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节大肠癌病人的护理课件.pptx
《五节大肠癌病人的护理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节大肠癌病人的护理课件.ppt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肠的解剖及功能,(一)大肠的解剖起自右髂窝的盲肠末端止于肛门平均全长135150cm,在腹腔中沿腹后壁外大致围成框状 可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段。,大肠的解剖及功能(一)大肠的解剖,五节大肠癌病人的护理课件,(二)大肠的功能吸收水分将不消化的残渣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二)大肠的功能,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又称为结肠直肠癌,定义,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定义,疾病概论,大肠癌=结肠癌(30%)直肠癌(70%) 我国发病率15.7/10万 近年有上升趋势 五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5055 好发年龄为40岁以上,疾病概论,(一)发病率 北美、大洋洲最高,欧洲居中,亚 非地区较低。发达国家:第2位
2、, 3550/10万/年发展中国家:较低,28/10万/年 我国南方(东南沿海)北方。 近20多年来,世界上多数国家大肠 癌(主要是结肠癌)发病率呈上升 趋势。,流行病学,(一)发病率流行病学,(二)年龄与性别随年龄增高而增高。总体男女差别不大。男性直肠癌发病率稍高,女性结肠癌发病率稍高。年轻结肠癌患者男性多见。,流行病学,(二)年龄与性别流行病学,我国大肠癌发病特点,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发病高峰在50岁左右,但30岁以下的青年大肠癌并不少见。大肠癌的中位发病年龄比欧美提前约十年,且青年大肠癌比欧美多见我国:第4-6位, 1020/10万/年总体呈上升趋势,年龄明显提前 45岁左右高发,低
3、位多见,我国大肠癌发病特点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发病高峰在5,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环境因素(二)遗传因素(三)其他高危因素,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一)环境因素 中国和日本人的大肠癌发病率虽明显低于美国,但移民到美国的第一代即见大肠癌发病率上升,第二代已接近美国人的发病率。 提示大肠癌的发病与环境因素,特别是饮食因素的密切关系。 一般认为高脂肪食谱与食物纤维不足是主要相关因素,这已为大量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所证明。,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环境因素病因和发病机制,(二)遗传因素 从遗传学观点,可
4、将大肠癌分为遗传性(家族性)和非遗传性(散发性)。 前者的典型例子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综合征和家族遗传性非息肉病大肠癌。 后者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病因和发病机制,(二)遗传因素病因和发病机制,(三)其他高危因素 (1)大肠息肉(腺癌性息肉) 大部分大肠癌起源于腺瘤,故将腺瘤性息肉看作是癌前病变。 一般腺瘤越大、形态越不规则、绒毛含量越高、上皮异型增生越重,癌变机会越大。腺瘤癌的序列演变过程:,病因和发病机制,(三)其他高危因素 病因和发病机制,大肠癌的发生是“正常肠上皮 增生改变微小腺瘤 早期腺瘤 中期腺瘤 后期腺瘤 癌 癌转移”的演变过程。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复合突变的累积过程被看作是
5、大肠癌发生过程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基因的突变则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大肠癌的发生是“正常肠上皮 增生改变微小腺瘤 早期,(2)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可发生癌变,多见于幼年起病、病变范围广而病程长者。(3)胆囊切除术后 与次级胆酸进入大肠增加有关。,(2)炎症性肠病,一、病理形态 分早期大肠癌和进展期大肠癌 前者是指癌瘤局限于大肠粘膜及粘膜下层 后者指肿瘤已侵入固有肌层 进展期大肠癌病理大体分为肿块型、浸润 型和溃疡型3型。,病理,一、病理形态病理,二、组织学分类 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有腺癌、粘液癌和 未分化癌,以腺癌最多见。,病理,二、组织学分类病理,三、临床病理分期 大肠癌的不
6、同期,预后不同。 临床习惯上使用简明实用的Dukes大肠癌 临床病理分期法: A期(癌局限于肠壁) B期(癌穿透浆膜) C期(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D期(有远处转移),病理,三、临床病理分期病理,四、转移途径(1)直接蔓延:结肠,直肠癌可直接侵入脏器,如乙状结肠癌侵犯膀胱,子宫,输尿管;直肠癌侵犯前列腺,膀胱,阴道等。(2)淋巴转移:是结肠,直肠癌主要的扩散途径。(3)血运转移:癌细胞经肠系膜下静脉,门静脉转移至肝。(4)种植转移:脱落癌细胞可种植在腹腔和腹腔其他脏器。,病理,四、转移途径病理,大肠癌起病隐匿 早期常仅见粪便隐血阳性 随后出现下列临床表现: 一、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 二、腹痛
7、三、腹部肿块 四、直肠肿块 五、全身情况,临床表现,大肠癌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一、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 最早出现 多以血便为突出表现,或有痢疾样脓 血便伴里急后重。排便次数;时干 时稀,便中带血,粘液 有时表现为顽固性便秘,大便形状变细。也可表现为腹泻与糊状大便,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粪质无明显粘液脓血,多见于右侧大肠癌。,临床表现,一、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临床表现,二、腹痛 也是本病的早期症状 多见于右侧大肠癌 表现为右腹钝痛,或同时涉及右上腹、中上腹。 因病变可使胃结肠反射加强,则出现餐后腹痛。 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时腹痛加重或为阵发性绞痛。,临床表现,二、腹痛临床表现,三、腹部肿块 肿块位置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节 肠癌 病人 护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03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