚕的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致死的干燥体。产地 主产于江苏、浙江、四川等省。采制 自然病死者于夏初或者晚秋采收。将感染白僵菌病死的僵蚕晒干或微火烘干。,形态 略呈类圆柱形,多弯曲而 皱缩,长2-5cm,直径0.5- 0.7cm,头部较圆;体腹面有足8对,呈突起状,中部4对明显;体节明显,尾部略呈二歧状。表面 头部黄棕色,体灰黄色,被有白色粉霜。质地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 平坦,外层白色,显粉性,中间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丝腺环4个,习称“胶口镜面”。气味 气微腥,味微咸。,海 马,来源 海龙科动物浅纹海马、刺海马、大海马、三斑海
10、马或小海马(海蛆)的干燥体。 产地 主产于广东、福建、台湾沿海。采制 夏秋两季捕捞,洗净,晒干;或除去内脏,晒干。,形态 “马头蛇尾瓦楞身”。完整海马呈扁长形而弯曲,体长可达30cm,头略似马头,有冠状突起,前方有一管状长吻,无牙,两眼深陷。躯干七棱形。尾四棱形。渐细卷曲。表面 黄白或黑色;全体有瓦楞形的节纹并具短棘;三斑海马体侧背部第1、4、7节的短棘基部有一黑斑。质地 体轻,骨质,坚硬。气味 气微腥,味微咸。,三斑海马,刺海马,大海马,三斑海马,小海马,克氏海马,海 马,在海马腹中掺入各种增加重量的物质,常有水泥、面粉、石蜡等与正品海马的主要不同点 质地特别沉重,腹部鼓起,砍断可见异物露出
11、,掺伪海马,伪品-搀假海马,习惯认为:海马以体大、坚实、头尾齐全者为佳。 规格等级:主产地广东省将海马商品分为大、中、小三等。大海马 长11cm以上;中海马 长7cm以上;小海马 长5 cm以上说明:其长度标准是由眼的顶骨处起痛脊量至脊末翅处脊与尾的分歧点上的长度。,地 龙,来源:为钜蚓科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节盲环毛蚓的干燥体。前一种习称“广地龙”,后三种习称“沪地龙”。产地: 广地龙产广东、广西、福建;沪地龙产上海、江苏、浙江。 采制: 广地龙春至秋季捕捉,沪地龙夏季捕捉,及时剖开腹部,除内脏及泥沙,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参环毛蚓,广地龙形态 呈长条状薄片,弯曲,边缘略卷。全
12、体具环节。第14-16环节为生殖带,习称“白颈”,较光亮。体前端稍尖,尾端钝圆,刚毛圈粗糙而硬,色稍浅。表面 背部棕褐色至紫灰色,腹部浅黄棕色质地 体轻,略呈革质,不易折断气味 气腥,味微咸。,蝉 蜕,来源:蝉科昆虫黑蚱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哈蟆油,来源:蛙科动物中国林蛙雌蛙的干燥输卵管。性状:呈不规则块状,表面黄白色,呈脂肪样光泽。摸之有划腻感,在温水中浸泡体积可膨胀10-15倍。,蛤 蚧,来源:本品为壁虎科动物蛤蚧的干燥体。产地: 主产于广西、云南、广东等省。 采制: 野生者多在5-9月捕捉;家养者全年可以捕捉。除去内脏,拭净,不可水洗,用竹片撑开,缠尾,使全体扁平顺直,低温干燥。,蛤
13、蚧,形态:呈扁片状,头颈部和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1/3,腹背部宽6-11cm ,尾长6-12cm,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内有细齿,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型大牙。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中间被额鳞隔开,上唇鳞12-14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脊椎骨及两侧勒骨突起。四足均具五趾,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表面:头、背部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著的斑纹;尾与背部颜色相同,有67个明显银灰色环带。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味:气腥,味微咸。,蛤蚧伪品:壁虎科
14、动物壁虎等多种类似蛤蚧的动物加工品。系除去或者未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与正品的主要不同点:有的前足4趾,后足5趾;有的前后足均有4趾;有的虽然前后足都有5趾,但足趾无吸盘;个别趾有吸盘者,吻鳞与鼻孔相切。,蛤蚧伪品壁虎,蛤蚧伪品变色树蜥,蛤蚧伪品红檑疣螈,蛤蚧伪品睑虎,蛤蚧伪品蜡皮蜥,蛤蚧伪品石龙子,蛤蚧伪品马鬃蛇,蛤蚧伪品喜山髭蜥,蛤蚧伪品山溪鲵,金钱白花蛇,来源: 本品为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的幼蛇干燥体。产地: 主产于广东、广西。采制: 夏、秋捕捉,剖开蛇腹,去内脏,擦净血迹,乙醇浸泡处理后盘成圆盘形,竹签十字形交叉穿过蛇体固定,干燥。,银环蛇,形态:圆盘状,盘径3-6cm,蛇体直径0.2-0
15、.4cm;头盘在中间,尾细,常纳口内,口腔内上颌骨前端有毒沟牙1对,鼻间鳞2片,无颊鳞,上下唇鳞通常各为7片。,表面: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45-58个白色环纹,黑白相间,白环纹在背部宽1-2行鳞片,向腹面渐增宽,黑环纹宽3-5片鳞片;背正中明显突起1条脊棱,脊棱鳞片较大,为六角形,背鳞细密,通身15行;腹部黄白色鳞片稍大;尾下鳞单行。内表面黄白色。气味:气微腥,味微咸。,金钱白花蛇的常见伪品,1.由其他幼蛇加工而成:主要有游蛇科动物黑背白花蛇等多种蛇和眼镜蛇科动物金环蛇的全体。 与正品的不同点:黑背白花蛇具颊鳞1片,背鳞不扩大,尾下鳞双行;金环蛇有2333个黄色环纹,黑黄纹相间近等宽,环纹环绕
16、腹部。2.用正品银环蛇的成蛇体剖割加工成若干条小蛇身,再装上其他蛇的蛇头,盘成圆盘形。与正品的不同点:蛇身不完整,蛇头颈部与蛇身有拼接痕迹,蛇身白环纹数多10个左右,或无蛇尾。蛇头鳞片与正品不同。3.以其他蛇的幼体用褪色药水、油漆等将蛇身涂成白色环纹。与正品的不同点:白环纹的宽窄、间距不规则,背鳞不扩大为六角形。,金钱白花蛇的伪品,涂漆银色水蛇,渔游蛇,金环蛇与银色水蛇的拼接品,银色水蛇,习惯认为:金钱白花蛇以头尾齐全、内色黄白、盘径小者为佳。,金钱白花蛇性状鉴别歌诀,幼蛇圆盘如古钱,头在中央尾口衔。背部棱角黑棕色,头比身粗长方圆。鳞片黑白横节环,黑白相间黑色宽。腹部黄白鳞片大,气味微腥又微咸
17、。,蕲 蛇,来源:本品为蝰科动物五步蛇的干燥体。产地:主产于浙江、广东、广西等地。采制:多于夏、秋两季捕捉,剖开蛇腹,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后除去竹片。,五步蛇,形态 呈圆盘状,盘径17-34cm,体长可达2m;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口大,习称“龙头虎口”;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上颚有管状毒牙,尖锐中空;腹部撑开或不撑开,腹内壁黄白色,脊椎骨的脊突较高,呈刀片状上突,前后椎体下突基本同形,为弯刀状,向后倾斜, 尖端明显超过椎体后隆面。 两侧具有多数肋骨;尾部骤 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 角质鳞片1枚,习称“佛指 甲”。,表面 背部两侧有黑褐色或浅棕色组成的V形大斑纹17-25
18、个,其V形的顶端与背中线相连接,习称“方胜纹”,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错排列;腹部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气味 气腥,味微咸,方胜纹,念珠斑,伪品 1 为同科蝮蛇、烙铁头等蛇的全体;或用食用蕲蛇去掉的头尾,贴在去头皮尾的杂蛇身上,定形干燥而成。 与正品蕲蛇的主要不同点:表面纹理与正品不同,没方胜纹、连珠斑等特点。 2 死后变质的蕲蛇加工品;或蛇皮下掺入异物再盘圆定形。与正品蕲蛇主要不同点:有变质气味;脊骨不突出,皮下有胶状异物。,乌 梢 蛇,来源: 本品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干燥体。产地: 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等省。采制: 多于夏、秋两季捕捉,剖开蛇腹或先剥去蛇皮留
19、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形态 圆盘状,盘径约16cm, 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凹陷;脊部高耸成屋脊状。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肋骨;尾部渐细而长表面 黑褐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上唇鳞8片,第4、5片与眼鳞相接,眼前鳞1,眼前下鳞1,颊鳞1,眼后鳞2,滠鳞4;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强烈起棱,形成2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尾下鳞双行气味 气腥,味淡。,乌梢蛇皮背部,伪品 主要是同科动物10余种,其中主要的有锦蛇属王锦蛇、黑眉锦蛇等。与正品乌梢蛇的主要不同点 伪品蛇的背鳞行数均为单数,头部鳞片数目与正品不相同。,王锦蛇,黑眉锦蛇,鸡内金,来源:
20、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砂囊内壁。,阿 胶,来源:本品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经煎熬,浓缩而成的固体胶。产地:主产于山东、浙江。采制:将驴皮漂泡,去毛,切成小块,再漂泡洗净,分次水煎,滤过,合并滤液,用文火浓缩(可加适量黄酒、冰糖、豆油)至稠膏状,冷凝,切块,阴干。,形态 呈长方形或扁方形胶块。表面 黑褐色,有光泽。质地 质硬而脆。断面 光亮,碎片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状。气味 气微,味微甘。水试 10%的胶水溶液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状,淡棕色,有少量类白色物析出,而其他伪品胶类的10%胶水溶液均无类白色物析出。,紫 河 车,来源:本品为健康人的干燥胎盘。采制:将新鲜胎盘去羊膜、脐带,将血
21、管挑破,反复揉洗至血净水清,然后蒸或置沸水中略煮后,干燥。,人的干燥胎盘,形态:呈不规则椭圆形或类圆形盘状。直径9-15cm,厚薄不一表面:黄白或黄棕色。外表面粗糙,一面凹凸不平,有不规则沟纹,内表面较平滑,常附有残余的脐带,由此处向四周放射有细血管质地:质硬脆 气味:有腥气,石 决 明,来源:本品为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羊鲍、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 产地:主产于广东、福建、山东等沿海地区。采制:夏、秋两季捕捉,去肉,去壳外附着物,洗净,晒干。,澳洲鲍,智利鲍,形态 呈长卵圆形,内面观略呈耳形,长4-17cm,宽2.5-14cm,高约0.8-6.5cm表面 外表面颜色不一,红、绿、棕、
22、紫、褐色均有;有的粗糙,有的光滑,光滑者可见多数不规则的螺肋和细密生长线,螺旋部小,体螺部较大,从螺旋部顶处开始向右排列有20余个疣状突起,末端4-9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或末端数个孔口突出壳面。内面光滑,具珍珠样彩色光泽。质地 壳厚薄不一,质坚硬或较脆气味 无臭,味微咸,皱纹盘鲍,杂色鲍,羊鲍,澳洲鲍,耳鲍,牡 蛎,来源:本品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产地:我国沿海各省均产。采制:全年均可采收,去肉,洗净,晒干。,长牡蛎,大连湾牡蛎,近江牡蛎,形态 呈长片状、类三角形、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长10-50cm,高4-15cm .右壳较小,鳞片坚厚,层状或层纹状排列,左壳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类 中药 鉴定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17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