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ppt课件第二课时.ppt
《《荷塘月色》ppt课件第二课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塘月色》ppt课件第二课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课时,目标引领 时间2分钟,1、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2、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谈谈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预习检测 时间5分钟,荷塘月色 作为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写了哪些景色?请找出具体写“荷塘”和“月色”的段落。,荷塘月色:写了“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还有“荷塘四周”这三方面景致。 集中在课文4-6段。,引导探究 时间25分钟,一、阅读课文第四段,这一段写了什么景色,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你最喜欢哪句话,试着分析它的妙处。(手法+内容+效果)从修辞、词语、内容、情感多方面品味语言美。,探究一:,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荷叶的风姿。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它亭亭玉立,灵动飘逸的状态正好表现出了荷叶柔美的风姿,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地;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首先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用来描写女子姿态和神情的词语用在花身上,“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 赋予了荷花以灵动的生命力。 接着连用三个比喻,把荷花比做是“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 修
3、辞的运用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运用了通感修辞,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 举例:(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2)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 (3)微风过处,送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荷塘月色 荷塘 月色 ppt 课件 第二 课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11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