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历史知识ppt课件.ppt
《出版历史知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版历史知识ppt课件.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出版历史知识,.,1,重点提示 (大纲与去年相比无变化)文字与文献载体的变迁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我国古代的刻书业及其编辑业务 古代的图书贸易近现代印刷业的发展新技术对图书装帧形态的影响我国近现代出版机构种类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机构及其活动我国近现代的出版活动我国近现代出版物发展概况,.,2,第一节 文字与文献载体的变迁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1)结绳记事刻契记事象形文字(重要质变)(2)仓颉造字:对各种形体不一的文字进行整理、统一。(3)河姆渡陶器、半坡彩陶文字可能汉字萌芽(4)清光绪年间,河南安阳,殷商时期的甲骨文。,.,3,汉字字体的演变 汉字演进过程:甲骨文 金文 篆书
2、隶书 楷书 (1)甲骨文、金文小篆 (2)小篆隶书(最大变化,古文字今文字) (3)隶书楷书,.,4,二、书籍起源与载体变化(1)甲骨、 青铜器、石头刻在甲骨、青铜器、石头上的文字能不能称为书籍,学术界还存在争论。,.,5,(2)简牍(商代中后期开始使用)简策用竹片,版牍用木片。单片为“简”,多片编连为“策”。简策被公认为书籍形制简牍形制影响后世的纸书: 书写形式;版面设计很多图书术语与简牍有关卷册、韦编、杀青、尺牍,.,6,.,7,.,8,(3)帛 轻软便携,书写容易,流行千年,.,9,(4)纸张出现时间不晚于西汉灞桥纸、金关纸、马圈湾纸东汉蔡伦“蔡侯纸”三国两晋时期,书籍载体由简帛向纸过渡
3、东晋明令以纸代简,意味着纸成为主要载体,灞桥纸及其放大图,.,10,造纸术外传东亚周边越南:汉末朝鲜:4世纪日本:5世纪西方:西域,丝绸之路阿拉伯8世纪;欧洲12世纪,.,11,第二节 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造纸与印刷术是支持古代出版活动发展进步的两大技术以纸为载体、通过印刷复制的书籍是作用最大、效果最好的传播媒介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隋唐1974年在西安出土的梵文陀罗尼经咒,是迄今存世最早的印刷品 ,为唐早期印品 1966年,韩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为唐代印品,播放视频雕版印刷的过程,.,12,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意义,(1)经济效益:解放生产力;降低图书成本(2)社会效益:增加图书流传机会;提供文化教
4、育的精神食粮;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融合。,.,13,二、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常用材料泥、木、铜、锡、陶瓷(一)泥活字印刷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宋】毕升泥活字印刷:刻字烧字排版印刷回收,.,14,相关人物【宋】沈括,梦溪笔谈,沈氏活版【宋】周必大,印玉堂杂记【元】姚枢,印近思录、小学、经史论说【清】李遥,翟金生,现存泥活字印书实物 翟金生泥版试印初编,.,15,(二)木活字印刷木活字印刷首先在西夏试验成功使用最早系统叙述木活字印刷:【元】王祯造活字印书法,排印旌德县志最早活字印刷的报纸:【明】崇祯年间邸报最大的木活字印刷:【清】乾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活字印刷史上重要文献:【清】金简钦定武
5、英殿聚珍版程式民间活字印本:【清】乾隆年间红楼梦,.,16,(三)铜活字印刷明代普及成熟 华氏宋诸臣奏议:我国现存最早的铜活字本 安氏吴中水利通志、颜鲁公文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铜活字印刷:【清】雍正古今图书集成,.,17,(四)古代活字印刷的普及规模未取代雕版印刷成为主流原因:雕版可保存长久、多次使用; 活字无法解决重印问题,印数少时不经济,.,18,三、套版印刷涂版、套色;套版、套印明代广泛应用:闵氏,凌氏绘画、雕版、印刷技术融合彩色版画套印术饾版(木版水印),李卓吾批评忠义水浒传明万历杭州容与堂刻本,套印的色彩02:2803:30;04:0506:38;07:08复制中国画02:1605
6、:20;08:28,.,19,饾版拱花作品,【明】胡正言十竹斋画谱、十竹斋笺谱【明】颜继祖萝轩变古笺谱【清】芥子园画谱,.,20,十竹斋笺谱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胡氏十竹斋南京刻本,.,21,左图:胡正言辑,十竹斋画谱,清中期五色套印本,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97年拍卖估价7千1万元人民币;2009年嘉德拍卖明套印本估价8万10万元人民币 右图:李渔编辑,芥子园画传,清乾隆王寅金阊书业堂刻五色套印本,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97年秋季拍卖会估价8千1.2万元人民币。,.,22,四、中国印刷术向域外传播朝鲜、日本:铜活字;阿拉伯地区:11、12世纪;欧洲:14世纪末,丝绸之路德国人约翰谷登堡于1
7、445年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晚于毕升泥活字约400年)、木制印刷机,使用油墨、压印技术,开启了近现代机械印刷的新纪元。,.,23,第三节 古代刻书业及其编辑业务按叶德辉书林清话分类一、官刻由国家机构出资或主持的图书刻印活动我国最早的官刻本、儒家经典大规模刊刻、印刷术从民间走向官府: 【五代】冯道九经专门机构:【宋清】国子监,【元】兴文署、广成局、印历局、广惠局,【明】司礼监经厂、部院、督察院,【清】武英殿地方官府:【宋】公使库,【元】儒学、书院,【明】藩王府,【清】官书局,.,24,代表作品:【五代】九经,【宋】大藏经,册府元龟,太平御览, 【明】十七史, 十三经注疏, 【清】古今图书集成特点:
8、a.形式:书品考究,字大行疏,开本宽大, 纸墨精良,装潢铺陈b.内容:正经正史,强调教化c.校勘:不同时期、机构差异较大(如明代监本、经厂本较差,藩刻本质量好),.,25,明刻经厂本贞观政要,.,26,二、私刻 特点:a.出版主体:士人学者,牌记刊自家名号b.目的:学问崇尚,文化推广,知识传播c.重视质量,校刻精审。发展:唐五代发端;宋元普及;明清大盛,超过官刻(子、集),.,27,.,28,作品:【唐、五代】金刚经,文选,初学记【宋】穆修韩、柳全集,廖莹中九经,黄善夫史记集解【元】岳浚九经,张存惠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大部头丛书:【宋】儒学警悟【明】汉魏丛书,唐宋丛书,格致丛书【清】知不足
9、斋丛书,拜经楼丛书,抱经楼丛书,文选楼丛书,士礼居丛书,玉函山房辑佚书,古逸丛书,.,29,史记汉司马迁撰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30,三、坊刻特点:a.出版主体:书商b.内容丰富,佛经最多,民间用书次之。c.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传播大众文化。d.积极采用新技术,有众多发明和革新e.经营能力强,但为牟利不免粗制滥造、弄虚作假,.,31,发展:【五代、北宋】未有实物流传,记载少【南宋】万卷堂,陈宅书籍铺,尹家书籍铺,临安书坊圣宋文海三大坊刻雕版中心两浙、福建、蜀中【元】平阳、建阳,刻印医书增多:余氏勤有堂(作品);窦氏活济堂【明】老字号:郑氏宗文书堂,刘氏日新堂,叶氏广勤堂,杨氏清江书堂,余氏三
10、台馆、双峰堂(作品) 书坊集中之地:建阳、南京、苏州、吴兴、徽州、杭州、北京 三山街、太学前,唐姓书坊最多【清】北京、南京、苏州,.,32,临安府睦亲坊陈宅经籍铺刻朱庆余诗集,宋绍兴二十二年临安府荣六郎书籍铺刻抱朴子内篇,.,33,四、寺院刻书【宋】开宝藏【民国】频伽藏,公私雕印佛教大藏经平均30年开雕一次佛教、道教典籍的刊印,是我国出版史上重要的出版门类。宗教典籍中相当一部分为寺院刻印。刻书不局限,包括生活用书、流行读物。,.,34,五、古代刻书业的编辑工作最初的编辑工作主要是甄选和校勘,如【五代】九经(田敏)、【北宋】五经正义(孔维)。【南宋】廖莹中:多版本多人校勘【元】岳浚九经,相台书墅
11、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最早的编辑校勘出版业务工作条例。【明】毛晋,招聘编校人员【清】张之洞书目答问:“延聘通人”【清】顾广圻,“清代校勘第一人” 出版家黄丕烈“顾黄”,.,35,虞山毛氏汲古阁图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王咸绘本,.,36,第四节 古代的图书贸易一、早期书市我国的图书贸易产生于两汉时期【西汉】杨雄法言吾子篇:“好书而不要诸仲尼,书肆也。” 文献中最早关于书肆的记载。三辅黄图中记载的 “槐市” ,是图书贸易萌芽的标志。 洛阳 较大城市,.,37,二、抄本书的流通【两汉】出现了以抄书的职业,称佣书【南朝】华林遍略【南宋】郡斋读书志遂初堂书目主要著录抄本书,.,38,三、印刷术发明后图
12、书贸易的发展【唐】雕版印刷术发明,印本书范围扩大、数量增多、有市场价格【宋】书坊成为书籍生产流通的主体,刻书地点和书肆遍布全国。其后的官刻都以保本微利为原则。书坊印售合一,有诸多别称。【清】苏州,成都,北京明清图书流通特点:1)图书市场:逐渐完善,经营手段多样;2)发行格局:批发为主、零售为辅、批零结合,发行网络:长短途结合,覆盖面日益扩大3)品种增多,市场竞争激烈4)广告推销五花八门,.,39,第五节 近现代印刷业的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建国一、西方印刷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一)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1、外国传教士:最早使用西方铅印排版技术进行中文书刊生产2、【英】东印度公司,最早的机械印
13、刷汉字出版物,最早的铅合金中文活字:马礼逊汉英字典3、姜别利“美华字”:中国通用几十年的字模,.,40,(二)石印技术的兴盛 最早的平版印刷术,工序少,印刷速度快,不失真【英】麦都思中文课本石印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英】点石斋印书局同文书局,拜石山房(作品),殿版二十四史,.,41,(三)铅印技术主导地位的形成物质条件完备废除科举制度,.,42,(四)我国印刷业的快速发展民国时期印刷主要用于书刊生产领域,所以多数为印刷出版兼营。商务印书馆:引进国外技术;制造印刷机械中华书局全国第二大出版机构。印刷术多样,凸版铅印为主印刷原料多进口,.,43,二、新技术对图书装帧形态的影响石印、铅印带来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出版 历史 知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15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