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ppt
《历史必修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目标:掌握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汉武帝推广儒学的措施,认识儒家思想在顺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自我调整,从而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第2课 课标要求,秦用“法”的原因:,历史原因:秦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奠定统一六国基础;现实原因:秦统一后面临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任务,法家思想适应了这种需要。,原因:客观上由于长期战争,汉初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主观上统治者汲取秦亡教训,欲图恢复生产、安定人心、长治久安,汉初用道家“无为而治”的原因及影响,影响:使汉初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2、,但社会潜伏着危机,有为,新儒学西汉武帝后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法家秦朝黄老西汉前期秦用“法,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汉书. 食货志,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一、背景:,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1、汉初“无为而治”思想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2、社会形势(王国问题、边境不宁、土地兼并)的发展需
3、要有为的统治思想加强中央集权,3、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4、汉武帝采取措施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一、背景: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汉初“无为而治”,1、董仲舒生平(前179 -前104年),博览群书,专心致志(“三年不窥园”“乘马不知牝牡”)经历文、景、武帝时代,汉代儒学代表、大学问家、是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汉武帝举贤良对策,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策受赏识、为官晚年著春秋繁露创制新儒学体系,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1、董仲舒生平(前179 -前104年)博览群书,专心致,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材料二:“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4、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 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春秋繁露,汉书董仲舒传,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和主张?,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1)“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加强君权的需要,(4)“仁政”:限田、薄敛、省役,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3)“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糅合道家阴阳五行家),3.汉武帝的尊儒措施:,全面肯定董仲舒新儒
5、学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用文人儒者参政。(政治),把儒家经典作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五经)兴办太学(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建立地方教育系统,4、实质:借助天上的神权强化地上的皇权、以思想大一统巩固政治大一统,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1)“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规大学。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打破贵族官僚世代为官制度,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规大学,天 人 感 应,董仲舒认为道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
6、、礼、智、信,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尊卑秩序永恒不变,政治的兴衰、王朝的更迭以及人类的一切均决定于天.,“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古之造文者,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通其道也,谓之王。”,“天道”就是“三纲”,天 人 感 应董仲舒认为道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三,董仲舒以后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4)先秦儒学处于充实发展中,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则被当作“圣经”。,董仲舒以后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4)先秦儒学处于充实发,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的作用,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 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
7、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虽然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着想,但是确实有利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对今天中国农民负担过重的现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至于“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因为古今时代背景不同,社会发展不同,就需要区别对待。今天,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小农经济必将向大农业经济迈进,正确引导这种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必修 罢黜百家 独尊 儒术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11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