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固体废物的处置课件.pptx
《危险固体废物的处置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固体废物的处置课件.pptx(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封闭型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剖面图,危险废物安全处置,1,第1页/共87页,全封闭型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剖面图危险废物安全处置1第1页/共,基础层要求 粘土资源 不危及饮用水 不危及地下水 地层岩性均匀 地质构造 稳定其它相关防护距离 敏感点,可直接入场的 预处理后方能 禁止填埋的,废物达标 分层碾压 栏杆和大门 填埋表面坡度 工作面 标志牌 运行机械 管理人员,渗滤液填埋气,多层结构 30年 管理工作 检查项目 检查的频率,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基本要求,2,第2页/共87页,基础层要求 可直接入场的 废物达标 渗滤液多层结构 场址选择,可以直接入场填埋的废物: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
2、861995)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 1-111995)测得的废物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有害成分浓度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1996)中的标准值并低于表8-4中的允许进入填埋区控制限值的废物;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1995)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21995)测得的废物浸出液的pH值在7.012.0之间的废物。禁止填埋的废物:医疗废物;与衬层具有不相容性反应的废物。,3,第3页/共87页,可以直接入场填埋的废物:3第3页/共87页,需经预处理后方能入场填埋的废物: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3、(GB50861995)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111995)测得的废物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有害成分浓度超过表1中允许进入填埋区的控制限值的废物;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1995)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21995)测得的废物浸出液的pH值小于7.0和大于12.0的废物;本身具有反应性、易燃性的废物;含水率高于85%的废物;液体废物。,4,第4页/共87页,需经预处理后方能入场填埋的废物:4第4页/共87页,危险废物允许进入填埋区的控制限值,5,第5页/共87页,危险废物允许进入填埋区的控制限值序号项目稳定化控制限制(mg,填
4、埋场运行管理基本要求,入场的危险废物必须符合填埋物入场要求;散状废物入场后要进行分层碾压,每层厚度视填埋容量和场地情况而定;填埋场运行中应进行每日覆盖,避免在填埋场边缘倾倒废物;应保证在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填埋场进出口道路通畅;填埋工作面应尽可能小,使其能够得到及时覆盖;废物堆填表面要维护最小坡度,一般为1:3(垂直:水平);通向填埋场的道路应设栏杆和大门加以控制;,6,第6页/共87页,填埋场运行管理基本要求入场的危险废物必须符合填埋物入场要求;,必须设有醒目的标志牌,指示正确的交通路线,标志牌应满足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 15562.21995)的要求;每个工作日都应
5、有填埋场运行情况的记录,应记录设备工艺控制参数,入场废物来源、种类、数量,废物填埋位置及环境监测数据等;运行机械的功能要适应废物压实的要求,为了防止发生机械故障等情况,必须有备用机械;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的运行不能暴露在露天进行,必须有遮雨设备,以防止雨水与未进行最终覆盖的废物接触;填埋场运行管理人员,应参加环保管理部门的岗位培训,合格后上岗。,7,第7页/共87页,必须设有醒目的标志牌,指示正确的交通路线,标志牌应满足环境,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分区原则,可以使每个填埋区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得到封闭。使不相容的废物分区填埋。分区的顺序应有利于废物运输和填埋。,8,第8页/共87页,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6、分区原则可以使每个填埋区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安全防护措施,运行时要防止外人误入并尽量减少未获得许可进入运行场地的可能性。填埋场必须具备24h保安系统,不间断底监控任何进入运作场地的活动;监视人工或天然的屏障,监视控制进入填埋场的方式,主要在填埋场的各入口处。填埋场运作场地入口处均要树立足够数量的标志牌,写着“危险未经许可,严禁入内”。填埋场设施的设计、建造、保养和运行都要尽可能底减少火灾和爆炸的可能性,以及危险废物排入空气、土壤和地表水的可能性,以防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填埋场应配备联络系统,包括双向手持对讲机及能指导(通过声音或信号)工作人员应付紧急情况的内部联络系统或警报系统,还需配备
7、灭火系统、火势控制装置、控制泄漏装置、除污染装置等。这些系统和装置均需经过测试和保养,以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正常工作。,9,第9页/共87页,安全防护措施运行时要防止外人误入并尽量减少未获得许可进入运,填埋场污染控制要求,严禁将集排水系统收集的渗滤液直接排放,必须对其进行处理并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要求及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要求后方可排放。危险废物填埋场废物渗滤液第二类污染物排放控制项目为:pH值、悬浮物(SS)、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磷酸盐(以P计)。填埋场渗滤液不应对地下水造
8、成污染。填埋场地下水污染评价指标及其限值按照GB/T 14848执行。地下水监测因子应根据填埋废物特性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必须具有代表性,能表示废物特性的参数。常规测定项目为:浊度、pH值、可溶性固体、氯化物、硝酸盐(以N计)、亚硝酸盐(以N计)、氨氮、大肠杆菌总数。填埋场排出的气体应按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的规定执行。监测因子应根据填埋废物特性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必须具有代表性,能表示废物特性的参数。填埋场在作业期间,噪声控制应按照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90)的规定执行。,10,第10页/共87页,填埋场污染控
9、制要求严禁将集排水系统收集的渗滤液直接排放,必,封场后维护管理工作,封场后管理阶段一般规定要延续到30年:维护最终覆盖层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维护和监测检漏系统;继续进行渗滤液的收集和处理;继续进行填埋场产出气体的处置;继续监测地下水水质的变化。,11,第11页/共87页,封场后维护管理工作封场后管理阶段一般规定要延续到30年:11,封场后例行检查项目、频率和可能遇到的问题,12,第12页/共87页,封场后例行检查项目、频率和可能遇到的问题检查项目检查频率可能,13,第13页/共87页,预处理系统安全填埋场系统组成分析和鉴别系统填埋场监测系统防渗,接纳难处置废物的填埋场,对接纳废物进行检查和分析是
10、十分必要的。它是为了保证执行废物处置许可证的要求,保障废物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证实所选用的处置方法是否适用。一般对接纳的废物应该按规定进行监测和取样。对于接收限定范围的难处置废物的小型填埋场,只需要配备基本分析设备。如有必要,可送到中心实验室或外单位进行详细分析。,接纳废物分析,14,第14页/共87页,接纳难处置废物的填埋场,对接纳废物进行检查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填埋场实验室设备,15,第15页/共87页,设备测试参数设备测试参数液态废物及污泥取样器械试剂滴瓶反应性,渗滤液监测,渗滤液监测主要是测定填埋场渗滤液的初始水质和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排放水质。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渗滤液水质与填埋
11、年份的关系,以及检查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和排放水质是否符合排放要求。利用填埋场每个集水井进行水位和水质监测;采样频率应根据填埋物特性、覆盖层和降水等条件加以确定,应能充分反映填埋场渗滤液变化情况。渗滤液水质和水位监测频率至少为每月一次。,16,第16页/共87页,渗滤液监测渗滤液监测主要是测定填埋场渗滤液的初始水质和经污水,地下水监测,危险废物填埋场的渗滤液的渗漏会对地下水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对地下水进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通常地下水监测系统由三种监测井组成:本底监测井,该监测井抽取的水样要代表该地区不受填埋场运营操作影响的地下水的背景值,并以此作为确定有害物质是否从场地渗漏并影响地下水的基准
12、。本底监测井要安置在填埋场以外的地下水上游。污染监视井,在填埋场内沿着静水头降低的方向,至少要设置三个污染监测井。污染扩散井,一般设在水力梯度较大的地区,用于监测污染扩散的状况。,17,第17页/共87页,地下水监测危险废物填埋场的渗滤液的渗漏会对地下水造成巨大的危,地下水监测井,布设满足要求:在填埋场上游应设置一眼本底监测井,以取得背景水源数值。在下游至少设置三眼井,组成三维监测点,以适应于下游地下水的羽流几何型流向;监测井应设在填埋场的实际最近距离上,并且位于地下水上下游相同水力坡度上;监测井深度应足以采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取样频率填埋场运行的第一年,应每月至少取样一次;在正常情况下,取样
13、频率为每季度至少一次。发现地下水质出现变坏现象时,应加大取样频率,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监测项目,查出原因以便进行补救。,18,第18页/共87页,地下水监测井布设满足要求:18第18页/共87页,大气监测,填埋场的气体监测包括填埋场场区大气监测和填体内的气体浓度。目的是检验大气中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的气体污染物,以防对填埋场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填埋场的大气监测应按下列要求: 采样布点及采样方法按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规定执行。污染源下风方向应为主要监测范围。超标地区、人口密度大和距离工业区近的地区加大采样点密度。采样频率 填埋场运行期间,应每月取样一次
14、,如出现异常,取样频率应适当增加。监测参数 主要监测甲烷浓度、气压和静止压力。,19,第19页/共87页,大气监测填埋场的气体监测包括填埋场场区大气监测和填体内的气体,其他监测,危险废物填埋场中的地表水排放方式不同,地表水的取样和监测方法也不同。连续式排放的监测可采用流量堰和自动取样器,非连续排放可用混合水样进行测定。土壤的监测主要是对土壤的pH值和可能进入食物链的有毒成分的浓度进行监测。植被监测主要是针对进入食物链的植物而言,监测内容主要是重金属和其他的有害物质是否已在植物体内或植物体表富集。最终覆盖层的稳定性监测是针对最终覆盖层坡度较大的填埋场,以防过度的沉降导致合成膜的剪切断裂。另外,还
15、有填埋场的环境卫生监测,主要是针对填埋场场区周围的臭味、蝇、蛹指数,招引飞禽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对啮齿类动物孳生数进行监测,具体监测方法、监测指标参考相应的标准。,20,第20页/共87页,其他监测危险废物填埋场中的地表水排放方式不同,地表水的取样和,地下水综合防治贯彻原则,地下水污染的控制应采用“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因为地下水一旦污染以后,要想清除污染是十分困难的,需要花费昂贵的代价。贯彻“三同时、三同步”的原则。规划中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制订有效措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杜绝新增污染源。正确处理综合利用、废水资源化和净化处理、环境容量利用和工程净化处理之间的关系。要
16、正确处理技术、法制、行政、经济手段之间的关系。这些手段必须综合运行,使之形成行之有效的规划管理手段。技术、行政、经济手段可以用某种方式列入法律管理内容。正确处理需要和可能的关系。制订环境目标时除了从环境角度考虑外,还必须考虑当前及今后的财力、物力、人力和技术等条件。,21,第21页/共87页,地下水综合防治贯彻原则地下水污染的控制应采用“以防为主,防治,填埋场的主要防渗措施,填埋场场址地质条件填埋场最终覆盖层防渗衬层渗滤液控制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22,第22页/共87页,填埋场的主要防渗措施填埋场场址地质条件22第22页/共87页,填埋场场址地质条件要求,能充分满足填埋场基础层的要求;现场或其
17、附近有充足的黏土资源以满足构筑防渗层的需要;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下游无集中供水井;地下水水位应在不透水层3m以下,否则,必须提高防渗设计标准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取得主管部门同意;天然地层岩性相对均匀、渗透率低;地质结构相对简单、稳定,没有断层。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23,第23页/共87页,填埋场场址地质条件要求能充分满足填埋场基础层的要求;23第2,填埋场最终覆盖层为多层结构,包括:,底层(兼作导气层):厚度不应小于20cm,倾斜度不小于2%,由透气性好的颗粒物质组成;防渗层:天然材料防渗层厚度不应小于50cm,渗透系数不大于10-7c
18、m/s;若采用复合防渗层,人工合成材料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天然材料层厚度不应小于30cm。排水层及排水管网:排水层和排水系统的要求同底部渗滤液集排水系统相同,设计时采用的暴雨强度不应小于50年;保护层: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cm,由粗砥性坚硬鹅卵石组成;植被恢复层:植被层厚度一般不应小于60cm,其土质应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场地恢复;同时植被层的坡度不应超过33%。在坡度超过10%的地方,须建造水平台阶;坡度小于20%时,标高每升高3m,建造一个台阶;坡度大于20%时,标高每升高2m,建造一个台阶。台阶应有足够的宽度和坡度,要能经受暴雨的冲刷。,24,第24页/共87页,填埋场最终覆盖层为多
19、层结构,包括:底层(兼作导气层):厚度不,25,第25页/共87页,25第25页/共87页,防渗衬层,它能将填埋场内外隔绝,防止渗滤液渗漏进入土壤和地下水,阻止外界水进入废物填埋层而增大渗滤液的产生量,是实现危险废物与环境隔离的必要部分。防渗衬层包括衬层材料、衬层设计和相配套的系统。填埋场所选用的材料应与所接触的废物相容,并考虑其抗腐蚀特性。填埋场天然基础层厚度不应小于2m。应根据天然基础层的地质情况分别采用天然材料衬层、复合衬层或双人工衬层作为其防渗层。一般选择双衬层系统就能满足防渗要求。第二衬层是由合成膜与黏土层构成的复合衬层。这种双衬层系统的上衬层之上应设有渗滤液收集系统,两个衬层之间应
20、设有第二渗滤液收集/泄漏监测系统。衬层之下的地基或基础必须能够为衬层提供足够的承载力,使衬层在沉降、受压或上扬的情况下能够抵抗其上下的压力梯度而不发生破坏。另外,衬垫材料的稳定性对填埋是极为重要的。衬层材料可以采用黏土和人工合成材料。,26,第26页/共87页,防渗衬层它能将填埋场内外隔绝,防止渗滤液渗漏进入土壤和地下水,渗滤液控制系统,包括渗滤液集排水系统、地下水集排水系统和雨水集排水系统等。各个系统在设计时采用的暴雨强度重现期不得低于50年,管网坡度不应小于2%,填埋场底部都应以不小于2%的坡度坡向集排水道。,27,第27页/共87页,渗滤液控制系统包括渗滤液集排水系统、地下水集排水系统和
21、雨水集,渗滤液集排水系统主要作用是排除产生的渗滤液以减小渗滤液对衬层的压力。根据其所处衬层系统的位置分为初级集排水系统、次级集排水系统和排出水系统。初级集排水系统位于上衬层表面,废物下面,它将收集全部渗滤液,并将其排出;次级集排水系统位于上衬层和下衬层之间,它的作用包括收集和排除初级衬层的渗漏液,还包括监测初级衬层的运行状况,以作为初级衬层渗漏的应急对策;排出水系统主要包括集水井(槽)、泵、阀、排水管道和带孔的竖井。一般情况下,渗滤液集排水系统不会发生作用。但是由于填埋场的高要求和长期维护的要求,渗滤液集排水系统必须保持长期有效。,28,第28页/共87页,渗滤液集排水系统主要作用是排除产生的
22、渗滤液以减小渗滤液对衬层,地下水集排水系统是为防止由于衬层破裂而导致地下水涌入填埋场,使所需处理渗滤液量增加,从而给渗滤液集排水系统造成巨大的压力;同时也防止渗滤液渗漏进入地下水,从而造成地下水污染。另外,它还具有一定的衬层渗漏监测的功能。但由于维护和清洗管道的次数频繁,所以应尽可能避免安装地下水排水系统,则在选址时应尽可能选择地下水位低的地方,以减少地下水污染的风险。雨水集排水系统就是以收集、排出汇水区内可能流向填埋区的雨水、上游雨水以及未填埋区域内未与废物接触的雨水,以减轻渗滤液处理设施的负荷。此系统包括场地周围雨水的集排水沟,上游雨水的排水沟和未填埋场区的集排水管沟。,29,第29页/共
23、87页,地下水集排水系统是为防止由于衬层破裂而导致地下水涌入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填埋场必须设有渗滤液处理系统,以便处理集排水系统排出的渗滤液。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和工艺取决于其数量和特性。一般地,对新近形成的渗滤液,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好氧和厌氧生物处理方法;对于已稳定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最好的处理方法为物理-化学处理法;此外,还可选择超滤方式、渗滤液再循环、渗滤液蒸发等方法处理渗滤液。,30,第30页/共87页,渗滤液处理系统填埋场必须设有渗滤液处理系统,以便处理集排水系,填埋场水污染治理措施,人工补给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隔离措施 (堵塞或截流措施) 加大抽水排除污水污水灌溉,31,第31
24、页/共87页,填埋场水污染治理措施人工补给31第31页/共87页,人工补给,人工补给就是通过人工入渗措施,把地表水补充到地下含水层中。回灌水可以大大加快被污染地下水的稀释和净化过程,具有水力阻拦污水入渗、调节水温、保持取水构筑物出水能力、防止地面沉降等效益。地下水人工补给的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类。前者包括地表入渗补给法和井内灌注补给法。只有合理地选择回灌方法才能保证入渗补给快、占地面积小、投资少,充分起到净化地下水的作用。其中,地表入渗法便于将大量地表水补给地下,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井内灌注法占地小,主要用于城市内或工业区的回灌,特别适用于补给承压含水层或埋藏较深的潜水含水层。但总
25、的来说,人工补给对污染物总量影响不大,达不到彻底驱除污染物的目的。,32,第32页/共87页,人工补给人工补给就是通过人工入渗措施,把地表水补充到地下含水,物理化学处理法,可采用臭氧分离法、活性炭吸附法、泡沫分离法、高锰酸钾除砷等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已被污染的地下水。在污染水流流经的地段采用可渗透反应墙,或在已污染的地下水体内打净化井,并在其中投入能与有毒有害物质发生反应的物质,或粒状活性炭进行吸附或利用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净化。但使用该方法时必须先调查地下水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以保证投入的反应物或吸附剂等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同时又不会因投加过量反应物或吸附剂等而带入新的污染物。,33,第33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 固体废物 处置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11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