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安全评价与重大危险源评估ppt课件.ppt
《1章安全评价与重大危险源评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章安全评价与重大危险源评估ppt课件.ppt(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评价,主讲:谭汝媚TEL:13699628630Email:,第一章 安全评价与重大危险源评估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第三章 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第四章 事故树评价法第五章 故障分析法第六章 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第七章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第八章 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课程内容,1974年,英国夫利克斯保罗化工厂发生的环己烷蒸汽爆炸事故,导致29人死亡、10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700万美元;1975年,荷兰国营矿业公司01 Mt公吨乙烯装置中的烃类气体逸出,发生蒸汽爆炸,造成14人死亡,106人受伤,大部分设备被毁坏;1978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和巴来西亚市之间的道路上,一辆满载丙烷的槽
2、车,因充装过量发生爆炸。由于当时有800多人正在风景区度假,造成150人烧死、120多人烧伤、100多辆汽车和14幢建筑物烧毁的惨剧;1984年,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供应中心站发生爆炸,事故中约有490人死亡、4 000多人受伤,另有900多人失踪,供应站内所有设施毁损殆尽;1988年,英国北海石油平台因天然气压缩间发生大量泄漏而爆炸,在平台上工作的230余名工作人员只有67人幸免于难,使英国北海油田减产12;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一起甲基异氰酸酯泄漏的恶性中毒事故,造成20余万人中毒、2 500多人中毒死亡的大惨案。我国近年也曾多次发生过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重大事故。
3、,安全评价产生背景,第一章 安全评价与重大危险源评估,日本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定,由劳动基准监督署对建设项目实行事先审查和许可证制度;美国对重要工程项目的竣工、投产都要求进行安全评价;英国政府规定,凡未进行安全评价的新建生产经营单位不准开工;1982年,欧共体颁布了关于工业活动中重大危险源的指令,欧共体成员国陆续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国际劳工组织(0)也先后公布了重大事故控制指南(1988年)、重大工业事故预防实用规程(1990年)和工作中安全使用化学品实用规程(1992年),对安全评价提出了要求。2002年,欧盟未来化学品白皮书中,明确提出危险化学品的登记及风险评价作为政府强制性的指令。,各国政府、
4、议会立法或颁布规定,规定工程项目、技术开发项目都必须进行安全评价,并对安全设计提出明确的要求。,安全评价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国外风险评价的发展最先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保险行业。20世纪60年代,由于制造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系统安全理论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首先使用于美国军事工业(导弹推进剂是由气体加压到41.2MPa,温度低达196oC的低温液体) 。1962年4月美国公布了第一个有关系统安全的说明书“空军弹道导弹系统安全工程”,这是系统安全理论的首次实际应用。1969年美国国防部批准颁布了最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安全军事标准系统安全大纲要点(MIL-STD-822
5、),后经两次修订,对实现系统安全的目标、计划和手段,包括设计、措施和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程序。 1990年我国颁布了类似的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 (GJB 9001990),同时,生产过程中的火灾、爆炸、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和扩散等重大事故不断发生,推动了对企业、装置、设施和环境等安全评价工作的开展。,1964年美国道(DOW)化学公司根据化工生产的特点,首先开发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用于对化工装置进行安全评价 。1974年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蒙德(Mond)部在道化学公司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引进了毒性概念,并发展了某些补偿系数,提出了“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 1976年日本
6、劳动省颁布了“化工厂安全评价六阶段法” 。,上述方法均为指数法,主要是针对化工企业评价而发展起来的,在评价原理上无本质的变化,仍然遵循了道化学公司以系统内危险和危险能量为评价对象的原则,而且这些方法仍然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之中。,随着航天、航空和核工业等高技术的迅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概率风险评价(PKA)为代表的系统安全评价技术得到了研究和开发。,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了故障数据库和可靠性服务咨询机构,对企业开展概率风险评价工作,197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在没有核电站事故先例的情况下,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分析方法,提出了著名的(核电站风险报告),并被以后发生的核电事故所证实。19
7、76年,英国生产安全管理局(HAs)对Canvey岛以及Thurreck地区的工业设施进行了危险评价。1979年英国伦敦和德国法兰克福公司对荷兰Rjnmuncl地区工业设施进行了评价。 此后,这类评价法在工业发达国家的许多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学术界随之又开发出一系列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的有特色的安全评价方法。,20世纪80年代初期,安全系统工程引入我国,受到许多大中型生产经营单位和行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机械、冶金、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的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开始应用安全分析评价方法,如安全检查表(SCL)、事故树分析(FTA)、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FA)、事件树分析(ETA)、预先危险性分
8、析(PHA)、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等,有许多生产经营单位将安全检查表和事故树分析法应用到生产班组和操作岗位。一些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危险性较大的生产经营单位,应用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进行了安全评价,许多行业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安全检查表和安全评价标准。,我国安全评价的发展,1981年,我国原劳动人事部首次组织有关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研究人员开展了安全评价的研究工作。原冶金工业部开发并颁布了“冶金工厂危险程度分级方法”。化工、机电、航空以及交通等部门和行业同时开始了企业中实行安全评价的试点工作。1988年,原机械电子工业部颁布了机
9、械工厂安全评价标准,在100多家机械工厂进行了推广应用。1992年,广东劳动保护研究所主持完成了工厂危险程度分级方法;同年,原化工部制定了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方法,1995年,原劳动部、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完成了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价技术的课题。同时,一些高等院校、研究单位和企业等相继开展了安全评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在1994年,我国相继发生了多起特大火灾事故后,安全评价受到了政府部门和社会的重视,1994年、1995年分别在太原、成都召开了全国各行业安全研究的研讨会,安全评价工作在各行业系统内逐步推广和展开。,2001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规范,技术监督
10、局发布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GB200028)。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要素中明确地提出了安全管理体系中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重要作用。2002年我国安全生产法颁布并实施,其中对生产经营单位保障安全生产的相关条款中提出了安全生产评价和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要求,这更将促进我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等工作的开展。,由于安全评价在减少事故,特别是减少重大恶性事故方面取得的巨大效益,许多国家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安全评价。 据统计,美国各公司共雇佣了3 000名左右的风险专业评价和管理人员,美国、加拿大等国就有50余家专门从事安全评价的“安全评价咨询公司”,且业务繁忙。当前,大多数工业发达
11、国家已将安全评价作为工厂设计和选址、系统设计、工艺过程、事故预防措施及制订应急计划的重要依据。世界各国开发了包括危险辨识、事故后果模型、事故频率分析、综合危险定量分析等内容的商用化安全评价计算机软件包。,安全评价现状,国外现有的安全评价方法主要适用于评价危险装置或单元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国内研究开发的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方法标准、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冶金工厂危险程度分级等方法主要用于同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我国已经开发出一些安全评价方法,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中国一些科研单位和安全评价机构,开展了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并获得了一些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评价方法。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
12、储存装置风险评价的重大火灾、爆炸、泄漏危险指数法,用于电厂锅炉火灾、爆炸风险评价的事故树,用于大型原油储罐火灾、爆炸、泄漏风险评价的事故树,用于矿山生产恢复过程评价的矿山恢复过程安全检查表,矿山标准化安全检查表,矿山评估检查表等。各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开发的矿山评价检查表,被应用于中国 的约10万个矿山企业。,市场应用,不仅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安全生产,还将逐渐应用到应急管理、安全规划、事故调查分析等领域。将逐渐成为企业风险管理和日常安全管理的基础,并被企业广泛使用。安全评价与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相结合,成为政府实施监管的依据,以及企业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依据。,发展趋势,从业人员素质将越
13、来越高。 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要求,获得甲级安全评价资质,应具有12名专职安全评价人员,其中至少5名具有高级职称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且从事安全工作3年以上;获得乙级安全评价资质,应具有8名专职安全评价人员,其中至少2名具有高级职称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且从事安全工作2年以上。将开发很多安全评价方法、数据库和评价软件。,发展趋势,每种评价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限度。定性评价方法:依靠经验判断,评价结果没有可比性。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用于评价规划和运行的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储存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在指标选取和参数确定等方面还存在缺陷。概率风险评价方法:要求具备评价对象的元部件和子系统以及
14、人的可靠性数据库和相关的事故后果伤害模型。定量安全评价方法:还需进一步研究各类事故后果模型、事故经济损失评价方法、事故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人的行为安全性评价方法以及不同行业可接受的风险标准等。,市场格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了解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状况,促进了安全管理工作关口前移。生产经营单位:工作重点是,先攻安全评价,后攻安全许可,安全管理等项目上马以后再说。安全评价机构:市场形势很好,规程规范齐全,10人培训到位,有证就可赚钱,只要不赔就干,报告处处危险。,市场作用,安全评价机构、人员要熟悉安全生产工作,指导要有实际性、应用性;安全评价报告所列危险、有害因素要有重点针对性对策措施和建
15、议;对于生产经营单位为“办证”是一个态度,为安全生产管理又是另外一个态度,要加以纠正;要加强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评价报告的管理。,对于安全评价的作用应从几个方面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差异大; 具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不掌握安全评价方法; 学到了很多安全评价方法,但现场经验不足。急需一部全面涵盖安全评价的专用安全评价法律或法规,来指导安全评价工作;安全评价报告水平差异大。 从业人员素质、没有对安全评价质量要求的国家标准、有些不同的评价项目却形成了类同的评价报告,面临挑战,1.1 安全评价 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企业的安全管理和各生产线的安全状况 找出与评价标准的差距 制定安全措施
16、、进行隐患整改 提高本质安全化程度,第一章 安全评价与重大危险源评估,安全评价标准机械企业安全评价标准、火炸药企业安全评价标准、水力发电安全性评价标准、火力发电安全性评价标准、输电网安全性评价标准等,1.1.1评价依据,“设备设施危险因素”评价的“起重机械”项目中,涉及到: GB 3811 起重机设计规范 GB 6067 起重机安全规程 GB 5972 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等,标准中的每个项目都是以相应的法规性文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依据,“危险化学品仓库”评价项目中,涉及到: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国发2002344号令)、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J16、 仓库防火安
17、全管理条例(公安部1990年4月10日发布)等等,机械企业安全评价标准 的框架结构: 一:目的、范围、评价程序、评价组织、评价内容和评价后的等级划分; 二:三大评价系列86个安全检查表 工作项目100系列:综合安全管理评价的14 个安全检查表; 工作项目200系列:设备设施危险因素评价的60个安全检查表; 工作项目300系列:作业环境安全条件评价的12个安全检查表。,1.1.2安全评价标准的框架结构,评价程序:自评、复评和终评; 终评验收获得通过的,由企业主管部门发给安全评价等级标志牌。评价等级:级为安全级; 级为达标级; 级为临界级; 级为危险级。自评:领导小组: 组长:企业主要领导; 组员
18、:各有关部门领导; 若干个专业评价小组: 组长:业务主管部门技术负责人; 组员:经企业安全技术部门培训,学习和掌握安全评价标准。复评和终评:由企业主管部门组织具有评审员资格的人员组成评价组。,抽样数量规定: H-同类参评项目的总量 当H10时,全部评价; 当10H100时,抽样评价10个; 当100H500时,抽样评价10%; 当H500时,抽样评价5%。计分方法:千分制 综合安全管理评价为240分; 设备、设施、建筑危险因素评价为600分; 作业环境安全条件评分为160分。,计算总分时,综合安全管理评价实得总分=(实际评价得分之和/工作项目目标值之和) 240分;设备、设施、建筑危险因素评价
19、实得总分= (实际评价得分之和/工作项目目标值之和) 600分; 作业环境安全条件评价实得总分= (实际评价得分之和/工作项目目标值之和) 160分,每一项目的评价打分人员应不少于3人,且结果按平均计分。,评判评价等级: 评价所得总分900分,且三大系列得分率均在90%以上,即可评为安全级;此时要鼓励企业继续保持评价成果。 评价所得总分750分而900分,即可评为达标级;此时要求企业继续努力。 评价所得总分500分而750分,只能评为临界级;要求企业限期整顿改造。 评价所得总分500分,则要评为危险级;要求企业必须停产整顿、限期改造。,绪论 公司安全评价概述第一部分 评价项目100系列 综合安
20、全管理评价评价项目101 安全管理方法的应用评价项目101-1 目标管理评价项目101-2 易燃易爆危险点分级管理评价项目101-3 安全检查表的实施与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点检查表日常消防巡查记录表灭火器分布图及检查登记表可燃气体报警器测试检查表。,某公司安全评价内容举例,评价项目 101-4 企业安全评价 公司安全评价自评工作总结公司安全评价复评达到安全级的批复、公司安全评价进行终评验收的请示评价项目102 安全教育评价项目103 规划、计划与安全工作“五同时”评价项目104 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评价项目105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评价项目112 安全机构与人员配备,第二部分 评价
21、项目200系列 设备设施危险因素评价第三部分 评价项目300系列 环境条件评价第四部分 附录附录一 安全管理有关文件附录二 安全生产责任书附录三 安全生产会议纪要附录四 安全消防检查及问题整改备忘录附录五 安全教育培训计划、试题集及答案,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报告应当对生
22、产、储存装置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安全评价中发现生产、储存装置存在现实危险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予以更换或者修复,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安全评价报告应当报所在地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1.1.3 国家新近颁布的安全法规文件中关于安全评价的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相继颁发了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预评价导则规范了安全评价行为。安全评价的定义: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
23、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关于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管理的意见,安全评价分为: 安全预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全验收评价:竣工、试运行正常后 安全现状综合评价: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 专项安全评价:某一项活动或场所,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各类安全评价的对比分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建设,试生产,竣工验收,安全论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三同时”与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的关系,安全预评价是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保证; 安全验收评价是同时设计、
24、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验证。,规定必须进行安全预评价的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和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方法规定: 属于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基本建设项目和大中型划分标准的规定中规定的大中型建设项目; 属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J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生产类别为甲类的建设项目; 属于原劳动部颁布的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中规定的爆炸危险场所等级为特别危险场所和高度危险场所的建设项目; 大量生产或使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规定的级、 级危害程度的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建设项目; 大量生产或使用石棉粉料或含有1
25、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粉料的建设项目; 其他由劳动行政部门(现改由安全监管部门)确认的危险、危害因素大的建设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又规定: “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安全验收评价的规定: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预验收前,应自主选择并委托劳动行政部门(现改由安全监管部门)认可的单位进行劳动条件检测、危害程度分级和有关设备的安全卫生检测、检验,并将试运行中劳动安全卫生设备运行情况、措施的效果、检测检验数据、存在的问题以及拟采取的措施等写入劳动安全卫生验收专题报告,报送劳动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评价 重大 危险源 评估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00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