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火焰及热的传播课件.ppt
《三节火焰及热的传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节火焰及热的传播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 火焰及热的传播,黄四鑫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消防管理教研室,第三节 火焰及热的传播,一.火焰及热的传播,1.火焰的概念 火焰是指发光的燃烧区域.火焰的存在是燃烧过程进行中最明显的标志.前面我们讲过,气体燃烧一定存在火焰,液体燃烧实质是液体蒸发出的蒸气在燃烧,也存在火焰,固体燃烧如果有挥发性的热解产物产生,这些热解产物燃烧时同样存在火焰,例如木材.无热解产物的固体燃烧则没有火焰,只有发光的现象,这种燃烧叫无焰燃烧.例如木炭,焦炭.,一.火焰及热的传播1.火焰的概念,武汉市晨鸣纸厂火灾,武汉市晨鸣纸厂火灾,2.火焰的分类 (1)火焰按状态不同,可分为静止火焰和运动火焰两类.静止火焰:即火焰不动
2、,而可燃物和氧化剂不断流向火焰处的火焰.运动火焰:即火焰移动,可燃物和氧化剂不动的火焰,这种火焰是先混合一定的可燃物,然后再燃烧,弄不好容易发生爆炸.,2.火焰的分类,运动火焰典型的例子,运动火焰典型的例子,3.火焰的光 火焰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光,物质不同,燃烧所形成的火焰,其光的明亮程度和颜色则不同,在消防上通常把火焰分为显光火焰和不显光火焰.易被人看见的火焰,则为显光火焰,如果不明亮,则为不显光火焰.显光不显光在现实当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比方说,如果有不显光的的物质发生火灾,而我们又不清楚,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那么显光不显光是怎么来的呢.这与可燃物中的含碳量有关,如果含氧量愈多,则含碳量愈
3、少,则不显光,反之则显光.有这么一个规律,当含氧量达到50%以上的可燃物,燃烧时不显光,少于50%,则生成显光火焰.而且火焰的颜色是以燃烧物在火焰中的产物来确定的.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焰火是怎样形成的.,3.火焰的光 火焰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光,物质不同,燃烧所,4.火焰的结构 高中物理告诉我们,火焰有焰心,内焰和外焰.实验表明,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的光亮最强,焰心不发生燃烧,只为燃烧做准备.固体和液体燃烧都有焰心,内焰和外焰三个区域,但可燃气体燃烧时发出的火焰,只有内焰和外焰两个区域,这主要是由于气体的燃烧一般无相变的过程.以火场上,固体表面的形状和堆放的方法不同,火焰的形状也不同,风力等外界
4、因素的影响,也使固体,液体的火焰开关有所不同.,4.火焰的结构 高中物理告诉我们,火焰有焰心,内焰和外焰.,5.火焰与消防工作的关系 一般说来,气相燃烧的物质着火都有火焰产生,火焰温度与火焰颜色,亮度等有关,火焰温度越高,火焰越明亮,辐射强度越高,对周围人员和可燃物的威胁就越大,因此,在火场上可以根据火焰特征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如下:,5.火焰与消防工作的关系 一般说来,气相燃烧的物质着火都有,火焰与消防的关系,A.由于大多数可燃物燃烧都有火焰产生,所以在火场上,根据火焰即可认定起火部位和范围;B.根据火焰颜色,可大致判定出燃烧的物质;C.根据火焰大小与流动方向,可估计其燃烧速度和火势蔓延方向,
5、以便及时确定灭火救灾的最佳方案,迅速扑救扑灭火灾,减少损失;D.掌握不显光火焰的特点,防止火焰扩大火势和灼伤人员.E.可根据火焰颜色大致判断火场的温度和辐射强度 .(总结),火焰与消防的关系A.由于大多数可燃物燃烧都有火焰产生,所以在,二.燃烧温度,1.概念 可燃物质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一般仅有10%用于加热燃烧物,而大部分消耗在加热燃烧产物上.那么怎么来描述燃烧温度呢?是用理论温度还是用实际温度,一般用理论温度:即指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于恒压下完全燃烧,且没有热损失的条件下,产物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但实际上是有损耗的,根据实验测定,木屋发生火灾时的最高温度一般约11001200度,有时最高可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节 火焰 传播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00479.html