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之形象2课件.ppt
《古诗鉴赏之形象2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鉴赏之形象2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3鉴赏评价 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3鉴赏评价 E,理解诗歌,理解诗歌,古代诗歌鉴赏 形 象,古代诗歌鉴赏 形 象,意象就是寄寓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形象。,意境就是诸多意象共同营造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象就是寄寓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形象。意境就是诸多意象共同营造,古诗鉴赏之形象2课件,人物形象,高考试题解析2010福建 访隐者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 问题:结合3、4句,赏析“隐者”的形象。,通过描写隐者
2、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解释诗句,概括特点,人物形象高考试题解析 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2011江苏卷】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答案:诗坛地位,无人可比;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诗歌风格
3、,清新俊逸。,【2011江苏卷】 春日忆李白 杜甫,【 2012湖北】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1)请概括并简析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4分),【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012湖北】【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 20
4、12安徽】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答案示例: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往我的诗人形象。,【 2012安徽】,【2011四川卷】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注】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
5、叶天经。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3分)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西庵:智老所居。位于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镇。禅伯:形容智老精于禅学, “儒先”指叶天经。 北栅:天经所居。亦位于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镇。儒生:形容天经精于儒学。固穷:安于穷困,语出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纶巾鹤氅:是六朝以来名士喜爱的穿戴,这里比喻诗人是雅人。纶巾,用丝带做成的头巾。鹤氅,用鸟羽做成的外衣。,【2011四川卷】 西庵:智老所居。位于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 2012江苏卷】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
6、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2012江苏卷】,高考试题解析 【2010全国卷1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概括所写之物的特点,抓共性,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
7、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阐述表达的情感。,高考试题解析 【2010全国卷1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提问方式示例,事物形象托物言志、借物抒怀,1. 作者为什么要写某物?他想借某物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如07海南小斋即事 )2. 诗中某物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08安徽小孤山),3.作者通过某物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09广东咏月)4.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某物?(2004全国II鹧鸪天),提问方式示例事物形象托物言志、借物抒怀1. 作者为什么要,解题要点,1托物言志、借物抒怀 2物与情的共性,解题步骤,1.紧扣相关诗句概括所写之物的特点
8、。2.抓住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所抒之怀)共性,阐述表达的情感。,解题要点1托物言志、借物抒怀 2物与情的共性解题步骤,【2012天津】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政:通“正”(1)颔联描绘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3)尾联化用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3)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 超凡脱俗。,【2012
9、天津】 野菊 【宋】杨万里,【07宁夏】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小斋即事 刘一止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直”与“方”,来写自己的“志”正直、有棱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世事讥讽的情怀。,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局:指棋盘。,【07宁夏】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 鉴赏 形象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12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