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综合计算题.pptx
《专题七综合计算题.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七综合计算题.pptx(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七-综合计算题,专题七-综合计算题,研题型解易,一、力学综合计算,题型特点力学综合题是云南中考的必考题型,省卷、昆明、曲靖每年都会有12题,主要考查力学的综合计算。命题时一般都是把某几个知识点综合在一个背景下考查,设问以三问为主,偶尔会以简答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研题型解易一、力学综合计算题型特点,类型一交通工具类,典例1(2018临沂)2017年12月24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AG600首飞成功,可为“海上丝绸之路”航行安全提供最快速有效的支援与保障。它的最大飞行速度为560 km/h,最大航程为4 500 km,巡航速度(经济、节油的飞行速度)为500 km/h。某次
2、起飞前,飞机静止在水平跑道上,总质量为51 t,轮胎与跑道的总接触面积为0.6 m2(水=1.0103 kg/m3,g=10 N/kg)。求:,类型一交通工具类典例1(2018临沂)2017年1,(1)飞机静止在跑道上时对跑道的压强是多少?(2)起飞后,飞机在空中直线飞行1 400 km,所需要的最短时间是多少?(3)飞机到达目的地降落后,漂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质量为46 t,此时飞机受到的重力是多少?舱底某处距水面1.5 m,水对该处产生的压强是多少?,(1)飞机静止在跑道上时对跑道的压强是多少?,思路点拨(1)飞机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F=G=mg,然后根据p=计算飞机对跑道的压强;(
3、2)确定飞机飞行的最大速度,根据公式t=可得飞机所需的最短时间;(3)根据F浮=G及F浮=G排可得飞机的重力;根据p=gh可得水对舱底的压强。答案(1)8.5105 Pa(2)2.5 h(3)4.6105 N1.5104 Pa,思路点拨(1)飞机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F=G=mg,方法规律交通工具类计算主要考查质量、密度、速度、重力、压力、压强、牵引力或阻力、功、功率等的综合计算。解题时注意公式的灵活应用、单位的统一与换算、除不尽时计算结果的处理(是保留几位小数,还是保留几位有效数字)、注意角标的正确使用。(1)速度、密度、重力的简单计算,方法规律,(2)压强、压力的简单计算,(2)压强、
4、压力的简单计算,(3)功、功率和效率的简单计算,(3)功、功率和效率的简单计算,即学即练,1.(2018荆门)一辆质量2 t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额定功率80 kW从静止开始运动,经15 s运动200 m恰好达到最大速度,接着匀速运动25 s关闭发动机,滑行100 m停下。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汽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恰为车重的0.2倍,求:,即学即练1.(2018荆门)一辆质量2 t的汽车,在平直公,(1)整个过程中发动机做的功;(2)汽车的最大速度vm;(3)全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v。答案(1)3.2106 J(2)20 m/s(3)16 m/s,(1)整个过程中发动机做的功;,类型二
5、与浮力相关的计算,典例2(2018乐山)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2.7 N。当把零件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7 N。现把该零件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9 N,求:(1)该零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2)该金属零件的密度金;(3)另一种液体的密度液。,类型二与浮力相关的计算典例2(2018乐山)在弹簧,思路点拨(1)金属零件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金属零件的重力,与零件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差等于零件受到的浮力;(2)求出了金属零件受到的浮力,知道水的密度,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排开水的体积(零件的体积);利用m=求零件的质量,利
6、用=计算其密度;(3)利用称重法求出零件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另一种液体的密度。答案(1)1 N(2)2.7103 kg/m3(3)0.8103 kg/m3,思路点拨(1)金属零件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金属,方法规律与浮力相关的计算主要考查质量、密度、重力、液体压力与压强的综合计算。解题时注意浮力计算的四种公式的灵活应用、单位的统一与换算、除不尽时计算结果的处理(是保留几位小数,还是保留几位有效数字)、注意角标的正确使用。一、浮力计算的四种解题方法 1.压力差法:F浮= F向上-F向下;2.称重法:F浮=G-F;3.平衡法【漂浮与悬浮时可用】:F浮= G
7、物 =m物g=物gV物;,方法规律,4.公式法【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 =m排g=液gV排。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这种计算浮力的方法称为公式法。二、浮力计算的解题思路 1.浮力计算的解题方法和思路:(1)分析物体的浮沉类型,拿到题以后先分析物体属于漂浮、悬浮,还是下沉。(2)根据分析的浮沉类型,找到对应的解题公式。(3)再应用物理、数学相关知识求解即可。,4.公式法【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 =m排g=液gV,2.浮力计算的公式、思路及典型例题(1)漂浮或悬浮属于漂浮或悬浮时,平衡法与公式法都可以使用,依具体题目而定。(
8、2)下沉属于下沉时,称重法与公式法都可以使用,依具体题目而定。遇到有弹簧测力计或细线拉着的题型或无法分析到底属于哪类浮沉类型的题型时,都当做下沉来考虑。,2.浮力计算的公式、思路及典型例题,(3)求物体的密度物(4)求物体的体积V物:V排=,漂浮时V物=V排+V露,悬浮和下沉时V物=V排。,(3)求物体的密度物,2.(2018深圳)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核中,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100 cm2的圆柱形容器(不计容器壁厚度),内有12 cm高的水(如图甲),某考生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金属圆柱体,从液面开始缓慢浸入水中,拉力F与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圆柱体下表面距液面为10 c
9、m时,系圆柱体的细线恰好松开,圆柱体沉入容器底部(水未溢出)。如图丙所示(g取10 N/kg)。求:,即学即练,2.(2018深圳)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核中,水平桌面上放置底,(1)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2)圆柱体的体积;(3)圆柱体沉入底部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答案(1)1 N(2)100 cm3(3)1.3103 Pa,(1)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答案(1)1 N(,类型三起重、打捞类,典例3(2018湘西州)工人师傅利用汽车作为动力,从水中打捞一个正方体物件,绳子通过定滑轮,一端系着物件,另一端拴在汽车上,如图甲所示。汽车拉着物件匀速上升,已知汽车对绳子的拉力F与物
10、件底面距离水底的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绳子的体积、绳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 N/kg。求:,甲 乙,类型三起重、打捞类典例3(2018湘西州)工人师傅,(1)该物件的质量是多少? (2)物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3)物件上表面恰好到达水面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多少?,专题七-综合计算题,思路点拨(1)由图甲可知滑轮为定滑轮,则该物件离开水面后的拉力与该物件的重力相等,根据G=mg求质量;(2)图甲中,滑轮为定滑轮,则在乙图中,拉力较小且大小不变时,说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5 5.5 m过程中,拉力逐渐变大,说明物件在离开液体的过程中;之后物体脱离液体,拉力与物体的重力相
11、等;根据称重法即可求出物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3)物件上表面恰好到达水面时,根据乙图得出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根据压强公式p=gh即可求出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答案(1)250 kg(2)1 250 N(3)5103 Pa,思路点拨(1)由图甲可知滑轮为定滑轮,则该物件离开水面后的,方法规律起重、打捞类计算主要考查学生对压强的计算、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功率、速度的计算、杠杆的平衡条件等考点的理解,该类题型知识点多、综合性强,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解决实际场景所遇问题的题目时,关键在于要把实际场景与所学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建立起物理模型,再把题目已知的物理量套入物理模型
12、中,这样一来,实际场景中的相关信息就转化为解决物理模型的相关物理量。,方法规律,3.(2018聊城)考古工作者在河底发现了古代的石像,经潜水者测量它的体积约为2 m3。如图所示,在打捞石像的过程中,考古工作者用动滑轮将石像匀速提升,需要竖直向上的拉力F=1.6104 N。在没有将石像提出水面前,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水=1.0103 kg/m3,g=10 N/kg),求:(1)石像受到的浮力。(2)石像的重力。(3)石像的密度。(4)若将石像提升了3 m,石像受到水的压强减少了多少?,即学即练,3.(2018聊城)考古工作者在河底发现了古代的石像,经潜,答案(1)2104 N(2)5.2104
13、 N(3)2.6103 kg/m3(4)3104 Pa,答案(1)2104 N(2)5.2104 N,类型四滑轮相关计算,典例4(2018呼和浩特)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滑轮组,分别匀速竖直向上提升同一重物,从相同位置开始提升至同一高度处。求:(1)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两次拉力F1和F2之比;(2)若不计绳重及摩擦,重物质量为400 g,动滑轮质量为100 g,匀速拉动过程中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类型四滑轮相关计算典例4(2018呼和浩特)如图所,思路点拨(1)甲图n1=2,乙图n2=3,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拉力F=G,据此求两次拉力F1和F2之比;(2)利用G=mg求重物重力
14、、动滑轮重力,因为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所以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相同,利用=进行计算。答案(1)32(2)80%80%,思路点拨(1)甲图n1=2,乙图n2=3,若不计绳重、滑轮,方法规律解题时注意:(1)根据滑轮组装形式,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求出物体上升高度,然后利用公式W总=Fs计算总功、W有=Gh计算有用功,最后用有用功除以总功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取决于动滑轮的质量和物体的质量,动滑轮质量越小,物体质量越大,则效率越高。,方法规律,专题七-综合计算题,即学即练,4.(2017泰安)如图是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重为810 N物体的示意图,某段过程中
15、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为0.1 m/s,工人拉力F的功率为90 W,物体上升10 s拉力F克服滑轮组的摩擦做的功是60 J,不计绳重。求:(1)工人拉绳子的速度;(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滑轮组中的动滑轮的重力。,答案(1)0.3 m/s(2)90%(3)30 N,即学即练4.(2017泰安)如图是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重为8,二、电学综合计算,题型特点电学综合题是云南中考的必考题型,每年出12题,主要考查欧姆定律、电功率、电能等的计算,以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为主,一般会结合电路图、铭牌或坐标图像出题,有时也会涉及动态电路的分析,综合题偶尔考查填空。,二、电学综合计算题型特点,类型一简单纯电阻电
16、路计算,典例1(2018北京)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U为9 V并保持不变,电阻R1阻值为10 。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I为1.2 A。求:(1)电流表A1的示数I1;(2)电阻R2的阻值。,类型一简单纯电阻电路计算典例1(2018北京)如图,思路点拨(1)根据I=即可求出电流表A1的示数。(2)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求出R2的电流,根据R=即可求出R2的阻值。答案(1)0.9 A(2)30 ,思路点拨(1)根据I=即可求出电流表A1的示数。(2)根,方法规律简单纯电阻电路计算主要考查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电流、电压规律等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注意分析电路的连接,能从题目所给
17、信息中找到有用的数据,要学会分析图像。,方法规律,1.解简单纯电阻电路计算题的一般步骤(1)无电路图时,根据题意先画出电路图。(2)分析判断电路类型。(3)明确电压表和电流表所测用电器的电压和电流。(4)在图中标出已知量(注意标出各物理量的角标)。(5)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电流、电阻分配规律进行求解。,1.解简单纯电阻电路计算题的一般步骤,2.解简单纯电阻电路计算题的公式(1)欧姆定律,2.解简单纯电阻电路计算题的公式定义式I=变形式U=IR,(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规律,(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规律,1.(2018恩施州)如图,图a为测量体重的电子秤原理图,它主要由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综合 算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00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