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ppt课件.ppt
《《长亭送别》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亭送别》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戏曲鉴赏,几首关于离别的诗:,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实甫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浓墨重彩的离愁别恨图,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长亭送别,唐元稹莺莺传(亦名会真记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元王实甫西厢记,王实甫西
2、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该剧取材于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人董解元改编的西厢记诸宫调(习称董西厢)。,唐德宗贞元末年,诗人元稹写了传奇小说莺莺传,说的便是张生与崔莺莺的恋爱故事。这是西厢记情节的源始。传中有莺莺的明月三五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也就是西厢记命名的由来。故事中的张生,有诗人元稹自己的影子,同时代人杨巨源也写过崔娘诗,李公垂写过莺莺歌。,张生到普救寺游玩,巧遇姨母崔氏孀妇携女也寄居此寺,值当地驻军将领去世,军士四出骚扰。崔氏因家财较多,颇见惶骇。张生与蒲将有交情,设法护卫,使崔家幸免于难。崔氏酬谢设宴,让女儿莺莺拜见张生,张生迷上莺莺。
3、张生私求莺莺的婢女红娘,为他献策。张生,写了春词两首,让红娘转交莺莺。莺莺则写了引用明月三五夜作答。张生猜出含义,于十五日晚上逾墙赴约到了莺莺所住的西厢房。不料莺莺“端服严容”将张生训了一通。张生绝望之余,却在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被红娘推醒,原来莺莺主动来了。此后张、崔二人经常“朝隐而出,暮隐而入”,直到张生到长安赴考,终于诀别。张生科举未中,留在长安,曾寄信莺莺。莺莺回信凄婉,并捎来玉环、青丝等物 “玉取其坚润不渝,环取其终始不绝”;但张生却将信拿给朋友们看,还发了一通议论,认为女色是祸水,自称“予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为自己抛弃莺莺造舆论,朋友也都说张生“善于补过”。一年后,莺莺嫁了人,
4、张生也别娶。,原始故事与王实甫西厢记,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王实甫,名德信,元易州定兴人。约生于1255一1260年,曾作过某地县宫,声誉很好。后来升任陕西行台监察御史,由于和台臣易不和,40多岁就弃官不做了。他在弃官后不久就完成了不朽的剧作西厢记。在60岁时,他用散曲套数描写他退隐后的生活。生活颇为优裕,诗酒琴棋,笑做林泉,但在恬静淡泊的情怀深处,蕴藏着久难平复的政治创伤。卒年约在1336一1337年问。,元杂剧有关常识 1、元杂剧结构: 一本四折一楔子,一本四折,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5、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 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或折与折之间,主要内容是说明情节,介绍人物。,2、剧本内容构成: 曲、科、白曲即唱词,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讲究对仗押韵,一韵到底。,元杂剧中,每套曲子由一个主角主唱到底,主角才能唱曲,配角只能说白,以末角主唱的为末本戏,以旦角主唱的为旦本戏。,科,又称介,戏剧角色动作的总称,包括武打、舞蹈、舞台程式和舞台效果等,舞台动作往往有夸张性、象征性(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以及虚拟化、程式化(关门开门的虚拟手势)。,白,即宾白、道白,是剧中人物说的部分,3、舞台角色末:男主角,如张生(正末、副末、大末等);旦:女主角,如莺莺(正旦、花
6、旦、老旦等);净:花脸、扮刚强狞猛的人物,如:张飞;丑:小花脸,男性次要人物,鼻尖、眉骨皆白,主要是插科打诨。 杂:如扮老人的孛老、扮老妇人的卜儿等各种角色 外:末、旦、净的次要角色。,给下列加色字注音,筵( )席 玉骢( )迍( )迍 揾( )泪金钏( ) 靥( )儿暮霭( ) 蹙( )眉 拾芥( ) 寻思( )谂( )知 玉醅( )憔( )悴( )绣衾( ) 青鸾( )白泠( )泠 栖( )迟胸臆( ) 谨赓( )凄凄惶( )惶,课前检测,n,n,i,q,长亭送别,四个场面,共十九支曲文,将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的是莺莺送行时的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这场戏中,莺莺有着怎样的
7、复杂心情?,有离别时极度的痛苦与不舍有对封建思想的怨恨有对张生孤独赶考生活的嘱托与挂念有对张生“停妻再娶妻”的忧虑,痛,恨,怕,念,别离,功名,被弃,羁旅,莺莺的心理起伏变化,女主人公莺莺的形象,她是一个忠贞、温柔、体贴入微,大胆追求爱情的封建思想叛逆者的形象。,西厢记摆脱了表现才子佳人离愁别绪的老套,升华到否定世俗传统偏见的高度,使艺术形象迸发出民主思想的火花。长亭送别不仅表现了爱情和封建家长的矛盾,而且对读书追求功名利禄这种世俗观念做了一定程度的批判。,西厢记的主旨 人与人的感情至真至纯,感人至深,更可贵的是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亭送别 长亭 送别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08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