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优质课公开课第3章第四节第1课时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课件.pptx
《化学优质课公开课第3章第四节第1课时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优质课公开课第3章第四节第1课时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课件.pptx(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知道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 因素,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知道溶度积的意义,建立根据溶度积和离 子积的大小关系判断反应进行方向的思维模型。,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知道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一、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随堂演练知识落实,课时对点练,二、溶度积常数,内容索引,一、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随堂演练知识落实课时对点练二、,1.25 时,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一、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0.01 g,1.25 时,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一、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2.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1)沉
2、淀溶解平衡的建立,2.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2)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以AgCl沉淀溶解平衡为例:_。特别提醒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各物质要标明聚集状态。,(3)沉淀、溶解之间这种 平衡也决定了Ag与Cl的反应 进行到底。一般情况下,当溶液中剩余离子的浓度小于 时,化学上通常认为生成沉淀的反应进行 了。,不能完全,动态,1105 molL1,完全,(2)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3)沉淀、溶解之间这种,化学优质课公开课第3章-第四节-第1课时-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3.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1)内因(决定因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2)外因:温度、浓度等条件的影响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3、(3)实例分析,3.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特别提醒大多数电解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有许多例外,如Ca(OH)2,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正向移动,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正向移动,逆向移动,不变,增大,增大,增大,减小,不变,增大,减小,减小,增大,特别提醒大多数电解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有许多例外,(4)含等物质的量的AgNO3与NaCl的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生成AgCl沉淀,溶液中不存在Ag和Cl()(5)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可视为该离子沉淀完全(),(2)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是动态平衡,即溶解和沉淀仍然同时进行着,只是v(溶解)v(沉
4、淀)(),(4)含等物质的量的AgNO3与NaCl的溶液混合后,恰好完,A.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的pH升高B.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C.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其中固体质量增加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a(OH)2固体质量不变,A.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的pH升高应用体验,解析恒温下加入CaO后,溶液仍为Ca(OH)2的饱和溶液,pH不变,A错误;加热,Ca(OH)2的溶解度减小,溶液的pH降低,B错误;加入Na2CO3溶液,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Ca(OH)2固体转化为CaCO3固体,固体质量增加,C正确;加入NaOH固体平衡向左移动,Ca(OH)2固体
5、质量增加,D错误。,解析恒温下加入CaO后,溶液仍为Ca(OH)2的饱和溶液,,2.将AgCl分别投入下列溶液中:40 mL 0.03 molL1的HCl溶液50 mL 0.03 molL1的AgNO3溶液30 mL 0.02 molL1的CaCl2溶液10 mL蒸馏水。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 。,中c(Ag)0.03 molL1,也抑制了AgCl(s)的溶解,且抑制程度与相同;中的c(Cl)0.04 molL1,抑制溶解,且抑制程度大于和,AgCl(s)的溶解度更小。所以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将AgCl分别投入下列溶液中:中c(Ag,归纳总结,难溶电解质沉淀溶
6、解平衡与其电离平衡的区别,返回,归纳总结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与其电离平衡的区别返回,二、溶度积常数,1.概念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 称为 ,简称溶度积,符号为 ,Ksp的大小反映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2.表达式,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Ksp,Ksp 。,cm(An)cn(Bm),Kspc(Fe3)c3(OH)。,二、溶度积常数1.概念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KspKsp,3.影响因素溶度积Ksp值的大小只与 的性质和 有关。4.应用定量判断给定条件下有无沉淀生成。,难溶电解质本身,温度,(1)QKsp,溶液过饱和,有 析出,直至溶液 ,达到新的平衡。(2)QKsp,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 。
7、(3)QKsp,溶液未饱和,无 析出,若加入过量难溶电解质,难溶电解质 直至溶液 。,沉淀,饱和,平衡状态,沉淀,溶解,饱和,3.影响因素难溶电解质本身温度(1)QKsp,溶液过饱和,,(1)溶度积是沉淀溶解平衡时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的乘积()(2)溶度积受离子浓度大小的影响()(3)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于Ksp大的()(4)改变外界条件使溶解平衡正向移动,Ksp一定增大()(5)可利用溶液混合后的Q与Ksp的相对大小来判断溶液混合后是否有沉淀生成(),易错警示同种类型的难溶电解质,Ksp可用于溶解度的直接比较,如AgCl、AgBr、AgI都是AB型,Ag2S是A2B型,不同类型不
8、能直接比较溶解度大小。,正误判断(1)溶度积是沉淀溶解平衡时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各离,已知25 时,Ksp(AgCl)1.81010,Ksp(Ag2CrO4)2.01012,Ksp(AgI)8.51017。(1)25 时,氯化银的饱和溶液中,c(Cl) ,向其中加入NaCl固体,溶解平衡 ,溶度积常数 。,1.3105molL1,左移,不变,已知25 时,Ksp(AgCl)1.81010,Ks,(2)25 时,若向50 mL 0.018 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 mL 0.020 molL1的盐酸,混合后溶液中的c(Ag) ,pH 。,1.8107 molL1,2,(2)25 时,
9、若向50 mL 0.018 molL1,(3)25 时,氯化银的饱和溶液和铬酸银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为 ,由此可得出 更难溶。,Ag2CrO4AgCl,AgCl,解析在Ag2CrO4的沉淀溶解平衡中,(3)25 时,氯化银的饱和溶液和铬酸银的饱和溶液中,Ag,4.7107,解析AgCl和AgI同时沉淀时,溶液中的c(Ag)一定是相同的,所以就有:,4.7107解析AgCl和AgI同时沉淀时,溶液中的c,(5)将等体积的4103 molL1的AgNO3溶液和4103 molL1的K2CrO4溶液混合 (填“有”或“没有”)Ag2CrO4沉淀产生。,有,(5)将等体积的4103 molL
10、1的AgNO3溶液,(1)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浓度无关。(2)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在相同温度时,对于同类型物质,Ksp数值越大,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如由Ksp数值可知,溶解能力:AgClAgBrAgI,Cu(OH)2Mg(OH)2。不同类型的物质,Ksp差距不大时不能直接作为比较依据。如(25 ):,归纳总结,Ksp(Ag2CrO4)2.01012,但是Ag2CrO4更易溶。,返回,(1)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和溶,1.向含有MgCO3固体的溶液中滴加少许浓盐酸(忽略体积变化),下列数值变小的
11、是,1,2,3,5,随堂演练知识落实,4,1.向含有MgCO3固体的溶液中滴加少许浓盐酸(忽略体积变化,1,2,3,5,4,A.2.01029 B.3.21012C.6.31018 D.5.11027,12354A.2.01029 B.3.21012,1,3,5,4,2,3.将足量的BaCO3粉末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充分溶解至溶液饱和。下列溶液中Ba2的浓度最小的是A.10 mL 0.2 molL1 Na2CO3溶液B.40 mL 水C.50 mL 0.01 molL1 BaCl2溶液D.100 mL 0.01 molL1盐酸,C项,BaCl2电离产生的Ba2的浓度为0.01 molL1,虽然
12、BaCO3的溶解受到抑制,但Ba2的浓度仍较大;D项,BaCO3与盐酸反应生成Ba2的浓度为0.005 molL1,Ba2的浓度较大。,135423.将足量的BaCO3粉末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充分,4.(2019肇庆高二检测)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KspCu(OH)2KspFe(OH)3B.d点代表的溶液中Fe(OH)3已过饱和、Cu(OH)2未饱和C.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D.b、c两点代表的Fe(OH)3、Cu(OH)2溶解度相等,1,3
13、,5,4,2,4.(2019肇庆高二检测)某温度下,Fe(OH)3(s),1,3,5,4,2,解析对于Fe(OH)3,KspFe(OH)3c(Fe3)c3(OH),对于Cu(OH)2,KspCu(OH)2c(Cu2)c2(OH),当控制金属阳离子浓度相同时,根据图像,Fe3溶液的pH小于Cu2溶液的pH,说明前者溶液中c(OH)小于后者,所以KspCu(OH)2KspFe(OH)3,故A错误;,d点溶液中,c(Fe3)大于该pH下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的c(Fe3),则QKspFe(OH)3,说明Fe(OH)3已过饱和,同理,c(Cu2)小于该pH下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的c(Cu2),则QKspCu(O
14、H)2,说明Cu(OH)2未饱和,故B正确;,13542解析对于Fe(OH)3,KspFe(OH)3,1,3,5,4,2,NH4Cl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溶液pH降低,所以加适量NH4Cl固体不能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故C错误;b、c两点代表金属阳离子浓度相等,而Fe(OH)3和Cu(OH)2的溶度积常数存在差异,所以不能代表二者溶解度相等,故D错误。,13542NH4Cl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溶液pH降低,所以加适,1,3,5,4,2,5,解析Kspc(Cr3)c3(OH)1032,,135425解析Kspc(Cr3)c3(OH)1,1,3,5,4,2,返回,(2)在0.10 molL1硫酸铜溶液中
15、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 molL1(KspCu(OH)22.21020)。若在0.10 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 molL1。,2.2108,0.20,解析pH8时c(OH)106 molL1,由氢氧化铜的溶度积常数可知:Ksp2.210201012c(Cu2),得c(Cu2)2.2108 molL1;使Cu2完全沉淀为CuS,已知c(Cu2)0.10 molL1,根据反应关系式:Cu22H得c(H)0.20 molL1。,13542返回(2)在0.10 molL1硫酸
16、铜溶液中加,题组一沉淀溶解平衡的含义1.下列关于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难溶电解质才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过程B.沉淀溶解平衡过程是可逆的C.在平衡状态时,v(溶解)v(沉淀)0D.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的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1,2,3,4,5,6,7,8,9,10,11,12,13,14,对点训练,课时对点练,15,题组一沉淀溶解平衡的含义12345678910111213,解析无论是难溶电解质还是易溶电解质,都可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过程,A项错误;沉淀溶解平衡过程是可逆的,B项正确;沉淀溶解达平衡状态时,v(溶解)v(沉淀)0,C项错误;沉淀溶解过程达到平衡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D项错误。,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优质课 公开 第四 课时 电解质 沉淀 溶解 平衡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06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