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治疗附件课件.ppt
《双相情感障碍治疗附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相情感障碍治疗附件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双相情感障碍治疗附件,双相情感障碍治疗附件双相情感障碍治疗附件,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十八分。,双相情感障碍治疗附件双相情感障碍治疗附件双相情感障碍治疗附件,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是多维的,轻躁狂,躁狂,抑郁,躁狂复发,维持,心境恶劣,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十八分。,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是多维的轻躁狂躁狂抑郁躁狂复发维持心境恶劣,心境障碍的分型,单相单次发作,心境恶劣,单相反复发作,双相I 型,双相II型,单相情感高涨型,环型,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十八分。,心境障碍的分型单相单次发作心境恶劣单相反复发作双相I 型双相,双相情感障碍 一种持续终生的疾病,特别顽固的精神健
2、康问题至少半数时间有症状即使在没有症状的时期,也可能损害社会功能,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十八分。,双相情感障碍 一种持续终生的疾病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三,躁狂/轻躁狂20%,混合状态13%,抑郁67%,有症状时间47%,没有症状的时间53%,Judd et al. Arch Gen Psychiatry. 2002;59:530-537.,长期出现抑郁症状的频率(随访期间出现症状的时间比),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十八分。,躁狂/轻躁狂混合状态双相I型障碍患者在12.8年的随访期内约,双相情感障碍:病情通常未被诊断,60%有双相症状的患者在初次发作的6个月内未得到治疗35%的双
3、相障碍患者在首发症状后的10年内都未寻求治疗。BPD首发年龄多在1520岁,而确诊在2530岁,诊断延误10年左右。34%最初的诊断不是双相障碍正确诊断距第一次就诊的时间平均是8年在获得正确诊断之前,患者平均看3.3位医生2000年全美抑郁与躁郁症协会(DMDA)调查显示60误诊为单相抑郁而误诊为单相抑郁,使用不正确的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后果55的患者在抗抑郁治疗期间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延长兴奋时间23的患者发生新的或加速快速循环发作,Lish JD et al,J Affect Disord 1994,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十八分。,双相情感障碍:病情通常未被诊断60%有双相症状的
4、患者在初次,诊断标准问题对轻躁狂或躁狂发作认识不足 患者不会自行报告往往不被看成是一种疾病社会上常常被看作是正常的或比较好的,目前诊断中存在的问题,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十八分。,诊断标准问题 目前诊断中存在的问题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双相障碍的诊断率,诊断为双相障碍,只诊断为抑郁而非双相障碍,既没有诊断为抑郁也没有诊断为双相障碍,20%,31%,49%,Hirschfeld RM , Calabrese JR, Weissinan MM et.al Screeing for Bipolar disorder in the community . J Clin Psychiat
5、ry 2003 Jan; 64(1):53-9。,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十八分。,双相障碍的诊断率诊断为双相障碍只诊断为抑郁而非双相障碍既没有,双相情感障碍一种高度遗传,且与大脑相关的疾病,主要的遗传因素多基因16 个不同的染色体相关部位终生患BPD的风险是直系亲属 5% - 10%多卵双胎 50% -70%大脑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异常杏仁核、前扣带回和前额叶皮质、豆状核、丘脑/下丘脑,Riedel W J. Psychol Med. 2004;34: 3-8.Strakowski SM,et al.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03;4:751-760.,
6、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十八分。,双相情感障碍一种高度遗传,且与大脑相关的疾病主要的遗传因素,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与单相抑郁区别提示,躁狂家族史起病年龄更早,25岁以前抑郁发作次数更多处于发病状态的时间相对更多睡眠过度精神运动性迟缓产后发作体重增加抑郁不典型一过性出现兴奋发作有过精神病性症状抗抑郁疗效不好,使用过三种以上的抗抑郁剂抗抑郁治疗诱发躁狂轻躁狂人格,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十八分。,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与单相抑郁区别提示躁狂家族史第十页,编辑于,双相情感障碍发达国家位居第6的医学致残疾病,双相障碍的患病率约为 3%终生患病率BP I: 0.8% - 1.7%BP II:
7、0.5% - 1.9% 双相障碍谱系: 3% - 5%抑郁居多首次发作: 抑郁 躁狂女性常见BP II,快速循环型、焦虑躁狂型、抑郁症状,Angst J,et al. J Affect Disord 2003;73:133-146.,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十八分。,双相情感障碍发达国家位居第6的医学致残疾病双相障碍的患病率,1. Post et al. Clin Neurosci Res. 2002;2:142-157.2. Ketter et al. J Clin Psychiatry. 2002;63:146-151.,识别和治疗双相抑郁十分重要,双相抑郁比躁狂更普遍1双相抑郁
8、的平均发作时间长于躁狂2 20% 的双相抑郁发作呈慢性2新药 (抗癫痫药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主要具有抗躁狂作用而非抗抑郁作用2,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十八分。,1. Post et al. Clin Neurosci R,双相抑郁障碍的特征,大约 2765重性抑郁症最后改诊为双相障碍 大约 037.5复发性抑郁转换为双相障碍有双相障碍家族史25 岁以前起病抑郁周期急性起病有过度睡眠迟滞现象药源性轻躁狂 儿童、青少年期起病的抑郁,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十八分。,双相抑郁障碍的特征大约 2765重性抑郁症最后改诊为双相,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原则,治疗疾病而不是仅仅控制发作识
9、别并处理可使疾病不稳定的症状识别发病时的早期征兆 如:睡眠障碍、焦虑、合并症 提供心理卫生教育,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十八分。,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原则治疗疾病而不是仅仅控制发作第,1. Calabrese et al. J Clin Psychiatry. 2002;63(suppl 10):18-22.2. Hirschfeld et al. Am J Psychiatry. 2002;159(4 suppl):1-50.,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目标,双相情感障碍是终身疾病;治疗的关键是维持治疗1治疗方案应当由患者和医生共同制定2急性期治疗的目标是痊愈2维持治疗的目标是有效地防止复发
10、2同时应当最大限度恢复患者功能,减少亚临床症状和药物副反应2,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十八分。,1. Calabrese et al. J Clin Psy,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利培酮奎的平齐派西酮阿立哌唑氯氮平典型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氯丙嗪,情感稳定剂锂盐丙戊酸纳 拉莫三嗪卡马西平其他抗癫痫药抗抑郁药SSRIs三环类,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十八分。,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情感稳定剂第十六页,编,心境稳定剂,定义(1) Bowden定义:一种至少能治疗双相障碍一个周期有效,而同时不引起或转换成另一相 符合此定义有:锂盐、丙戊酸盐、卡
11、马西平、拉莫三嗪等定义(2) 抗抑郁心境稳定剂:可以治疗和预防抑郁相而不诱发或转换成躁狂相(拉莫三嗪) 抗躁狂心境稳定剂:可以治疗和预防躁狂相而不诱发或转换成抑郁相(丙戊酸盐、卡马西平) 双模式心境稳定剂:可以治疗和预防躁狂和抑郁相(锂盐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十八分。,心境稳定剂定义(1)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十八分,心境稳定剂(MS),定义有效的控制抑郁或躁狂发作不会引起转相 有效预防躁狂或抑郁的复发分类传统的MS:锂盐、丙戊酸盐、卡马西平候选的MS:拉莫三嗪、托吡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十八分。,心境稳定剂(MS)定义第十八页,
12、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十八,1950,1960,1970,1980,1990,2000,氯丙嗪三氟拉嗪氟奋乃静甲硫哒嗪氟哌定醇美索达嗪,抗癫痫药,1940,ECT,锂盐,传统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利培酮,氯氮平,抗癫痫药,加巴喷丁拉莫三嗪托吡酯奥卡西平,新型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奥氮平,喹硫平,齐派西酮,丙戊酸盐卡马西平,2002,阿立哌唑,ECT = 电休克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进展,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十八分。,195019601970198019902000氯,1950,1960,1970,1980,1990,2000,氯丙嗪三氟啦嗪氟奋乃静甲硫哒嗪氟哌定醇美索达嗪,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情感 障碍 治疗 附件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11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