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讲抗心律失常药课件.ppt
《二十讲抗心律失常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讲抗心律失常药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十讲 抗心律失常药,主讲人:石 卓副教授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第二十讲 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lidocaine)【体内过程】 口服后肝脏首过消除明显,静脉注射给药作用迅速,仅维持20分左右。该药在血中有70%与血浆蛋白结合,体内分布广泛,表观分布容积为1 L/kg 。有效血药浓度15g/ml 。该药几乎全部在肝中代谢,消除t1/2为2小时,经肾排泄。,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lidocaine),抗心律失常药,【药理作用与机制】 利多卡因抑制浦肯野纤维和心室肌细胞的Na+内流,促K+外流。该药对IK(ATP)通道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1.降低自律性 利多卡因减小动作
2、电位4相除极斜率,提高兴奋阈值,降低心肌自律性。治疗剂量能降低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对窦房结没有影响,仅在其功能失常时才有抑制作用。,抗心律失常药【药理作用与机制】,抗心律失常药,2.传导性 利多卡因对传导速度的影响比较复杂,治疗浓度对希-浦系统的传导速度没有影响,但在细胞外K+浓度较高时则能减慢传导。对心肌梗死区缺血的浦肯野纤维,利多卡因可抑制Na+内流,减慢传导,防止折返激动发生。相反,如果细胞外低血钾或心肌组织损伤使心肌部分去极化时,利多卡因可促进3期K+外流,引起超极化而加速传导,因此改善单相传导阻滞而中止折返激动。高浓度时,利多卡因明显抑制0相上升速率而减慢传导。,抗心律失常药 2.传
3、导性 利多卡因对传导速度的影,抗心律失常药,3.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利多卡因缩短浦肯野纤维及心室肌的APD、ERP,且缩短APD更为显著,故为相对延长ERP。,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药,【临床应用】 利多卡因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如急性心肌梗死或强心苷中毒所致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亦可用于心肌梗死急性期,以预防心室纤颤的发生。此药对室上性心律失常效果较差。,抗心律失常药【临床应用】,抗心律失常药,【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肝功能不良病人静脉注射过快,可出现头昏、嗜睡或激动不安、感觉异常等。剂量过大可引起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和低血压。、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禁用。心衰、肝功能
4、不全者长期滴注后可产生药物蓄积,儿童或老年人应适当减量。西咪替丁和普萘洛尔可增加利多卡因的血药浓度。,抗心律失常药【不良反应】,抗心律失常药,苯妥英钠( phenytoin sodium) 为乙内酰脲类抗癫痫药,现已成为治疗强心苷中毒所致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慢而不完全,812小时达高峰。有效血药浓度为520g/ml。生物利用度为60%80%,血浆蛋白结合率约80%,主要在肝脏水解灭活。,抗心律失常药 苯妥英钠( phenytoin sodium),抗心律失常药,【药理作用与机制】 对心肌电生理学作用类似利多卡因,仅对希-浦系统发生影响。降低正常及部分除极的浦肯野纤维
5、4相自发除极速率,降低其自律性。促K+外流,缩短APD和ERP,相对延长ERP。苯妥英钠对窦房结传导性无明显影响,但增加房室结0相除极化速率,加快其传导,可对抗强心苷中毒所致房室传导阻滞。苯妥英钠还可加快强心苷中毒引起的浦肯野纤维0期除极减慢,改善其传导。,抗心律失常药【药理作用与机制】,抗心律失常药,【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特别对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有效。对房扑、房颤和室上性心律失常也有效,但治疗房扑、房颤时须注意该药可改善房室结传导而加快心室率。苯妥英钠亦可用于心肌梗死、心脏手术、心导管术等所引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临床应用】,抗心律失常药,【不良反应】
6、 快速静脉注射容易引起低血压,高浓度可引起心动过缓。中枢症状常见有头昏、眩晕、震颤、共济失调等,严重者出现呼吸抑制。在低血压或心肌抑制时慎用。窦性心动过缓,、度房室传导阻滞者禁用。孕妇禁用。 肝药酶抑制剂异烟肼、氯霉素、西咪替丁可抑制苯妥英钠代谢,提高其血药浓度。而肝药酶诱导剂抗癫痫药卡马西平可加快苯妥英钠的清除,导致治疗失败。,抗心律失常药【不良反应】,抗心律失常药,美西律(mexiletine)及妥卡尼(tocainide) 化学结构和细胞电生理效应与利多卡因相仿,常用于维持利多卡因的疗效。美西律降低浦肯野纤维自律性,提高阈电位。抑制0相的作用大于利多卡因,减慢传导。缩短浦肯野纤维和心室肌
7、APD和ERP,相对延长ERP。 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作用维持8小时。生物利用度为90%。有效血药浓度为0.52g/ml。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0%。该药主要在肝内代谢灭活,消除t1/2约12小时。,抗心律失常药美西律(mexiletine)及妥卡尼(toca,抗心律失常药,临床应用与利多卡因相同,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特别对心肌梗死后急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效。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可出现胃肠道不适,长期口服有神经症状如震颤、共济失调、复视、精神失常等。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不全、心室内传导阻滞、有癫痫史、低血压或肝病者慎用。,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药,氟卡尼(flecainide
8、) 显著地阻滞钠通道,较强的抑制0相上升速率,减慢心脏传导,降低自律性。使心房和心室肌动作电位时程明显延长。该药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达90%,血药浓度3小时达高峰,有效血药浓度为0.21g/ml。血浆蛋白结合率约40%。主要在肝中代谢,在健康成年人,消除t1/2为14小时,肾功能不全者t1/2超过20小时。,抗心律失常药氟卡尼(flecainide),抗心律失常药,氟卡尼属广谱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药。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由于该药致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临床主要用于顽固性心律失常或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无效时使用。 不良反应有头晕、乏力、恶心、震颤等。老年人、心衰及肾功能不全时应酌情减量。避免同
9、时给予丙吡胺或维拉帕米,以减少心脏毒性。,抗心律失常药 氟卡尼属广谱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药。用,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propafenone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良好,23小时作用达高峰,持续8小时以上。该药初期给药肝脏首过消除强,生物利用度低。长期给药后,首过消除减弱。该药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5%97%,主要在肝脏代谢,以代谢物形式经尿排出。,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propafenone ),抗心律失常药,【药理作用与机制】 普罗帕酮(propafenone )通过抑制Na+内流而发挥作用。该药抑制0期及舒张期Na+内流作用强于奎尼丁,减慢心房、心室和浦肯野纤维传导。降低浦肯野纤维自律
10、性,延长APD和ERP,但对复极过程影响弱于奎尼丁。该药还有轻度的肾上腺素受体阻断作用和钙通道阻滞作用。,抗心律失常药【药理作用与机制】,抗心律失常药,【临床应用】 普罗帕酮适用于室上性和室性早搏,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伴发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的预激综合征。【不良反应】 常见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味觉改变等。心血管系统常见房室传导阻滞,加重充血性心衰,还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等。由于其减慢传导程度超过延长ERP程度,易致折返,引发心律失常。肝肾功能不全时应减量。心电图QRS延长超过20%以上或Q-T间期明显延长者,宜减量或停药。本药一般不宜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合用,以避免相互作用加强而致心脏抑制。,
11、抗心律失常药【临床应用】,抗心律失常药,普萘洛尔(propranolol)【药理作用与机制】 普萘洛尔产生抗心律失常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机制: 竞争性阻断受体,能有效抑制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所介导的心脏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房室传导速度加快等。 抑制Na+内流,具有膜稳定作用。,抗心律失常药普萘洛尔(propranolol),抗心律失常药,主要产生以下三个作用:1降低自律性 降低窦房结、心房传导纤维及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在运动及情绪激动时,作用明显。2减慢传导速度 阻断受体的浓度并不影响传导速度。血药浓度达100 ng/kg以上,则有膜稳定作用,能明显减慢房室结及浦肯野纤维的传导速
12、度。3影响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治疗浓度缩短浦肯野纤维APD和ERP,高浓度则延长之。对房室结ERP有明显的延长作用,与减慢传导作用共同构成普萘洛尔抗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基础。,抗心律失常药主要产生以下三个作用:,抗心律失常药,【临床应用】 普萘洛尔主要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对于交感神经兴奋性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嗜铬细胞瘤等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效果良好。与强心苷或钙通道阻滞药地尔硫卓合用,控制房扑、房颤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的室性频率过快效果较好。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本药,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缩小心肌梗死范围,降低死亡率。普萘洛尔还可用于由于运动或情绪激动所引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减少肥厚型心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十讲抗 心律失常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02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