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经济的发展人教版课件.ppt
《两汉经济的发展人教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汉经济的发展人教版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想一想,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汉文帝、汉景帝时出现局面汉武帝时出现局面,西汉,东汉 光武帝时出现局面,两汉政治,想一想 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歌谣,“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牛,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这首歌是称赞哪个皇帝接受白公建议开凿渠,给百姓带来的好处。,歌谣“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牛,,东汉铜奔马,16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山东省莱芜市实验中学 耿桂美,东汉铜奔马16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山东省莱芜市实验中学 耿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两汉农业、手工业成就。 2、体会两汉兴农的局面。 过程与方法:通过总结两汉经济繁荣的原因, 提高理
2、解分析能力升华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两汉许多经济的发展与400 多年 政治统一、文化积累是分不开的 2、两汉经济居于当时世界领先 地位, 这是炎黄子孙的骄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两汉农业、手工业,一、治理黄河二、丝织冶炼三、集权经济,三大板块,三大板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下游(今河南濮阳附近)决口,泛滥16个郡,20多年都没能堵住西汉后期,水利长期失修黄河又泛滥成灾。”,史料一,假如你是汉武帝,面对此情此景你将怎样办?,“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史料一假,动脑筋,田丞相为什么
3、不让武帝治河?武帝为什么会听他的话?,除了汉武帝,东汉治理黄河的还有谁呢?,动脑筋 田丞相为什么不让武帝治,相关链接,小浪底水利枢纽的配套工程通过验收5万人不愁吃水,相关链接小浪底水利枢纽的配套工程黄河流域治理、开发、利用、前,建设“数字黄河”工程 通俗地讲,“数字黄河”就是把黄河装进我们的计算机,从而可方便地模拟、分析、研究黄河的自然现象,探索其内在规律,为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各种方案决策提供科学技术支持。,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50年,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 程。,漂流,建设“数字黄河”工程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50,二牛抬杠,汉代铁犁壁(比欧洲早近
4、1000年),二牛抬杠汉代铁犁壁(比欧洲早近1000年),耧 车,汉(前 206 一 公元 220 年)播种工具。由种子箱和三脚耧管组成。以人或畜为牵引动力,一人扶楼播种。据王土祯农书和山西平陆汉墓壁画,并参考南阳地区早期三脚楼车制作。,耧 车汉(前 206 一 公元 220 年)播种工具,信息传递,丝织业:已使用。 冶铁业:杜诗发明了,,利用鼓风冶铁。 兵器取代了兵器。 制作方法诗中国发明的,信息传递丝织业:已使用。 利用鼓风冶铁。,素纱禅衣 这是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 中出土的素纱禅衣;它是由精制的罗纹绢 制成,因其没有颜色,因此而得名“素纱 禅衣”。 这件禅衣长128厘米,重约
5、49克, 折叠后可以握在手中,可谓薄如蝉翼,轻如鸿毛,由此可见,汉代纺织业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素纱禅衣,史料二,“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今河南卫辉人也)。”“公元31年,迁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具功多,百姓便之” -后汉书. 杜诗传,请说出史料中的人物、发明及意义,史料二“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今河南卫辉人也)。”请说出史料,二牛抬杠,两汉时期提高生产效率的 三项科技发明,找一找,耕犁、耧车、水排,二牛抬杠 两汉时期提高生产效率,汉代炒钢是怎么回事? 炒钢是西汉中期出现的新技术,冶炼的方法是先将生铁加热到液 态半液态,然后靠鼓风或加进精矿 粉,降低生铁的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两汉 经济 发展 人教版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0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