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第2章画面元素 03角度与景别ppt课件.ppt
《《视听语言》第2章画面元素 03角度与景别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听语言》第2章画面元素 03角度与景别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视听语言,张若宸,第二章画面元素,第三节角度与景别,学习目标:树立机位意识理解不同拍摄角度的镜头在表现力上的差异熟练分辩镜头画面的景别知识点:机位正拍、侧拍、背拍、平拍、仰拍、俯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机位:镜头拍摄时,摄影机在拍摄空间中的位置。机位的每一次变换,创作者就需要考虑两个问题:在这段情节中,我们从什么地方看?哪个地方是最佳的机位?这个镜头应该重点突出或表现什么?它应该包含多大的范围?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镜头的角度与景别。机位决定了镜头的位置角度,也可以说是安排了观众观看事物的位置,它决定看什么和怎么看。机位是摄影师拍摄意图的表现,也是摄影师对被摄物的态度、看法和表现。,拍摄方
2、向:指摄影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水平平面上一周的相对位置,即通常所说的正面、背面、侧面和半侧面。,正面拍摄:镜头对着被摄物体进行拍摄,介绍人或者物的全貌,是表现人物表情的最有效角度,“表情角度”。侧面拍摄:镜头与被摄物体的正面成垂直夹角,介绍人物的运动、动作,或者人与人的交谈、对抗等内容,“动作角度”。背面拍摄:与正面拍摄相反,悬念、含蓄的角度。,正面、正侧面拍摄(教父,1972 ,2:11),侧面拍摄(教父,1972,2:43 ),侧面拍摄(斯巴达300勇士,2006),背、侧背面拍摄(教父,1972,1:58 ),背面拍摄(闪灵,1980,28,19)营造的惊悚感。,拍摄角度:拍摄角度由机位的
3、不同高度而形成,不同高度拍摄的画面会传达不同的情感内容。,平拍:镜头与被摄物在同一高度,表达平静、客观、冷静的态度,与典型的新闻摄影、演播室摄影类似。仰拍:镜头低于被摄物体进行拍摄,被摄物显得高大,有倾轧的趋势,表达崇敬、仰视的情感,常用于塑造英雄形象。俯拍:镜头高于被摄物体进行拍摄,被摄物有被压迫感,显得低矮、渺小,常常带有贬义色彩。顶拍:镜头位于被摄物体的正上方,不常见的视角,为影片画面加入新鲜感,有时也创造喜剧色彩和惊悚感。,平角度拍摄(辛德勒的名单,1993 ,2:50),仰拍(辛德勒的名单,1993 ),俯拍(辛德勒的名单,1993 ),景别由摄影机与被摄物的距离和光学镜头的焦距两个
4、因素决定。在创作实践中,共同认定划分景别的标准方法通常是两种:以被摄物(人物)在画幅中被画框所截取的身体部位的多少为标准进行划分。以被摄主体(景物)在画幅中所占的画幅面积比例大小为标准。最常见将景别分为五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许多景别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大全景、中近景、大特写等。镜头之间景别的大幅变化也是电影区分与电视的重要特点。,远景(大远景):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远景视野开阔,场面宏大,人物在画面中所占比例很小。表现的重点是环境,营造氛围。,全景:表现人物全身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与远景相比,全景具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第2章画面元素 03角度与景别ppt课件 视听 语言 画面 元素 03 角度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07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