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外国文学ppt课件.ppt
《1718世纪外国文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18世纪外国文学ppt课件.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概述,外国文学史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一古典主义文学,法国领导了古典主义运动,在18世纪领导了启蒙运动,将法国推向了文化大国的地位. 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和现实主义文学中 到了20世纪,各种新的文学思潮和文学派别,古典主义,古典主义(classicism)含有“学古”与“法上”两层意义,取法于古代上流作品,一直是各个时代古典主义的基本信念。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是近代欧美文学的第二次思潮,古典主义盛行于法国,而后在西欧各国广为流行,它是17世纪的一种主要文艺思潮。 崇拜古希腊罗马文化是17世纪古典主义的突出特点,古典主义把古希腊罗马的艺术看作是艺术创作的理想模式,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
2、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因而被称为古典主义。,2.古典主义产生的文化背景,16世纪,法国是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路易十四有“太阳王”的称号,他统治的时代是君主专制鼎盛的时期,他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巩固王权。 1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2建立绝对王权。 3划分社会等级:僧侣、贵族、平民。 4控制文学艺术,设立法兰西学士院。,法兰西学士院,法兰西学士院是1634年在首相黎世留的亲自敦促和庇护下成立的,学士院的院士成了文艺界中央集权统治的代表。为了使院士的身份成为社会上作家和学者羡慕追求的对象,政府规定院士的名额固定为40名,给他们以“不朽者”的称号,非得有一个院士死后,才能由其他
3、院士共同选举另一人来补充。这种制度一直维持至今。,男性俱乐部,法兰西学士院有很强的性别意识,院士都是男性。 1980年3月6日,法兰西学士院投票选举一名新院士,以递补已故法国作家罗歇卡约瓦(19131979)空出的席位。选女院士的阻力很大,最后以出席人数35人的20票通过,接纳女作家、翻译家、哲学家、历史学家玛格丽特尤尔瑟娜尔(1903)为新院士,3.理性主义哲学,在17世纪,西方哲学史上出现了两大学派,英国经验派和大陆理性派。 英国经验派包括1618世纪的培根、霍布斯和洛克,他们坚持外部世界是经验的基础,属唯物主义经验论者。 贝克莱和休谟否认经验源于外界,认为外界是感觉或表象的总和,是唯心主
4、义的经验论者。 大陆理性派是指1718世纪欧洲大陆上法国的笛卡儿、荷兰的斯宾诺莎和德国的莱布尼茨等唯理论者的统称。他们认为感性知识不可靠,强调只有用数学推理的方法才能得到真正可靠的知识,认为真理的标准是观念的清晰明白。,推崇理性主义,法国思想界推崇理性主义,社会上流行的思想意识是尊重理智,皈依理性,注重系统,推崇法则。对自然科学的探讨,伦理道德的建设,都是从理性主义出发。 理性主义源于古希腊,推崇理性是古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反对中世纪神学的独断性,主张用理性来衡量世界的现象,用理性来探索宇宙的真理,这替自然科学的发展打开了大门。,理性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文艺复兴是
5、理性与热情相提并论。17世纪法国是重理性轻热情。路易十四建立绝对王权,意味着对一切生活领域,包括经济和精神领域的全面控制。个人的首创精神、个人自由的任何表现,都受到绝对的压制。 服从国家,履行对国家的义务,是个人的最高美德。这时的个人,已不再是文艺复兴时代的自由人,而是从属于规范和法则的人。约束力和限制力表现为无个性的理性形式,个人应当服从理性,应当按照理性的要求去做。 理性主义哲学正好适合当时政治的需要,为君主专制效劳。,笛卡尔理性主义艺术观,在认识论上,笛卡儿把“理性”置于最高位置,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他说:“不管醒着还是睡着,永远只听从于理性的证明。” 从理性出发,他认为艺术应该符合
6、“明白与确切”的标准,制定严格的法规。艺术创作应提倡理性,抑制情感冲动,为理性主义美学的产生奠定了哲学基础。在笛卡儿理性主义的影响下,一些文艺理论家制定出一套古典主义的文学理论和创作法规。,理性主义美学从理性出发,认为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通过个人服从国家来实现的,目的是要严守秩序,服从君主专制的国家机器。 因此,他们用理想主义、思辩性、几何学来解释美、和谐、比例这些审美范畴。 明晰性是美的最基本的特征,局部与整体的和谐是艺术美不可缺少的基础。一切模糊不清的、不明确的、不可理解的东西都是丑的。,布瓦洛,理性主义美学的代表是布瓦洛(16361711):古典主义的总结者和立法者 在文艺理论方面总结了古典
7、主义作家的经验,写成了诗体的理论著作诗的艺术(1647),成为古典主义的法典。 理性是艺术的最高准则,提出理性、真、自然三位一体的主张:为了求美就要求真,也就必须摹仿自然。他所说的自然指的是体现在事物中的“常情常理”,人性自然。,布瓦洛的美学原则,1理性原则:要求文章要有理性,情节要合情合理,文艺作品要体现普遍存在的真理。 2自然原则:要求故事要逼真,性格要相称和一贯,人物要显示人性的善恶。 3道德原则:要求文艺必须有社会教育意义。,古典主义悲剧,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代表作家是高乃依和拉辛。 悲剧代表正统的古典主义 具体化的贵族意识,具有贵族倾向。,高乃依,高乃依(16061684)法国古典主义悲
8、剧创始人,出身律师家庭,长期从事律师事务。1629年开始创作。 代表悲剧熙德(1636),贺拉斯、西拿等。 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基调子是理性战胜情感。人物多采用罗马史上的英雄。气势悲壮激越。,英雄悲剧,表现悲剧英雄理性与感情的冲突 以公民义务战胜个人激情 为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家庭幸福。把爱情摆在次要地位。 情节动人重于心理描写,英雄气概重于儿女情长。主张悲剧写重大题材。,熙德,高乃依的悲剧熙德突出表现了这一特征。西班牙贵族青年罗狄克为了家族利益,失去了和施曼娜的爱情。又为国家利益,克服失恋的痛苦,走上战场,拯救了国家。他成为民族英雄,被人尊称“熙德”。国王英明贤达,让罗狄克与施曼娜结为夫妇。 本
9、剧提出了放弃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道德标准。,拉辛,拉辛(16391699)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家,出身财政官家庭,本人做过路易十四的史官。写作11部悲剧,一部喜剧。代表作是安德洛玛刻和费德尔。 悲剧调子是情感战胜理性人物常常采用希腊史上的美人,多缠绵悱恻的艳史。情调阴柔平淡。,性格悲剧,拉辛的悲剧是性格悲剧,心理描写占主要地位,以恋爱心理为主。不重情节,以人物的动机和希望来决定情节的发展。 主人公都是平凡弱者,多愁善感,意志薄弱,始终受感情冲动支配,悲剧结局是人物为情欲而牺牲。,安德洛玛克,拉辛的悲剧安德洛玛刻是这个原则的代表作。故事取材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的同名悲剧。拉辛把它改编为一部宫
10、廷内部多角恋爱,互相残杀的悲剧。 安剧写了4个人的爱情纠葛。国王卑吕斯(阿喀琉斯的儿子)不顾国家利益,要娶女俘安德洛玛克(赫克托耳的寡妻),遭到未婚妻爱妙娜(海伦的女儿) 的嫉恨,命令追求自己的使节奥赖斯特(阿伽门农的儿子)杀死卑吕斯。卑吕斯死后,爱妙娜又悲痛自杀。奥赖斯特见状疯狂。3人在理性与感情冲突中做了情欲的牺牲品,惟有安德洛玛克做到理性与感情的统一。为了保全儿子,她答应与卑吕斯结婚,却决定在结婚仪式后自杀,保全名节。,古典主义悲剧的三一律,三一律亦称“三整一律”,它是17世纪古典主义的剧本创作规则。规定剧本情节、地点、时间三者必须完整一致。即每剧只能有单一的故事情节,事件发生在一个地点
11、并在一天之内完成。 三一律形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它是对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继承和曲解。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到希腊悲剧情节的“整一性”,演出时间以太阳运行一周为限。文艺复兴意大利学者提出“一个事件,一个整天,一个地点”的主张。 三一律有利于剧情的简炼集中,但它束缚了剧本的自由创作,在浪漫主义兴起后被打破。 三一律是君主专制思想要求一切事物规律化、秩序化,在文学艺术上也要建立规则的体现。,莫里哀,一生平和创作,法国著名戏剧家,一生写了30多部喜剧。,艾略特说:,莫里哀的剧作悭吝人剧照、,. 正是发生在这座金光灿灿的建筑里.,二伪君子,1.内容解析,艾略特说:,剧中“伪君子”达尔丢夫虽是贵族出身,但
12、 .,清教徒文学,16世纪文艺复兴之后,英国文学走过了莎士比亚的高峰,进入一个平缓期。 英国在17世纪率先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这场革命是由英国清教徒开展的,属于清教徒革命。在清教革命中诞生的文学属于清教徒文学,成为17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内容。代表作家是诗人密尔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英王查理一世为筹措军费召开国会,新国会在选举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获胜,这届国会存在到1653年4月,长达13年,史称“长期国会”,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史称“光荣革命”,推翻了复辟王朝,建立了土地贵族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君主立宪政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
13、了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时代,因而历史界通常把1640年作为世界史的开端。,清教徒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是以宗教革命的形式出现的,它的思想体系就是清教主义,它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宗教形式。因此,它又被称为清教徒革命。 对于清教徒来说,圣经是衡量一切的准绳,革命党人借用圣经来号召人民革命。 清教徒主张过简朴节俭的生活,他们把剧院也当作“罪恶的娱乐”场所而加以抨击,1642年,资产阶级下令关闭伦敦剧场。 清教徒精神也影响了当时的文学,英国舞台沉寂,惟一重要的诗人是弥尔顿。,弥尔顿,弥尔顿(16081674)英国诗人,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家和革命文学的代表。他在政治上是激进派,宗教上属于独立派。革命期
14、间,他写了很多政论文,批驳国内外反对派对革命的污蔑和攻击。他的文学代表作是晚年写的三部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弥尔顿是继莎士比亚之后最有名的英国诗人。晚年失明。,失乐园,失乐园(1667)根据圣经题材改编,诗中塑造了撒旦形象,他是世界文学中刻画得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 撒旦是超人,具有权威、勇气、领袖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他是一个反抗强暴的英雄。诗人把他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的典型来刻画。失乐园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复乐园,复乐园(1671)是弥尔顿的另一篇重要史诗,叙述耶稣不受撒旦诱惑替人类恢复乐园的故事。 诗人把耶稣塑造成资产阶级清教徒革命家形象。耶稣具有和作者
15、本人一样的政治抱负:“我梦想从罗马的桎梏中把人民解放出来,把世界各地的暴行镇压下去。” 史诗的主题是教育人民,人类必须接受理性的启迪,以便把自己提高到足以享受自由的最高境界。,古典史诗的终结,弥尔顿的两部史诗,特别是失乐园,是古典史诗的最后一部杰作。西方古典史诗从荷马史诗开始,形成了写英雄史诗的传统。失乐园直接继承了荷马史诗和维吉尔史诗的传统。它不仅是宗教史诗,也是一部心理叙事诗,探索精神道德。它标志着英雄史诗的结束。 黑格尔在美学中总结史诗,提出史诗在18世纪被小说替代。 西方史诗自弥尔顿之后让位于小说。欧美小说继承了史诗传统,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史诗。,力士参孙,悲剧力士参孙(1671)采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718 世纪 外国文学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00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