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戏曲和曲艺系列课件.ppt
《九章戏曲和曲艺系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章戏曲和曲艺系列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艺术鉴赏,北京出版社,艺术鉴赏北京出版社,目录,CONTENTS,目录CONTENTS美术鉴赏A音乐鉴赏B舞蹈鉴赏C,第二部分音乐鉴赏,PART 02,中国民歌系列,中国民族乐器系列,02,戏曲和曲艺系列,流行音乐系列,电影音乐系列,第二部分PART 02中国民歌系列中国民族乐器系列02戏曲,第九章 戏曲和曲艺系列,1,学习目标1. 欣赏牡丹亭,体会、感受戏曲的舞台特点。2. 欣赏京韵大鼓唱段,体会、感受曲艺的舞台特点。3. 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戏曲和曲艺,培养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2,实践掌握学唱豫剧唱段花木兰,感受戏曲的独特魅力。,第九章 戏曲和曲艺系列1学习目标2实践掌握,引入,引入,
2、引入,引入,引入,引入牡丹亭游园惊梦,一、戏曲,戏曲音乐的核心是唱腔音乐。不仅每个剧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唱腔,而且剧种与剧种之间的差异和区别主要在于戏曲音乐,尤其是在戏曲唱腔上。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
3、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坠子戏、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沪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越调、河南坠子、湘剧、湖南花鼓戏等。,一、戏曲戏曲音乐的核心是唱腔音乐。不仅每个剧种都有自己独特的,(一)戏曲唱腔的特点,一、戏曲,中国的戏曲剧种数量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约有360 种。不同剧种的唱腔各有千秋,各有姿态,可谓五彩斑斓、气象万千。深入到每个剧种之内,我们会发现那里是个烟波浩渺、异彩纷呈的艺术海洋,都有说不完、道不尽的精
4、美与奇妙。但如果从个性中寻找共性,戏曲唱腔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1. 文化底蕴深厚2. 感情色彩浓烈3. 唱腔旋律丰富4. 音乐个性鲜明,(一)戏曲唱腔的特点一、戏曲中国的戏曲剧种数量繁多,据不完全,凡优秀的音乐样式均有鲜明的个性,戏曲音乐的个性色彩就尤为突出。这种鲜明的个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戏曲,(1)独具特色的行当划分(2)稳中求变的旋律基调(3)韵味醇厚的演唱特色(4)精练概括的表现风格,凡优秀的音乐样式均有鲜明的个性,戏曲音乐的个性色彩就尤为突出,(二)戏曲主要剧种,一、戏曲,1. 京剧京剧唱腔属于板腔体,其主要声腔是西皮和二黄,同时也吸收了四平调、高拨子、南梆子、昆曲以及柳
5、枝腔、银纽丝、南锣等曲牌小调,艺术表现力极其丰富。其中,使用最多的、腔调发展和演唱成就最高的是西皮和二黄,所以京剧又称“皮黄戏”。“西皮”最古老的源头,应该是陕西一带的“秦腔”。“秦腔”流入湖北襄阳一带后,与当地的“楚调”相结合,同时参考安徽石牌传来的“吹腔”(也是受秦腔影响而形成的一种腔调),就成为“襄阳腔”。“襄阳腔”在运用中进一步发展,便成为“西皮腔”。“二黄”的前身可能就是“宜黄腔”。“宜黄腔”是由浙江的“海盐腔”传到江西宜黄后,受当地民间音乐及“弋阳腔”的影响而形成的。后来又传入浙江、安徽、湖北等地,经过各地艺人特别是安徽艺人的不断创造,遂成为“二黄腔”。西皮、二黄是两种声腔的总称,
6、它们又包括很多板类,如原板、慢板、流水、快板、散板等。通俗地说,西皮、二黄两种基本曲调(声腔)用多种节拍(各种板式)来演唱。,(二)戏曲主要剧种一、戏曲1. 京剧,(二)戏曲主要剧种,一、戏曲,2. 秦腔秦腔音乐的特点是激昂慷慨、高亢嘹亮,女声唱腔柔婉沉稳,男声唱腔刚健凝重。虽然也有表现欢快情绪的音乐色彩,但沉郁苍凉却是秦腔音乐给人留下的最突出的印象,非常适合表现西北地区黄土地上劳动人民那种粗犷豪放而又淳朴坚忍的精神风貌。秦腔的唱腔分为两种声腔体系,即“欢音腔”与“苦音腔”,这两类声腔在调式、感情色彩、旋律的进行及表现力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苦音腔”是有别于其他剧种的最有特色的一种声腔,它的情
7、调深沉、浑厚、高亢、激昂,长于表现悲哀、怀念、痛伤、凄凉的感情;“欢音腔”显得欢快、明朗、刚健有力,长于表现喜悦、轻快、欢腾、爽朗的感情。依据戏剧情节和人物感情的需要,两类声腔可以独立运用,也可以互相转换、交替运用。,(二)戏曲主要剧种一、戏曲2. 秦腔,(二)戏曲主要剧种,一、戏曲,2. 秦腔“欢音腔”与“苦音腔”的主要区别在旋律的特性音上。秦腔旋律的调式主音(旋律中最为稳定的音)是“5”,“欢音腔”以其特有的“#4”取代了一般调式中的“4”,形成了“#4 5”之间特有的上行小二度,从而形成了“欢音腔”欢快爽朗的风格;而“苦音腔”的特性音则是主音上方的“#7”,“#7 5”之间形成了特有的下
8、行小三度,从而形成了“苦音腔”特有的深沉凄凉的风格。,(二)戏曲主要剧种一、戏曲2. 秦腔,(二)戏曲主要剧种,一、戏曲,3. 豫剧豫剧唱腔主要分两个声腔体系,即“豫东声腔”和“豫西声腔”。豫东声腔包括祥符调、沙河调和高调,声腔的语言基础是“中州音韵”的豫东地区(以商丘为中心)的音韵和语调。在传统演唱中多用假嗓(二本腔),声高而音细;唱腔中花腔较多,具有高亢、奔放、挺拔、明朗的特点。豫西声腔以豫西调为代表,声腔的语言基础是“中州音韵”的豫西地区(以洛阳为中心)的音韵和语调。传统的演唱多用真嗓(大本腔),唱腔中寒韵(哭腔)较多,演唱时声音圆润,大腔大调,特点是粗犷、悲壮、深沉、浑厚。豫剧的音乐唱
9、腔,在我国戏曲“四大声腔”中属于“梆子声腔”的系统,它有自己独特的板式结构和由此构成的一套比较完整的音乐程式。这些不同的板腔和程式,可分为“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飞板”四大板类以及由这四大板类所派生出来的一整套其他板类。,(二)戏曲主要剧种一、戏曲3. 豫剧,(二)戏曲主要剧种,一、戏曲,4. 黄梅戏黄梅戏唱腔分为两大类和一小类,即主调、花腔两大类,仙腔、阴司腔一小类。主调:又称正腔,是黄梅戏中常用的板腔系统的唱腔,有平词、二行、三行、火工等板式,这些腔体均有男腔、女腔之分。花腔:是对传统“花腔小戏”唱腔的总称。仙腔、阴司腔:为小调,属专用曲调。黄梅戏的语言以安庆地区的方言为基础,其特点是: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戏曲 曲艺 系列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02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