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培训课件.ppt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培训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感染、止血和疼痛一直是外科的三大挑战,止血和疼痛目前已较好解决感染仍是外科医生面临的重大问题,处理不当,将产生严重后果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占院内感染的14%16%,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居院内感染第 3 位,概述,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2/3发生在切口,医疗费用的增加病人满意度下降,导致,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2,感染、止血和疼痛一直是外科的三大挑战,止血和疼痛目前已较好解,严重手术部位的感染 病人的灾难,医生的梦魇,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3,严重手术部位的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3,围手术
2、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手术部位感染的40%60% 可以预防,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4,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 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是预防什么感染? 哪些情况需要抗生素预防? 怎样选择抗生素? 什么时候开始用药? 抗生素要用多长时间?,外科医生的困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5, 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是预防什么感染? 外科医生的困惑合理应,一、SSI定义和分类,定义:指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分类:切口浅部感染切口深部感染器官腔隙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
3、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6,一、SSI定义和分类定义:指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指术后30天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1切口浅层有脓性分泌物 2切口浅层分泌物培养出细菌 3具有下列症状体征之一:红热,肿胀,疼痛或压痛, 因而医师将切口开放者(如培养阴性则不算感染) 4由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浅部SSI 注意:缝线脓点及戳孔周围感染不列为手术部位感染,二、SSI诊断标准切口浅部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7,指术后30天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指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为术后1年内)发生、累及切口深部筋膜及肌层的感染,并至少
4、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1. 切口深部流出脓液 2. 切口深部自行裂开或由医师主动打开,且具备下列 症状体征之一:体温38;局部疼痛或压痛 3. 临床或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发现切 口深部有脓肿 4. 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深部感染 注意:感染同时累及切口浅部及深部者,应列为深部感染,二、SSI诊断标准切口深部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8,指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为术后1年内)发,指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生在手术曾涉及部位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通过手术打开或其他手术处理,并至少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 1. 放置于器官/腔隙的引流管有脓性引流物 2.
5、 器官/腔隙的液体或组织培养有致病菌 3. 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器官/腔隙有脓肿 4. 外科医师诊断为器官/腔隙感染 人工植入物:指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人工关节等,二、SSI诊断标准器官腔隙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9,指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不同种类手术部位的器官/腔隙感染有: 腹 部:腹腔内感染(腹膜炎,腹腔脓肿) 生殖道: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盆腔脓肿 血 管:静脉或动脉感染,二、SSI诊断标准器官腔隙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10,不同种类手术部位的器官/腔隙感染有: 二、SSI,美国1986年1996年 593344例
6、手术中,发生SSI 15523次,占2.62%英国1997年2001年 152所医院报告在74734例手术中,发生SSI 3151例,占4.22%中国?SSI占院内感染的1416%,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三、SSI的发生率,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11,美国1986年1996年 593344例手术中,发生SSI,SSI与部位:非腹部手术为 2%5% 腹部手术可高达 20%SSI与病人: 入住ICU 的机会增加 60% 再次入院的机会是未感染者的 5倍SSI与切口类型:清洁伤口 1%2%清洁有植入物 5%可染伤口 10%,三、SSI的发生率,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1
7、2,SSI与部位:三、SSI的发生率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不同种类手术的SSI发生率:,三、SSI的发生率,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13,手术类别手术数SSI数感染率(%)小肠手术6466610.2,不同种类手术的SSI类别:,三、SSI的发生率,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14,手术类别SSI数SSI类别(%)切口浅部切口深部器官/腔隙小,延迟愈合,疝内脏膨出,脓肿,瘘形成。需要进一步处理,四、SSI的后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15,疝脓肿,瘘形成。这里感染将导致:疝脓肿、瘘形成四、SSI的后,在一些重大手术,器官/腔隙感染可占到1/3。SSI病人死亡的
8、77%与感染有关,其中90%是器官/腔隙严重感染 Infect Control and Hosp Epidemiol, 1999,20(40:247-280SSI的死亡率是未感染者的 2倍,四、SSI的后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16,在一些重大手术,器官/腔隙感染可占到1/3。SSI病人死亡的,病人因素: 高龄、营养不良、糖尿病、肥胖、吸烟、 其他部位有感染灶、已有细菌定植、免疫 低下、低氧血症,五、导致SSI的危险因素(1),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17,病人因素:五、导致SSI的危险因素(1)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术前因素: 术前住院时间过长 用剃刀剃毛、剃毛过早
9、手术野卫生状况差(术前未很好沐浴) 对有指征者未用抗生素预防,五、导致SSI的危险因素(2),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18,术前因素:五、导致SSI的危险因素(2)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因素: 手术时间长、术中发生明显污染 置入人工材料、组织创伤大 止血不彻底、局部积血积液 存在死腔和/或失活组织 留置引流 术中低血压、大量输血 刷手不彻底、消毒液使用不当 器械敷料灭菌不彻底等,五、导致SSI的危险因素(3),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19,手术因素:五、导致SSI的危险因素(3)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SSI危险指数(美国国家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制定):病人术前已有3 种危险
10、因素污染或污秽的手术切口手术持续时间超过该类手术的特定时间(T) (或一般手术2 h ),手术特定时间是指在大量同种手术中处于第75百分位的手术持续时间其因手术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超过T越多,SSI机会越大,五、导致SSI的危险因素(4),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20,SSI危险指数(美国国家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制定):手术特定时间,根据指南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正确脱毛方法缩短术前住院时间维持手术患者的正常体温血糖控制氧疗,六、预防SSI干预方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21,根据指南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六、预防SSI干预方法,抗菌素的预防/治疗预防 在污染细菌接触宿主手术部位前给药
11、治疗 在污染细菌接触宿主手术部位后给药,防患于未然,六、预防SSI干预方法 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22,抗菌素的预防/治疗防患于未然六、预防SSI干预方法合理应用抗,预防和治疗性抗菌素使用目的:清洁手术:防止可能的外源污染可染手术:减少粘膜定植细菌的数量污染手术:清除已经污染宿主的细菌,六、预防SSI干预方法 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23,预防和治疗性抗菌素使用目的:六、预防SSI干预方法合理应用抗,预防性抗菌素使用指征:可染伤口(Clean-contaminated wound) 污染伤口(Contaminated wound)清洁伤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理 应用 抗菌 药物 预防 手术 部位 感染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12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