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材料第5讲硅、锗晶体中的杂质课件.ppt
《半导体材料第5讲硅、锗晶体中的杂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材料第5讲硅、锗晶体中的杂质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4章 硅、锗晶体中的杂质和缺陷,半导体材料中的杂质和缺陷对其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半导体硅、锗器件的制做不仅要求硅、锗材料是具有一定晶向的单晶,而且还要求单晶具有一定的电学参数和晶体的完整性。 单晶的电学参数通常是采用掺杂的方法,即在单晶生长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杂质,并控制它们在晶体中的分布来解决。,第4章 硅、锗晶体中的杂质和缺陷 半导体材料中的杂质,4.1.2 杂质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在实际制备的半导体材料中,常共存着多种杂质,材料最终显现的电学性质则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 1杂质对材料导电类型的影响 当材料中共存施主和受主杂质时,它们将相互发生补偿,材料的导电类型取决于占优势的杂质。例如,在
2、锗、硅材料中,当族杂质元素在数量上占优势时,材料呈现P型,反之当V族元素占优势时则呈现N型。如材料中N型杂质和P型杂质的数量接近,它们相互补偿,结果材料将呈现弱N型或弱P型。 值得提出的是,一些离子半导体材料,如大多数一族化合物,晶体中的缺陷能级对半导体的导电类型可起支配作用。,4.1.2 杂质对材料性能的影响,2杂质对材料电阻率的影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一方面与载流子密度有关,另一方面又与载流子的迁移率有关。 同样的掺杂浓度,载流子的迁移率越大,材料的电阻率越低。如果半导体中存在多种杂质,在通常情况下,会发生杂质补偿,其电阻率与杂质浓度的关系可近似表示为:,如果施主杂质占优势,则有:,如果受
3、主杂质占优势,则有:,2杂质对材料电阻率的影响 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一方面与,上两式表明,在有杂质补偿的情况下,电阻率主要由有效杂质浓度决定。但是总的杂质浓度NI=NA+ND也会对材料的电阻率产生影响,因为当杂质浓度很大时,杂质对载流子的散射作用会大大降低其迁移率。 例如,在硅中、V族杂质,当N1016cm-3时,对室温迁移率就有显著的影响.Hall法来测定材料的电阻率与载流子浓度。,上两式表明,在有杂质补偿的情况下,电阻率主要由有效,工作电流I与载流子电荷e、n型载流子浓度n、迁移速率v及霍尔元件的截面积bd之间的关系为I=nevbd,,霍尔电压,即l、2两点间的电位差为,式中K=1(end)
4、,称该霍尔元件的灵敏度。如果霍尔元件是P型(即载流子是空穴)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则K=l(epd),其中p为空穴浓度。,载流子浓度为:,工作电流I与载流子电荷e、n型载流子浓度n、迁移速率v及霍尔,室温下(300K)硅、锗的电阻率值随施主或受主浓度的变化关系。在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生产中,常用这些曲线进行电阻率与杂质浓度(-N)换算。,室温下(300K)硅、锗的电阻率值随施主或受主浓度的变化关系,4-2硅、锗晶体的掺杂,通过掺杂的方法来控制半导体材料的电学参数。 掺杂方式:在拉晶过程中掺杂,是将杂质与纯材料一起在坩埚里熔化或是向已熔化的材料中加入杂质,然后拉单晶。影响单晶内杂质数量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5、:原料中的杂质种类和含量杂质的分凝效应杂质的蒸发效应生长过程中坩埚或系统内杂质的沾污加入杂质量这些因素的大小随材料和拉晶工艺而变动,应针对问题具体分析。,4-2硅、锗晶体的掺杂通过掺杂的方法来控制半导体材料的电学参,直拉硅单晶中杂质的掺入一、掺杂量的计算1、只考虑杂质分凝时的掺杂直拉法生长晶体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正常凝固的过程。如果材料很纯,材料的电阻率与杂质浓度CS有如下关系: 1/CSe(43)为电子(或空穴)迁移率正常凝固的杂质分布为CS=kC0(1-g)k-1(44)将44代入43式可算出在拉单晶时,拉出的单晶的某一位置g处的电阻率与原来杂质浓度的关系:,直拉硅单晶中杂质的掺入,如果要
6、拉电阻率为w克锗,所需要加入的杂质量m为:,思考: 为什么会是 m=C0wA/dN0这一公式? 而不是 m=wC0,如果要拉电阻率为w克锗,所需要加入的杂质量m为:思考:,C0:杂质浓度,每立方厘米晶体中所含的杂质数目 单位: 个cm-3,w :单晶质量 单位:g,A: 单晶的摩尔质量 单位: g mol-1,d: 单晶的密度, 单位:g cm-3,N0: 阿佛加德罗常数, 单位 : 个 mol-1,C0:杂质浓度,每立方厘米晶体中所含的杂质数目 单位,半导体材料第5讲硅、锗晶体中的杂质课件,因为掺杂量一般较少,如用天平称量会有较大误差,所以除非拉制重掺杂的单晶,一般都不采用直接加入杂质的办法
7、,而是把杂质与锗(硅)先做成合金,(称之为母合金),拉单晶时再掺入,这样可以比较准确的控制掺杂量。课本例2 有锗W(g),拉制g处电阻率为的单晶,应加入杂质浓度为Cm的母合金量为多少?(设原料锗中杂质量远小于合金中杂质的量)解:因为杂质在母合金中的总数和在熔体中的总数相等。,因为掺杂量一般较少,如用天平称量会有较大误差,所以除,又因为: d(母合金密度)d(锗密度),M合金的质量一般很小 W锗+M合金W锗,又因为: d(母合金密度)d(锗密度),,母合金可以是单晶(或多晶),通常在单晶炉内掺杂拉制,测量单晶电阻率后,将电阻率曲线较平直部分依次切成0.350.40mm厚的片,再测其电阻率,清洗后
8、编组包装顺次使用。母合金中杂质的含量用母合金浓度(cm-3)来表示,其大小可通过试拉单晶头部电阻率求出。其公式为: 试拉单晶重单晶头部杂质浓度=掺杂母合金量母合金浓度K(杂质的分凝系数)单晶头部浓度由N曲线查得。,母合金可以是单晶(或多晶),通常在单晶炉内掺杂拉制,测量单晶,半导体材料第5讲硅、锗晶体中的杂质课件,二实际生产中的近似估算,实际生产中由于多晶硅、坩埚来源不同,各批料的质量波动较大,由拉晶系统引入的沾污亦不相同,误差很大。因此,常用一些经验估算方法。下面介绍在真空下拉制N型中、高阻硅单晶掺杂量的估算法。 空白试验,测,根据-N图确定载流子浓度CS1 对一批新的多晶原料和坩埚,不掺杂
9、拉单晶,测量其导电类型和头部电阻率,并由-N图找出对应的载流子浓度即单晶中的杂质浓度Cs1。此CS1是多晶硅料、坩埚和系统等引入的沾污共同影响的数值。,二实际生产中的近似估算实际生产中由于多晶硅、坩埚来源不同,,确定熔体中的来源于原料和坩埚的杂质浓度CL1,求对应于所要求的电阻率,理论上熔体中的杂质浓度CL2 若所要求硅单晶是N型,电阻率范围上下,取上相应于单晶头部电阻率,再由N图找出相应杂质浓度CS2,求CS2对应的熔体中杂质浓度,熔体,单晶,确定熔体中的来源于原料和坩埚的杂质浓度CL1 求对应于所,求熔体中实际杂质浓度CL 考虑原料与坩埚引入杂质的影响(杂质补偿),在拉制电阻率上 下范围单
10、晶时,应加入熔体中实际杂质浓度应为 CL=CL2-CL1 (试拉单晶为同型) CL=CL2+CL1(试拉单晶为不同型),求熔体中实际杂质浓度CL,考虑杂质的蒸发作用,最初加入杂质后,熔硅内杂质浓度应为,式中,E为蒸发常数(cms),A为蒸发面积(cm2),它是坩埚中熔硅表面面积,v为熔硅体积(cm3),t为拉晶时间(s)。,考虑杂质的蒸发作用,最初加入杂质后,熔硅内杂质浓度应为,6 确定需加入母合金质量,如果蒸发效应很小,则掺杂公式为,6 确定需加入母合金质量如果蒸发效应很小,则掺杂公式为,半导体材料第5讲硅、锗晶体中的杂质课件,半导体材料第5讲硅、锗晶体中的杂质课件,半导体材料第5讲硅、锗晶
11、体中的杂质课件,半导体材料第5讲硅、锗晶体中的杂质课件,三、杂质掺入的方法,在直拉法中掺入杂质的方法有共熔法和投杂法两种。对于不易挥发的杂质如硼,可采用共熔法掺入,即把掺入元素或母合金与原料一起放在坩埚中熔化。 对于易挥发杂质,如砷、锑等,则放在掺杂勺中,待材料熔化后,在拉晶前再投放到熔体中,并需充入氩气抑制杂质挥发。,三、杂质掺入的方法 在直拉法中掺入杂质的方法有,4-2-2 单晶中杂质均匀分布的控制,在生长的单晶中,杂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种不均匀性会造成电阻率在纵向和径向上不均匀,从而对器件参数的一致性产生不利影响。单晶径向电阻率的差异会使大面积器件电流分布不均匀,产生局部过热,引起局部
12、击穿;降低耐压和功率指标。因此电阻率均匀性也是半导体材料质量的一个指标。,4-2-2 单晶中杂质均匀分布的控制在生长的单晶中,杂,直拉法生长单晶的电阻率的控制 1直拉法单晶中纵向电阻率均匀性的控制 影响直拉单晶电阻率的因素有杂质的分凝、蒸发、沾污等。对于K1的杂质,分凝会使单晶尾部电阻率降低;而蒸发正好相反,蒸发会使单晶尾部电阻率升高; 坩埚的污染(引入P型杂质)会使N型单晶尾部电阻率增高,使P型单晶尾部电阻率降低。如果综合上述的影响因素,使纵向电阻率逐渐降低的效果与使电阻率逐渐升高的效果达到平衡,就会得到纵向电阻率比较均匀的晶体。对锗单晶来说,杂质分凝是主要的,而对于硅单晶而言,杂质的分凝与
13、蒸发对纵向电阻率的均匀性都有很大的影响。下面介绍控制单晶纵向电阻率均匀性方法。,直拉法生长单晶的电阻率的控制,(1)变速拉晶法。此法基于Cs=KCL这一基本原理,因为在拉晶时,若杂质Kl,CL将不断增大,要保持Cs不变,则必须使K值变小。 实际上,K应为Keff,它随拉速和转速而变。当拉速f小时,KeffK0, f 增大,Keff也增加。 若在晶体生长初期用较大的拉速,随后随着晶体的长大而不断减小拉速,保持CL与Keff乘积不变,这样拉出来的单晶纵向电阻率就均匀了。 一般变拉速比较方便,但改变拉速f是有一定范围的,f太大晶体易产生缺陷,f大小,生产时间过长。,(1)变速拉晶法。此法基于Cs=K
14、CL这一基本原理,因为在,对于硅,因有蒸发及其他因素影响可利用。例如由变拉速拉出的晶体尾部电阻率较低,可把晶体尾部直径变细,降低拉速,增加杂质蒸发使CL变小,而改善晶体电阻率的均匀性。 反之,如单晶尾部电阻率高,可增加拉速,降低真空度减少杂质蒸发使电阻率均匀。,对于硅,因有蒸发及其他因素影响可利用。,(2)双坩埚法(连通坩埚法、浮置坩埚法)。在拉制锗单晶时对于K1的杂质(但K1的杂质不能用),用连通坩埚法可控制单晶纵向电阻率的均匀性。 连通坩埚的结构如图42所示,它是在一个小坩埚外面再套上一个大坩埚,且内坩埚下面有一个连通孔与外面大坩埚相连。所掺杂质放在内坩埚里,并从内坩埚内拉晶(浮置坩埚是在
15、一个大坩埚内放一个有孔的小坩埚)。,(2)双坩埚法(连通坩埚法、浮置坩埚法)。在拉制锗单晶时对,基本原理,由Cs=KCL可知,在拉晶时,若杂质Kl,CL将不断增大,要保持Cs不变,则必须使K值变小(变速拉晶法) 或CL变小。 使用双坩埚,当拉出部分单晶,内坩埚的CL变大时,外坩埚中的锗液进入内坩埚,又使CL变小。 当锗熔化后,内外坩埚中的熔体液面相同。拉晶时,内坩埚内熔体减少,液面降低,外坩埚中的纯锗液通过连通孔流入,保持内坩埚中液体体积不变,而杂质则不易通过连通小孔流到大坩埚中。但当晶体生长得较长,内坩埚中杂质量变少时,晶体电阻率也会上升。 如果K较小时,生长的晶体所带走的杂质少,内坩埚熔体
16、中杂质浓度变化是缓慢的,晶体纵向电阻率就比较均匀。,基本原理,由Cs=KCL可知,在拉晶时,若杂质,另一方面,如拉制晶体的总质量m相同,内坩埚中熔体质量mi愈大,拉晶时进入内坩埚稀释熔体的纯锗液量越小,电阻率也就均匀。 用此法拉晶,一般不把内坩埚中的熔体拉光而是只拉出一部分后再重新加料,熔融后再拉,这样可以得到一批纵向电阻率均匀的晶体。对于锗来说,剩余的锗在石墨坩埚内凝固时不会使坩埚炸裂,故广泛应用此法。 而熔硅凝固时会使坩埚炸裂(熔硅会与坩埚反应),这个方法一直未被使用。,另一方面,如拉制晶体的总质量m相同,内坩埚中熔体质,回 顾,1、杂质对材料导电类型的影响2、杂质对材料电阻率的影响3、直
17、拉单晶硅中杂质的掺入1)掺杂量的计算2)实际生产中的近似估算3)杂质掺入方法4、直拉法生长单晶电阻率的控制1)纵向电阻率均匀性的控制,回 顾1、杂质对材料导电类型的影响,2径向电阻率均匀性的控制 影响单晶径向电阻率均匀性的主要原因是晶体生长时固液界面的平坦度和小平面效应。 (1)固液交界面平坦度的影响。在晶体生长时, 如果熔体搅拌均匀,则等电阻面就是固液交界面(熔体中的杂质浓度与晶体中杂质浓度不同,所以电阻率不同,只有在固液交界面电阻才会相等) 。 在杂质K1时,凸向熔体的界面会使径向电阻率出现中间高边缘低,凹向熔体的界面则相反,平坦的固液界面其径向电阻率均匀性就比较好。 拉晶时固液交界面的形
18、状是由热场分布及晶体生长运行参数等因素决定的。在直拉单晶中,固液面的形状是由炉温分布及晶体散热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径向电阻率均匀性的控制,在拉晶时,在固液界面处热交换主要有四种:熔硅凝固放出的相变潜热,熔体的热传导,通过晶体向上的热传导,通过晶体向外的辐射热。 潜热对整个界面是均匀的,在生长速率一定时大小也不变。 在生长晶体头部时,固液界面距单晶炉水冷籽晶杆较近,晶体内温度梯度较大,使晶体纵向导热大于表面辐射热,所以固液界面凸向熔体, 在晶体生长到中部,纵向导热等于表面辐射热,故界面平直。 在晶体尾部,纵向导热小于表面辐射热,使固液交界面凹向熔体。,在拉晶时,在固液界面处热交换主要有四种
19、:,为了获取径向电阻率均匀的单晶,必须调平固液界面。采用的方法有:调整晶体生长热系统,使热场的径向温度梯度变小。调节拉晶运行参数, 例如对凸向熔体的界面,增加拉速,使晶体凝固速度增加,这时由于在界面上放出的结晶潜热增大,界面附近熔体温度升高,结果熔化界面处一部分晶体,使界面趋于平坦。 反之,如生长界面凹向熔体,可降低生长速度,熔体会凝固一个相应的体积,使生长界面趋于平坦。,半导体材料第5讲硅、锗晶体中的杂质课件,调整晶体或坩埚的转速 增加晶体转速会使固液界面由下向上运动的高温液流增大,使界面由凸变凹。 坩埚转动引起的液流方向与自然对流相同,所起的效果与晶体转动完全相反。增大坩埚内径与晶体直径的
20、比值,会使固液界面变平,还能使位错密度及晶体中氧含量下降,一般令坩埚直径:晶体直径=32.5:1。,调整晶体或坩埚的转速,(2)小平面效应的影响。 晶体生长的固液界面,由于受坩埚中熔体等温线的限制,常常是弯曲的。如果在晶体生长时迅速提起晶体,则在锗、硅单晶的固液界面会出现一小片平整的平面,通常称之为小平面。 在小平面区杂质浓度与非小平面区有很大差异,这种杂质在小平面区域中分布异常的现象叫小平面效应。 由于小平面效应,小平面区域电阻率会降低。 为了消除小平面效应带来的径向电阻率不均匀性,需将固液界面调平。,(2)小平面效应的影响。,二、水平区熔拉晶时杂质的控制(区域匀平法) 在用水平区熔法生长单
21、晶时的掺杂,是把杂质放在籽晶与料锭之间,随着熔区的移动使杂质分布在整个晶锭中。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比较均匀的电阻率分布,因此又称区域匀平法,二、水平区熔拉晶时杂质的控制(区域匀平法),区熔法拉晶的径向电阻率均匀性也与固液界面形状有关。 如交界面与生长方向垂直、平坦,则电阻率均匀,但往往由于在水平区熔舟内熔体的流动情况不同,在舟底部熔体受舟壁的阻碍流动较慢,而使它杂质含量较多,因此在长成的晶体横截面上呈现上部电阻率高,底部低状态。 通过加强熔区搅拌,生长速率放慢,调整热场使温度对材料锭分布对称等办法,均有助于径向电阻率均匀性的改进。,区熔法拉晶的径向电阻率均匀性也与固液界面形状有关。,三 晶体中
22、的条纹和夹杂,1杂质条纹由熔体生长Si,Ge及化合物半导体晶体,如果沿着其纵、横剖面进行性能检测,会发现它们的电阻率、载流子寿命以及其他物理性能出现起伏。 当用化学腐蚀时,其腐蚀速度也出现起伏,最后表面出现宽窄不一的条纹。这些条纹是由于晶体中杂质浓度的起伏造成的,因此又称为杂质条纹。,三 晶体中的条纹和夹杂 1杂质条纹,晶体中杂质浓度会出现起伏的原因:由杂质分凝可知,晶体中杂质浓度Cs=KeffCL,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间隔内,CL可近似认为不变。因此,Keff的变化直接决定着晶体中杂质的浓度。由于Keff与生长速率f和扩散层厚度有关,如直拉法晶转速一定, 也一定,那么Keff的起伏直接与生长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半导体材料 晶体 中的 杂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11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